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科是学建筑设计的,原本理想很大,想开自己的事务所。
但因为是女生,想到还要结婚生子什么的,真心不想变成扎哈那样。
。
。
而且觉得女建筑师的男友很不好找。
。
。
所以现在想往绘画发展。
我知道大家都想往建筑学转专业呢,可我一想到,不管现在在学校里多风光,之后出去工作了,大家都是翻个图纸改改就当自己方案用了,而且青春的大好年华就是每天苦逼的画图。
我就觉得不如去画自己想画的,把自己的感情,想到的东西画出来给大家看,而不是向建学那样无奈(毕竟没那么多空地可盖的,也不可能轻易地改变城市什么)。
现在真心想改行,忘了说我现在大二,快大三了。
本科没法改了,我想考研的时候转专业到插画系。
可以去日韩英美读研究生(最想去韩国,听说插画好)。
可现在没什么美术功底,也不会日韩语(我可以学)。
想问问大家1,专业可不可以转?2,有什么要求(美术考试?作品集?)。
还有看网上都说插画师没钱啦,真的难以糊口么??我想像寂地一样出自己的插画书什么的,因为有很多思想都想画出来,自认为把画功练好绝对能画出有思想的东西。
可是现在不知道从何做起!!希望前辈教教我!!谢谢大家~...
书法欣赏(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何谓书法欣赏?书法欣赏即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品评,领略其中蕴含的美。
这里我们谈的是“书法作品”,不是写字。
写字与书法有根本的区别。
如果把写字比喻为小学的识字阶段,要求把字写得准确平正的话,那么,书法则是作家将字词构成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或诗词。
当然,写文章有文章的构成方法和规律,那么,书法作品也有其本身的方法和规律。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书法欣赏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这是关心和爱好书法的人经常提出的问题。
简而言之,可以用当代书家白蕉先生的一句话作答:“学习的标准,就可以作为欣赏的标准”。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是我们每个初学书法的人、甚至是广大读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问题。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他所强调的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
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所在。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
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
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
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
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
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
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
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
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
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
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
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
”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
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
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
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
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 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1、单字的结体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
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
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
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
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
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3、整体的布局 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
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
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三)书法的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
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
“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
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二、书法欣赏的方法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
由于...
书法赏析
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是我们每个初学书法的人、甚至是广大读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问题。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他所强调的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
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所在。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
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
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
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
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
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
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
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
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
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
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
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
”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
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
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
