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沙洲的诗词有哪些?
1.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代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 《鹧鸪天·戏题村舍》宋代 辛弃疾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
3. 《登新平楼》唐代 李白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4. 《秋江》唐代 齐己两岸山青映,中流一棹声。
远无风浪动,正向夕阳横。
岛屿蝉分宿,沙洲客独行。
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缨。
5. 《白鹭鹚》唐代 李白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请问谁知道苏东坡的‘寂寞沙洲冷’诗词的意思
苏东坡的‘寂寞沙洲冷’: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原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朝代:宋代作者:苏轼原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
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
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并频频回头,却总是无人理解它内心的无限幽恨。
它不断于寒冷的树枝间逡巡,然而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上,最后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寂寞沙洲冷。
是谁的诗词。
那首里面的?
为赋此词。
) 缺月挂疏桐,不肯嫁人。
”,颇有点遇仙的感觉。
未几,而坡过海:“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这篇序言,女子就死去了,遗体埋葬在沙洲之畔。
当苏轼回到惠州,只见黄土一堆,有恨无人省,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葬于沙滩侧,上阕则是记录此事了,她却已经翻墙而去。
此情此景岂非正是苏轼词上阕所写:“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由此说来,甚喜。
每夜闻坡讽咏,缥缈孤鸿影。
当时苏轼六十几岁,张先七十还纳妾,六十岁也不算什么的。
我很愤慨他为什么不纳那个女子为妾,最终使她郁郁而亡。
这个女子好像是为苏轼而存在,在苏轼离开惠州后,却物色王郎之子与她为姻。
惊起却回头,女遂卒,则徘徊窗下,颇有色。
拣尽寒枝不肯栖,与之子为姻,葬於沙滩侧。
苏轼寓居定惠院。
据《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载,此词还有一序。
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
坡从而物色之曰:吾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句中的幽人该是指那位神秘美丽的女子。
如下: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
年十六,不肯嫁人,女遂卒:“当呼王郎,坡觉而推窗,每到他深夜吟诗时,总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
当推窗寻找时,则其女逾墙而去。
由此可见,此首词的下阕是为了纪念那女子而写。
坡从而物色之曰,讲的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故事,为赋此词。
这段小序和苏轼的词一样写的仙气飘渺。
前半段写的虚幻迷离,要不是前面有段引言:“惠州有温都监女。
坡回惠。
坡回惠,就赋了这篇著名的《卜算子》,短短的数十个字,就婉娩道出了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真是精彩绝伦《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东坡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
年十六不肯嫁人。
闻坡至,甚喜。
未几,而坡过海,个中幽愤之情可想而知。
于是,寂寞沙洲冷。
闻坡至。
年十六...
诗词解释!解释以下诗词的意思: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
苏轼的这阙词好像是怀念一女子所作。
对照词的析译反复推敲,又查了些资料。
本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乌台诗案”之后,苏轼以罪人身份索居黄州,政治上极度失意,故旧亲朋又多与之疏隔,词中借孤雁,自标高洁,表示不与世俗同流而宁肯固守孤独,落寞的人生态度和幽僻心情。
“初从人说起,言如孤鸿之冷落;下专就鸿说,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黄了翁)。
词中是人是雁,浑然不可分割,取象托譬,寄意深远,风格清奇冷隽,诚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食人间烟火人语。
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寂寞沙洲冷”是出自谁的诗句作者是谁
出自苏轼《卜算子》展开全部(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吾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於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寂寞沙洲冷出自哪首词???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 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
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
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
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
橘子洲头的诗词
展开全部描写橘子洲头的诗词有: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美傲潇湘橘子洲,花香柳媚绕琼楼。
牵山爱晚书声朗,拥水依城倩影悠。
百丈诗碑镌壮韵,千重浪琰颂毛游。
舒怀漫步芳丛内,感慨由然对燕鸥。
3.临湘北望许多愁,橘子洲头几度秋?骤雨来时曾问路,乌云去后懒回眸。
无边雾色藏山色,一脉风流荡水流。
毕竟人寰须代谢,凭谁挥浪遏飞舟?4.方读君诗暂忘愁,无缘抵谒赏芳洲。
观枫似见英雄影,听雁如歌梦幻楼。
毛领风骚凌别鹤,我羞文采驾归舟。
青山渺渺春秋换,逝者滔滔日夜流。
5.星城何处最堪留?橘子洲头风物遒。
竹浪高摇湘月静,松涛远动楚天幽。
千峦翘首探前路,百舸放怀争上游。
巨像励人兴禹甸,长征鼓角未宜休。
6.获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合,鱼羹稻饭常餐。
酒盈杯,书盈架,名利不将心挂。
7.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拓展资料:橘子洲头位于橘子洲的南端,橘子洲则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橘子洲头,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橘子洲头景区濒水游客集中区和临江游步道,旅游安全巡查服务缺失;检查中发现,时有游客翻越临江警戒线观景或拍照,却无安全管理人员制止或提示;景区有明确禁烟标志,但吸烟者随处可见,未见工作人员提醒制止。
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决定对严重不达标的橘子洲景区摘牌,是全国第二批被摘牌的景区。
...
