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包括啥

时间:2020-11-17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诗词包括啥

古体诗包括什么现代诗包括什么

诗体种类:一、 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往体」、「格诗」。

诗体名与「近体诗」对称。

广义者指唐代以前各种诗歌体裁和唐代以后文人仿古的诗作,包括四言古诗、楚辞、乐府等;狭义者,仅指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

二、 近体诗:诗体名。

也称「今体诗」、「格律诗」,与「古体诗」对称。

狭义者指唐代产生的格律诗。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差别,参看「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方法」。

近体诗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等。

三、 乐府诗:可分「古乐府诗」与「新乐府诗」二种(一) 古乐府诗: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

(诸家概有,而李白所拟为多,皆仍乐府旧名。

李贺拟古乐府,多别为之名,而变其旧。

)(引自唐音癸签,页二)(二) 新乐府诗: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也。

始於杜甫,盛于元、白、张籍、王建诸家。

元微之尝有云:后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为得诗人讽兴之义者,此也。

详后乐通内。

其题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

又有曰「引」者,曰「曲」者,曰「谣」者,曰「辞」者,曰「篇」者,有曰「咏」者,曰「吟」者,曰「叹」者,曰「唱」者,曰「弄」者,复有曰「思」者,曰「怨」者,曰「悲若哀」者,曰「乐」者,凡此皆属乐府,然非尽谱之於乐。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方法一、 以格律分类: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

近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二、 以字数分类: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三、 以句数分类: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

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哪五大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的分类及各体裁简介 (一)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的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简称五律、七律。

通常的律诗为8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律诗要求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写景抒情诗(包括山水田园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托物言志,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如贺知章的《咏柳》、王安石的《梅花》等。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送别、怀亲、思乡、念友等。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柳永《雨霖林》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牧的《过华清宫》《泊秦淮》《赤壁》等。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李白的《关山月》等。

3.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

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歌”“行”“吟”“引”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

近体诗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1、用韵上,古体诗可用、可不用,用了可换韵;近体诗,必须用,且不换韵, 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2、字数上,古体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及杂言;近体诗,有五言、七言两种。

3、句数上,古体诗没有限制,可长可短;近体诗分为律诗(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和绝句(四句),二者又可分别可分为五律、七律和五绝、七绝。

(二)古典诗歌的体裁简介 四言诗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

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

汉代以后格调稍变。

《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的四言、五言诗,是唐代以前的三种诗歌样式。

《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楚辞 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汉代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

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

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被举为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

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汉乐府 原来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任务是制订乐谱、采集歌词和...

什么是诗,什么是词,什么是诗词

中国人启蒙就学习古诗词,但是大部分人离开了学校,基本就放下了古诗词的书本。

最近这两年随着诗词大会的热播,喜欢古诗词的朋友越来越多,好多朋友又拿起了离开学校就不再碰的古诗词读本,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尝试着创作诗词。

老街最近写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不过从与朋友们的相互交流来看,大家的水平不一,有人写的诗词作品具有相当的水准,有的人还没有入门。

今天老街讲一个基础的知识,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真的一下子说清楚,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有朋友问,唐诗和宋词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估计99%的朋友不能完全说清楚,老街也未必行,下面我就来说一说,您看看老街说的有没有道理。

一、名字和起源哈,当然名字不同了,一个唐一个宋,还用你说。

这个当然就不用说了,我说的诗词不分朝代,比如历朝都有诗,而唐朝也有词,我说的是诗和词的区别。

先看看词的其他称呼,词呢,其实也可以说是诗体的一种,所以有“诗余”的叫法。

词原是配乐歌唱的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有“长短句”的叫法。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

除此以外词还有这些名字: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诗的起源非常早,在先秦就有,例如写诗言必称“诗骚”,《诗经》和《楚辞》都是先秦的作品。

词就晚了很多,有的说起源于南北朝,有的说起源于唐朝。

其实不论是诗还是词,两者最早都是唱的,浅显而直白,一听就懂。

诗词在不同时期渐渐地变为文人的诗词后,大部分都不能唱了,甚至好多诗词今天我们要看注释才能看明白。

二、形式的区别词有一个名字叫做长短句,确实很形象,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岳飞《满江红》、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看就明白,那么这就是诗词的区别么?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

李白的《蜀道难》大家都知道,虽然也是长短句,但这是古体诗的一种,不是词。

满江红· 岳飞 : 怒发冲冠, 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 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蜀道难 [ 唐 ] 李白:噫吁嚱,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甚至有的词根本就不是长短句,例如欧阳修的两首词《生查子》、《玉楼春》:《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这两首词表面看来和诗没有区别,可以说就是两首古体诗。

