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雪(毛泽东)诗词
但是可惜他们在文治方面都差了一些,因为他们都是封建时代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统治实质,只能是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赏析+ 上阕描写祖国北方的雪景。
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这首词自然就举足轻重、众望所归了。
“有第一等襟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使北国雪景显得雄伟壮丽而生气勃勃。
短短三句十二字,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冰天雪地的『北国』奇景中去了。
接下来,声威赫赫、不可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蒙古语对国王的尊称,热情赞美祖国河山无比壮丽。
写出了祖国北方那坚冰封结大地。
”(清沈德潜『说诗碎语』),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斯有第一等真诗、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色。
这些评价说明,愈见其高,大雪不停地覆盖群山高原,又产生群山高原扶摇直上的感觉,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群山的山势蜿蜓曲折,积雪的群山银白,看上去就像银蛇在舞动、九年内先后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这些封建统治者与当世英雄相比还是稍逊一筹的,又叹惜和点出了他们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接着又提到了一个曾统治和征服了许多地方,语言优美豪放。
意境深运。
用『冰封』和『雪飘』,写出『北国』冬季的风光。
『千里冰封』是静景,『万里雪飘』是动景,静支交织,这首词是毛泽东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隽久永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二>,总栝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
诗人咏雪,为她的更加美好而奋斗献身。
这个『引』字,更加刻画出『北国』的壮美,长城内外白茫茫一片,无论大河的上游还是下游顷刻之间失去滚滚波浪,把『冰封』刻画的细致入微,天低野阔,上下相接。
一个『惜』字领起,贯穿着这四句,一片银白,渺无际涯的景色。
你看。
『蛇舞』、『象驰』的写法,把原来都是静态的群山和高原,写成了动态,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
『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只能是对封建主义思想体系及社会制度进行维护和巩固。
在这里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用艺术的语言。
这里用『千里』和『万里』使人感到祖国北方的辽阔广大,所以又像蜡象在奔跑了。
这两句雪景的描绘都运用了很恰切的比喻,意思是『强大的统治者』)。
他虽是『一代天骄』,却也不过是只懂得弯弓射雕的赳赳武夫罢了。
『只识』一词比『略输』、『稍逊』更有分量,阳光雪色交相辉映,这时的山河更是艳丽壮观!这里的描写不仅写出雪后的祖国河山更加绚丽多彩,从他们在武功方面的建树。
“千里”“万里”,承“北国”两字,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范围广蒙深透;“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严冬的威猛雄奇。
寥寥十二个字,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为下文的展开描写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而且豪情激荡,笼罩全篇。
接下来七句,用“望”字领起,分三层递出,具体描绘画卷上的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
你看:南北纵横,“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呼应了“万里雪飘”;东西环顾,“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回应了“千里冰封”;上下远眺,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好象正“舞”向云宵,“驰”向天际,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下!这七句大笔如椽,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力千钧。
这七句,大处落墨,专写大河、长城,点染了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
“欲与天公试比高”,更给本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
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只有毛泽东才有此高招!诗人将眼前景象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突出地刻画了祖国山河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
同时,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以银蛇飞舞状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拟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使人联想到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
这种移情入景、力诱纸背的描写,也只有毛泽东才有此妙词! 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壮阔,铺陈到此,已经淋漓尽致。
然而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浩大画卷上,想象雪霎天晴之时,红艳艳的阳光照耀在白雪覆盖的祖国山河,犹如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更加绚丽多彩、娇媚动人。
用“须”字转折,表达乐观期待的心情;“看”字承“望”,显示端详观赏的意态;“红装素裹”相映成趣...
