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词背诵后的感想和体会作文500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后主的一首虞美人,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
这是我最为喜欢的诗词之一。
在古诗文中寻找美,发现美,收获美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
古诗文中,往往带着浓厚的历史风格,这恰好是我所欣赏和喜爱的。
在诗歌中,我仿佛与作者融入到了一起,领略着我国古代那灿烂而悠久的文化历史。
对一件东西感兴趣,你就会迫不及待的想去了解它,当然,背诵古诗文也是一样的。
我个人认为,兴趣即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对古诗文感兴趣,在背的时候,也就特别容易了。
当然,单单靠兴趣可不行,我想推荐一个方法。
正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们可以采用“写”来加强记忆,每天晚上背诵时多抄写几遍,以便理解古诗文内容并且加以记忆。
第二天早晨起床后,我建议利用洗漱时间,在大脑中好好回想一下,了解自己的记忆程度。
然后,再将背诵过的内容加以巩固,最好是再默写并批阅一遍,改正错字。
这个方法是我一直在使用的,我个人认为效果是不错的,就将它推荐给同学们,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对古诗文的背诵。
背诵古诗文,在大多人看来是一件十分枯燥无趣的事情。
但是,我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的去了解古诗文,感悟古诗文中的美。
也许你会发现,这枯燥无味的背后,暗藏的真是那一抹抹灵动芳华。
感受古诗文,欣赏古诗文,去感受古诗文中那独特的美吧!
以“读古诗文有感”为主题的650一作文
《读古诗文有感》(作者:朱鹏)“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一次读这首诗时,我似乎畅游在丰富的古诗文世界,与充满哲理的古文相交遇,与飘飘洒洒的古诗相接触,被饱含深意的诗词所折服。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读这一句诗句时,我已沉入书海中,似乎诗人王维就在眼前。
我能体会到诗中皎洁的月光稀稀疏疏照射在松林,清澈见底的河底静静沉默在和的尽头的情景。
此景此物是多么幽静,令人荡漾出一波波的思想。
山林生活没有官场的明争暗斗,没有凡人的多愁善感,只有无限的美。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当我读这一句诗时,斑马的凄惨的嘶叫声似乎回荡在我的耳边,李白和他友人的友情多么深厚,连马儿都随着他们鸣叫着。
落日寄托着他无限的牵挂、担心,浮云寄托了诗人伤感的不舍之情。
友谊的深厚不是一般人可以搭建的,他们的友谊多么令人感动、思念、担心如长绵不断的丝线。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似乎能想象得出诗人李白孤独饮酒,愁闷无伴的样子。
高举杯子,热切邀请月亮和影子,一起饮酒消愁。
没有人陪伴诉苦,只能把内心的孤独埋在最深的地底,竟孤独到把月亮、影子当作酒友陪伴,可唯一的酒友——月亮,竟不会饮酒,唯一的知己——影子,只能徒然跟随着。
孤独让他寂寞,让他忧虑。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我望见了崔颢那忧愁的面孔,天已黄昏,滚滚长江水如波浪般涌去,何处是我的家?我就像这江水般,奋勇向前,却回不了家乡。
浓郁的思乡情弥漫着整个房间,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情。
当我读古诗文的时候,我感到无比的惬意快活,如在水里自由自在的鱼儿;当我读古诗文的时候,我感到视线已被拓宽,如天空中翱翔的小鸟;当我读古诗文的时候。
观《中华好诗词》有感500字
展开全部最近一边看节目,一边背诗,挺开心挺充实的。
不过目前进入了一个混乱状态。
就是背的诗越来越多,一不留神就混搭起来了。
想要努力的把它们各自归成一家实在困难。
看来我的背诗还是处在一个很低浅的阶段。
缺少对作者以及历史背景的了解。
如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要进入到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上下求索兮路漫漫,寤寐钻研兮曙光现。
自从几日前开始关注《中华好诗词》,像是着了魔一般,应是把第一期从头到尾看了个遍,又网购了十几本词集,加上本来就有的唐诗宋词诗经等,可够我看了。
这几日来就是早上第一节课和晚睡前两个小时,都是在读诗。
下班回到家里,我和儿子都赖在床上,我读我的诗,儿子看买给他的绘本,时不时的指出一些感兴趣的动物给我看,我们就这样,依依呀呀的能赖两个小时还多呢。
白天在学校没课的时候,就躲在小屋里一手捧着书一手拿字典,细心研读。
真是字字珠玑啊。
跟我们的古诗词相比,今人所写之文章,实在是应该谦逊一些。
那几位明星擂主都是蛮可爱的。
最受欢迎的应该属喻恩泰。
我觉得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当然首先他是明星,参演了著名的《武林外传》等影视作品,其次他是博士,更让众粉丝们崇拜,通过这个节目,又知道这个博士并不是徒有其名,真的是实实在在外修内敛货真价实,从心底里生出许多敬佩来。
我是真的希望所有的明星都是这水准。
