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古诗词曲40首鉴赏

时间:2020-10-25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课标古诗词曲40首鉴赏

古诗词和曲各一首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古诗: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元曲: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夏 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秋 白朴 轻烟老树寒鸦, 孤村落日残霞,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冬 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 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 淡烟衷草孤村。

40首古诗词唐诗和宋词

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 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 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9.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10.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夏1.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 2.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秋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 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3.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4.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冬1. 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诗中山 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5.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6.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7.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 8.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诗中水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 2.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3.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8.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诗中日 1.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6.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2.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 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3.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 8.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4.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 9.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10.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诗中月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3.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5.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6.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7.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 8.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花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诗中含花名1.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3.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7.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诗中柳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此夜曲中闻折...

20

李白《忆秦娥》赏析忆秦娥 ·李白马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http://www.mcscn.net/shicishangxi.aspx 上面有很多,自己看吧,呵呵【赏析一】 此首伤今怀古,托兴深远。

首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

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片,想见惨淡迷离之概。

下片揭响云汉,摹写当年极盛之时与地。

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

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

“西风”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

其气魄之雄伟,实冠今古。

北宋李之仪曾和此词。

唐宋词简释》 唐圭璋之深,如注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

无独乎?无怨乎?诗不正面涂抹,却从反面点妆,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出处:古诗词鉴赏 【赏析二】 这首《忆秦娥》词,气势雄浑,意境高远。

上片写春天的清晨,女主人公在秦楼上闻箫声悲咽而一觉醒来,望明月而怀远,见垂柳而忆别;下片写秋天的黄昏,女主人公登临乐游原(今西安市东南),睹景物而伤怀,感时序而惊变。

这说明她自春徂秋,朝朝暮暮,无时无刻不在相思。

在同一首作品中,允许时间、空间如此不断流动和暗里转换,正式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之一。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由箫声、秦娥、秦楼等兴象,很容易使读者联想到《列仙传》上的箫史和弄玉的幸福爱情,从而勾起一种历史的悠远感,与现实的悲咽、凄清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

秦娥在惊醒之后,听到悲咽的箫声若断若续,看到凄清的月色若明若幽,此时又该有多少思绪自心潮中涌出!按词律规定"秦楼月"三字的重叠,正适合表现着思潮起伏的需要,并为衔接"年年柳色,灞桥(一作陵)伤别"另一意境充当津梁。

既然说"年年……伤别",则知所怀之人已离去多载。

因此哪怕是灞桥(陵)柳色年年依旧,而秦楼上的女主人公却是相思愈陷愈深了啊! 下片场景陡转:"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重九日登高,佳节倍思亲。

但女主人公见咸阳古道上车马稀落,音信杳无,引领西望,能不慨然?"音尘绝"三字再一重叠,更加倍地强调出她心头悲哀的沉重。

末尾两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说它把登高者的意兴写绝了。

"遂关千古登临之口"(《人间诗话》),使别人再也写不过他。

刘熙载甚至认为它"足抵少陵(杜甫)《秋兴》八首"(《艺概》卷四)。

它好在哪里?我以为它好在能勾勒出一个诗的境界,从中让读者领略到无限伤乱的心情。

试想:在西风、落日的映衬下,汉王朝陵墓、宫阙凄冷荒凉的景色,不正象征着它的衰危么? 此词意境,上半阙柔和,下半阙雄浑。

词人融柔美和壮美于一体,在凄清、悲凉的典型氛围中,多方面地展示出抒情女主人公的多情性格。

词中所描绘的景物,显然都是遥想之词。

但它能使读者亲临其境,恍如置身于秦楼或乐游原上,在月色笼罩或西风吹拂中触起离愁;并通过举目河山之异,深寓故国兴亡之感。

在秦娥的形象里,凝聚着词人李白的独特感情。

一首写秋的40至50字的古诗并赏析

展开全部 1、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鉴赏: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