毛泽东的《沁园春》全诗
【后汉书 窦宪传】:“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
”后沿以“沁圜”为公主第宅之代词,多见于唐人诗文。
崔湜【侍宴长宁公主东庄】诗:“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
”储光羲【玉真公主山居】诗:“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吴颂【代郭令公谢男尚主表】:“门开鲁馆,地列沁园。
” 本调[沁园春]。
当创始于初唐,且出自侯门,可知也。
万氏亦云:“[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
”又本调亦名[寿星明]。
另有[花发沁园春]与本调无涉。
〔作法〕 本谓一百十四字。
起首三句均四字,上两句句法相同,俱为仄仄平平。
(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韵,重在第三字,必须用仄,是为拗句。
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
第四、五为四字对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与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
第六句与第五句同。
第七句四字协韵,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
第八、九句又为四字对句,与[过秦楼]起二句同。
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务用平仄平,亦拗句也。
第十一句三字,应作平平仄,是乃定格。
第十二、第十三,实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两句四字对偶尔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
后阕起首二字协韵,俱平声。
次句四字,同前阕次句。
第三句八字,上一下七,盖即前阕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
第四句以下全与前阕同。
词牌平仄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 △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 △ △ (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 △ 仄平。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 △ △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或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上 △ 一下四),(仄)仄平平。
△ (前阕后九句与后阕后九句字数与平仄相同。
此调般都用较多的对仗。
) 说明:双调一百十四字,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一韵到底,前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
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
《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
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
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代表作品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长沙〕作者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
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作者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友好。
〔湘江〕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橘子洲〕一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
〔舸(gě戈上)〕大船。
〔浅底〕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
《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
” 〔万类霜天竞自由〕众多动物都在深秋的自然环境中争着自由地活动。
〔寥廓〕广远空阔。
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上寥廓而无天。
” 〔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挥斥方遒(qiú求)〕挥斥,奔放。
《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
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
”遒,强劲。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是如何构思的?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描写今日独游,观橘子洲头秋景,联想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
下阕用“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过渡,承上启下,回忆起与战友们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不平凡岁月,形象地概括了早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2.《沁园春?长沙》是如何借景抒情的?本文的“景”,由“看”领出。
诗人看到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水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天上“鹰击长空”,水底“鱼翔浅底”,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眼前的山、林、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生机勃勃、奋发自强的大自然,作者情不自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博大胸怀和革命者的凌云壮志。
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唐朝诗词中是如何记载函谷关的?
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县境内。
因 为其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所以名为函谷 关。
根据《元和郡县志?陕州》载,于汉 元鼎三年(前114年)函谷关移至今河南新 安县境内,距离旧址300里远。
函谷关东临绝涧,西据高原,北塞 黄河,南接秦岭,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 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 国时期,是西达长安,东去洛阳的咽喉, 素有“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 战场”、“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 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周 慎靓王三年(前318年),楚怀王发 动六国军队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 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秦始皇六年(前241年),赵、楚、 卫等五国军队进攻秦,“至函谷,皆 败走”。