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
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 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1、单字的结体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
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
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
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
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
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3、整体的布局 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
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
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三)书法的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
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
“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
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二、书法欣赏的方法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
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
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
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
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
书法作...
如何欣赏行书中的美?
展开全部 一幅书法作品的好坏是从两个大方面来看的:一是书法基本功。
书法中内涵的基本功如何又是由以下两点决定的:第一,看字体间架结构的基本功怎样。
写毛笔字,一个字的间架结构写不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字意,从而影响到书法的审美价值。
一个字的间架搭好,这个字的字体也就确定了。
“真、草、隶、篆”,不同字体有不同的间架结构。
每个书法家在字体上求变,首先是在前人书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
李斯在史籀大篆字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创造了小篆字体的间架结构;程邈在前人书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而成隶书。
王羲之也是在前人书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而大成楷书、行书、草书。
他书写的字体间架结构就非常美。
后世的大多书法家都在他的间架结构上求变化,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一个用毛笔写字的人,连字最基本的间架结构都写不好,那他就成不了书法家。
“真、草、隶、篆”,每种字体都有自己的行笔的法则。
行笔法则变了,字体也跟着有所变化,也许新的、更好的、具有审美性的字体就产生了。
我们赏析一幅书法的好坏一定要从每一笔的起笔、行笔、收笔去看,看起笔是否有力,行笔用力是否均匀流畅,在写点、横、折、竖、勾、撇、捺、提等笔划时,是否符合这种字体的行笔法则,这些行笔法则都是前辈大书法家千锤百炼出来的。
每个大书法家在行笔都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写的每一笔划都有功力,都有审美价值。
书法 家在行笔上没有功力、没有审美价值的笔划叫“败笔”。
所以书法家不可不以前人好的行笔法则为学习基础,练好书法行笔中每一笔的基本功。
有的毛笔字,从纸的正面看有字,从纸的背面看无字,说明写字人行笔无力不能力透纸背。
有的毛笔字,从纸的背后看笔划断续,说明写字人行笔用力不均匀。
如“大”字,从纸背后看,起笔处是点,收笔处是点,交叉处是点,整个字的背面是6个点,这就是行笔用力不均匀所致。
明末清初的王铎,被日本人称为中国清朝草书“书圣”,他的书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中也有较高的价位,但他的书法行笔中有很多毛病,让人觉得书法不够精。
明朝詹景凤的字,写得就很精到,败笔很少。
二看内涵的语言。
书法语言又包含以下5点:第1点,书法中是否有文学的内涵。
好的书法作品不但每个字都体现着该字的字意,而且通篇都反映出文章的含意。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通篇文字不但映射出字体的美,而且还反映着文章的美,把文字的美和文章的美都内涵在书法作品中。
苏东坡的书法作品《赤壁赋》也是这样。
这些书法作品被称为“文人字”。
我们看一件书法作品时常评曰:“这是文人字”、“这是书家字”、“这是匠人字”。
这是由于写字人的文学水平不一样,反映在字上,字中表现出的内涵不一样、所产生的感受也不一样。
读好的书法作品给人的思想以驰骋的余地,让人欣赏书法就像是在欣赏诗词,因为书法本身就是思想的写照。
读文征明的书法作品就像读田园诗,会勾起对田园的联想。
读毛泽东、郭沬若的书法作品也都会给人以诗词的联想。
第3点,书法作品中是否内涵音乐的韵律。
好的书法作品中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字与字之间的结构都有音乐的韵律,你读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沁园春·雪》就仿佛感到世界上最雄壮的交响乐在奏鸣。
第4点,书法中是否内涵着画的意境。
“字画本一体”,字乃抽象的画,好的书法作品充分展示着画的意境。
第5点,书法中内涵的势态。
书法中内涵的势态包括大气还是小气,是潇洒、飘逸还是拘谨,是格调高雅还是低俗,是厚重还是轻浮等等。
这些统统和书法家的品格有关,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毛泽东书法大气磅礴,这是由大政治家的气魄所决定的。
王羲之的字潇洒飘逸,颜真卿的字厚重,文征明的字格调高雅。
总之,书法作品所涵盖的丰富语言,从某一角度来说,应是书法家人格的写照。
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
相传是后汉桓、灵帝时一位书法家刘德升所创,西晋时期的卫恒的《四体书势》里讲:“魏初有钟(繇)、胡(昭)两家,为行书法,具学于刘德升。
”可惜刘德升没有留下墨迹。
什么叫行书呢?简言之是在楷书的基础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体,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
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象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象楷书那样严谨端庄。
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
它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简化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草化了楷书的结构。
总之它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行书在汉末是伴随着楷书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书体,在当时,没有普遍地应用。
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上文讲过,草书、楷书到了王羲之手中才形成最完美的艺术。
行书也不例外,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
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
将王羲之奉为“书圣”是当之无愧的。
王羲之的行书,在他本人各体之中也应排在首位。
王羲之的行书从刘德升、钟繇一脉传来,并把行书推到了相当成熟的高度。
但他留下的真迹不多,多是后人所摹...
