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的诗词
忆 亡 陈毅 1930年陈毅任红22军军长时,在江西信丰,娶了当地一位才貌出众的19岁女学生萧菊英(朱德的第一位妻子叫萧菊芳),次年陈毅去开肃反会,归途遇白匪袭击,马死了,人活着,步行绕路回去,不料萧菊英认为陈毅已死,跳井殉情了。
(另有一说是,萧菊英遇敌突袭,负伤后跳井)陈毅亲自化装去岳父家报信,解放后还请萧菊英的母亲兄弟到上海见面。
可见陈毅待萧菊英之情深。
泉 山 渺 渺 汝 何 之 ? 检 点 遗 篇 几 首 诗 。
芳 影 如 生 随 处 在 , 依 稀 门 角 见 冰 姿 。
偷渡梅关 敌垒穿空雁阵开, 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 万载梅关著劫灰。
...
老一辈革命家(如毛泽东,陈毅等)诗词一首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
早在一九二九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就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
这首词是一九三四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 〔踏遍青山人未老〕作者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
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
”本句的“人”和上句的“君”,都指作者自己。
〔这边〕指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
〔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岚山岭。
作者在六十年代曾回忆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颠连〕起伏不断。
〔东溟(míng明)〕指东海。
〔南粤〕古代地名,也叫南越,在今广东、广西一带。
这里指广东。
陈毅的故事
陈毅元帅 陈毅(1901~1972年),名世俊,字仲弘。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1901年8月26日,陈毅在四川省乐至县劳动镇出生,曾任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军第25师73团党代表、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红四军军委书记、江西军区司令员、新四军军长、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上海市市长、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他于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人。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回国。
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
同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
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书记,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
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长。
还曾任国务院外事办主任,外交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
是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
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又】陈毅(1912.12.4—2002.7.26),1912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县。
1929年参加革命。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参加八路军。
曾任新华社山东总分社社长、八路军一一五师宣传部部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政委、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后勤部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建国初期,他在陈毅元帅的直接领导下工作。
毛泽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议他将名字改成了“陈沂”,从那以后,此陈毅就“变成了”陈沂。
2002年,陈沂因病在上海逝世。
【又】陈毅(1873 —?) , 字士可, 湖北黄陂人。
清末历任学部参事、图书馆纂修、宪政馆统计科员 等职, 精通边疆舆地。
中华民国建立后, 任大总统府秘书、蒙藏院参事。
1914 年9 月至1915 年 6 月, 陈毅以北京政府全权专使顾问身份参与签订《中俄蒙协约》的恰克图谈判。
1915 年6 月, 被任命为中国政府驻乌里雅苏台佐理专员。
1917 年升任驻扎库伦办事大员。
1919 年12 月驻库办 事大员被裁撤, 陈毅奉调回京, 改任豫威将军。
1920 年8 月任西北筹边使, 旋改库乌科唐镇抚 使, 成为外蒙古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1921 年2 月, 旧俄恩琴白党攻陷库伦, 外蒙古再次宣布“自治”, 陈毅被北京政府免职。
陈毅故事 建国初期,陈毅(1901一1972年)在上海任市长。
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讲台上安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
陈毅上台便说道:“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支持会议主持人,还是先把这些东西 ‘精兵简政’撤下去吧。
”会场上立刻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在60年代的一个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于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真挚的感情和即兴的幽默,使全场听众为之动容。
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
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敏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
在一次会议上,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白纸。
“陈总,您怎么用张空白的发言稿啊?”会后有人问他。
他回答说:“不用稿子,人家会讲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 元帅回乡,遇到家乡的桥刚竣工,有人提议将该桥命名为元帅桥,陈毅听后说:“要不得,劳动人民是最伟大的,还是取名劳动桥。
”该乡也同时改名为劳动乡!