屈居第二的钉子户就是左岩了。
左岩就吃亏在之前没有喻恩泰出名,如果她也像喻恩泰一样的有名气,那么,她绝对会在好诗词的舞台上闪瞎所有人的眼睛。
恩泰兄恐怕就得屈居绿叶了。
不过,左岩已经是巾帼不让须眉,富有诗书千万卷了。
作为一个老师,我内心里十分希望有公众影响力的明星大腕儿们抽空都来参加这个节目,并不为提升知名度,因为本身他们就已经够有名气了。
打个比方:我的学生们近期很喜欢张杰的歌曲,试想一下,如果张杰兄也来参加中华好诗词的话,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力啊,我敢肯定,孩子们会十分迫切地观看《中华好诗词》。
况且全中国喜欢张杰的何止千人万人?名人的一举一动所能传递出的力量,胜过老师苦口婆心的千言万语。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没有谁是青春不朽的。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就是在真实的年龄段里,使生命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长得帅气美丽固然使人赏心悦目,若仅仅是金玉其外,倒不如秀外慧中更加长久。
(不指任何人)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所以才一本接一本的买书读书,希望能通过先辈们的著作汲取一二为我所用,然而越是读,越发觉自己的无知和浅薄。
读了几日的诗词之后,更是觉得自己这许多年来放着自家的宝贝不要,硬生生的读什么“世界名著”、“外国文学经典”真是可笑可悲。
还好,书,什么时候拿起来都不算晚。
除了篇头的那一句,我还有一句座右铭: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业。
真是无比的开心我能一辈子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
这是许多人都不曾有的幸福。
跟许多别的国家相比,我国爱好阅读的人真是比较少,真心希望有关方面能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在不久的将来能出现全民热爱阅读的时代。
范增老师在总决赛的时候出现,老人家从年轻时起就每日五点起床读书两个小时。
光这一点就使我深受触动。
想来,凡人之所以庸凡,十之八九是懒惰结出的果实。
从今日起,开始阅读,并不算晚;从今日起为梦想拼搏,并不算晚。
只要迈出了一步,只要是在向前走着,那一枚闪耀的桂冠,始终会拿在手里。
共勉。
读《小桔灯》有感作文,500字
刚拿起《小桔灯》这本书,封面上的图画立刻吸引了我。
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提着一盏小桔灯,小桔灯发出微弱的光。
桔子也能做灯吗?怀着这份好奇,我翻开了书页。
原来,小桔灯是书中的最后一个小故事。
我把这个故事连续读了好几遍。
故事讲述了一位小姑娘,他的爸爸失踪了,妈妈生病了,她独自一人上山打电话请大夫。
这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和我一般大。
她的嘴唇冻得发紫,穿一身破旧的衣裳,光脚穿着一双草鞋。
她多可怜呀!而我,身上穿的是暖暖的羽绒衣,脚上穿的是几百元的波鞋。
她和她的妈妈年夜饭是红薯稀饭。
我仿佛看见小姑娘和她妈妈坐在破旧的小屋里,那缺角的小桌子上摆着一个小沙锅,小沙锅里零星地飘着几块红薯,那里面的米少得可怜。
我是多么幸福啊!每当除夕夜,我家饭桌上都会摆满丰盛的年夜饭。
平时,妈妈也会做些可口的饭菜给我吃。
可是我还常常挑食不肯吃。
比比那位小姑娘我感到脸一阵阵发热。
小姑娘多坚强啊!当妈妈生病吐血时,她没有哭,而是独自一人跑到山上打电话为妈妈请大夫。
她又是多么懂事啊!冰心奶奶送给她几个大红桔子。
她先剥了一个放在妈妈的枕头边。
冰心奶奶要走了,小姑娘用桔子做了一盏小桔灯,为作者照亮黑暗潮湿的山路。
乐观的小姑娘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她对冰心奶奶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
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
我们大家也都好了!”读完这个故事,合上书页。
我凝视着封面上的那盏小桔灯,它发出朦胧的、桔红的光,仿佛照亮了我的心房,也仿佛激励着我……
读古诗词的好处作文
展开全部 一直觉得现代人的生活早已沦为速度的牺牲品,丢失了古人的精致,也缺少了那份对生活的细腻感触和诗情画意。
古人吟诗作对、水岸修禊、竹林集会、曲水流觞,或饮酒兴之所至击节高歌,或长亭折柳送友、叮咚一曲琵琶,种种之事,今人想来,无一不是令人作羡的真性情。
读书,或者读诗,都是调剂单调生活的绝好途径。
如能幸与一类相近之人同行,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关于读书,我对杨绛的两句话一直铭感于内,一句是“人烦恼过多,是因为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一句是“读书类似串门儿,而且是‘隐身’地串门儿”。
我天生属于想得太多的那类人,所以烦恼和困惑也就比较多,于是经常鞭策自己,“多读书”,然后“多思考、多总结”,笃信勤能补拙,既然天性爱想得多,不如就多总结、多改进,这是读书的动力所在。
而读书的乐趣自己一直没能精准地表达出来,只是觉得看书可以了解更多自己无法亲历的人生。
直到看过杨绛这句“读书如串门儿”的精妙譬喻才心胸大开:我自己喜欢看书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就在于这种“了解未知世界、未知人生”的自由,看到喜欢的,可以隔着时空的距离,隔着纸面儿自己在旁边儿嘿嘿直乐。