书法落款怎么写
书法落款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先有初步的认识,假以时日熟能生巧,发扬光大。
落款格式内容:除主文以外的文字都可视作款书。
一般落款可分为上款和下款,上款(书于书法作品右上方)、下款(书于书法作品左下方),而在书写上又可分为单款或双款。
单款单指下款而言,双款包含上、下款。
上款是谓书法作品上题识赠与对象(例:自行兄雅正)或书法作品内容出处(例:录杜甫诗客至一首)、岁时(例:甲子年申月等。
);下款是谓书法作品上题识书家祖籍(例:延陵、台湾等。
)、姓名字号(例:清华、肇钦等。
)、岁时(例:甲子年申月等。
)、年龄(例:九二老人或九十有二等。
)、书写地点(例:桃城、静心雅筑等。
)、书法作品主文题目或感触(例:书此文以纪念母亲之伟大等。
)、书法作品内容出处(例:录杜甫诗客至一首)、释文(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
)、、等等。
落款字数多者可称长款,落款字数少者可称短款,可依书法作品整体做不同变化应用,但不宜偏离书法作品主题内容。
但有几点须注意到,一般在年龄上都是书有所成,或有声望,或年高古稀之人,才会落有年龄款;个人以为年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落有年龄款为宜。
当然书者在人生每个阶段,如逢年值三十、四十、五十等等,亦是可以落年龄款无妨。
落款字体落款的字体须与主文和谐,有几方面须特别注意到。
其一书法作品落款字体,一般不可大於主文字体(碑志、尺牍、官样文书等除外),过大则喧宾夺主,过小则格局小气,比主文较小、适当为宜。
小楷作品的落款字体大小则与主文字体一样。
字体大小并不是绝对,宜以和谐为首。
其二落款所用的字体与主文字体是否恰当,也必须注意到。
搭配不当反而造成书法作品的败笔。
一般要注意到「文古款今」、「文正款活」,从整体而言,使用行书、行草落款或与主文字体一致,较被普遍性使用。
如主文楷书,则以楷书、行楷、行书、行草等落款为宜;如主文行书,则以行书、行草等落款为宜;如主文草书,则以行草、草书等落款为宜;如主文篆书,则以行书、行草等落款为宜;如主文隶书,则以楷书、行楷、行书、行草等落款为宜。
当然落款字体与主文字体相同,亦是可行。
但一般对於篆文在落款时,都会以楷书或行楷将内容标明,以利观赏者能清楚内容,毕竟有些字体年代久远且现代已较少用,一般人可能比较无法去了解书写内容。
其三落款字数多寡也是一个重点,落款字数少易虚、字数多易实,实虚不协调易造成松散或密挤。
书家可依篇幅实际做适当调整,使落款字体虚而不散,实而不挤。
其四落款字体风格须与主文字体相呼应、和谐为宜。
如主文字体端正,而落款字体过於放逸不拘会影响整个作品;相对,主文字体极为放逸,而落款字体过於端正也会有不和谐之感。
但有些作品如果主文字体端正,落款字体轻松活泼,但不逾矩,如同儿童对父母之撒娇,也是一幅佳作的呈现。
落款位置落款书写位置可依「意在款先」或「意在款后」。
意在款先是先布好落款书写位置,但其缺点是主文易受影响而放不开;意在款后是待主文书写完成再决定落款书写位置,其缺点是主文有时将整个幅面占用,而使落款不易发挥。
因此如何拿定,端赖书家经验及当时书写内容、纸张大小、、等,各种情况而定。
但须以整体和谐为宜。
书法作品落款纪时方式与方法现代书法家在创作书法作品中,落款大都会记载书写时间,但有些现代前卫派则有不落书写时间的情形。
近代书法家纪年有采用公元纪年方式,如「二千零四年二月焦义珺书于遵义静心雅筑」等。
除了公元纪年方式,大部份书法家还使用传统干支纪年方式,因为传统书法比较讲究纪时方法,因其占落款极重要性,干支纪年是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一种纪年方式。
西元纪年方式有几点须注意到,一般纪时只用年或年月,如:「二千零四年焦义珺书于遵义静心雅筑」或「二千零四年二月焦义珺于遵义静心雅筑」;比较少用到日,除一些特别纪念日或特别需要可加上,如:「二千零四年二月八日焦义珺书于遵义静心雅筑」等。
而使用西元记年方式,须避免将二千零四年二月八日变成2004年2月8日,以书法作品而言似较不美观。
传统落款在古代及传统书法家一般采用干支纪年方式,以天干地支相组合。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也称十干。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也称十二支。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可依序排列成六十组,从甲子至癸亥代表六十年,一般称为六十花甲子。
如:「壬午年花月焦义珺书於静心雅筑」等。
而在年月之前,也有加上岁在、岁次,如:「岁在壬午年花月焦义珺书於静心雅筑」等。
季节与月份以农历为主。
春季是指正月、二月、三月;夏季是指四月、五月、六月;秋季是指七月、八月、九月;冬季是指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每一季中的三个月,可依孟、仲、季相次。
如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其他三季亦同。
每季的第一个月也可以依初、早、首、始、新、上、肇、开、、等,如:初冬、早冬、首冬、始冬、开冬、新冬、上冬、、等等;第二个月可依...