有关雁门关的诗词句
1、题王昭君董必武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2、再过雁门关陈毅百尺雄关气郁森,驱车登览感丛生。
能兵李牧难终任,多计刘邦仅免身。
慷慨捐躯悲继业,从容谪戍念南星。
纷纭千古伤心事,端绪由来封建根。
3、谒杨无敌祠[宋]苏辙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4、风土记。
李牧祠[宋]司马光椎牛晌壮士,拔距养奇才。
敌帐方惊避,秦金已暗来。
旌旗移幕府,荆剌蔓丛台。
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
5、三垂冈[清]严遂成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6、题李克用墓[清]顾炎武唐纲既不振,国姓赐沙陀。
遂据晋阳宫,表里收山河。
朱温一篡弑,发愤横琱戈。
虽报上源仇,大义良不磨。
竟得扫京雒,九庙仍登歌。
伶官陨庄宗,爱壻亡从珂。
传祚颇不长,功名诚足多。
我来雁门郡,遗冢高嵯峨。
寺中设王像,绯袍熊皮鞾。
旁有黄衣人,年少神磊砢。
想见三垂冈,百年泪滂沱。
敌人亦太息,如此孺子何!千载赐姓人,流汗难重过。
7、发南楼度雁门关再过雁门关 陈毅百尺雄关气郁森,驱车登览感丛生。
能兵李牧难终任,多计刘邦仅免身。
慷慨捐躯悲继业,从容谪戍念南星。
纷纭千古伤心事,端绪由来封建根。
[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陈毅元帅(1901-1972),不但是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而且是著名的诗人,著有《陈毅诗词选集》等。
建国前夕,陈毅曾两次亲临雁门关。
1947年12月风雪过雁门关,高吟“朔漠庆土改,满蒙是同舟。
”1948年春,第二次过雁门关,创作了本诗。
《再过雁门关》是作者“驱车登览” 雁门关抒怀。
展眼望去,雁门关雄伟森严。
想到千古将士为戍守雁门关的悲壮气概,不禁百感丛生。
战国大将李牧守关,被奸臣陷害;汉高祖刘邦追击匈奴差点丧命;宋代杨继业慷慨捐躯。
怀念明代吏部尚书、东林三君之一的赵南星,削籍戍守雁门关至卒。
如此“伤心事”,归根到底是封建专制制度所至。
隐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统一祖国,使雁门关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题王昭君董必武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注释]董必武(1886-1975),湖北黄安人,革命家,法学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
工于诗词,主要著作入编《董必武选集》。
《题王昭君》是董必武1963年登临雁门关所作。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公元前3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首领)主动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
汉元帝诏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
王昭君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过雁门,历时一年多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王者之妻)。
《题王昭君》是董必武赞扬王昭君为了国家安宁“识见高”。
劝告有些文人墨客莫说三道四,那是徒劳无益的。
谒杨无敌祠[宋]苏辙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注释]苏辙(1039-1112)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永州、岳州、许州。
自号颍滨遗老。
文学上很有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为文以策论见长。
工诗,亦能词,著有《栾城集》等百卷。
死后谥文定。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2),苏辙奉命贺契丹主生辰,路过古北口,谒杨继业祠,作诗28首。
《谒杨无敌祠》是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之六。
“杨无敌”是民众对杨继业将军的颂称。
杨家将的祠庙,全国只有两处,一在山西雁门关下,另一个在古北口。
杨继业及其后代(统称杨家将)战死于雁门关。
古北口在今北京密云县,是当时辽国的势力范围。
传说,辽国契丹人敬佩杨家将的忠勇,在古北口修建此庙,希望辽国将士学习杨家将。
周子隐(236—297),原名周处,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
周子隐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
后来悔过自新,立志成人,功业更胜其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赞誉。
周子隐晚年在西晋做官,刚正不阿,被派往西北讨伐叛变,遇害于沙场。
苏辙把杨继业比作周子隐,歌颂他们为国壮烈牺牲的英勇气概!周子隐著有《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
李牧祠[宋]司马光椎牛晌壮士,拔距养奇才。
敌帐方惊避,秦金已暗来。
旌旗移幕府,荆剌蔓丛台。
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
[注释] 司马光(1019-1086),字公实,号迂叟。
原籍山西夏县。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温国公,谥文正。
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让、刚正不阿。
从小有“司马光砸缸救人”的美传,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李牧...
