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不是有错误?
宋兵法学者苏洵《权书·项籍》一文,此文评述项羽用兵百战百胜,但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不能把战略重点放在咸阳以制天下,虽胜犹败,最终导致垓下之亡;并由此谈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战略上的重大失误,“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
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
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
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
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认为诸葛亮把战略重点放在益州(今四川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难以进取天下,是战略上的失策。
毛泽东读此评点到,“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从评点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仅赞同苏洵对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批评,而且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
诸葛亮指出,自董卓专断朝政以来,豪强蜂起,争雄天下。
曹操战胜袁绍,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暂不可与之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历经三世,人心归附,贤能之人尽心效力,可以联合为援,不可以为敌。
剩下可以图谋的地方只有荆州、益州两地,将军可在此建立根据地,安抚夷戎,修明政治。
一旦天下有变,可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军向宛、洛进军,将军可亲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从隆中对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目标是恢复汉室,统一天下。
具体步骤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占据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第二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
隆中对为刘备集团最初寻找立足点、建立根据地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也对三国时期的战略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由于隆中对在战略策划上存有内在的缺陷也束缚了刘备集团的发展,造成蜀汉政权短命。
以中国兵法理论分析,隆中对的战略失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战略思想失略。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中国兵法的思想境界。
《孙子兵法》指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摒弃战争、确保周全、双赢共惠是最高的战略准则,兴兵作战、攻城掠地、拼得你死我活是战略上的下策。
《尉缭子》还指出,“战再胜,当一败。
”在战场上取得了两次胜利其损失相当于打了一次败仗。
因此强调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不战而胜才算高明。
隆中对的主导思想是“先战而后求胜”,把刘备集团引导到豪强争战的漩涡之中,不得不进行无休止的争战,在争战中寻求胜利,这是隆中对在战略思想上的失策。
二是战略选择不利。
中国兵法认为自然地理条件是战略上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占据有利的战略地域,充分利用地形地利条件才能保全战争的胜利。
《孙子兵法》指出,“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强调战略指导者要根据敌我强弱形势,选择有利的战略地域,利用地形地利条件做出正确的决策,远途作战后续不接难以取胜,有的地域得而不利、得而难守就不要争取。
隆中对指导刘备集团谋取的战略地域是荆州和益州。
荆州是战略上的必争之地,也即是一个是非之地,刘备占据荆州之后导致刘备集团在战略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最终得而又失,损兵折将;益州地处边远,地势易进难出,不足以制天下。
诸葛亮从益州兴兵,六次出征六次皆失,自然地理条件是其失败的客观因素之一。
三是战略措施不力。
战争是以综合实力相竞技的事情,综合实力强的必定战胜综合实力弱的。
“战者,以形相胜者也”。
因此,中国兵法强调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势,战胜兵力分散之敌。
为使弱势变为相对的强势,要掌握战争中的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使敌人的兵力相对分散,我方兵力相对集中,以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分散之敌。
隆中对指出,天下有变则一路出秦川,一路走宛、洛,分路合击,并取天下。
出秦川是走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老路,走宛城、洛阳是袭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的成算。
历史上刘备在占据荆州之后又西取益州,荆州由关羽驻守;占据成都之后,诸葛亮又进军汉中。
这即是毛泽东评说的“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
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
刘备得孔明,促使其避实击虚占据天下一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里有隆中对的积极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当时的历史大势使然。
可以看出,隆中对缺少中国文化的底蕴和兵法思想的渊源,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策划,诸葛亮也不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
诚可谓隆中对有对无策,诸葛亮有孔无明。
它较同时代郭嘉进言曹操的十胜论相差甚远。
对于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当时的人就已经有所认识。
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曾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
古诗词是不是古诗
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
隆中对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隆中,山名。
在湖北 襄阳县西。
据《三国志?蜀志?诸葛 亮传》记载,汉末诸葛亮建筑茅庐居住在这里。
相传刘备三顾茅庐于此。
在此地,诸葛亮回答了刘备关注的天下形势问题。
后来成为贤者获知 遇得以施展才智的典故。
宋?张孝祥《西江月?张钦夫寿》:“已授一编 圮下,却须三顾隆中。
”明?丁鹤年 诗:“频繁谁在隆中顾,憔悴惟余泽 畔吟。
”
文言文是不是古诗文
在头一行先写词牌名和题目(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但题名或序言有时可省略不写),接下去一行写作者,在接下去一行开始写正文(一个诗句写一行)例如: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希望对你有用^_^
【九年级必背古诗文请列下表,还有,问下,【隆中对】【公输】背...
九上:1、沁园春·雪(毛泽东)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不用全背】 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渔家傲(范仲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武陵春(李清照) 课外古诗词:《观刈麦》(白居易) 《月夜》(刘方平) 《商山早行》(温庭筠) 《卜算子 咏梅》(陆游)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 《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 九下:17课:《公输》18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9课:《鱼我所欲也》20课:《惠子相梁》、《庄与惠子游于濠梁》【不用背】21课:《曹刿论战》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23课:《愚公移山》【不用背】24课:《关雎》、《蒹葭》课外古诗词背诵:《从军行》、《月下独酌》、《羌村三首(之三)》、《登楼》、《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别云间》
爱莲说是不是古诗词
“斜”字在我国古代除了有xié的读音外,还应该有另一个读音,那就是“xiá”。
唐代诗人刘禹锡脍炙人口的《乌衣巷》,诗中也有一个“斜”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里的“斜”,与我们开头看到的几首里的一样,句末都是押“a”的韵,“花hūa”“斜xiᔓ家jiā”。
这些诗的作者,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们不可能连韵律都不讲究。
倘若古时“斜”字不是有“xiá”的读音,诗人怎么会用它呢?今天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诵读时若把“斜”字读成“xié”的音,整篇古诗的韵味便会大大降低。
元曲《中吕.山坡羊.燕子》中,“斜”变韵了:“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xié”。
同样的意思,韵脚有了明显的改变。
无独有偶。
再如贯云石《双调.清江引.立春》:“金钗影摇春燕斜,木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渐热。
土牛儿载将春倒也”。
元曲《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从曲中韵脚看,“斜”的读音明显改变为xié。
如还读作xiá,则韵脚大乱。
综述,斜 古诗文到底怎么发音,要看怎么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