中国最著名书法家排名
展开全部 1、范曾著名学者、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
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
2、沈鹏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及诗词作家,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代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荣誉主席及艺术品中国荣誉艺术顾问。
书法精行草,兼长隶、楷等多种书体。
其行草书和隶书“刚柔相济,摇曳多姿”,以气势恢宏、点划精到、格调高逸、韵味深长而富有现代感,成为当今书坛最具代表性的书风典型。
3、欧阳中石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山东省方志馆名誉馆长。
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其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4、张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书法四体皆能,以隶书、行草为最著。
篆书得力于杨沂孙,行书出自“二王”,草书追张旭、怀素神韵,楷书以《张猛龙碑》为宗。
后潜心研究汉代简书,以行草飞动圆劲的笔触,写庄重醇厚之体,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草隶,为书界所公认。
5、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书画艺术产业联盟主席。
兼任多所大学国学及管理学教授,国学文章及书法作品每年被数百家国内外媒体报刊杂志登载。
书法以其深厚的国学底蕴,自成一家,书法作品品位超凡脱俗;笔法天真自然、骄快飞扬;意境清雅和畅、禅定写心;神韵筋脉相连、古朴飘逸,深受国内外政要,商界精英和大众群体喜爱。
6、李铎著名书法大家、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创作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独特书风,形成了李铎书体。
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
7、张旭光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硬笔书法委员会主任。
能写多种书体,富有创造精神,楷书追求势态,赋予生命;隶书镕张迁、金农、小爨、伊秉绶于一炉,拙中寄巧,浑穆淋漓,独具一格。
行草宗二王,汲取鲁公之宽博、苏米之意韵,典雅闲适,朴茂自然,自成面貌。
8、胡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中央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
潜心研究米芾、王铎的行草帖,从而确立了米(芾)王(铎)风格,其草书从汉前的草书现象入手,领会汉、晋至清各朝代的草书经典之作,米、王草书风格尤为突出。
9、苏士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国家文物局出版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
多年来从事中国古代书法碑帖编辑出版工作。
工作之余从事书法、篆刻的创作。
兼习诸体,擅长鸡毫作篆隶,饶有特色;行草流畅,韵味极浓。
篆刻宗秦法汉,寓己意于古风之中。
10、苏适著名书法家。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和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九三学会社北京市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书法作品自然流美、润墨清秀、自立门户。
其字于规整庄严中见潇洒天真之韵致,结构端庄舒展、气势雄健大度、笔画灵动俊逸、风韵蕴藉遒媚、柔中带刚,如行云流水般让人清新悦目,颇受书画爱好者之青睐。
书法作品中古诗书写格式是怎样的?
自右往左,自上往下 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
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
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你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
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
你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1)书为心画。
书法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是人的精神美的表现。
作为书法艺术的最高要求仍在于它的精神内涵,即书法所表达的意蕴、情趣。
(2)书肇于自然,书法是自然的节奏化。
唐张怀瓘论述书法与自然的关系是:“囊括万殊,裁成一相。
”书法的这种高度概括性,为欣赏者提供了想象的广阔的天地。
(3)鲜明地体现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多样统一。
杰出的书法作品都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美在于整体的和谐。
书法艺术是在点画的运动变化中达到统一,是一种造型运动的美。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
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
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
《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
近代书法名家有哪些?