推荐几首关于“红军”的诗词
二届副委员长。
[2] .再想想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的我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 。
3、《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
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 ,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并称“延安五老”,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4年夏就决定长征了。
当时的形势是仗越打越困难; .听老红军回忆,过草地时牺牲的战士最多,都是掉进沼泽里或是饿死的,乌蒙磅礴走泥丸,长空雁叫霜晨月; 、《江城子·忆长征》——李志民 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
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
为雪国耻洒热血、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谢觉哉。
2013年4月2日林伯渠同志骨灰回归故里。
6;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徐特立.  。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 . ,却要度过两三个月.每天吃的就是野菜和着及少青稞粉,没有一丁点油盐,充分体现了长征途中的艰苦生活,何时缚住苍龙? 1,有感于当年红军过大渡河的英雄气概和我们取得这一战役胜利的主要过程,写下了这么几句:“安顺急抢渡,字邃园。
4. 这首诗正是描写了红军过草地时风餐露宿的生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5,湖南省常德安福(今临澧县)人。
早年加入同盟会。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特别是在遵义会议上形成了毛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
3.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残阳如血。
10、《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6. 。
逝世日期1987年11月16日. ,恨难消。
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泸定决分晓。
2,号伯渠。
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国共内战时期的重要将领。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泸定次分晓,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第二纵队二大队四中队党代表、特务大队政治委员。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李志民(1906-1987)原名李风瑞,别名李明阶,曾用名李轩。
湖南省浏阳县人。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被诬陷为“二月逆流”。
1968年,下放石家庄。
1972年去世。
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一九七九年十月,聂荣臻同志为大渡河纪念馆题词。
”反映了我军强渡大渡河的实际情况。
2,写往事,无那西风日末斜。
1960年林伯渠先生去世。
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卧看行云逐浪翻。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 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7;  . 。
由此可以体会伟人毛泽东面对困难的心胸。
9,义诗响应度阴山,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地领导人民革命到胜利奠定了基础、《七律》——乌兰夫 共话长征忆昔年,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万年骄; ,红五军党委秘书长,红三军团政治部保卫大队政治委员,红五军第六师七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莫道君行早,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和党的大批优秀干部,天翻地覆五洲红;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
从头越,苍山如海; 。
8. 据史家考证,而今迈步从头越。
4、《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真理在; ,大渡勇夺桥;长征的胜利促使抗日战争得以实现。
霜晨月,马蹄声碎;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
会昌城外高峰,几多知友化沙虫,两军夹江上。
获一级八一勋章; 这首七律是乌兰夫同志为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而作,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它使全国人民对革命前途和抗日前途有了希望;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长征》——林伯渠 刚过草地到巴阿,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10. 《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该词最早发表在1957年1月的《诗刊》,1961年9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日报》。
该词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红军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坚定决心,抒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着实觉得惭愧.5.那时每个人只有10斤青稞粉,红二十七军政治部主任。
参加了长征。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8、《清平乐·会昌》——毛泽东 东方欲晓,第二师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教导营政治委员,军团卫生部政...
陈毅诗词手莫出伸手必被捉全文
陈毅:《七古·手莫伸》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
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
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
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
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
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
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 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 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
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
求无数首赞美菊花的诗词
此中有真意,念天涯分飞雁行,却从冷淡遇繁华。
《和郭主簿》 晋 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赋得残菊》 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遥怜故园菊,眼明真见故园花。
堕地良不忍。
生机随地茁。
《菊花》 唐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赵昌寒菊》 宋 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重阳后菊花》 宋 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九月十二日折菊》 宋 陆游 黄花芬芬绝世奇! 二。
《晚香轩》 明 高启 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咏菊》 明 文征明 菊裳茬苒紫罗衷。
当荣君不采,题双清楼主画》 董必武 托根在石罅。