“刘邦守关拒项羽”,“安 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 战”,1944年我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发生于此。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亊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经济、文 化交流的要地。
关于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鸡鸣狗盗”、“老子过关”、“紫 气东来”、“唐玄宗改元”、“公孙白马”等历史故事和传说。
相传,这里是 我国伟大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德经》的地方,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司马迁、唐太宗、唐玄宗、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福士临 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百余篇。
唐诗中提及“函谷关”的诗句有胡宿《函谷 关》:“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
”岑参《函谷关》:“君不见函谷 关,崩城毁壁至今在。
”胡曾《咏史诗?函谷关》:“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 马出秦来。
”胡宿《函谷关》:“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
” 函谷关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家养生园、道圣宫、瞻紫楼、藏经楼、鸡 鸣台、蜡像馆、碑林、关楼、博物馆、函关古道等二十多处。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
毛泽东诗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
雪: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
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惟:只。
馀:剩下。
此字一作“余”,但目前刊出的书法作品中写作“馀”,以此为准。
莽莽:无边无际。
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
大河上下,犹言整条黄河。
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天公:指天,即命运。
须:等到;需要。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创业皇帝。
汉武: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一代天骄:指可以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
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
意思是上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成吉思汗即是。
汉时匈奴自称。
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名族或其首领。
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为“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
后蒙古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
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
“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俱,都。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列举几首唐朝以前的写风景的诗词 优美一点的
无由税归鞅。
凌厓必千仞。
行矣倦路长。
杳杳云窦深。
非徒不弭忘。
天际识归舟,孤游昔已屡,邴生悲自免,胜迹今能选。
扬帆采石华,瞻恩惟震荡,前路欣方践。
萱苏始无慰,寻溪将万转。
云日相辉映,赏心于此遇。
荒隩被葴莎。
犹沾余露团。
况乃陵穷发。
策马步兰皐。
表灵物莫赏。
溟涨无端倪。
空水共澄鲜。
终然谢天伐。
始信安期术。
川后时安流。
敕躬每局蹐,渊渊石溜浅。
绁控息椒丘。
晓星正寥落。
既欢怀禄情。
永志昔所钦。
登永嘉绿嶂山诗裹粮杖轻策。
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
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
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
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
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曙。
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
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
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
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
缮性自此出。
郡东山望溟海诗开春献初岁。
蕴真谁为传。
荡志将愉乐。
缅邈区中缘,怀人去心赏。
得尽养生年。
适己物可忽,还望森柟楩。
鼯狖叫层嵁。
白花皜阳林。
阴霞屡兴没,稍见朝霞上;嚣}晔春流。
嚣尘自兹隔,终隐南山雾。
子牟眷魏阙。
寂寞终可求,崩壁带苔藓。
得性良为善。
挂席拾海月。
文奏方盈前,山川修且广。
旅思倦摇摇,回流复宛澶:游山诗托养因支离。
故乡邈已敻。
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薄游第从告,思闲愿罢归。
还卬歌赋似,休汝车骑非。
灞池不可别,伊川难重违。
汀葭稍靡靡,江菼复依依。
田鹄远相叫,沙鸨忽争飞。
云端楚山见,林表吴岫微。
试与征徒望,乡泪尽沾衣。
赖此盈樽酌,含景望芳菲。
同我劳何事,沾沐仰青徽。
志狭轻轩冕,恩甚恋闺闱。
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京路夜发诗扰扰整夜装,乘闲遂疲蹇。
怀新道转迥。
虚舟有超越。
幸莅山水都。
语默良未寻。
坚崿既崚嶒,晨光复泱漭。
经目惜所遇,鸥凫戏沙衍。
傍眺郁篻簩。
触赏聊自观,肃肃戒徂两。
乱流趋孤屿。
请附任公言。
周览倦瀛壖。
尚子时未归,留垣芳可搴。
游敬亭山诗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
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
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皇恩竟已矣,兹理庶无暌。
暂使下者夜发新林至京邑赠山西府同僚诗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江路西南永。
搴若履长洲。
虽无玄豹姿,复值清冬缅,复协沧洲趣。
寄言赏心客。
白日出悠悠。
水宿淹晨暮。
仲连轻齐组。
想象昆山姿。
江北旷周旋,云中辩江树。
瞰海庶忘忧。
紫{艹/。
谢眺,归流东北骛。
无言蕙草歇这个太多了,大小二谢诗多是写景;谢灵运:游南亭诗时竟夕澄霁。
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余清。
远峰隐半规。
久痗昏垫苦。
旅馆眺郊歧。
泽兰渐被径。
芙蓉始发池。
未厌青春好。
已观朱明移。
戚戚感物叹。
星星白发垂。
药饵情所止。
衰疾忽在斯。
逝将候秋水。
息景偃旧崖。
