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夕》
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二、《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三、《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四、《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咏月》
作者:钱福
几年风雨暗中秋,此夜青辉似水流。何事闭门甘寂寞?玉楼高处不禁愁。
八、《十五夜望月》
作者:王建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值得一提的是,诗歌分为古诗和现代诗。其中古诗又分古体和近体。
但是,没有“现代七言诗”这个说法。你可以说“近体七律”。
七言诗是中国诗歌体裁之一。全诗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起源于楚辞和汉代的民间歌谣。
不过,汉、魏之际七言诗发展滞后,在南北朝时期至隋渐有发展,直到唐代,才真正发达起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又一种主要形式。
《睢阳尚书(袁可立)袁氏家谱》:“又袁家山列入洛学书院八景。有七言诗三首咏大司马可立及其子参政袁枢与其孙知广西新宁州袁赋诚,各诗一首。”
七言诗包括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言诗
四句现代七言诗大全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燕子楼》—— 张仲素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离思》——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题都城南庄》—— 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寄人》——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写情》——李益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瑶池》——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满意望采纳...
今古奇观中的四句七言诗
《杂曲歌辞?远别离》张籍莲叶团团杏花拆,长江鲤鱼鳍鬣赤。
念君少年弃亲戚,千里万里独为客。
谁言远别心不易,天星坠地能为石。
几时断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远别离》张籍莲叶团团杏花拆,长江鲤鱼鬐鬣赤。
念君少年弃亲戚,千里万里独为客。
谁言远别心不易,天星坠地能为石。
几时断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四句七言诗,开头用三句用她名字
庚申正月游齐安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只缘 一作:自缘)《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日》柴门照水见青苔,春绕花枝漫漫开。
路远游人行不到,日长啼鸟去还来。
《梅花》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孟子》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1]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2] ,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