只要你愿意,可以聆听任意一位智者、前人的教诲,随意索取自己想得到的人生经验,甚至连鸡鸭酒米之类的束修之礼都不必奉上,当然,如果你愿意交份作业,可以写篇“读某某有感”之类的文字分享与人,即使没有这样的文字,潜移默化到自己的行为中,也是一种意味。
关于诗歌,红楼梦里有“香菱苦吟诗”的动人故事。
诗歌,让人心生宁静和冷静,在浮躁的世界里,正视自己的灵魂和世界的真相,并获得一种积极的力量。
这是诗歌的美好之处。
诗歌的作用,我有时候莫名觉得类似摇滚,都是对内心体会世界的外向型表达方式。
但是,我不喜摇滚的呐喊,更喜欢诗歌般的娓娓道来。
或许是因为天生对音乐不敏感、而对文字更敏感吧。
无论如何,能够读到一本好书或一首落入内心的诗,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我们不是大观园里衣食无忧的小姐、奶奶,我们都是尘世中背负着养家糊口责任的普通人,只是希望,在这硬邦邦的大大世界里,拥有一块柔软诗意的小小自留地。
...
写一篇《读一则新闻有感》的作文。
(500~600字左右)
我在《东南商报》中国新闻版面上看到这么一则新闻,那是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位矮小的男孩在马路排水沟中低着头专注地干着什么。
我的好奇心顿起,忙去浏览相关文章。
《“公路边写作业的娃”感动网络》是这张照片文字标题。
相关文中写到:一条蜿蜒崎岖的乡村公路边,一位小男孩佝偻着身子,以沟代凳子,以路沿为桌子,奋笔写着作业。
即使有车辆经过,他也不为所动,眉宇间透出的认真劲儿无不让人为之动容并新生别样情愫。
当记者去采访时,这名叫张豪的重庆乡村三年级男生回答说:“在公路边做作业是因为感觉外面比家里亮,”张豪从小就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里仅有一盏日光灯,日子过得很清贫........看到这里,我觉得鼻子酸酸的。
张豪在这么差的环境下,还这么努力学习太不容易了。
和他相比,我简直是生活在蜜罐里。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面对着一大堆学习用品,却不知道珍惜节约。
还常常要求爸爸妈妈买这买那,哎,我太不懂事了!从现在开始,我也想小张豪那样懂事,那样重视学习。
小张豪肯定比我更加明白学习的学习的重要性。
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知识才能创造财富。
小张豪,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吧!2009年1月16日晚7点左右,商丘市睢阳宾馆,服务员卢振英在二楼服务台值班时,捡到了一个装有18万元的纸提袋。
面对如此巨额的款项,她仍然没有动心,在等不到失主的情况下,她提着纸袋,沿着楼层一间间房的寻找,最终在确认了失主身份的情况下,将巨款完完整整的归还给了失主。
感激的失主拿出1万元要酬谢她,也被她坚决拒绝了。
要知道,她一个月的工资仅仅为六、七百元,1万元就相当于她1年的工资啊!也许有人会说卢振英的行为很傻,当时又没有人看见,如果把这笔钱留下来,或许她就不用在宾馆打工了,或许她也可以当个小老板,从此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但是“傻子”卢振英选择了前者。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很朴实的一个念头,促使她放弃了这意外之财。
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失主是自己,如果有人拾到了却不归还,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焦急心痛啊!看完这则新闻,我想到了很多东西…… 其实在我们的祖国,像卢振英这样的,或者类似于她的傻子还有许许多多。
就说军人吧,他们离开家乡,离开亲人,为了祖国的安宁,舍小家、保大家,在遥远的北疆、孤独的海岛,镇守国土……也许在他们的军人生涯中,不会出现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但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新的战歌!还有我们英勇的警察,和平的年代虽然没有战争,但是却总有一些人铤而走险,为了一已私利,穷凶极恶。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国家集体的利益不受侵犯,他们默默地行使着自己的职责,甚至为此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妈妈说,在我们的祖国,不仅只有这些“傻子”。
各行各业,在那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中,到处都有这样的人!消防员为了救火而牺牲,教师为了学生甘守清贫,工人为了企业付出心血、农民为了土地灌溉汗水……就连她自己,也是这其中的一员。
社会需要“傻子”!我想,长大后,我一定也会是这样一名“傻子”!前几天,有一则新闻吸引了国人的眼球:一帮到香港迪士尼乐园游玩的中国人在园内有的当众脱鞋歇脚,有的把座椅当床睡觉,有的随地吐痰,更有的竟随地大小便。
国人的这些举动让外国游人大跌眼镜,有记者将这些丑陋的行为拍摄下来,发到网上,供人“欣赏”,这真是让久居“礼仪之邦”的中国人好不尴尬! 说来也奇怪,随地吐痰、乱丢垃圾、高声喧哗,这些在我们这个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国家都居然都是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当有人在公园里随地吐痰,没有谁会觉得奇怪;当有人乱丢垃圾,没有人会将之当作什么新闻;当有人高声喧哗,没有人会义愤填膺。