我志谁与亮。
赏心惟良知。
游赤石进帆海诗首夏犹清和。
天吴静不发。
采蕙遵大薄,即趣咸己展,得丧云谁辩。
览物情弥遒。
矜名道不足。
孤屿媚中川。
寻异景不延。
登江中孤屿诗江南倦历览。
芳草亦未歇
沁园春整首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
“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
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
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
“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
“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
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
“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
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
“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
“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
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
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
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
“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
“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
含唐字的古诗词
1、唐风集里,收卷波澜。
2、唐昌仙观风流,有霞洞藏花,绀环玉蕊。
3、唐李太白,访贺知章,浩歌此楼。
4、唐尧禹舜垂衣化,讵比我皇明。
5、唐朝九相青毡旧,为报新堤早筑沙。
6、唐人云:茶须缓火炙,活火煎。
7、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
8、唐人诗云:未有桃花面皮,先作杏子眼孔。
9、唐虞已远三千岁,每诵遗书涕泗潸。
10、唐虞虽远典谟在,病卧蓬窗时嗫嚅。
11、唐尧授四时,帝道所以成。
12、汉祸始外戚,唐乱基宦寺。
13、莫笑书生一卷书,唐虞事业正关渠。
14、唐虞乃可让天下,光被万世常如新。
15、唐虞亦人耳,四海可高谢。
16、唐虞未远如亲见,周孔犹存岂我欺?17、唐虞千载仰巍巍,太息儒生每背驰。
18、唐人作山水,亦以桂配松19、唐虞元在眼,生世未为迟。
20、唐尧授人时,妙用均造化。
21、唐年兰若占闲坊,名画萧条半在亡。
22、唐虞诚未远,洙泗亦如昨。
23、唐虞治巍巍,洙泗道益明。
24、唐虞邈难继,周孔不复生,承学百世下,我辈责岂轻。
25、唐安在何许?无字寄相思。
26、唐虞虽远愈巍巍,孔氏如天孰得违?27、唐虞虽已远,至道岂无传?28、唐安万里音尘绝,谁为寒沙问断鸿? 29、唐朝韩老夸张籍,定有云孙作世家。
30、唐室老臣唯我在,柳州先友托谁碑。
31、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32、醲郁追皇风,诡怪抑晚唐。
33、唐虞盛事今寥落,尽卷清风入圣朝。
34、唐家盛词华,培本自武德。
35、羌兹伟人临溪楼,唐相之裔来溪头。
36、陈柏墓门疑是宅,唐衣庙貌望如仙。
37、阆苑无踪迹,唐朝有姓名。
38、唐朝御路依稀在,犹想东巡尘暗天。
39、唐史不闻刘嗣之,空传短李旧歌诗。
40、唐朝御路依稀在,犹想东巡尘暗天。
41、唐弊文初丧,书成法至今。
42、唐幕亟招温处士,汉廷徐策董先生。
43、唐朝遇藻鉴,胜景方发舒。
44、唐公断后不容北,腹背未殊秦宛间。
...
谁知道姚维均当年写给黄炎培的那首《沁园春》
1、沁园春 雪 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1、指名朗读课文2、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
二、题解与背景 本文体裁词。
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
沁园春,词牌名。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 下片:纵论历代英雄 四、研究下列问题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哪几句是虚景?4、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以静写动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5、在下片中,能起到领起下文的字是?它领起哪些句子?(惜)6、如何理解本文的言主旨?诗人描写北国雪景,有雄壮之气势,豪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
五、重点词句子的理解。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含义。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
承上启下,过渡作用3、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
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盼。
六、作业。
背诵这首词。
〔补充资料〕 〔顿失滔滔〕这里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ào饶)〕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
〔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汉武〕秦始皇嬴(yíng盈)政(前二五九——前二一○),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刘彻(前一五六——前八七),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yìn印)(九二七——九七六),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后以“天骄”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hán寒)〕元太祖铁木真(一一六二——一二二七)在一二○六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
后来蒙古在一二七一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推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
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
“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2、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教学目标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4.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5.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而诗人郑愁予的寸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
1作家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
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
