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公开:诗词格律与写作

时间:2020-11-07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东南大学公开:诗词格律与写作

为什么说近体诗(格律诗)和词均产生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所在地

对联的格律是指在对联创作中要遵循的基本规范。

“格律”一词原指诗、词、曲以及律赋等韵文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在对联创作中把形式方面的基本规范称之为“格律”,只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种习惯用法,其实与古典词曲的那种“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严密格律不同,对联却是在字数、句数、节奏及语言风格等方面极富变化。

对联的形成受律诗的影响很大,所以最初的五七言联基本承袭了律诗中两联的格律要求。

在后来的发展中,对联在形式上集合了骈文、赋、词、曲、古文乃到白话诸多文体的特征,对于形式的要求也趋于宽泛和复杂,以至于根本无法以“一刀切”的方式用一种绝对化的“联律”来统领全部的对联创作。

但没有“绝对的联律”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一个相对宽松的使对联文体得以成立的基本规范,如果从这一高度看待古今的对联创作,那么有两点原则可以说是可以涵盖所有对联的基本规范,这两点便是词语对仗和声调和谐。

即从广义上说对联格律包括了词语的对仗和声调的和谐。

中国楹联学会于2008年10月正式颁布了《联律通则》,对于对联文体的形式要求进行了“严入宽出”式的详细规定,这便为当代对联的创作和鉴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虽然在“严谨的格律”与“宽松的规范”之间有着极大的空间可任作者从事对联创作,但对于初学者而言,格律上均应以从严为宜,即把“词语对仗”的要求落到尽可能多的工对上,把“声调和谐”的要求落到最严格的平仄排列的格式上,只有这样才可能通过磨砺而提高创作水平,迅速完成入门的过程,尽快登上对联艺术的殿堂。

对于参与征联活动者以及有特定要求的场合也宜从严要求。

第一节:对联的对仗楹联的对仗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积累归纳而成的一种格式、一种对法、一种类型或一种模式。

楹联的对仗源于对偶修辞,借鉴了古诗文中的对仗。

古人最早是从对偶修辞的角度把汉字分成虚实两大类,然后用“实对实、虚对虚”的方法构成对偶,这种方法讲究的是每个字的相对,除少数联绵词外,一般不涉及词语更不涉及句子的对偶。

古人总结对联的对仗方式不下几十种,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自对、隔句对、虚实对、无情对、双音对、叠音对、连绵对、邻对、回文对等,每种方式均归纳为一种修辞格。

随着清末民初西方语法学的传入,国人渐渐形成了以语法学分析并指导对偶现象的风气,语法学指导下的对偶理论侧重于基于语法学意义的词性分类和句子成份分析,然后用词性相同或句子成份相同的词语构成对偶。

单纯从修辞学的角度论对偶,与古人对偶的原貌相接近,但与现代的语言环境有隔膜,各种独立的辞格之间也缺乏条理性;单纯从语法学的角度论对偶,贴近现代的语言环境,但无法清晰并简洁地反映古人对偶的现实。

按照《联律通则》的相关表述,我们采用从语法学角度讲“基本规则”,然后辅以修辞学的对偶辞格,以求深入和完善,最后融会古人字类虚实相对和今人词性相对与句法成份相对,形成灵活而宽容的对仗理论体系。

对仗的基本规则《联律通则》六条基本规则中,关于对仗方面的规定便点了四条,分别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因为“字句”和“节律”都可以附属于词语和句子的结构中,所以从语法学角度来说,对仗的基本规则主要表现在词性和词语句式结构的相对上。

先说词性的相对。

当代语法学大 师王力先生通过对古典诗歌研究,认为古人一般把词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和代词九类。

他在《诗词格律十讲》中说:““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

从现代汉语语法来说,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十一类,现代汉语所说的对仗,便是照上列十一种词性相同的字词来相对,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等。

作为初学对联的学生而言,按照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来进行对仗练习,很易于把握和提高。

下面我们就结合对句实例,针对现代汉语中十一类词的对仗及其要点,进行逐一分析。

一、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在汉语中数量最多。

名词又分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和书籍名称等;具体名词,即山、水、松、柏等;抽象名词,即性、情、忠、义等。

这三种名词要尽量做到各自相对,以显出对仗的工整。

如劝学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对“学海”、“径”对“舟”都是名词相对。

二、动词:是表示变化或动作的词,有走、跑、做、作、说、吃、看、闻、视、听、浮、沉、争、打、呼、问……,如南昌滕王阁联: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想见”对“送来”是连动词相对,前者作状语。

三、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的词,有好、坏、软、硬、难、易、凉、热、大、小、长、短……,如汉阳鹦鹉洲联:芳草萋萋,孤冢西望已陈迹;洪涛滚滚,大江东去有新声。

“萋萋”对以“滚滚”是叠字形容词,“陈”...