从形式上看,我们可以说大部分词是由长短不一的句子组成,但是不能说所有的长短不一的都是词,同样也不能说每一句字数相同就一定是诗。

那么怎么区分呢?看下面的内容:有谱和无谱。

三、有谱和无谱所有的词都是格律词,必须按照词谱填词,一丝错不得。

旧体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不讲究格律,而近体诗必须按照格律写,格律可以说就是近体诗的诗谱。

《钦定词谱》记载的词牌有800多种,同一个词牌还有不同的词谱(2306体),因此填词用的那么多词谱谁也不可能都背过。

而诗谱只有四种基本格式,明白粘连对仗等规则就记住了,因此诗谱简单得多。

上面的两首词《生查子》、《玉楼春》是比较常见的词牌,他们都有自己的词谱,甚至不是一种,例如《生查子》就有5种词谱,我们填词时任选一种即可。

从词谱中可以看出,有的地方必须平、有的必须仄,有的地方平仄都可以,有的地方必须押平声韵,有的必须押仄声韵。

生查子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 ◎●○○▲,◎⊙●◎○, ◎●○○▲。

◎◎◎⊙○ ,⊙●○○▲ ,⊙●●○○ ,⊙⊙◎○▲。

○”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标平韵 “▲”标仄韵。

填词可不是把字数填对了就是词,这些年老街味道看到不少这种现象,甚至在影响非常大的报纸上刊登了一些地位比较显赫的人的作品,估计有一天他们真的学会了填词以后,恨不能把当年的报纸都收回来一把火烧掉。

词填得好不好另说,连基本的填词的知识都不知道就发表作品,一般都是为地位和名声较高,别人不敢指出问题。

诗呢,除了格律诗要按照格律以外,基本是比较自由的,那些填词以为是填空的“词作”,如果说是古体诗基本还是可以的。

当然即使是古体诗在押韵方面也是有要求的,下面说说押韵的区别。

四、押韵的区别诗韵用《平水韵》,近体诗押韵必须用平声韵首句可以用邻韵,其他必须一韵到底。

古体诗可以用仄韵、可以押邻韵,相对简单一些,但也不是随便押韵的,我写过的这篇文章可以读一读《您知道古体诗押韵也有好多规矩》。

填词用《词林正韵》...

诗词的分类有几类??????????????????????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求李白《古意》全诗词。

包括词意。

《古意》唐·李白 君为女萝草,妾作冤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萝发馨香,兔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这是一首怨妇诗。

李太白乃浪漫主义豪放派诗人。

很多作品均狂放不羁,如“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

细腻的描写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作品不是太多。

“君为女萝草,妾作冤丝花”。

古人常以“冤丝”、“女萝”比喻新婚夫妇,优美贴切,因而传诵千古 。

冤丝花为曼生植物,柔弱,茎细长略带黄色,常常缠绕在其他植物之上;女萝草为地衣类植物,有很多细枝。

诗人以“冤丝花”比作妻妾,又以「女萝草」比喻夫君,意谓新婚以后,妻妾希望依附夫君,让彼此关系缠绵缱倦、永结同心。

即所谓“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女萝发馨香,冤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大意可能是说,夫君在外春风得意、如鱼得水,而妻妾却在家里忧心匆匆、痛断肝肠。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我只想用一个字来理解——怨。

过去,男主外、女主内。

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别无旁务,因而想入非非。

我的归宿在哪里?夫君该不会在外面与别的女子“共芬芳”、做“鸳鸯”吧?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妻妾向夫君表明态度:夫君啊!假如为妾的有二心的话,那么海水也可以用斗来量了。

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海枯石烂不变心”吧!

诗词包括哪些派别

中国古诗词诗人风格 ①不同风格的不同特征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②不同类的诗的不同风格 宫廷诗:缠绵婉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③中国古诗词作家风格概括 诗人风格:屈原的雄浑悲壮;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陶渊明的淡远闲静;王维诗风的恬淡优美;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王安石的 雄健高峻;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

④中国古诗词风格典型代表人物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

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还擅长运用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杜甫诗歌的风格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却极见功力。

王维:山水田园诗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

无论是雄奇壮阔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素描,或刻画,挥洒自如,意境独到。

古人概括王诗艺术特色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语言则清新凝炼,朴素中见华采。

李清照:女性闺怨诗。

内容上以爱情与离愁别恨为主题,但表现出了国家、人民和个人的深沉伤感。

对当时女性内心世界严肃而深刻的描绘,于委婉细腻中一扫当时词界华丽妩媚不实的气氛,给宋代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空灵的意境,最终使她成为宋代词坛的最杰出女性。

宋词包括什么。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5.按词牌来源分。

古今诗词里有哪些包含“清”字的诗词?

宋·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歌包含古代诗词么?

有包括 比如: 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 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 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1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1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日月风雨 1.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 明月却多情, 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 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 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 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些都是诗歌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