我们周围人的早已对此习以为常了。
久居“礼仪之邦”的我们已将无礼之举当作正常事,这实在让人产生困惑?有句古话说得好: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则新闻让人警醒的是,我们恐怕不是在“芝兰之室”,久而久之人自香,而是身处一个无礼的环境,久而久之不闻其臭了。
在世界各地比中国发达的国家和比中国落后的国家到处贴满了用中文写的“请勿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垃圾”“请排队”“请保持安静”“便后请冲水”。
游客来自世界各国,而这些文字只用中文写,这说明这些标语是给中国人看的。
因为似乎只有中国人才会有大量的人或不少的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公共场所大声说话、插队、不冲厕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久居一个环境中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失去了判断力,现在是到了重新审视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礼貌规范的时候了。
当不正常的变成正常,当丑陋的变成习惯时,那就不是某几个人的素质 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悲哀了。
(三篇诺,多加点奖励哦~~
以读什么有感为题写一篇500字作文
展开全部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学习愉快!!亲,你的点赞或者采纳是我们回答的动力哦!读《童年》有感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
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
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
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
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
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
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
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
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吗呢?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读XXX有感 500字作文
绿野仙踪读后感 朋友们,你们一定都读过《绿野仙踪》这本书吧。
哦,还有的同学没看过呢,没关系,下面我就给没看过的同学们介绍一下。
《绿野仙踪》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莱曼·弗兰克·鲍姆。
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小女孩多罗茜和她的小狗托托、想要得到智慧的稻草人、特别盼望得到一颗心的铁皮人和超级胆小而想要胆量的一只狮子,他们各自都有一个愿望,而他们的愿望只有翡翠城里的奥芝才能帮他们实现,他们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到达了翡翠城,于是,一段令人不可思议的奇异旅程开始啦。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特别舒畅。
因为所有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稻草人得到了它一直想要的聪明的头脑;铁皮人得到了它盼望已久的一颗心;胆小狮得到了胆量;多罗茜和她的小狗托托回到了她的家乡堪萨斯州。
文中的主人公多罗茜是那么善良、天真,而且还非常聪明。
为什么说多罗茜那么聪明呢?并不是因为她的房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杀死了东方恶女巫,而是她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消灭了西方恶女巫。
多罗茜多聪明啊,我想如果是自己,在那样危急的时刻,会不会想到好办法呢?所以我非常佩服多罗茜,以后要向她学习这一点:要学会利用自己的头脑。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多罗茜和狮子。
因为多罗茜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特别勇敢。
当我读到第十一章的时候,我看到多罗茜面对着一个可怕的大绿脑袋,大脑袋用比恶狼还要粗暴和凶猛的声音跟她说话。
而多罗茜对他却没有丝毫畏惧,依然镇定自若。
而狮子对付那只蜘蛛怪的场景也令我非常佩服:它没有盲目地蛮干,而是先细心地观察,找到了蜘蛛怪的弱点,消灭了它,最后成为了百兽之王。
听了我的描述,你们一定对这本书有所了解了吧,如果你们感兴趣,赶快去读一读吧!...