有谁选了古典诗词格律与创作的E类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入韵,指第一句句末押韵。

下同)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1、平起首句入韵式(平起、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指第一个音节是平声。

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3、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2。

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4,仄仄平平仄仄平...

关于诗词格律的问题?我喜欢唐诗宋词,但弄不懂格律,有些字明明是...

格律”与“束缚” 既然要写旧体诗词,就要以格律为准绳,严格按照格律写诗填词;既然不讲韵律和平仄,就不要攀附风雅,以“突破束缚”为借口,只凑足字数而不顾格律。

当达到驾轻就熟、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再在适当的地方作适当的突破。

所谓“字有定声”,要严格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遵循诗词格律的声律、韵律写诗填词,读起来抑扬顿挫、韵味浓郁,就达到目的了。

至于已丧失的曲谱,要遵循也没有依据,自然无法做到。

初学者切忌“未学走路先学飞”。

记得在国营龙江农场的一次宣传作品评议会上,一位仁兄为他自己所写的不押韵所谓“七律”辩护:“八句一首,七字一句,这就是‘七律’。

”我当场帮他作了补充:“还有五个韵!”引来哄堂大笑,仁兄还不知道人们笑啥! 3、关于“一东,二冬” 随着语言的发展,诗韵也在发展变化,就诗韵而言,古往今来有“广韵”、“平水”、“新韵”等。

一般应用的诗韵,上平声15部,下平声15部,上声29部,去声30部,入声17部,总共106部。

可到了现代,有人把诗韵归纳为不足原来的10%,秦似的《现代诗韵》就总结为“一花二歌三些四姑五衣六开七飞八高九收十山十一根十二方十三东”13部,其中,不仅“东”、“冬”(韵母ong)合成一部,连所有韵母为ing和eng的字都兼并了,实际上并不实用。

个人意见是:不管是“东”部还是“冬”部,尾韵为ong者通韵。

至于古诗韵中“东”与“冬”的区别,按我的理解,就是除了韵母在古代有区别而在现代没区别的部分字分别收进“东”、“冬”两部外,还有把韵母eng的字(如逢、缝、蜂、烽、峰、丰等)收进“冬”部。

当然,个别韵母为eng的字(如风、枫、冯等)也收进“东”部,依据就不得而知了,或许它们的读音在古、现代还是有区别的。

4、入声字如何分辨? 填词需要分辨入声字,因为不少词谱都强调用入声韵,如“石州慢”、“雨霖铃”、“忆秦娥”、“满江红”、“水调歌头”等。

如果你是江浙、西南或华南人,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因为在许多方言里还保留着入声。

如果你讲的是北方方言,要分辨入声字就比较麻烦,必须靠查字典或辞书来解决。

在古汉语里,“声”指的是平、上、去、入四声,而在现代普通话中,入声已经分化,一部分归于阴平(如“出、激、夕、滴”等),一部分归于阳平(如“则、国、读、佛”等),一部分归于上声(如“辱、北、角、铁、雪”等),还有一部分归于去声(如“色、迫、入、欲”等)。

就普通话来讲,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

西南方言的入声字变为一律变为阳平。

阴平和阳平都属于平声;上、去、入三声都属于仄声。

“白日依山尽”的“白”,还有“黄河入海流”的“入”,按古声都是入声,但这并非“五绝”所要求的。

这里只要是仄声就行,没必要讲究入声

王力的《诗词格律》

自近体诗在唐代繁荣以来,做诗成为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从入塾时开始就训练做诗的技能。

近体诗的规则也就通过口耳传授代代传承下来。

从前的读书人,没有会不会做诗的问题,只有做得好不好的问题。

所以古时候没有系统阐述诗律的著作传世。

到满清末年废科举,至民国更兴学校,转为新式学堂教育,学生对诗之律则日益陌生了。

本朝以马上得天下,不重文教,于传统文化更敝屣之,到文革之年,文化几乎已呈断统状态。

很多人对流传下来的唐宋诗词虽心慕之,于诗词之规则则不甚了然。

王力教授早年即著有《汉语诗律学》,意图建立汉语诗歌诗律体系。

鼎革以来,又陆续出版《诗词格律》及《诗词格律十讲》诸书,对普及诗律起了重大作用。

后两本普及型的小册子更是风靡于世。

这对于使人们得以避免写作不讲音律的旧诗之病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这个功劳是应该肯定的。

