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你的诗词理解一一最具特色诗词理解交流活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 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
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 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 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赏析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诗歌鉴赏咏风王勃此诗是怎样写风的活动的
《咏风》一诗,不仅是王勃咏物诗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咏风诗中的佳作,千古传诵,绝非偶然。
诗的前两句“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炎热未消的初秋,习习凉风飘然生起,吹散林壑浊热,顿觉清爽怡人。
诗人不禁迷醉于其中,冷风啊,你不管深沟还是浅壑,不分高贵还是低贱,都遍施恩惠,平等普济,令人敬佩,使人快意。
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一种开朗壮阔的意境。
诗的三、四句“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丝丝凉风吹乱了天才少年的长发,驱散了涧谷飘浮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缠绕的雾霭,犹如精灵般使山间人家重现,将明朗清爽带给人间。
诗人用“驱”、“卷”、“寻”、“出”等字眼,把这些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把宋玉《风赋》中“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而加焉”的话,采用拟人化手法,将风描绘得栩栩如生。
难怪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
她来来去去虽是无形无迹,却慷慨惠施,不遗余力,行止仿佛一个有情有意之人。
诗人洒脱而来,张开双臂,似要拥吻这勤奋而高尚的风。
以风喻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有情”二字,“飘逸有情”(顾璘·《批点唐音》),活画出风的独具性灵,惟妙惟肖。
诗的结尾两句“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又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
听,夜半更深,万籁俱静,她又为歇息的人们不辞劳苦地吹起悦耳的松涛,奏出雄浑的乐曲,给人以欢娱。
“为君”二字,“待物如人”(《唐诗归·谭元春》),有情有义。
诗人在这里极力赞美“凉风”普济众生的高尚品德和勤奋精神。
诗人少有才华,壮志难酬,这里以风喻人,借物抒怀,抒发他积极进取的情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意远含蓄,余味深长。
《唐诗记事》的作者计有功评这首诗“最有余味”,其“余味”犹在于此。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请记得给我好评 好吗 谢谢
对比较类的诗词鉴赏题,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1) 比较创作背景 诗人总是最敏感的,他们往往比一般 人更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声音。
他们的呼声,往往就是历史前行的脚步 声。
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是我们把握诗 人情感的重要途径。
古人读诗讲究知人论 世,也就是要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 个人经历,去揣摩诗人的情感脉络。
(2) 比较意象选择 把握意象,从而把握诗歌的情感,是 鉴赏诗歌的最基本的方法。
古人认为意象 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
西方以为意象是一种一刹那间表现出来 的理性和感性的复杂集合体。
其实,意 象就是沾染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
我 们要知道古人常用特定的意象表达特定 的情感。
如柳暗指留别,竹代表气节,菊 象征隐逸等。
我们更要知道,选择什么意 象,表达怎样的情感,完全是作者的主观 行为,不是千篇一律的,即使是同一种意 象,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所表达的情感也 可能不同。
(3) 比较情感基调 读诗重在感悟,有所感触,才能有所 领悟。
赏读一首古诗,首先要通过诵读,从 字里行间去捕捉情感信息,感受作者的感 情基调,在此基础上,再深入体会作者的 内在情感。
(4) 比较遣词造句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炼句,炼字的根本 就是炼意,也就是努力选择最能表达作 者情感的字词。
因而,读古诗离不开揣摩 诗人的遣词造句。
有时,优秀的词句能给 读者以极大的阅读想象空间,这就是为什 么不周人对同一句或同一字的表达效果 会有见仁见智的情况。
(5) 比较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
不同的 作家往往擅长或习惯于采用不同的表达 技巧,同一作家在不同的作品中出于表达 的需要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手法,以至于呈 现出千姿百态的作品。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更能让我们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6) 比较意境的营造 抒情诗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
优秀 的诗篇情与景、意与境相互交融,产生强 烈的感染力,形成永久的艺术魅力。
一首 诗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营造 出独特的意境。
【“2010年五一劳动节诗词联活动”作品交流】欢迎点评朋友们:我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也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骄傲.而《红楼梦》中大量的诗词曲赋,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和明星,闪耀出奇异的光芒.让我们“长吟素彩乾坤句,重见红楼拟郑笺”,一起鉴赏《红楼梦》诗词吧.