《宿建德江》的诗词大意
注释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2、移舟:漂浮的小船。
孟浩然《宿建德江》诗意图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4、泊:停船靠岸。
5、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6、旷:空阔远大。
7、近:亲近。
8、客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9,客:指作者自己译文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亮与人意合情投……主旨:《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
写了羁旅夜泊、叙了日暮添愁、写到宇宙的广袤宁静、相对于此明月伴人显得更亲些,意境便全然生出。
诗中虽只一个“愁”字,然而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经典诗词
展开全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宋词经典 1.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西夏不敢进犯,说:“范老头子胸中有数万甲兵”,范老头子胸中也有绝妙好词,也有“燕然未勒”的悲慨苍凉之情。
2.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首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为后来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一场作了环境的铺垫。
末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让我们明白范仲淹不仅仅是贤臣、是武将,也是平凡人。
3。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太平宰相晏殊,“未尝一日不宴饮”,美酒弦歌之后,晏殊就挥毫填词,旋即粲然词章就诞生了。
《浣溪沙》正写如此生活,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则道尽了古今人心。
4.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词写闺中人秋日怀思,没有锦绣铺排,但却深婉含蓄,风流蕴藉,读之幽怨袭心,余韵萦口。
5.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词中善写“影”,故号“张三影”,这阙中“云破月来花弄影”名噪一时,王国维评价说:“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
” 6.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宋祁任工部尚书时写此篇,因篇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而被人们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此句用一极俗之“闹”字却展现杏花满树锦簇花团生机盎然的盛景。
8.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一首词中两出名句的并不多,欧阳修这首上阙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堆砌重叠而浑然不觉;下阙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问得无理而情韵毕至。
10.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么凄美深切的感情,难怪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了。
1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这首词不仅仅是“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的气象不减唐人高处,那落日楼头的羁旅情怀同样有独胜之势。
1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描绘钱塘繁华的词流传到金地,金主完颜亮读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便兴起了“投鞭断流,立马吴山”的南侵野心。
13.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伤离怀人,满纸愁云,却无一字空愁。
回忆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不经意成了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
14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比曹操、周瑜、诸葛亮更伟大、他不费一兵一卒,用两篇赤壁赋,一首怀古词就将赤壁永远镌刻在中国文化的石碑上,让滚滚东去的大江永远因之而吟唱。
15.苏轼《江城子·记梦》 患难相知10年的亡妻王弗来到了苏轼的梦中,被泪水浸透心灵的苏轼再也不能入眠了,他写下这首致另一个世界中的爱人的心曲:“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今日读之,谁不潸然? 16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是最具苏轼豪放特色的一首词,威武雄壮,风驰电掣,粗犷豪迈,气势沉雄,“老夫聊发少年狂”竟然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了。
苏轼称自已的这首词“颇壮观也”。
1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下写中秋的词,自苏东坡一首浑然天成、潇洒出尘的《水调歌头》,都可以作废了。
18.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自然之路、人生之路都会有阴晴风雨,苏轼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千锤百炼出来的旷达。
19.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从“乌台诗案'中死里逃生的苏轼来到黄州,亲友绝交,疾病连年,饥寒交迫,人们相传苏轼已死了。
苏轼寂寞地痛苦地活着,“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就是苏轼,苏轼的品格。
20.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山抹微云,天连(一作黏)衰草,画角声断樵门。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 少游词真乃清丽淡雅,气韵不衰。
21.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在写牛郎织女爱情主题的作品,此篇独高一筹。
其中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既是对牛郎织女爱情的经典描绘,也成为后代情人的口头禅。
22.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古人有以山喻愁的,有以水喻愁的,贺铸的愁呢?“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时人号之“贺梅子”即由此来。
2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春芳凋谢、美人迟暮已是一个老而又老的主题,可是到了李清照的手里,写来轻灵新巧,却又凄婉含蓄。
其中的“绿肥红瘦”则是人工天巧,可称绝唱。
24.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是一个薄雾浓云的重阳节,与丈夫异地相处的李清照的思绪也更浓重了。
黄昏的菊花酒太淡了,那是因为愁太浓了,愁可销魂,于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从来没有这样写词的,从来没有这样写愁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字连叠,创意出奇。
词中诉愁,渐深渐浓,到最后只成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6.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是向以婉约著称词坛的李清照并不婉约的一首作品。
27.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是一首有心人读...
苏轼的诗词名句(带出处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水调歌头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就先写这些了,也不知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