但是物极必反,有一利必有一弊焉。

《诗词格律》的流行至今已显出它的负面影响,产生了唯格律是尚的流弊。

这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王力教授,但王力教授的诗律体系的一些缺陷,也确实与这种流弊具有一定的关系。

王力教授是一位语言学家。

他研究汉语诗律,主要是从语言角度进行的。

对于汉语诗歌的文学传统方面,王教授极少涉及。

这种研究本来就是片面的。

因为诗律从来就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离开了诗人们的实践,单纯归纳所谓诗律,是很难切中肯綮的。

王力《诗词格律》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各种体裁等量齐观。

无论五言、七言,也无论绝句、律诗,都是从同一公式推导出来的。

而所谓律句,实际上是诗人在长期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声音和谐的句式。

因此它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公式化的东西。

举个例子来说,“平平平仄仄”有一个运用同样普遍的格式是“平平仄平仄”。

这两个句式具有同等的功效。

它们都是诗人们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律句。

但在《诗词格律》里,由于后一个句子不符合王氏公式,被王力归为“拗句”,被解释成第三字拗而用第四字救。

这显然只能看成是臆说。

对于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在平仄上的差异,王力的理论不能加以合理的解释。

因为那只能从文学史绝句的发展中去理解。

再比如,绝句与律诗相比,格律较为灵活。

即拿对仗来说,对律诗,它是格律,对绝句则只是修辞手段。

再说平仄,绝句也远较律诗灵活,押仄声韵的绝句也较仄韵律诗多得多。

可是王力竟然把仄韵绝句归为古体。

事实上历代都把律诗和绝句并称为近体诗。

王力为了把他的诗律学构成一个完整体系,扼杀了诗律的多样化元素。

对于一些不符合王氏公式的诗律,王力一概加以否定。

而他否定的理由不外乎当时格律未严,律体没有定型之类。

王力研究诗律,却没有大量阅读古人诗词,而是借助清人的论述。

中国古人对此类问题,一般都不作深入系统地研究,只存只言片语,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只有大量阅读、深入了解古人实践才能克服这种片面性。

可是王力却没有做这种基础性的工作。

举个例子来说,王力称在唐代律诗中“绝对找不到孤平的例子”,后来改口说只找到两个,其中还有一个是拗律(臂悬两角弓),实际上只有一个(百岁老翁不种田),可又不是律诗。

实际上,《全唐诗》律诗中的孤平例子,并非没有。

比如杜甫的“夜深露气清”,刘长卿的“五陵远客归”都是。

这表明王力并没有仔细阅读《全唐诗》。

王力把不符合他的公式的句子都视为出律。

但实际上,近体诗的格律远不是王力所规定的那么死板。

像“故人西辞黄鹤楼”、“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大城少城柳已青,东台西台雪正晴。

”这样的律句,在王力看来都是“出律”。

这正是机械论者的观点,不符合历代对律诗的判断。

王力有一个法宝,凡是不利于他的证据,他都以当时律诗未定型来解释。

譬如失粘的律诗,从唐以来不乏名篇佳作,怎么可能是由于律诗体未定型所致?再如崔颢的《黄鹤楼》诗被后人评为“唐人七律之首”,可它却不符合王力的诗律。

王力的解释还是当时律体未定。

不知律诗到底在什么时候才定型,王力教授究竟考证过没有?崔颢是盛唐诗人,他的许多律诗都是完全使用律句,却没有一首获得这首的声誉。

在律诗已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年代,居然会有律诗还未定型的怪事。

这能够叫人信服吗?杜甫是盛唐律诗的代表作家,却有不少失粘及“出律”(按王力的诗律)的律诗,王力依然声称这是唐初格律未严。

那么,宋代仍有失粘的近体诗,是否到宋代近体诗仍未定型呢? 王力承袭赵执信说:“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诗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

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而实际上,仄平仄仄仄的句子历来并不鲜见。

《唐诗三百首》80首五言律诗中就有3例。

杜甫的名篇《登岳阳楼》中的“昔闻洞庭水”,被王力说成是“例外”,即不合律。

可是《唐诗三百首》80首五律中竟有5句是用了“仄平仄平仄”的句式。

例外多到这样的程度还能叫例外吗?脍炙人口,被选为私塾课本的名篇,居然是出律的律诗。

那么这让塾师如何教学,让学生如何学诗呢?中国三大名楼均因唐人诗文闻名于世。

其中滕王阁以王勃《滕王阁序》闻名,黄鹤楼...

诗词格律具体指什么?如何学作古诗词?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另外,有一本书的名字叫诗词格律,但是《诗词格律》着重在讲格律,不是诗词选本,所以对于举例的诗词,不加注释. 在另外,你可以参考百度百科的词条.

关于诗词格律的几个问题。

我是最近喜欢上诗想自己写着试试看才知...

