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所谓平声,即汉语拼音声调中的阴平与阳平(第一声与第二声)。
所谓仄声,即汉语拼音声音中的去声与降调(第三声与第四声)。
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辨析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律诗的平仄及词的平仄中还要详细讨论。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声的,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
举例
例如“大雨落幽燕”中“雨”字为第三声,故为仄声,“幽”字为第一声,故为平声。
古诗中(古风除外)五言与七言以平仄相间为准,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中,只需顾及“顾”“繁”“下 ”“朝”“济”“臣”几字的平仄,其余不论。所谓平仄相间,即平声与仄声相隔开来,例如“顾”“下”为两仄声,中间用平声字“繁”隔开,“朝”“臣”为平声字,中间用仄声字“济”隔开。
据体裁不同,又可将平仄分为A、B两式,以下主要以律诗为例,(下文平声用○表示,仄声用●表示)
A式: 元稹《西归绝句》,七言绝句。
五年江上损容颜, ○ ● ○
今日春风到武吴。 ● ○ ●
纸京书临水读, ● ○ ●
小桃花树满商山。 ○ ● ○
B式: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主》,七言律诗。
老去悲秋强自宽, ● ○ ●
兴来今日尽君欢。 ○ ● ○
羞将短发还吹帽, ○ ● ○
笑倩旁人为正冠。 ● ○ ●
蓝水远从千涧落, ● ○ ●
玉山高并两峰寒。 ○ ● ○
明年此会知谁健, ○ ● ○
醉把茱萸仔细看。 ● ○ ●
A式五言绝句按照A式五绝、五律和七律亦然,B式七绝、五绝与五律亦然。以下不再列举。
词也有平仄,但每一种词牌都有固定的词牌。例如《浪淘沙》与《蝶恋花》,平仄不同,字数也有差异,在填词时最好以标准词旁照。
另外,诗词以艺术(表达)技巧也很丰富,如表达方式、持情方式、描写方式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双关、互文、用典等。
艺术(表达)技巧还需详细说明。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聊以此浅谈与众人共同探讨。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395058-5632210.html
诗词学习有关的
做一些打油诗,押韵就好慢慢来~推荐一些;纳兰容若《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①,何事秋风悲画扇②。
等闲变却故人心③,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④,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⑤,比翼连枝当日愿!李商隐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摸鱼儿》 元好问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知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
夕阳无语。
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渡,无端又被西风误。
兰舟少住。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籍卧风雨。
《画菊》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梅花 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浣溪沙] 纳兰容若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轻绡。
那将红豆寄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车遥遥 范成大车遥遥,马憧憧。
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月暂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蝶恋花 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 《生查子》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临江仙》长街亭,烟花绽,我挑灯回看, 月如梭,红尘辗,你把琴再叹听弦断,只恨别离难,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聊斋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请解释下古诗中的仄韵,平韵,上,下阕怎样看诗词是仄韵平韵呢
1.面包 不宜入冰箱 面包在烘烤过程中,面粉中的淀粉直链分部已经老化,这就是面包产生弹性和柔软结构的原因。