人教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资料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
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准备一个笔记本)(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指定活动计划,使学生心中更加明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及意义。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利于更好的 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迈进诗歌的殿堂。
】诗海拾贝 阅读材料《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一、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设计: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
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1.播放多媒体课件。
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
如何鉴赏中国古典诗词
鉴赏古典诗词,不过几个步骤,和几个出发点。
如果为了应付考试,那么按课堂老师的走,如果是个人兴趣爱好,那么就要涉及到一些东西上了。
古人有“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的典故,没有必要去苛求那些专业的鉴赏手段,你能从诗词歌赋里与作者产生共鸣感,那么你就鉴赏到了。
如何产生共鸣?窃以为,一、了解其背景及历史年代,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文情怀是不一样的;二、诗歌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作者的当时机遇。
了解了这个才能知道作者是用诗词歌赋抒发一种怎样的情怀;三、了解修辞手法,中国人含蓄,大多不会平铺直叙大多是借以抒情,这类的诗词歌赋那么就有深度了,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才能看懂看透。
四的话,可以作为多出的一种辅助参考,看看作者的平生,有利于把握他的性格,从而了解他的创作风格。
个人理解就是如此,彼此学习,可以交流经验。
【小学六年级诗歌拾贝的活动计划怎么写】作业帮
活动一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5、师生交流归纳: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诗歌分类表 整理人:类别 诗歌的题目 作者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活动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诗歌作者推荐理由推荐人: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与诗同行活动一 举办诗歌朗诵会活动目的: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诗经第一首诗歌
第七首,《诗经》的第一首,《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是中国诗歌之始,其中不乏千古名句,尤以第一首广为人知。
中国的爱情诗也有很多,其中不乏千古名句,但尤以《关雎》影响最大。
每当男人见到美女,想上去追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成了最充分的理由。
这里是所有诗经中篇目及详细介绍http://www.zzdd.net/zhongmu/zysc/hyywx/zggdwx/zggdwx3.htm一、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一)《诗经》释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首诗歌,本来只称为《诗》,或连其成数称为《诗三百》,后来成为儒家经典,被称为《诗经》。
(二)《诗经》作品的分类《诗经》是按风、雅、颂的顺序分类编排。
《诗经》原是配乐演唱的歌词,风、雅、颂原是音乐的分类:"风"是乐曲的意思,这里指相对于西周王畿的地方乐曲,所以《诗经》中"风"又称"国风",是指各诸侯国所在地区的乐曲。
共分15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160篇。
"雅"是周天子王畿地区乐曲,是相对于地方乐曲的"正乐",为朝廷典礼仪式所使用。
"雅"分"大雅"和"小雅",也是乐曲的区分。
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周王室诸侯祭神祭祖的歌舞曲。
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三)《诗经》的作者《诗经》作品的作者大多没留下姓名。
《诗经》中大多是民歌,而民歌都带有集体创作的性质,总是不知具体作者的。
《诗经》中贵族文人的作品,有五篇说出了作者之名(如《大雅·嵩高》"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
"),但关于作者的情况,也几乎全是空白。
只有个别作品,由于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可以知道作者姓名和创作背景。
如《鄘风·载驰》,确知为许穆夫人所作。
(四)《诗经》作品的年代《诗经》中标明时间最早的一首诗是《豳风·破斧》,其中说到公元前1114年前后的"周公东征";最晚的一首诗是《陈风·株林》,是陈国人民讽刺陈灵公同夏姬淫乱的作品,这件事《左传·宣公九年、十年》有载,相当于公元前600年、599年。
至于是否还有更早和更晚的作品,很难说。
大致说来:《周颂》都是西周前期作品。
《大雅》都是西周作品。
(大部分前期,小部分后期) 《小雅》大部分是西周后期和春秋时期作品,小部分是西周前期作品。
《国风》大部分是春秋时期作品,小部分是西周作品。
《鲁颂》和《商颂》都是春秋时期作品。
(五)《诗经》的结集《诗经》的创作年代上下五六百年,产生地域方圆几千里,作者包括社会各个阶层。
在古代的条件下,这些诗歌是怎样收集起来并编纂成书的呢?这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民歌的收集方式--"采诗说"。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采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以上是汉代人所说的古代"采诗"制度,不见于先秦文献,虽有美化周天子的倾向,但应该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因为只有处于天下共主地位的周天子才能发动这样大规模的采诗活动,凭任何私人或诸侯国的力量都是办不到的。
2.贵族文人诗歌的收集方式--"献诗说"《国语·周语》: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而后王斟酌焉。
"献诗"是周代士大夫把诗歌用于政治生活的一种方式。
一些人看到国君或上司、同僚做了什么好事和坏事,就往往作一首诗献上,以表示颂美或讽谏。
有的人也往往通过献诗来发泄和申诉个人的冤屈或不幸。
这些都叫"献诗"。
如以下作品直陈献诗本意:《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 。
"《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小雅·四月》:"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献给周天子的诗,要经过太师(掌管音乐)、乐工配乐演唱,贵族之间的献诗,也要经过乐工配乐,汇集于太师。
至于宗庙祭祀所用的颂歌,是贵族文人奉命而作,也归太师掌管。
太师和乐工是搜集和保管诗歌的专门人员。
各国太师有向周太师进献诗歌的义务,只有周太师最有可能把他们集中起来,编定成集。
《诗经》中雅、颂部分,周室大夫作品占绝大部分,不用说是周太师收集、保管的;就是各国的民歌,如果不是周太师,而靠各国相互搜集,也是很难完备的。
《诗经》民歌产生于广大地域,而其中的方言差异、音韵差异、形式差异却很小,显然是经过了加工整理,最有可能的加工整理者当是周太师、乐工。
《周礼·春官》:"太师教...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
主题是“《红楼梦...
示例:1.“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
让我们走进宝山,去欣赏它们的璀璨与绚丽吧! 2.“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宝钗的思想写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的生活环境,《红楼梦》中的诗词文质兼美。
今天我们将对它进行专题鉴赏,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