关于格律诗词,我自幼修习,可以解答您的疑问。

——首先,由于您对诗词的体裁很迷糊,所以先介绍体裁,你才知道你要学习的方向。

所谓格律诗词,与非格律诗词对比,这样就可以可以把中国所有的古诗分为两大类,因此在诗歌分类中,就有古体诗(不讲格律)、近体诗(讲究格律)两大类。

但是纵观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诗歌体裁,分别有如下几种:1.二言古谣:最原始的诗歌,来自于上古(一般指公元四世纪以前)。

目前只记录了一首,即“砍竹,续竹,弹土,逐肉”。

2.四言《诗经》:以《诗经》为代表,初次采用了赋、比、兴三大手法,并作为中国诗歌的起源,奉为儒教经典,使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我们最常见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这一类的。

3.骚体楚辞:楚辞是楚国一代的歌谣,诗经中虽有记载,但还是屈原老先生将它发扬光大,代表作当然就是《离骚》,特点就是以七言为主,中间一般都有个“兮”啊“兮”啊的。

4.五言诗及杂言古体诗(乐府):汉代在楚辞基础上形成了赋以后,也兴起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以五言为主,兼有杂言,其中一类是由当时的乐府机构收集采编的乐府民歌(歌诗、声诗),一类是文人作品(徒诗),但都不讲究声律的,一律都归为古体诗。

我们熟知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来自这里。

5.七言古体诗:七言古体尽管在楚辞中就有出现,但发展缓慢,汉朝、南北朝均有出现,但并未成为主流,而常以句句都押韵的“柏梁体”为代表。

七言古体直到唐朝才蓬勃发展,一支仍保留古体,专走长篇、换韵、掺杂律句的风格;一支律化,成为格律诗词的主要形式。

例一:柏梁体七言古诗。

传说是我们亲爱的汉武大帝修筑了一座豪华建筑——柏梁台,与群臣在上面宴饮,联句赋诗,句句都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

不过传说归传说,其实当时的七言古诗,多半都句句押韵,代表一种流行的趋势了。

详如曹丕(就是曹操老大哥的儿子)的《燕歌行》:例二:唐代的七言古体诗,李白大哥的《梦游天姆吟留别》,这首诗学校里都学过,不用多解释了吧。

6.前格律诗“永明体”:南北朝开始对诗歌的平仄开始讲究,一般认为最早研究声调并在实践中运用的是沈约(浙江人)等人,提出了“四声学说”(开始注意声调的变化)、“八病学说”(写诗必须避免的八种毛病),并运用到具体写作当中去,开创了“永明体”,但由于整体不够系统,不够完善,仍然属于古体诗,或称之为“前格律诗”。

7.格律诗:从永明体到格律诗,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实践和不断补充的过程,到初唐逐渐趋于完善,形成了完备的可以操作的规范,因此格律诗自唐代起,得到了巨大的飞跃。

所以说,判断格律诗有个重要的依据,那就是基本上唐代以前是没有格律诗的,如果有,那就是瞎猫撞到死老鼠,凑巧的。

格律诗常规的就押平声韵,五种体裁如下:例一:五绝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例二:七绝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例三: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例四:七律梅花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例五:五言排律上韦左相二十韵唐?杜甫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

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霖雨思贤佐,丹青亿旧臣。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

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

豫章深出地,沧海阔无津。

北斗司喉舌,东方领搢绅。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独步才超古,余波德照邻,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

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

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

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

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

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例六:七言排律。

古人的七言排律太长,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代表作,只有匆匆从网上摘录了一首网友的作品充数。

因为比较短,呵呵毛泽东网友?我潜水中自信人生浪遏舟,岂因汹涌惧中流。

井冈路辟昆仑伏,遵义帷谋赤县收。

壮气萧萧天地动,红旗猎猎斧镰遒。

雷霆跃进热风鼓,造物飘零冷雨秋。

回望烟云横九派,邈思稻菽没千丘。

更驱虎豹彰豪迈,惟抚江山欠婉柔。

字作龙飞性超俗,诗成海阔势吞牛。

一生功过非关利,百世研评将系猷。

候物匀泥融马列,改天换地傲曹刘。

当时不是神龛奉,何致人情老病休8.词:词就是古代的歌词,前身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而是为音乐所配的文字,最初产生于唐,盛兴于宋,这是被那些写格律诗的诗人拿着入律的诗句到处乱套的结果,套在汉赋上,就产生了律赋;套在歌词上,就产生了律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词,被律化了的歌词。

歌词律化以后,就脱离了音乐,形成了与诗歌等同的新型的格律诗,由于它特定的格式,与...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