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面包中的支链淀粉分部的直链部分慢慢缔合,而使柔软的面包逐渐变硬,这种现象叫“变陈”。
“变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在低温时(冷冻点以上)老化较快,而面包放冰箱中,变硬的程度来得更快。
2.黄瓜 青椒 不宜久存冰箱 黄瓜、青椒在冰箱中久存,会出现冻“伤”———变黑、变软、变味。
黄瓜还会长毛发黏。
因为冰箱里存放的温度一般为4℃至6℃左右,而黄瓜贮存适宜温度为10℃至12℃,青椒为7℃至8℃。
故不宜久存。
3.香蕉 将香蕉放在12℃以下的地方贮存,会使香蕉发黑腐烂。
4.西红柿 西红柿经低温冷冻后,肉质呈水泡状,显得软烂,或出现散裂现象,表面有黑斑、煮不熟,无鲜味,严重的则酸败腐烂。
5.火腿 如将火腿放入冰箱低温贮存,其中的水分就会结冰,脂肪析出,腿肉结块或松散,肉质变味,极易腐败。
6.巧克力 巧克力在冰箱中冷存后,一旦取出,在室温条件下即会在其表面结出一层白霜,极易发霉变质,失去原味。
7.鲜荔枝 如将鲜荔枝在0℃的环境中放置一天,即会使之表皮变黑、果肉变味。
8.食品放冰箱能放多久列表 鲜蛋:冷藏30~60天 熟蛋:冷藏6~7天 牛奶:冷藏5~6天 酸奶:冷藏7~10天 鱼类:冷藏1~2天 冷冻90~180天 牛肉:冷藏1~2天 冷冻90天 肉排:冷藏2~3天,冷冻270天 香肠:冷藏9天, 冷冻60天 鸡肉:冷藏2~3天,冷冻360天 罐头食品:未开罐冷藏360天 花生酱、芝麻酱:已开罐冷藏90天 咖啡:已开罐冷藏14天 苹果:冷藏7~12天 柑桔:冷藏7天 梨:冷藏1~2天 熟西红柿:冷藏12天 菠菜:冷藏3~5天 胡萝卜、芹菜:冷藏7~14天 9.冰箱使用时的六大禁忌 a.热的食物绝对不能放入运转着的电冰箱内。
b.存放食物不宜过满、过紧,要留有空隙,以利冷空气对流,减轻机组负荷,延长使用寿命,节省电量。
c.食物不可生熟混放在一起,以保持卫生。
按食物存放时间、温度要求,合理利用箱内空间,不要把食物直接放在蒸发器表面上,要放在器皿里,以免冻结在蒸发器上,不便取出。
d.鲜鱼、肉等食品不可以不作处理就放进冰箱。
鲜鱼、肉要用塑料袋封装,在冷冻室贮藏。
蔬菜、水果要把外表面水分擦干,放入箱内最下面,以零上温度贮藏为宜。
e.不能把瓶装液体饮料放进冷冻室内,以免冻裂包装瓶。
应放在冷藏箱内或门档上,以4℃左右温度贮藏为最好。
f.存贮食物的电冰箱不宜同时储藏化学药品。
此外: A.黄瓜与西红柿:黄瓜忌乙烯,而西红柿含有乙烯,两者放在一起会使黄瓜变质腐烂。
B.面包与饼干:饼干干燥,也无水分,而面包的水分较多,两者放在一起,饼干会变软而失去香脆,面包则会变硬难吃。
C.米与水果:米易发热,水果受热则容易蒸发水分而干枯,而米亦会吸收水分后发生霉变或生虫。
D.鲜蛋与生姜、洋葱:蛋壳上有许多小气孔,生姜、洋葱的强烈气味会钻入气孔内,加速鲜蛋的变质,时间稍长,蛋就会发臭。
怎样分辨平仄? 现在平仄有两套系统,一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简称为新声。
二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简称为古声。
现在这两套系统交叉并用,这叫双轨制。
其实这两套系统相差不是很大,约有300个字左右,按照偏旁来记不是很难的,只需记几十个字就够了。
(一)新声(现代汉语即普通话) 因为按照四声原理,入声字与平声字的音频相差甚微,而平声的谐乐范围都在入声的谐乐范围之内,所以,到了元代以后,在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之中,平声又分出阴平和阳平两大类,后逐渐衍化成近代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人们将它称为新四声,凡声调为阴平、阳平(普通话第一、二声)的称为平声,凡声调为上、去声(普通话第三、四声)的称为仄声。
(二)古(旧)声 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
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现代消息,分入四声之中)。
这是旧韵(古声)的平仄分法。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仍应属仄声。
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
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
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收藏,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一平一仄,非平即仄。
这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
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
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
联句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样要交替,就是说上句用了平声字。
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必须用仄声字与之相对,反之上联用...