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2、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鉴赏: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

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3、东栏梨花 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鉴赏:《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4、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鉴赏: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

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

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

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

”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

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

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5、春愁 清代: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鉴赏: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

诗的大意说:春回大地,面对着春天的景色,引起我无限春愁,这春愁无涯无际,难以排遣,勉强观望山景,仍然难以消除胸中的悲愁。

想起惊心动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

四百万同胞都为此伤心万分,同声大哭,因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让了台湾。

6、绝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鉴赏: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

“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

“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

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

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

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

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

可怜者,可爱也。

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

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7、春行即兴 唐代: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鉴赏: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

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

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

”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

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8、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代: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鉴赏: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

清明时分,春雨飞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那是非常的零乱,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那是让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9、夕阳楼 唐代: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

古诗集前言

在这次旅行中,你将尽情的漫游。

生活有多么广阔,古诗的世界有多么广阔。

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河畔;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于清澈柔波;诗,是元时的一首曲,传颂在天山草原;诗,是明时的一股风,悠扬在深深胡同;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河边唱着绝代的歌。

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人才辈出惊世绝,诸子百家齐争鸣。

不必说夏时的古老传说,不必说商代的甲骨铭文,光是古代的著作文化就足以让我们骄傲良多,铭表、词赋、杂说、诗歌……在这万古奇妍中,唯有诗歌是万古不倒的青松,是万千瑰丽的亮点,长存于世,永不消逝……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传诵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被那朋友间诚挚的关怀深深感动;吟唱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为那至爱真情而热泪盈眶。

更有那浸着桃花潭水的酒情,令远行的朋友热泪沾巾;面对楼高危栏的关切,令多少愁男怨女彻夜难眠。

这一句句诗,一幅幅画历久弥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始于《诗经》,历唐风宋雨的濡染,经元曲明戏的扩张,千里万里,千年万年,生出多少流韵生香的诗文?没人能数得清,说得明。

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诗文,我们被它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丰富的哲理所深深震撼。

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强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思想。

为了便于中学生朋友更好地领悟必背古诗文的意境、思想、内涵,我们除了对“课标”指定篇目和人教版七至九年级教材指定“课外背诵古诗词”作以翻译、介绍外,还对其作了精辟的赏析。

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相信你读了它,一定会感觉与众不同,受益更多。

除此之外,我们依据“课标”精神和中考实际,精心设计了赏析类思考题。

它实用性强,对于我们加深对诗文工团的理解以及应对考试,都是大有裨益的。

此乃本书亮点之二。

为了扩大朋友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文史知识,我们还适当地选编了一些“资料链接”短文。

相信朋友们一定会喜欢它。

此乃本书亮点之三。

胭脂红散着鲜艳的色,招示明媚的美; 碧螺春沁着迷人的香,透着醉人的绿。

谁人不爱那胭脂红?谁人不爱那碧螺春?让我们一起到本书中去找那胭脂红,寻那碧螺春吧! 我还有故事集一起发给你吧 古诗中的花鸟鱼虫 带“花”的诗句 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

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渔歌子》 赏析: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

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 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

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 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

当依陆游 《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 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

”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 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

”(徐俯《鹧鸪天》 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 外片帆微。

”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

徐俯《鹧鸪天》词:“西 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

朝廷若觅元...

40首古诗稍微少点的。

愁多梦不成,先遣小姑尝,单于夜遁逃。

十、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青山独归远。

五六、雪(罗隐)尽道丰年瑞。

五四、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五五。

四四、塞下曲六首其三(卢纶)月黑雁飞高,何日是归年。

五十、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时闻折竹声。

未谙姑食性。

八、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汾上惊秋(苏頲)北风吹白云。

三八、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三九,洗手作羹汤,万里渡河汾。

三,只是近黄昏。

不学御沟上,来去逐轻舟?长安有贫者,春风伤别离?五三、访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

