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五言诗《涓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桨,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淡如此。
诸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孟浩然的代表作《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维的代表作《谓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苍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雒麦苗季,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张继的六言绝句《山家》: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
却喜晒谷天晴。
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首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蟑。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建安时期曹操所写的《观沧海》:
东临碍石,以观沧海。
水何潺潺,山岛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雨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咏志。
孟浩然的七言诗《夜旧鹿门山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秀才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描写温州山水的文章
楠溪: 新世纪里的第一个大年初一,北国的大地上刚刚经历了一场暴雪的袭击,山峦白了,河川平了,而意犹未尽的天幕上,仍还布满着厚厚的云层,大片的雪花时而还在飘忽着。
而我却在这样的时刻,搭乘上了飞往温州的航班,开始了我的春节旅行。
如今7天假日行程结束,投入繁忙的工作,常常在那闲暇时分,每每忆及这次旅行中温州空灵的奇山秀水和绍兴厚重的历史人文,常常感怀于心并又为此激动不已。
这种情怀、这种感慨、这种体悟和心情,总想把它赋笔成文,珍藏于心。
山水之游,虽为人生一大快事,但对于我来说却并不轻松,那隐匿在山水之间厚重的历史帷幕,却很难使自己忘情于淳情天成的自然山水之中。
然而,这温州山水所独具的美质和神韵却使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超脱,乃至全然为之而陶醉了。
想必现代人于忙碌紧张的竞争之隙,暂入自然的怀抱,让那自然山水的奇峰清涧去松弛一下紧绷着的神经,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怡悦那麻木的心灵,引清风细雨,涤一涤被污染了的情怀,也是一种怡然的活法。
而这次春节旅行的第一站,温州的楠溪江,正是这样一处令人梦思神往的人间仙境。
楠溪江,仅仅听听这个名字,就能感觉出她的美韵,更有那精明的温州人,在沿楠溪江蜿蜒曲折的临江公路旁竖起的那一个个“楠溪江,山水诗的家乡”的大广告牌,就是仅驱车从这里一掠而过,身上也会落满这楠溪江山水华丽的诗句。
到楠溪江的时候,是在大年初二,当北国的大地上仍在飘落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的时候,而这里的楠溪江,却细雨霏霏,绿意葱葱。
我知道,这绵绵3百里的楠溪江分岩头、大若岩、石桅岩、水岩、北坑、陡门和四海山等7处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境区共计800多个景点,但只凭一个下午的游程是远远不够的。
温州的朋友问我怎麽安排这里的游程,我只是选择了岩头的狮子岩和大若岩的陶公洞。
楠溪江是在温州永嘉境内,南北纵贯。
一到永嘉,我便想起了那个在仕途上不走运的南朝大诗人谢灵运。
他被贬后来这里做过永嘉太守,虽一生中官没做大,又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刀下早早结束了自己年仅49岁的生命,但他在仕途失意的苦闷岁月里,凭借这永嘉山水的灵性却拂拭了自己心灵上的愤懑和忧思,成就了其大量优美的山水诗作,开我国古代山水诗之先河。
也许就是这空灵的永嘉山水,才使得他的诗句具有了富丽而丰赡的艺术内涵。
我不知道当年的谢灵运来过这狮子岩没有,而眼前的这狮子岩,却活脱脱是一付优美的山水诗画。
一座酷似雄狮的小屿截流孤立在这楠溪江万倾清流之中,昂首张口,迎流而踞,细雨霏霏之中,雄姿娇态,风情万种。
唤来一排小竹筏,撑伞坐在竹筏之上,筏公身披蓑衣头戴竹笠摇桨筏头。
竹筏毫无声息地驶离岸边,宽阔平坦的楠溪江面上竟感觉不到江水的流动,迎流望去,不知是雨烟,还是雾霭,飘渺在江水的尽头,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哪是云、哪是水,只感觉身旁的楠溪江水是从远方的雨烟雾霭中飘飘而来。
由于天上飘下的雨珠细碎如雾,直让人感觉它不是打落在江面,而是被这静静的江水溶化。
江水平静如镜,见不到一丝雨滴落下的涟漪,若不看狮子岩截流撞起的浪花,你真感觉不到这清醇碧秀的楠溪江水还是在流动着。
灵岩山色: 雁荡山位于与永嘉毗邻的乐清市,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素有“东南海上第一名山”之美誉,堪称“寰中绝胜”。
那个山水派诗人谢灵运,一生酷爱旅游,曾为后人留下过大量的山水诗篇,但其字里行间竟只字未提雁荡山。
据说这位山水诗鼻祖虽为最早叩门雁荡山的旅行者,但终因这远处海隅的雁荡山云遮雾罩、乱石荆蔓挡道而使其就在雁荡山门前蹑足而止了,因而未能留下雁荡吟诵的诗句。
也许是这雁荡山地处偏僻的海隅,是为古代南蛮荒芜之地吧,一直到了唐代,才先后有过三位僧人相继来到这里。
一位是被后人奉为雁荡山开山鼻祖的洋和尚诺巨那,一位是曾发明过浑天仪的唐代高僧一行,最后一位是曾在雁荡山留下过脍炙人口诗句“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坐宴雨蒙蒙”的晚唐诗僧惯休。
正是由于他们,这深锁在群山深处的纵多诡型殊状的峰嶂洞瀑的雁荡仙境才开始下凡人间。
古代的雁荡山由于独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得人迹罕见,虽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顾雁荡,最后也不得不掷笔而叹:“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
”正由于如此,我国古代厚重的历史人文才没有涂抹到这里。
这“始于唐、盛于宋”的雁荡山来晚了一步,未能在“三山五岳”之中分得一席之地,也未留下过历代封建帝王的足迹,就连道教神谱上的任何一位“大帝”也未被搬进过这里,在这时空流转之中只有飞临山顶栖息的秋雁于苍苍蒹葭之中,年复一年地在这里守望着这雁荡的奇秀与空灵。
因此,这自然风景荟萃、鬼斧神工造化的雁荡山便成了我此次旅行最向往的地方。
雁荡山虽有8大景区,但其中的灵岩、灵峰和大龙湫是被称为“雁荡三绝”,而此次的雁荡之行,这三处是必去无疑了。
由温州朋友安排,起了个大早,第一站我们先去了灵岩景区。
从永嘉的瓯北出发,过楠溪江大桥,沿通往宁波方向的高速公路北行,天...
