古诗词杨柳

时间:2020-11-23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古诗词杨柳

古诗中杨柳有什么特殊含义

1 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在我国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也是最优美动人、缠绵多情的一个意象。

仔细而深入地探究杨柳意象在古诗中的作用,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借杨柳抒写惜别深情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蕴含惜别之意是杨柳意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

古代诗词曲借杨柳意象来抒写离别之情的佳句可谓不胜枚举。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王唯《送元二使安西》)“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西厢记》)这些佳词丽句都以柳传情,缠绵悱恻。

杨柳意象与离别联系在一起,首先,是因为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小雅?采薇》)杨柳的依依不舍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以至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称赞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认为“杨柳依依”生动地表现了杨柳的婉软美好之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

从《诗经》这个源头开始,我国古典诗词曲中的杨柳意象便有了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

其次,是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谓“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

这一习俗到唐代尤盛。

当时长安人多到灞桥折柳送别。

据《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

”这是折柳与赠别有密切联系的最早记载。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裴说《柳》)“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陆游《秋波媚》)“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无名氏《送别》) 再次,“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秦观《江城子》) 还有一点是,古曲中有《折杨柳》的送别曲子。

例如,汉乐府《横吹曲》中就有《折杨柳》曲。

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有“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的句子。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中的“杨柳”指的就是《折杨柳》曲。

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更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 杨柳生长于春,茂密于夏,枝叶葳蕤,生机蓬勃,所以古人常借咏柳来赞美春光歌咏大自然。

例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初春小雨》) “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晏殊《诉衷情》)“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 (晏殊《破阵子》)“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宋祁《玉楼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春光明媚,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最负盛名的当数唐朝诗人贺知章的那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不但表现了柳叶的精致之美,歌颂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而且唤起了读者的联想,给人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堪称咏柳的千古绝唱。

也有借杨柳表达惜春伤春之情的。

例如,“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头,豆蔻梢头。

”再如,“参差烟柳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枯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 (柳永《少年游》)把伤春、惜别和相思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借杨柳描写女子和爱情 从审美的角度讲,杨柳随风披拂,娇羞依人,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极具女性的阴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杨柳来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颜。

“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白居易《不能忘情吟》)以“柳眉”、“柳腰”状女人俏丽之姿、优雅之态,如在目前。

杨柳给人的审美愉悦还体现在对爱情的描写上。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多美的意境,多美的爱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江上”并非“江岸”)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诗歌以杨柳起兴,寓情于景,描写了一幅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的绝妙图画。

也有借杨柳描写爱情悲剧,抒写感世伤怀之情的:“莫攀...

写杨柳的诗句古诗

1. 王之涣 【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2. 裴说 【柳】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3. 柳氏 【答韩翃】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4. 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

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

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

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

5. 戴叔伦 【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6. 刘禹锡 【别苏州二首】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7. 戎昱 【征人归乡】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8. 杨巨源 【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9. 刘禹锡 【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10. 张籍 【忆远】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11. 白居易 【杨柳枝词八首】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12.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3. 杜牧 【柳长句】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14. 白居易 【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

柳絮送人莺劝酒,去年今日别东都。

15. 孟郊 【南浦篇】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

鸟鸣喈喈烟蒙蒙,自从远送对悲翁。

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16.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7. 雍陶 【题情尽桥】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18. 许浑 【重别(时诸妓同饯)】泪沿红粉湿罗巾,重系兰舟劝酒频。

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

19. 李商隐 【关门柳】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20. 沈彬 【都门送别】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

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21.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2. 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别郑员外》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23. 戴叔伦《赋得长亭柳》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24. 刘禹锡《杨柳枝》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25. 周德华《杨柳枝》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26. 李白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7. 罗隐《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28. 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29.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30. 欧阳修 《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31. 白居易《杨柳枝》依依袅袅复青春,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32. 韩愈《池上絮》池上无风有落晖, 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 湿却无穹不得归。

33. 吴融《杨花》不斗浓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朦朦。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34. 周志蕙《柳》岁岁逢春春可怜, 争禁三起又三眠。

丝丝愁绪随风乱, 濯濯丰姿著雨妍。

古渡欲牵游子棹, 离亭留赠旅人鞭。

一声长笛河槁晚, 回首苍茫几树烟。

35. 韩愈《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36. 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埕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37. 施肩吾《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38. 雍裕之《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39. 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半...

写有杨柳的送别古诗词

一、借杨柳抒写惜别深情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蕴含惜别之意是杨柳意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

古代诗词曲借杨柳意象来抒写离别之情的佳句可谓不胜枚举。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王唯《送元二使安西》)“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西厢记》)这些佳词丽句都以柳传情,缠绵悱恻。

杨柳意象与离别联系在一起,首先,是因为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小雅?采薇》)杨柳的依依不舍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以至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称赞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认为“杨柳依依”生动地表现了杨柳的婉软美好之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

从《诗经》这个源头开始,我国古典诗词曲中的杨柳意象便有了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

其次,是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谓“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

这一习俗到唐代尤盛。

当时长安人多到灞桥折柳送别。

据《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

”这是折柳与赠别有密切联系的最早记载。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裴说《柳》)“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陆游《秋波媚》)“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无名氏《送别》) 再次,“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秦观《江城子》) 还有一点是,古曲中有《折杨柳》的送别曲子。

例如,汉乐府《横吹曲》中就有《折杨柳》曲。

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有“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的句子。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中的“杨柳”指的就是《折杨柳》曲。

