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同学有王步高老师诗词格律与写作的课件
学吟诵推荐喜马拉雅的盈视讲坛。
其中有一个好多集的,有讲一点基础的格律,主要讲吟诵方法入门,是免费的公益课程。
吟诵书的话推荐徐建顺老师的我爱吟诵。
带光盘。
讲格律的书我没看过。
黄永武先生的中国诗学考据篇有点相关内容。
但我想应该有更专门讲格律的书吧。
...
王力的《诗词格律》
第一章 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一节 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
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
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
但是。
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
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
例如"公"字拼成g ōng,其中g 是声母,ōng是韵母。
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
我们再看"东"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聪"c 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
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t ái ),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遶,两山排闼送青来(l ái )。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 "遶"(绕)字不押韵,因为"遶"字拼起来是r ào ,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
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拼音中,a 、e 、o 的前面可能还有i ,u 、ü,如ia,ua,uai ,iao ,ian ,uan ,üan,iang,uang,ie,üe ,iong,ueng等,这种i ,u ,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
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 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甚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
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 例如: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siá(s 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
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
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q ī)。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ér )。
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 ī和ér 就不能算押韵了。
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像n 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
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
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
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
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
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
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
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在第二章里,我们还要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讲。
第二节 四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积声调. 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
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
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
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月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代的四声是:(1 )平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 )上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 )去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 )入声。
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
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
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
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
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
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
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
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
依照传统的说法。
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 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 《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在韵书中。
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
在诗词中。
不...
诗词对联格律写作:第七章 对联格律
对联的格律是指在对联创作中要遵循的基本规范。
“格律”一词原指诗、词、曲以及律赋等韵文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在对联创作中把形式方面的基本规范称之为“格律”,只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种习惯用法,其实与古典词曲的那种“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严密格律不同,对联却是在字数、句数、节奏及语言风格等方面极富变化。
对联的形成受律诗的影响很大,所以最初的五七言联基本承袭了律诗中两联的格律要求。
在后来的发展中,对联在形式上集合了骈文、赋、词、曲、古文乃到白话诸多文体的特征,对于形式的要求也趋于宽泛和复杂,以至于根本无法以“一刀切”的方式用一种绝对化的“联律”来统领全部的对联创作。
但没有“绝对的联律”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一个相对宽松的使对联文体得以成立的基本规范,如果从这一高度看待古今的对联创作,那么有两点原则可以说是可以涵盖所有对联的基本规范,这两点便是词语对仗和声调和谐。
即从广义上说对联格律包括了词语的对仗和声调的和谐。
中国楹联学会于2008年10月正式颁布了《联律通则》,对于对联文体的形式要求进行了“严入宽出”式的详细规定,这便为当代对联的创作和鉴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虽然在“严谨的格律”与“宽松的规范”之间有着极大的空间可任作者从事对联创作,但对于初学者而言,格律上均应以从严为宜,即把“词语对仗”的要求落到尽可能多的工对上,把“声调和谐”的要求落到最严格的平仄排列的格式上,只有这样才可能通过磨砺而提高创作水平,迅速完成入门的过程,尽快登上对联艺术的殿堂。
对于参与征联活动者以及有特定要求的场合也宜从严要求。
第一节:对联的对仗楹联的对仗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积累归纳而成的一种格式、一种对法、一种类型或一种模式。
楹联的对仗源于对偶修辞,借鉴了古诗文中的对仗。
古人最早是从对偶修辞的角度把汉字分成虚实两大类,然后用“实对实、虚对虚”的方法构成对偶,这种方法讲究的是每个字的相对,除少数联绵词外,一般不涉及词语更不涉及句子的对偶。
古人总结对联的对仗方式不下几十种,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自对、隔句对、虚实对、无情对、双音对、叠音对、连绵对、邻对、回文对等,每种方式均归纳为一种修辞格。
随着清末民初西方语法学的传入,国人渐渐形成了以语法学分析并指导对偶现象的风气,语法学指导下的对偶理论侧重于基于语法学意义的词性分类和句子成份分析,然后用词性相同或句子成份相同的词语构成对偶。
单纯从修辞学的角度论对偶,与古人对偶的原貌相接近,但与现代的语言环境有隔膜,各种独立的辞格之间也缺乏条理性;单纯从语法学的角度论对偶,贴近现代的语言环境,但无法清晰并简洁地反映古人对偶的现实。
按照《联律通则》的相关表述,我们采用从语法学角度讲“基本规则”,然后辅以修辞学的对偶辞格,以求深入和完善,最后融会古人字类虚实相对和今人词性相对与句法成份相对,形成灵活而宽容的对仗理论体系。
对仗的基本规则《联律通则》六条基本规则中,关于对仗方面的规定便点了四条,分别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因为“字句”和“节律”都可以附属于词语和句子的结构中,所以从语法学角度来说,对仗的基本规则主要表现在词性和词语句式结构的相对上。
先说词性的相对。
当代语法学大 师王力先生通过对古典诗歌研究,认为古人一般把词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和代词九类。
他在《诗词格律十讲》中说:““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
从现代汉语语法来说,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十一类,现代汉语所说的对仗,便是照上列十一种词性相同的字词来相对,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等。
作为初学对联的学生而言,按照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来进行对仗练习,很易于把握和提高。
下面我们就结合对句实例,针对现代汉语中十一类词的对仗及其要点,进行逐一分析。
一、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在汉语中数量最多。
名词又分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和书籍名称等;具体名词,即山、水、松、柏等;抽象名词,即性、情、忠、义等。
这三种名词要尽量做到各自相对,以显出对仗的工整。
如劝学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对“学海”、“径”对“舟”都是名词相对。
二、动词:是表示变化或动作的词,有走、跑、做、作、说、吃、看、闻、视、听、浮、沉、争、打、呼、问……,如南昌滕王阁联: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想见”对“送来”是连动词相对,前者作状语。
三、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的词,有好、坏、软、硬、难、易、凉、热、大、小、长、短……,如汉阳鹦鹉洲联:芳草萋萋,孤冢西望已陈迹;洪涛滚滚,大江东去有新声。
“萋萋”对以“滚滚”是叠字形容词,“陈”...