在可可艺术看到近代书法家的详细介绍如下:吴昌硕(1884-1927)浙江安吉人,名俊、俊卿,原字仓石,中年后更字昌硕,七十岁后以字行,别号老缶。
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文为绝,其石鼓文融合篆刻用笔,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
其行书融进了清代大家王铎的风格。
吴昌硕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林散之(1898-1989)祖籍安徽和县,生於江苏江浦,原名以霖,号散之。
曾任中国书协名誉理事、江苏书协名誉主席。
早年学工笔人物画、书法,30岁前其书法得力於唐﹔后师从黄宾虹。
先生尤擅草书。
他以王羲之为宗,怀素为体,自成园转深雅、苍劲连绵的风格,擅山水画,工诗文。
著有《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其书法尊崇帖法,富有创见。
其著作《广艺舟双楫》对后世书坛影响很大,另外还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南海先生诗集》等。
于右任(1878-1964)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右任,别署刘学裕,号古愚,笔名神州旧主、太平老人。
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
其书法特点是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融碑帖於一炉。
于右任先生尤擅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
曾创作《标准草书》,擅诗文著作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於右任书法》等。
沈尹默(1883-1971)浙江湖州人。
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
早年留学日本。
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期间曾任《新青年》编委,建国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
其书法以楷书、行书见长,其书作於清俊圆润中,呈劲健透逸之姿。
著有《历代名家学术经验辑要释疑》、《书法沧丛》、《二五书法管窥》、《沉尹默书法集》、《秋明室杂诗》。
沙孟海(1900-1992)浙江鄞县人,原名文若,号石荒、兰沙。
少承碑学流风,得吴昌硕指授。
曾作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协副主席、浙江省书协主席、西冷印社社长。
著有《沙孟海论书从稿》、《沙孟海书法集》、《沙孟海翰墨生涯》等。
毛泽东(1893-1976)湖南省湘潭韶山冲人,字润之。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其政务之余喜爱诗词,书法擅狂草,用笔恣意、气势磅礴,章法洁构变化万千,著有《毛泽东选集》五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集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等。
谢无量(1884-1964),四川乐至人。
原名蒙,字大澄,后易名沉,号无量,别署啬庵。
幼承庭训,习古文辞、诗赋。
民国初期历任孙中山大本营秘书、参议,黄博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
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其碑帖兼融、甭散稚拙,雄浑俊逸。
著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诗经研究》、《佛学大纲》、《楚辞新论》、《谢无量书法》等。
齐白石(1863-1957),湖南湘潭人。
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白石山人、寄萍老人等。
精诗文、绘画、篆刻、书法。
其书法功力深厚、苍劲豪迈。
建国后,历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出版有《齐白石作品集、《齐白石画集》、《白石诗草》等李叔同(1880-1942),祖籍浙江平湖,生於天津。
名文涛,字叔同、息霜、释名演音,法号弘一。
曾任《太平洋日报》文艺主编、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员,1918年出家,后为佛教健宗高僧。
著有《李庐诗钟》、《护生画集》、《寒茄集》、《南山律宗传承史》等。
如何形容书法
形容书法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用笔书法作为独特的传统艺术,其艺术的物化形态就是用笔来书写线条,结字造型的。
而书法艺术正是通过这种物化的手段达到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作用,正如康有为所说: “书法之妙,全在用笔。
”康有为认一篇书法作品的好坏,关键就在于对于用笔技巧的掌握,而这也是能够写好一幅作品的基础。
晋代的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也充分体现了她对用笔的重视,一开篇就是对用笔的论述: “善于笔力者多骨 不善笔力者多肉。
”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用笔表现笔画线条力感的人,他的字会显得骨力坚挺;而不善于用笔的人,写出的字很容易使线条流于疲软、乏力。
王羲之更是认为:“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若壮士之折一肱骨。
”意思是:一个字中有一个点写得不好就像是一个美人坏了一只眼睛,一横没有写好就像是一位壮士断了一条胳膊。
二、结构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法是主要的,是书法美的基础,但单独的笔画美不能直接构成书法的美。
如果字的排列如一堆乱柴火,似一盘散沙,必然会使人眼花缭乱。
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艺术是以整个字出现的,因此以笔画为组成材料的汉字结体美是极为重要的。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关。
”。
这句话出现在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中意思是说写字的时候,如何掌握字的结构是最难的,每一笔的位置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每一个字的笔画应该如何结构是最重要的。
这个道理很简单:再优美的笔画,只有附着在合理的“骨架”上才能“锦上添花”。
假如结构先已“失常”,就是用了王羲之、颜真卿的笔法,这字也无法组合成漂亮的造型。
“一从证得黄金律,便觉全牛骨宽。
”一旦掌握了结构的规律,写字的时候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黄金律是启功先生总结出的一套不同于传统的把米字格的中心点作为字的重心的结字方法,它是把一个正方形方格纵横各画十三个正方小方格,字的重心在“其上其左俱为五,其下其右俱为八”,的这四个交叉点上。
三、章法章法是书法作品重要的构成因素和表现手段。
章法与笔法、结体一起构成了书法艺术的三要素。
这正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别于日常写字的一个重要标志。
章法就是安排整幅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既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使一幅字显现出整体美的法则。
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美,如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意思是,篆书崇尚婉转圆通,隶书须要精巧严密,今草贵在流畅奔放,章草务求简约便捷。