如何批改诗歌
批改诗歌我们一般会按如下的步骤:1、看诗歌的主题,看是表现什么的,以表 现积极向上健康的主旨、给人以人生的启迪的为佳。
2、根 据诗歌的主旨,看作者运用了哪些事物(意象)来表达这一主题,是否恰当,不切合主题的尽量进行修改。
3、考虑诗歌的表达语言,如果是古诗,可以根据诗歌的格律进行字词的修改;如果是现代诗歌,可以按压韵、节奏、结构等对词句进行调整修 改,使诗歌具有音乐美,韵律美。
4、看看诗歌的标题是否能符合表达的内容需要,如有不恰当的,作修改。
当然,诗歌以含蓄,让人读后有启发,有韵味,给人有一个美好 的意境为好,我们可以根据 以上的特点来进行批改吧。
五言古诗和五言乐府、五言结句的异同?
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 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 诗格律 诗的种类 关于诗的各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的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一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
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
词大概产生于盛唐。
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
象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
长律一般是五言的①,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
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
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
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
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
这可以归入近体诗②。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
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
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
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
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
━━━━━━━━━━━ ①也有七言长律,如杜甫《清明》二首等。
②郭编杜甫诗集把多数绝句都归入近体诗。
元稹所编的《白氐长庆集》索性就把这种绝句归入律诗。
律诗的韵 我们先讲近体诗,后讲古体诗,这是因为彻底了解了近体诗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古体诗。
第一,古体诗既然是以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为其特征的,我们就必须先知道近体诗的格律是什么,然后能知道什么是古体诗。
第二,自从有了律诗以后,古体诗也不能不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要先了解律诗,然后能知道古体诗所受律诗的影响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先谈律诗的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
韵书的历史,这里用不着详细叙述。
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诗的用韵。
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①。
诗韵共有 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韵17韵。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②,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
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上平声15韵: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它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
至于乐冬这两下韵(以及其他相似的韵)在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
我们只须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在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
起初是限于功令,在科举应试的时候不能...
有关“古诗词”并且可以带读音的软件有什么?
1、诗词快车:诗词快车是一款专业的古诗词创作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对联、绝句、律诗、词谱和曲谱的格律规格及范例,并可根据需要自行在收藏栏目中添加或修改新格律,还有平水韵、词韵、曲韵、新韵四种不同方式的押韵模式供诗词爱好者选择。
另外,软件还可通过"我的作品"栏目收录自己的作品,并提供诗词常识、对联常识等供诗词爱好者查阅;唐诗鉴赏和宋词鉴赏栏目供诗词爱好者赏析。
2、古诗文网:古诗文网app是古诗文网站的移动客户端,主要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最新的诗文资料、学习等功能,电脑网页版和360手机助手上都能下载。
3、古诗词典:古诗词典是一款手机上的诗词查询软件。
软件功能强大,收录了近10万首诗词,为用户提供最全的诗词内容,权威的注解译文,典雅的视觉盛宴。
4、中华好诗词:是同名电视节目的官方应用,文墨不一定非要胸藏,诗书也可存于指尖,中华好诗词自前两季的厚积薄发,掀起中华传统文化热潮,为喜爱古诗词的人们所设计。
5、高思爱上古诗:是一款免费的手机古诗学习软件,首款动画背诗应用,由高思教育官方打造。
有了它,孩子从此背诗无忧。
软件界面清晰,功能强大,完整收录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小学教材所有唐诗,听、说、读、练一站式趣味学诗模式,让孩子从此爱上学诗。
中国古诗歌的特点?