本性能耐寒。
极知时好异;字人词,风劲浅残香。
《菊》 宋 欧阳修 共坐栏边日欲斜。
李白生于盛唐,郁郁不得志,伤感之情。
菊花如志士。
《晚菊》 宋 陆游 蒲柳如懦夫,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得眼篱边箬帽斜。
《咏菊》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风霜重重恶,独垂舞袖向西风,芭蕉新折败荷倾,何用费篱樊,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耐寒唯有东篱菊,跃然于纸。
《饮酒》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未泛盈樽酒。
冲天香阵透长安,飞鸟相与还。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 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三、画页题诗 《画菊》 明 戴进 黄花开满院前坡,醉杀西江计汝和。
忽见钱塘著色画,不知秋色较谁多。
《题菊》 清 刘大槐 翠叶丹苞斗晚霞,重阳错把配萸技。
《咏菊》 宋 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菊花》 明 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 董必武 名种菊逾百,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飘落欲何依,望秋已调黄,亭亭白玉肤。
《菊花,谁解助茶香,堪笑儿童道过时。
东篱把酒黄昏后,抱技宁自枯,晚节谁知事更难,抒发内心久别的情感,无风无雨过重阳,花开丽且妍、借菊言志 《感遇》 唐 李白 可叹东篱菊。
造化功谁与,亦自有芳菲。
粲粲滋夕合,无人送酒来,自耕自食,悠然自得之情。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
还持今岁色。
开迟愈见凌霜操,心远地自偏,门楼仰天望,不随黄叶舞秋风,更将金蕊泛流霞。
投分真耐久。
俗人多泛酒,金粟初开晓更清,米以泛酒觞;冲天",半夜凉初透。
《残菊》 宋 梅尧臣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菊花》 宋 朱淑贞 土花能白又能红。
《题菊花》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圆花簇嫩黄;为主题。
一年一度秋风劲,秋日融融小院东。
不去西山相红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把"瘦"。
西风门径含香在,只独赏。
《紫菊》 齐白石 九月西风霜气清,舍南园圃紫云晴。
看花只好朱栏外,不惹园丁问姓名。
四、题新品种出现 《重阳夕上赋白菊》 唐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亿白菊》 唐 陆龟蒙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和崔象之紫菊》 宋 韩椅 紫菊披风散晚霞,年年霜晚赏奇葩。
嘉名自合开仙府,丽色何妨夺锦纱。
五、题菊花用途 《九日与陆羽饮茶》 唐 释皎然 九日山僧院。
山气日夕佳。
《兰确铭》 晋 王淑之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
《秋菊》 陈毅 秋菊能傲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赏菊》 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樱唇滴处酥融雪,粉靥羞时涉泛霞。
莫道婆娑春意减,案头回盱有名花。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百草摧时始起花。
赏心邀客共,欲辨已忘言,此中容得澹人看,把她的离情与菊花体态交融在一起;歌咏乐延年,春意眼前旋?勤劳智自专,溢于诗外。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 岑参 强欲登高去,满城尽带黄金甲,过时有余香,数株弄秋光。
宁可抱香枝头老。
依稀白雁江天幕,徒沾清露辉。
高人寄幽情。
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细叶抽轻翠,茎疏叶且微。
《赋十月菊》 金 元好问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菊》 明 沈周 秋满篱根始见花。
问君何能尔,我花开后百花杀,悠然见南山,寥廓江天万里霜,岸菊照晨光。
采菊东篱下,他以"。
零落万红炎是尽,战地黄花分外香。
《采桑子》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有暗香盈袖。
露浓希晓笑。
欲知却老延龄药,借菊咏志,表达了他敢于冲天摧毁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豪情壮志。
《咏翻集句》 宋 史铸 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鹧鸪天》 宋 张孝样 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
能...
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的诗词
噫、歌纨金缕。
暝堤空,轻把斜阳,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闭柴扉。
示儿 年代:【宋】 作者:【】 早岁那知世事艰:【】 死后原知万事空。
暗点检:【七绝】 类别。
露未晞。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塞上长城空自许,中原北望气如山。
人悄悄,特特寻芳上翠微、弹入哀筝柱。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从驾游内苑应制 岳飞 敕报游西内,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鸟倦知还,本非有意,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
青楼彷佛。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马蹄催趁明月归。
书愤 年代:【宋】 作者、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陆游】 体裁,谁不遣君归。
步翠麓崎岖,吹鬓侵半苎:【陆游】 体裁。
策杖看孤云暮鸿飞。
云出无心,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内复几时,断红湿、再续汉阳游。
白首为功名,已三更,化育一人心,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不自觉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谁计。
燕绕龙旗舞,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
有笔头千字,口体交相累,袖手何妨闲处看,自引壶觞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还止,凭栏处潇潇雨歇,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溯红渐、招入仙溪。
满江红 岳飞 遥望中原,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
《莺啼序》吴文英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
燕来晚、飞入西城。
好水好山看未足,晴烟冉冉吴宫树。
花围千朵锦、离痕欢唾,尚染鲛绡,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千载谁堪伯仲间。
王师北定中原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登池州翠微亭诗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
念羁情游荡。
欲将心事付瑶琴。
何日请缨提锐旅,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
君王多雨露。
身长健。
旧山松竹老,荒烟外,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阻归程。
知音少,镜中衰鬓已先斑,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别后访、六桥无信,弦断有谁听,事往花委,瘗玉埋香,蓝霞辽海沈过雁,胸中万卷;致君尧舜。
归去来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
惊回千里梦,莺随凤辇吟,铁马秋风大散关 哨遍 词牌名 代表作·宋·苏轼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一鞭直渡清河洛。
出师一表真名世,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些都不满意 可以去查那些爱国诗人的诗词 ,断魂在否。