读国学经典有感的500字作文
学习国学需读哪些书 当前国内掀起了空前的“国学热”,学习国学似乎成为国人的一种时尚。
诚然,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然而,对于初学国学的人来说,到底该从何处入手,读那些书呢? 梁启超“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1.四书2.易经3.书经4.诗经5.礼记6.左传7.老子8.墨子9.庄子10.荀子11.韩非子12.战国策13.史记14.汉书15.后汉书16.三国志17.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18.宋元明史记事本末19.楚辞20.文选(萧统)21.李太白集22.杜工部集23.韩昌黎集24.柳河东集25.白香山集胡适推荐的“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1.书目答问2.中国名人大辞典3.九种记事本末4.中国哲学史大纲5.老子6.四书7.墨子间诂8.荀子集注9.韩非子10.淮南鸿烈集解11.周礼12.论衡13.佛遗教经14.法华经15.阿弥陀经16.坛经17.宋元学案18.明儒学案19.王临川集20.朱子年谱21.王文成公主全书22.清代学术概论23.章实斋年谱24.崔东壁遗书25.新学伪经考26.诗集传27.左传28.文选29.乐府诗集30.全唐诗31.宋诗钞32.宋十六名家词33.元曲选一百种34.宋元戏曲史35.缀白裘36.水浒传37.西游记38.儒林外史39.红楼梦郭沫若推荐的书目:1.诗经2.楚辞3.李白诗4.杜甫诗5.白居易诗6.水浒传7.三国演义8.西厢记9.西游记10.红楼梦11.史记12.大唐西域记13.徐霞客游记14.论衡15.齐民要术16.梦溪笔谈17.营造法式18.农书19.本草纲目20.天工开物 傅佩荣认为,真正的国学就是五本书:1.《论语》2.《老子》3.《孟子》4.《庄子》5.《易经》,精读这五本就足够了...
学习古文二三事或读左古诗文的小故事。
500字作文,要讲趣事的。
学习古诗文二三事记得刚进预初开始的时候,觉得语文书上面的古文、古诗好难哦,特别是在初一放暑假时,老师要求我们把《当代学生》中的51首古诗全部背出,当时我觉得太惨了,要背那么多…… 时间飞逝,暑假过去一半了,眼看着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开学了,古诗还没去背,在母亲的劝导之下,才勉强地一点一点地背完了古诗,当时背得真是费劲啊!好不容易背完了一首,一会儿便又七零八落,只剩下半斤八两了。
磕磕碰碰,总算是全背了出来。
但不久便又在记忆中模糊了…… 开学了,当古诗在我脑子里只残留着一星半点的记忆时,老师却说:“星期天晚上要考古诗了。
”遭了!我只有努力地搜寻着背古诗时的记忆,发现缺了的,便补回来。
那几天中午吃完饭回教室就可以发现同学们都捧着《当代学生》背古诗:“《南园》,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 终于,要考古诗的星期天晚上到来了,我却因故迟到了,发现教室里空空如也,心里一惊,难道古诗不在教室里考?后来才知道,在阶梯教室考。
我拿着笔紧张地进了考场,我坐下来看了看试卷,“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这横线上到底该填什么呢?记得以前背过的,现在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再往下做吧,啊!又忘了!之前背过的古诗真的像“清泉石上流”一样都流走啦?是的,都流走了,丝毫没有任何踪迹留给我,但我的脑海中又不时地浮现出一句又一句的相似诗句,但又不断地被否决。
要知道,大海捞针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啊!脑袋里又一片空白,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我只能又努力去搜索记忆中残存的碎片,把它们用看似正确的语句拼写在试卷上…… 突然,记忆的开关大开了!该做的都差不多做上了。
几经周折,我基本算是写完了试卷。
我不能确定写下的诗句是正确的,也不能肯定它是错的,只能把它抛在一边,竭尽全力地再去填补试卷上剩余的几个空白。
古诗文试卷批好发了下来,我的成绩还过得去,比我想象得好一点。
不过,现在回过头去看五年级课文中的古诗文真是好容易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