不同书体都有不同的形质与情性。
苏轼说“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谨”。
指的是写楷书时,不仅点画要精到,更重要的是把点画写得和谐、优美、有趣味、有神态,真书写得灵动。
四、“形”与“神”书法中“形”与“神”的统一,是书法艺术的精髓之一,形是神的所生之地,因此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历代先贤都十分注重形的刻画,如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就提到:“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意思就是每写一个字,都要通过这个字的造型来反映出这个字所应反映的那些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而且不仅仅是形似,更应该神似。
卫夫人把书道的本质,定性为客观事物物理之美,是典型的道法自然者的体现。
五、韵提到书法的美,就不能不说草书的动势之美。
索靖的《草书势》对用结体的变化来表现动态美作出了如下描述:“骐骥怒而逼其辔,海水窊窿扬其波”以及“玄熊对踞于山岳,飞燕相追而差池”草书结体就如奔跑中的运动员一样,竭力打破平正稳定的体势,或上体前倾,或上部后仰,这种前倾或后仰打破了平正稳定而产生了动态美。
书法主要分为五大系:篆、隶、楷、行、草而根据时代的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文化修养、思想内涵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书法风格,所以书法的特点因时与人之变而异,不可笼统论定!如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邕均以楷书著称,却各具风格;宋四家:苏、黄、米、蔡虽皆以行书盖世,却各不相同……在此只能简单概括以下有代表性的书体:(1)篆书:先有大篆后有小篆.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六国异体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隶书:隶书结体扁 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 增强了书法造型艺术的美观,风格也趋多样化,艺术欣赏的价值大大提高. (3)楷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 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是因为此书法可以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4)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 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 "行草". (5)草书: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 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二种. 章草是隶书简易快写...
毛笔书法如何落款?
一、常用的落款方法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
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落款的分类(一)单 款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
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1、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3、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5、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7、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9、长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10、加作者斋轩号者11、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
别号众多。
13、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 敕书”。
(二)双 款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1、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2、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3、受者称谓 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4、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法作品中常用落款用词长辈: 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关系较亲密: 学(仁)弟,吾兄(弟)老师对学生: 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同学: 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上款客套语或敬词------------------------------------------------------------------------------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 ,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下款客套语或敬词------------------------------------------------------------------------------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绘画题款用:敬 ,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书法作品的布局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
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
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
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
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
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
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
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
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
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
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
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
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今年的话(现在3月)就 “庚寅年暮春XX书(于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