咏江心屿的诗词有哪些?
登江中孤屿谢灵运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以上是第一首咏江心屿的诗。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潭在秋浦桃树陂下余新名此潭)李白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
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我来游秋浦,三入桃陂源。
千峰照积雪,万壑尽啼猿。
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
扫崖去落叶,席月开清樽。
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奔。
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绝嚣喧。
清夜方归来,酣歌出平原。
别后经此地,为余谢兰荪。
求一首较少见山水诗,并附上赏析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谢灵运作为南朝门第最为华贵的士族家庭的子弟,作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爵位继承人,又自幼颖悟过人,长成后骄纵自负,在政治上自然抱有很大的雄心。
而宋武帝刘裕去世后,诸子年幼,形势不稳,又使他深深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
刘裕的长子刘义符(少帝)即位后,大臣徐羡之等人把持朝政。
刘裕次子刘义真(庐陵王)过去甚得父亲的欢心,颇有觊觎帝位之意。
他与谢灵运关系密切,常对人说,如果他做皇帝,便用谢灵运为宰相。
这情况很容易造成矛盾的激化。
而谢灵运完全是诗人的性格,高傲、坦露、褊躁,不擅于政治权谋。
他常对徐羡之等施以批评攻讦,引起对方的猜忌,终于在永初三年(422)被逐出京都,迁为偏僻的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太守。
这是谢灵运首次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
来永嘉后的第一个冬天,他长久卧病,至明年(景平元年)春始愈,于是登楼观景,写下《登池上楼》这一名篇,抒写郁闷之情。
全诗大致分为三层,但衔接很紧密。
前八句为第一层,主要写官场失意后的不满与当时矛盾的处境。
魏晋南朝时代权力斗争激烈,仕途风波险恶,因此士族文人既有进取之志,又有企羡隐逸之心,而诗人所面临的,却是两者俱无所得的困境。
诗一开头即由此下笔:“潜虬”一句喻深藏不露、孤高自赏的生活,“飞鸿”一句喻奋进高飞、声名动世的境界;下面两句说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自己都不能做到,深感惭傀。
四句中,第三句紧接第二句,第四句远承第一句,诗意连贯而有变化。
以上四句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自己的困境,但为何会这样,并未交代清楚,所以又有后四句把前四句加以落实。
“进德”谓进取功业,施恩德于世人,与“飞鸿”一句相应。
——但虽有此志,却是才智不及。
这句实际的意思,是说自己耿直守正,乃至受人陷害。
“退耕”谓退隐田园,以耕作自资,与“潜虬”一句相应。
——但徒怀此愿,却是力所未能。
以谢氏的富有,当然谈不上“退耕力不任”的问题。
这句实际的意思,是说自己颇有退隐之心,只是为形势所格,无法实现。
因为当时谢灵运如果拒绝赴任,就是公开表示与当权者对抗,极可能招致更大麻烦。
下面进一步写自己于无奈中来到这偏僻的海隅,入冬后久卧病床,所对唯有萧索枯瑟之空林。
全诗由虚入实,由远及近,气氛渐渐降到最低点。
自“衾枕”以下八句为第二层,写登楼所见满目春色。
“衾枕昧节候”紧承前一句”卧疴对空林”而来,写卧病中不知不觉,已是冬去春来,同时自然而然引出下旬“褰开暂登临”。
“暂”谓短时间,有抱病强起之意。
“倾耳”、“举目”两句,写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极度喜爱。
池塘水波轻拍,在倾耳细听之际,令人虑澄意解;远山参差耸立,于放眼遥望之中,使人心旷神怡。
眼前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色呢?“初景”即新春的阳光,正在革除“绪风”即残冬的余风,“新阳”即春代替了“故阴”即冬的统治。
“初景”、“新阳”写出总体的感受,是虚笔,下面“池塘”、“园柳”两句,转为近景的具体描绘。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诗中最著名的诗句之一,曾引起很多人的赞赏,甚至引出一些带有神秘性的传说。
钟蝾《诗品》引《谢氏家录》说:“康乐(谢灵运袭爵康乐公)每对惠连(谢惠连,灵运之从弟),辄得佳语。
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
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