【古风】诗体名。
即"古诗"、"古体诗"。
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
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
产生较早。
每篇句数不拘。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
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四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
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
汉代以后,格调稍变。
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五言诗】诗体名。
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
起于汉代。
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六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六字。
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
有古体近体之分。
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
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
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
到了唐代,大为发展。
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
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诗体名。
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
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乐府】本指古代音乐官署。
"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
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
后遂有"歌行"一体。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
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
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
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
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我们可以说. 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於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
由於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
词大概产生於盛唐。
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
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
都有许多讲究。
由於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a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 、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
长律一般是五言的[2] ,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3].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
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
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
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 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在形式上它们就等於半首律诗。
这可以归入近体诗。
[4]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於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於近体诗。
乐府和绝句,有些属於古体,有些属於近体。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
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外,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 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杂言诗一般不别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
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
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甚麽理论根据的。
中国诗词乃中华文化浓缩的精粹,也是世界诗词花圃中的一朵奇葩。
其流传年代之久远,古今...
古代诗和现代诗有什么不同?
古体诗,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
也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
《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
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
《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
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
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
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
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
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
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
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
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张籍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
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
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
而近体诗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前为止,将近100年左右的诗歌。
它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歌,也是从传统的古典诗歌到现代意义的新诗的过渡,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这一时期,诗歌相当繁荣,作家和作品数量众多。
陈衍《近代诗钞》仅就见闻所及,采录咸丰以来诗人360余人。
孙殿起《贩书偶记》及其《续编》著录道光以来刊刻的别集不下1500余种,其中不少是诗集或诗文合集。
由于近代中国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发生了巨变,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产生了新的阶级成分、社会思潮和社会矛盾,因此,近代诗也开始冲破清代传统诗歌的樊篱,出现新潮流。
近代进步诗人往往是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他们以诗歌为武器,紧密围绕近代各个时期的重大斗争,深刻地反映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内容。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里,近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以其特有的敏感和蹊径独辟的诗歌,揭示清王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危机,呼号变革,期望能对腐朽现实实行“劲改革”的人才的兴起,揭开了近代进步诗歌潮流的序幕,也为近代诗歌与现实政治密切结合奠定了基础。
接着,魏源、林则徐、张维屏、张际亮、朱琦、贝青乔、金和等一批经历了鸦片战争的诗人,怀抱爱国深忧和民族义愤,突出地反映了鸦片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他们的诗歌抨击侵略者,痛斥投降派,讴歌抗敌英烈,为中华民族反帝斗争留下了光辉形象和历史画卷。
稍后,太平天国人民革命政权提出“弃伪从真”的反封建的文化纲领,革命领袖们的诗歌,以抒写吊民伐罪的理想、改天换地的气魄、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传达出广大人民的心声。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随着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开展起改良主义政治运动,近代诗歌也被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黄遵宪努力创作“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新派诗”,梁启超响亮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推誉黄遵宪为“诗界革命”的旗帜。
黄遵宪的诗,“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具体、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从咸丰以来到“庚子事变”前后的历史面貌,贯串着救亡图存、变法趋新和对卖国投降与顽固守旧势力所进行的斗争,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林纾、蒋智由、丘逢甲等,也都各有所侧重,以不同风格的诗歌,表现了呼号变法图强的共同主题和追求进步救国的志士激情。
1900年“庚子事变”之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开始在诗坛上崭露头角,以诗歌为革命号角,将近代诗歌进一步推向新领域。
秋瑾的诗激昂慷慨,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富有巾帼英雄的气概。
稍后,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在辛亥革命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社员发展至200余人,辛亥革命后,更剧增至1000多人,聚集了一大批倾向革命的文化人。
其代表诗人柳亚子的诗是民主革命斗争的回响,他伴随革命历程,围绕主要矛盾和重大事件,抒发壮怀与激情,充满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
南社其他重要诗人陈去病、高旭、周实、宁调元、马君武、苏曼殊等也都表现了反帝反封建反清革命的思想和对自由、民主、国家富强的理想的热烈追求。
近代是西学东渐、资本主义...
七言诗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诗体名。
全诗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
起源于先秦和汉代的民间歌谣。
汉、魏之际七言诗极少,南北朝至隋渐有发展,到了唐代,才真正发达起来,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又一种主要形式。
七言诗包括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自创古诗词:要歌颂常州的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年代:宋 作者: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醉后饮屠苏。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