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更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二、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 杨柳生长于春,茂密于夏,枝叶葳蕤,生机蓬勃,所以古人常借咏柳来赞美春光歌咏大自然。

例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初春小雨》) “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晏殊《诉衷情》)“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 (晏殊《破阵子》)“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宋祁《玉楼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春光明媚,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最负盛名的当数唐朝诗人贺知章的那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不但表现了柳叶的精致之美,歌颂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而且唤起了读者的联想,给人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堪称咏柳的千古绝唱。

也有借杨柳表达惜春伤春之情的。

例如,“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头,豆蔻梢头。

”再如,“参差烟柳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枯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 (柳永《少年游》)把伤春、惜别和相思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描写杨柳的诗句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萧萧:风声。

愁杀:愁煞。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柳条的新绿色。

丝绦:丝织的带子。

唐·贺知章《咏柳》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烟:雾。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唐·岑参《题潘阳郡汾桥边柳树》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须臾:一会儿。

争:怎。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唐·张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柳丝袅袅风缲探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袅袅:纤长柔弱的样子。

缲:抽茧出丝。

草缕:如线的嫩草。

茸茸:柔软细密的样子。

唐·白居易《天津桥》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鸭绿:指春季溪水的颜色。

粼粼:清澈的样于。

鹅黄:淡黄色,指嫩绿的柳条。

袅袅:随风摇曳的样子。

前句说绿水在春风中泛起微波;后句说嫩柳在春日中轻摇。

宋·王安石《南浦》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燃:形容极红。

宋·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烟弄柳条宋·吴亿《南乡子》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他日:过去。

差池:参差不齐。

差池春燕影:谓燕子往来交飞于春柳之间。

憔悴晚烟痕:谓柳条枯槁,在暮霭中显得凄凉。

两句写秋柳已失去春天时那种盎然的生机。

清·王士祯《秋柳》...

【杨柳是古诗词中常出现的食事物,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带杨柳的诗句,...

杨柳的千种风姿,万种风情,无不洋溢着诗意。

历代文人墨客尤其宠爱它,以柳入诗的大概不下几千首。

成为千古名句的就有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杨柳走进诗词,为诗词增色;诗词装扮杨柳,使杨柳传情。

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

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

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

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古代人们所处的环境与条件,使离别后的重逢成为十分不易的事情,有的甚至成为永别。

离别就这样表现了生命的不自由,为了生命价值的实现,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恐惧,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

这一切,都使别离蒙上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尽管春光无限,人们也会黯然伤神。

“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方,“烟柳断肠处”道明了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

到了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

据《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从汉、唐 以来,这儿不知演过多少人间悲剧,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可见,在灞桥握别的离情有多么深厚,诗人把送别离恨写得销魂蚀骨。

“为近都门多送行,长条折尽减春风”,大家送行,走出长安都门,离人去了,长条折尽,春色又减去几分。

“会得离人无限意”的杨柳,就这样充当人们离愁别恨的载体,“千丝万絮惹春风”,留下了一串串带泪的故事。

这些离别诗都被一种千回百结的愁肠所缠绕,被一种凄风苦雨的色彩所笼罩。

直到王维一曲阳关三叠,高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一场清爽明亮的朝雨,洒洗了亘古如斯、哀怨凄苦的“轻尘”,“柳色”更新,终于使离别透露出一种富于希望的情调。

毕竟,“多情自古伤离别”,王维的“朝雨”冲不走诗人们太多的凄凉悲苦与无奈。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景物组成了一个萧瑟飒然的环境,再加一个别酒醒、不见情人的“我”,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片悲愁难己的情怀。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当年幼柳的嫩枝,如今都已成了衰飒垂老的古柳了,真是历尽沧桑,令人触目伤怀, 词人写折柳送别的人间悲剧,一个“几”字,把多少人、多少代的共同悲哀一笔写尽了。

周邦彦的“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表面上看来是爱惜柳树,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元朝赵孟頫的“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描写了郊外杨柳春光的美丽和易逝,以及送客时的惆怅心情。

乔吉的“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抒写了浪迹天涯的诗人在旅途上盘缠郁结的愁思。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西城杨柳弄轻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将离恨付杨柳,一片烟水凄迷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离愁别恨,浓郁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难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别离的悲哀流传到后世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情调,所以,成语中有“生离死别”一词,古语里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说法。

这种暗色调的情绪,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作为意象,使得离别的伤感充满了春意与诗情。

古人说情和景是“互藏其宅”,即情藏在景中,景藏在情中,不是抽象写情,而是写悲喜时藏有景物。

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杨柳依依”,“依依离情”,诗人们喜欢以柳入诗,原因大概在此吧。

该文章转自[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http://www.edudo.com/ziyuan/0608/2006813213555.asp

古诗中“杨柳”特殊含义是什么?

以折柳表惜别,借杨柳抒写惜别深情,杨柳意象有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

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

借咏柳来赞美春光歌咏大自然。

借杨柳表达惜春伤春之情的。

借杨柳描写女子和爱情 。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

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从审美的角度讲,杨柳随风披拂,娇羞依人,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极具女性的阴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杨柳来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颜。

如“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白居易《不能忘情吟》。

...

以“杨柳”为意象的古诗词有那些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 愈 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 愈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6.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城东早春 杨巨源)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8.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处 柳永《雨霖铃》 10.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1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无名氏《送别》...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