来日绮窗前、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十三、剑客(贾岛)十年磨一剑,先至洛阳城、小长干曲(崔国辅)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

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三四。

柴门闻犬吠,言师采药去、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三一。

殷勤谢红叶、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三三。

落花如有意,山青花欲燃。

荷笠带夕阳,婆娑数株树。

平明寻白羽,大雪满弓刀,时鸣春涧中,还家草露晞。

江流石不转?二六、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支。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二七、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十八,倒影入清漪,驱车登古原,风雪夜归人。

二四、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二五,更值夜萤飞,秋声不可闻。

偶寄一微官、终南望馀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十四,没在石棱中。

欲将轻骑逐、栾家濑(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十九,相邀归渡头,名成八阵图、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

秋风不相待。

夜深知雪重。

云光侵履迹,好去到人间,东皋刈黍归。

九、忆东山(李白)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三二、新嫁娘词(王建)三日入厨下,云深不知处、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三十,将军夜引弓、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十二,流照伏波营,自阙经世务。

只在此山中。

夕阳无限好。

四一、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复见窗户明,汗滴禾下土,独钓寒江雪,万径人踪灭,夜静春山空。

今日把示君。

相逢秋月满,寒梅著花未。

四三、塞下曲六首其二(卢纶)林暗草惊风、孟城坳(王维)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十五。

三五、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霜刃未曾试。

四五、登鹳雀楼(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四六。

二一、鹿砦(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二二。

月出惊山鸟,应知故乡事。

孤舟蓑笠翁。

五一、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五二,天寒白屋贫、木兰柴(王维)秋山敛余晖,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二十、白石滩(王维)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十六、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八。

谁知盘中餐题目(作者)一、蝉(虞世南)垂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二、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北场芸藿罢,深宫尽日闲。

四八、悯农二首其一(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九、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江南曲(储光义)日暮长江里,丰年事若何。

今春看又过,杳杳钟声晚。

五七、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漆园(王维)古人非傲吏,粒粒皆辛苦。

愿随孤月影。

四二、题红叶(韩氏)流水何太急,遗恨失吞吴、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十七、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二九。

三六、听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三七,谁有不平事、入朝洛堤步月(上官仪)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四、于易水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五、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六、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七、闺怨(沈如筠)雁尽书难寄,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五八、题玉泉溪(湘驿女子)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五九、幽恨诗(安邑坊女)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

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

六十、答人(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山翠拂人衣、悯农二首其二(李绅)锄禾日当午、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求20首古诗词鉴赏

展开全部 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语文教学中,可以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诗眼题眼】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

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

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

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

【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

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

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修辞手法】 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首句以“碧玉”(指乐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喻树,使诗歌开篇即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

次句,写柳树万千柔弱下垂的枝条,恰似女郎身上条条绿色丝带在披拂,以丝带喻柳条,突出轻柔披拂的特征,活画出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

末两句一问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春柳。

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

“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喻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想象奇特。

贺知章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

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

【深化理解】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

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

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

从环境看,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

从作者的感情寄托来看,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独自承受狐独凄苦的主观精神。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据梅花开于百花之先的特点,生发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并不追求在春天开放,为的是不与百花争宠斗艳,任随百花妒忌,甘愿独受凄寒,赋予梅花不求荣华的高尚情操。

“如故”进一步赞美了梅花高洁刚强、永葆节操的可贵的品格。

“零落”、“成泥”、“碾作尘”逐层强化地假设出梅花的惨烈命运,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贵。

作者以咏梅言志,花品人格融汇一体。

范词中的梅花没有陆词梅花的多层次品格,诗人用“胜绝”,愁亦绝”来表现梅花的神韵:美到极点,而忧愁也到极点,并以独倚画楼之人的形象来与梅花互相映衬,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动人的。

一经比较,两词意境深浅尽出。

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象诗人。

”(易卜生语)所以,真正的领悟,必须建立在对古诗词透彻理解的基础上。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