沁园春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
觉从前皆非今是,朝天阙。
却归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澹尘土,春光霭上林。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
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漫相思,家祭无忘告乃翁。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柳捻万株金。
起来独自绕阶行。
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
但知临水登山啸咏,此事何难?用舍由时。
抬望眼,骑黄鹤,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春宽梦窄。
楼船夜雪瓜州渡, 八千里路云和月,几番风雨。
长波妒盼:【七律】 类别,?凤迷归,破鸾慵舞,行藏我,帘外月胧明。
三十功名尘与土。
归去来
有关爱国的诗词
野望 东皋薄暮望①,徙倚欲何依②。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③。
牧人驱犊返④,猎马带禽归⑤。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⑥。
[注释] 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在今山西河津。
薄暮:傍晚。
②徙倚(xíyǐ):徘徊,来回地走。
③落晖(huī):落日。
④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⑤禽:鸟兽,指猎物。
⑥采薇(wēi):薇是一种植物。
传说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作周的臣子,在首阳山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解说] 诗人曾经在隋朝和唐朝作官,后来隐居还乡。
这首诗是在隐居时写的。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内心空落落的,只见景色萧条,放牧和打猎的人们各自返回,虽然互不相识,但各得其乐。
看到这些,诗人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王绩) 作者: 秦楼月 2005-8-19 10:29 回复此发言 2 回复:古诗词赏读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
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诗的前两句点出了诗人渡荆门壮游楚国故地的目的。
诗人经巴渝,过三峡,渡荆门入楚。
渡过荆门之后,就漫游到开阔旷远的楚地了。
坐在船上极目远眺长江两岸一路壮丽多姿的景色,快速流动的崇山峻岭随着船的飞流直下而逐渐隐退,直至消失在平野的尽头,别具空间流动感。
从荆门望去,滚滚大江东逝去,好像流到荒漠之外,天空也愈发显得高远辽阔,一个“入”字形象生动,自然贴切。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一句气势博大,是胜炙人口的名句。
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色,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
接下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长江白天和夜晚时的景色,晚上映在江面上的月亮的倒影,好像是从天外飞来的明镜。
白天,抬头仰望辽阔的楚天,彩云悠悠,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的奇观。
这两句把诗人初次离家远游的新鲜、惊喜表达出来了。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虽然楚地风光、楚天景色那么壮美辽阔,诗人仍然想念的是故乡的山水。
这里诗人不说自已怀念故乡,而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故乡山水的殷勤,言简意丰。
由于诗人选取日、月、江。
天这样瑰丽大气的意象,显得大气磅礴,风格雄健有力,描写又逼真如画,意境高远,成为李白描绘祖国壮丽河山著名的诗篇之一。
(李白 摘自《中华活页文选》初中版) 作者: 秦楼月 2005-8-19 10:30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古诗词赏读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ì):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
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屋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吴均) 作者: 秦楼月 2005-8-19 10:30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古诗词赏读 人日思归① 入春才七日②,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③,思发在花前④。
[注释] ①人日:农历正月初七。
归:回家。
薛道衡在隋文帝开皇四年(584)的岁末出使南方的陈朝,这首诗就写在第二年的正月初七。
② 入春才七日:正月初一为春节,所以称人日是入春刚刚七天。
③ 落:落(là)后。
落雁后:落在大雁的后面。
④ 思:对家乡的思念。
[解说] 诗人在旧年的岁末来到南方,转眼进入新年的正月初七,时间虽短,却已经历了旧年和新年两个年头。
七天和两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思乡心切。
大雁是候鸟,每年春天北归。
这时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自己却没有回家,落在大雁的后面;江南初春的花朵原本是让人快乐的,自己因为思乡,在花前反而更惆怅了。
(薛道衡) 作者: 秦楼月 2005-8-19 10:31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古诗词赏读 山中 长江悲已滞①,万里念将归②。
况属高风晚③,山山黄叶飞。
[注释] ①滞:停顿。
这里是说长江流得太慢了。
②这句是说盼望回到万里之外的家乡。
“万里”是夸张的说法。
③况属:况且遇上。
属:这里的意思是遇、逢。
[解说] 这首诗是诗人客游蜀中(今四川)时写的。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晚上,满山黄叶飘落,诗人遥望长江,因为盼望早日返回家乡,仿佛觉得江水都流的太慢了。
(王勃) 作者: 秦楼月 2005-8-19 10:32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古诗词赏读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②。
夜发清溪向三峡③, 思君不见下渝洲④。
[注释]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②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③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
中国古诗词的内容
“中国古诗词的内容”:按内容分,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等。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赏析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
苏轼望着波祷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
于是,他用“浪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大江即长江。
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
“千古”,指久远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来的战争遗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旧的。
“垒[lěi]”,指营盘。
“人道是”,据说是。
“周郎”,即周瑜,他二十四岁就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
这三句词说,在那古代营盘西边,据说,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
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那么,作者当时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象无数堆耀眼的白雪。
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