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分类整理?
初中教材古诗词专题归类 (一)春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二)夏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3、深居俯夹城,春支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三)秋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四)冬1、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2、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五)山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9、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六)水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蒹葭》)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七)日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已亥杂诗》)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9、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如梦令》)(八)月1、晨兴理荒秽,带月何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6、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7、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1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九)风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汉江临眺》)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十)花⑴菊花: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⑵荷花: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⑶其它: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6、稻花香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十...
人教版初中语文重点古诗词 and 说明文议论文(考试时卷子上的课外阅...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 。
备选答案有: 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 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分总(掐头去尾)6.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8.品味题目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
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
常用具体如下: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
(8)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11)文章开篇的写作手法有:A、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
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
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
如名句、箴言之类的 C、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 D、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
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 E、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
F、开门见山。
G、倒叙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
初三上学期语文考试题最好是河北的中考模式古诗词阅读短文作文要有...
哈尔滨市2004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徜徉(cháng) 纤维(xiān) 称心(chèng) 苍穹(qióng) B. 斟酌(zhēn) 归宿(sù) 迁徙(xǐ) 婆娑(suō) C. 粗糙(cāo) 校对(xiào) 卓越(zhuó) 枢纽(shū) D. 虐待(nǖè) 狼藉(jí) 玷污(zhān) 教诲(huì)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B. 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值得一读。
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D.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初春,丁香花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依然挺立,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
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A.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她的芳香令人流连忘返啊! B. 她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团团,一簇簇,如海如霞。
C. 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D. 她外表柔媚,内心婉约,虽无牡丹之富贵,亦有别样之情怀,深得哈尔滨人的喜爱。
4.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 C. 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
D. 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 5.下面句子朗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朗读第二句时,应在“涯”与“若”之间有短暂的停顿,以显示诗句的韵律美。
)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朗读第一句用升调,朗读第二句用降调,从而读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 C.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句中的“默默地”要重读,以突出我对蔡老师的依恋难舍之情。
) D. 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朗读时用无奈、沮丧的语气,读出韩麦尔先生面对国土沦陷的残酷现实,内心极度痛苦的情感。
) 6.结合你的读书经历,选出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A. 赵云 B. 关羽 C. 张飞 D. 马超 7.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
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
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8.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地遨游蓝天。
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演说:“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
”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 9.按课文原文填空。
(1) ,山色有无中。
(2)斯是陋室, (3) ,小桥流水人家。
(4)人生自古谁无死, (5) ,其不善者而改之。
(6)无可奈何花落去, (7)《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船行之快的句子是 (8)《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述先帝知遇这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0——13题。
(8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时 陈 11.把下面句子译...
语文2016安徽中考试题研究中前十五首古诗词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饮酒(陶渊明,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李白,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主要是阅读,总是扣分比较多.应该怎么办?很喜欢写作文和背古诗...
哈 我正好跟你反一反 阅读好 但是背古诗词很烂其实只要上课讲课文理解时多回答问题就能练出来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老师问完问题后自己脑海中已经有答案了 就马上举手 一边回答一边考虑周全 可以锻炼反应能力另外一种是老师问的问题比较难 就要从各方面分析 考虑周全再发言 可以锻炼分析能力还有就是有些问题的回答是有套路可循的比如让你分析一个有修辞的句子,标准答案一般就是: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 把.当做人来写,形象地表现出了.(特点),表达了作者.(情感)多做些历年考题,总结规律,规律以外的东西是要在课堂上锻炼出来的.
2018六盘水市中考试题卷语文(古诗词默写)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 1.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2.浪淘沙?怀旧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3.梅花绝句 (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4.雪中偶题(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5.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8.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9.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10.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
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11.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12.从军行(王昌龄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13.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14.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15.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16.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秋江 (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8.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 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⑵ 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9.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 。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题奉晚(周敦颐) ...
2015年中考语文课外古诗文阅读套题28套答案
中考课内文言文目录: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忧患,于安乐 孟子4.曹刿论战 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10.陋室铭 刘禹锡11.小石潭记 柳宗元12.岳阳楼记 范仲淹13.醉翁亭记 欧阳修14.爱莲说 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中考文言文题目题型第一类 文言文字词考点分析考点详解一、文言文实词二、文言文虚词方法揭秘一、联系语境二、存疑对照三、注重积累、找寻规律附录一常考实词清单附录二常考虚词清单第二类 文言文断句考点分析考点详解一、文言文朗读节奏二、文言文断句方法揭秘一、整体感知,自然断句二、把握词义,准确断句三、借助语法,合理断句附录文言文句式第三类 文言文翻译考点分析考点详解一、落实重要实词二、把握句式特点三、领会语句大意四、关注文句语气疗法揭秘一、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二、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第四类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鉴赏第五类 文言文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