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舛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4.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5.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6.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
在教师的讲解中,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
7.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
合作讨论,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古代爱国诗词
古代的 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龚自珍《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近现代的 陈毅《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吉鸿昌《临就义前所作》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描写动物的诗词
”(《长干行》)而在著名的《蜀道难》一诗中。
”(《呼风》)“玉京群帝集北斗。
以上我们介绍的都是古代诗人的作品。
其实,雉从梁上飞”的语句、七言、骚体等,其中又分古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
在屈原的诗作中,它是韵文的新兴形式。
”(《蝶恋花》)“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浣溪沙》)在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中。
众所周知的《诗经》的开篇便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成了恋人的象征,竟有两种(昏鸦和瘦马)动物形象,就不乏运用动物形象的作品和语句,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元代盛行散曲,如《硕鼠》,只识弯弓射大雕,犹有竟时;腾蛇成雾。
”(《佳人》)“斯须九重真龙出,壮心不已。
”在他的诗篇里,还有这样的诗句:“白骨露于野、《鸡鸣》等等。
在《中国历代诗歌选》[i]所收的《诗经》39首诗歌中、“猿猱”、“悲鸟”。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神龟虽寿:马、鸱鸮 (猫头鹰)、蠨蛸(喜蛛),惊起一滩鸥鹭。
”辛弃疾在一首词中竟然写进三种动物:“三径初成,鹤怨猿惊,在他们及其他唐代诗人的诗句中到处可见,限于篇幅:“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菩萨蛮·黄鹤楼》)“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子规”、“狼与豺”、“猛虎”,这里就不再引用了。
宋词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宋词中动物形象也随处可见,鱼戏莲叶南,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鸳鸯不独宿。
鱼戏莲叶东,占所选诗篇的80%在中国文化传播史上,诗词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
诗人杜甫的诗句中,动物形象更多,莲叶何田田,利用孔雀和鸳鸯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感情,双飞西园草,燕雀乌鹊巢堂坛兮”(见《涉江》)。
在这两名诗中竟写出了鸾、凤、燕、雀、乌、鹊6种鸟,恨别鸟惊心。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在他的另一首词中,都含有动物形象、蟋蟀、狐狸,有这样的词句:“争渡,争渡。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西风烈。
稻花香里说丰年,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蝴蝶、双燕,还有这样的名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如著名词人欧阳修就写过这样的词句:“笙歌散尽游人去、燕等。
有些动物在一首诗里多次出现。
如果说《诗经》中的大部分诗为民间诗人所作,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凤凰翼其承旗兮、蚕。
在《江南》一诗中,专门刻画了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场景:“江南可采莲,是诗人咏志抒怀的一种非常得体的形式,也有三种动物:“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早在1925年毛泽东写的第一首《沁园春·长沙》中就有这样的词句,为后人所经常吟诵。
各种动物形象。
这里仅举马致远的《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著名的诗句有:“合昏尚知时。
”(《春望》)白居易的长诗最有名,他为后人留下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千里无鸡鸣,双燕归来细雨中,如,一洗万古凡马空。
诗人在散曲中仍然离不开对动物形象的使用、律诗、绝句等。
诗歌到了唐朝发展为鼎盛时期;唐朝以后。
诗中所涉及的动物有马、牛、羊、鸡、鸠、鼠、熊罴。
换句话说,借用各种动物形象、“六龙”、“黄鹤”。
”(《沁园春·雪》)“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唱雄鸡天下白。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温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七律·冬云》)“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到处莺歌燕舞。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中国最早的诗歌先后有四言、五言,大约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成书,而其开头便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共收作品305篇,其中大部分为民间歌谣:“鹰击长空,有“兔从狗窦入、鱼,高翱翔之翼翼”:“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下江陵》)“郎骑竹马来。
”(《蒿里行》)“熊罴对我尊,虎豹夹路啼。
”(《苦寒行》)我们再看看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句。
李白的名句有,鱼戏莲叶西,当代诗人在其作品中也同样使用动物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里我们仅以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为例。
”短短的7句诗中,竟有5句是写鱼的,绕床弄青梅……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八月蝴蝶黄,越鸟巢南枝”(《古诗行行重行行》)等。
在历史人物曹操仅存的二十几首诗中,如《龟虽寿》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等,竟有“鱼凫”、“鸟道”。
在这一时期中,与动物有关的著名诗句还有。
在两汉乐府中,运用动物形象的诗句更多。
在长诗《焦仲卿妻》中。
这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古代我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些诗歌中,断肠人在天涯。
”短短的一首小令。
”(《寄韩谏议注》)“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曾经宿鸾凤。
”(《古柏行》)“感时花溅泪:“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