6、现当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其主体是用白话写作,也...
当代诗词流派并未引起社会重视,但其存在。
当代诗词以“体”论,少以派论,现代更倾向个体性。
当代旧体诗歌能开创独特诗风人物:90年代聂绀弩【绀弩体】《聂绀弩诗全集》、熊鉴《熊鉴诗集》,他们开始以口语今词与文言结合,诗作新奇而不失韵味、幽默而满含辛酸,具现代性。
21世纪代网络诗:曾少立【李子体】《李子词》,现代文学语言与旧体诗词格律结合,具有时代特征和个人化风格;观云【围脖体】,当代首家诗词微专栏《围脖风月》,其体比格律略宽,较打油更雅,用韵宽,吸收了“段子体”、“语录体”、“网络语言”等当代文风,尽量行文流畅,文字直白,幽默时尚,以更有效地吸引当今信息时代的现代人群,具现当代性。
《诗圣格律诗词创作系统》2005 《格律诗词写手1.20》哪款更好用?
第一节 对仗的研究诗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词的来历。
那么,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
它的一般规则有两点:(一)、词性及语法结构相对。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介词结构对介词结构,词组对词组等等。
(二)、含意相对。
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之类,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古人按事物的性质,把对偶范围分为若干小类:(一)天文类(如日月风云等);(二)地理类(如山水江河等);(三)宫室类(如楼台门户等);(四)时令类(如四季朝夕等);(五)器物类(如刀剑杯盘等);(六)衣饰类(如衣冠巾带等);(七)饮食类(如菜酒茶饭等);(八)文具类(如笔墨纸砚等);(九)鸟兽虫鱼类;(十)花草树木类;(十一)文史典故类;(十二)形体、人伦类;(十三)颜色数目类;(十四)方位干支类。
还有许多类别。
五、七言律诗都是一首八句,两句为一联。
一、二两句叫起联,或叫首联。
三、四两句颔联,或叫次联。
五、六两句叫颈联,或叫三联。
七、八两句叫尾联,或叫结联。
每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这是对仗的常规。
例如: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颔联“青山”对“绿树”,“郭外”对“村边”,颈联“把酒”对“开轩”,“桑麻”对“场圃”,对得非常工整。
除了中两联对仗外,也有在首联或者尾联用对仗的。
这样,一首诗共用了三联对仗。
还有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
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
律诗的对仗,还有许多研究,下面简要地谈一谈。
(一)工对 凡是同类词相对,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或多数字对得工整,都属工对。
例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同类词相对;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属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对“无边”,“滚滚”对“萧萧”,“来”对“下”,都非常工整。
“落木”与“长江”虽非同类的词,却是名词对名词,这属多数字对得工整,也算工对。
(二)宽对 什么叫宽对?就是诗句的对仗大体整齐。
宽对和工对之间有邻对。
即邻近的事类相对。
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等等。
如刘长卿《钱别王十一南游》:“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以“落日”对“长江”,是天文对地理。
刘春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以“堂”对“路”,是地理对宫室。
稍为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就是这种情况。
(三)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在诗中用甲义,但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
如杜甫《曲江》:“酒渍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借来对数目字“七十”。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
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
杜甫《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戌,南浦清江万里桥”,以“清”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四)流水对 流水是一个比喻词,是说上句的意思没说完,要象水一样流下去,才能成为一具完整的意思,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上句没说穿峡到哪里去,下句才说出向洛阳去。
(五)倒装对 这是由于受平仄或词性的约束,故意把词语颠倒过来。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顺读是“莲动渔舟下,竹喧浣女归”。
如果顺读,平仄就完全变了。
又如杜甫《秋兴》(第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这不是限于平仄的的问题,因为诗人吟咏的对象是香稻、碧梧,是写秋天的景物。
如果把它顺读成“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那吟咏的对象成了鹦鹉和凤凰,就不合“秋兴”的题目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偶不要合掌。
比如一个人的双手,分长在左右两边,是对偶的样子。
如果两只手掌合在一起,那就合二为一了。
律诗的对偶句,虽然要求词性和事物两两相对,但各句必须有独立的意思。
如果一联上下句的意思一样,只是字面不同,就犯了合掌的毛病,会造成意思重迭、乏味。
它是对偶句的禁忌之一。
第二节 对偶的句型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
对偶的句型必须一致。
五、七言律诗的句型有多种。
五言诗如:气蒸 云梦泽,波撼 岳阳楼。
竹怜 新雨后,山爱 夕阳时。
这是二、三结构白日 依山 尽,黄河 入海 流。
绿树 村边 合,青山 郭外 斜。
这是二、二、一结构。
无边落木 萧萧 下,不尽长江 滚滚 来。
海内风尘 诸弟 隔,天涯涕泪 一身 遥。
这是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