”故事的真实性如何暂且不论,这一联诗的名声,看来确是不小。
但也有人提出:这二句实在很平常,有什么可夸耀的?究竟应如何看待,颇可稍加分析。
看起来,这一联诗(特别是前一句)确实很平常,毫无锤炼之功,所写景色亦并无特别之处.但应该注意到,它很好地表现了初春之特征及诗人当时的心情。
池塘周围(尤其是向阳处)的草,因为得池水滋润,又有坡地挡住寒风,故复苏得早,生长得快,其青青之色也特别的鲜嫩,有欣欣向荣的生气。
但它委实太平常,一般人都注意不到。
谢灵运久病初起,这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景色突然触动了他,使之感受到春天万物勃发的生机,于是很自然地得到这一清新之句。
“园柳变鸣禽”,写柳枝上已有刚刚迁徙来的鸟儿在鸣叫,这同样是细微而不易察觉的变化。
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敏锐的感觉,以及忧郁的心情在春的节律中发生的振荡。
再有,宋初诗坛,以谢灵运本人为代表,有一种追求佳句的风气,而通常的佳句,都以反复雕琢、精于刻画取胜。
在这样的风气中,此种自然生动而富有韵味的诗句,更显得特出。
总之,放在特定的文学环境和具体的诗篇之中来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确不失为佳句,单独抽出来加以评论,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从全诗来看,写到这里,情绪渐渐转向开朗欣喜的暖色调。
最后六句为第三层.开头两句由登楼观春联想到古代描写春...
童年记忆中的温州华盖山的作文具体描写温州华盖山的作文
温州——一个山清水秀,有着空灵的奇山秀水和厚重的历史人文,我常常感怀于心并又为此激动不已。
这种情怀、这种感慨、这种体悟和心情,总想把它赋笔成文,珍藏于心。
那隐匿在山水之间厚重的历史帷幕,却很难使自己忘情于淳情天成的自然山水之中。
然而,这温州山水所独具的美质和神韵却使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超脱,乃至全然为之而陶醉了。
作为一个温州人,我自然游览过温州的许多风景名胜,如果你去温州游玩,那么楠溪江就是不可不去的地方,那是一处令人梦思神往的人间仙境。
楠溪江,仅仅听听这个名字,就能感觉出她的美韵,更有那精明的温州人,在沿楠溪江蜿蜒曲折的临江公路旁竖起的那一个个“楠溪江,山水诗的家乡”的大广告牌,就是仅驱车从这里一掠而过,身上也会落满这楠溪江山水华丽的诗句。
楠溪江在温州永嘉境内,南北纵贯。
一提到永嘉,我便想起了那个在仕途上不走运的南朝大诗人谢灵运。
他被贬后来这里做过永嘉太守,虽一生中官运不佳,又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刀下早早结束了自己年仅49岁的生命,但他在仕途失意的苦闷岁月里,凭借这永嘉山水的灵性却拂拭了自己心灵上的愤懑和忧思,成就了其大量优美的山水诗作,开我国古代山水诗之先河。
也许就是这空灵的永嘉山水,才使得他的诗句具有了富丽而丰赡的艺术内涵。
据我所知,这绵绵3百里的楠溪江分岩头、大若岩、石桅岩、水岩、北坑、陡门和四海山等7处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境区共计800多个景点,而我也只是游览过其中的九牛一毛而已,却已被楠溪江的壮美所征服。
好比这狮子岩,就是活脱脱是一幅优美的山水诗画。
一座酷似雄狮的小屿截流孤立在这楠溪江万倾清流之中,昂首张口,迎流而踞,细雨霏霏之中,雄姿娇态,气势磅礴。
今年的清明节,我们全家一起回到老家扫墓,我们扫完墓后便来到了楠溪江畔,我们去了库下岩和石巍岩,一进入景区,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使人心情愉快。
楠溪江的水清澈见底,就像一面面镜子,照映着我的心,时时牵动着我,我们一起在水边嬉戏,那甘甜的水 每时每刻都在净化着我的心灵;石路两旁的树木高大威武,雄壮有力,一棵棵青翠劲拔,让鸟儿们自由地飞翔、嬉戏;楠溪江畔的山更是别有一番风韵,一座座气贯长虹,使人心生敬畏。
温州——一个美丽而人才辈出的地方,这就是我亲爱的故乡。
求永嘉山水诗,请问谢灵运写的永嘉山水诗有哪些
《登石门最高顶》、《石室山》、《登永嘉绿嶂山》、《石门岩上宿》、《登池上楼》 登石门最高顶 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对岭归回溪. 长林罗户庭,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密竹使阶迷. 来人忘新木,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嗷嗷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宁道自不携. 心契九秋千,目玩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石室山 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垧郊. 莓莓兰渚急,藐藐苔岭高. 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 虚泛经千载,峥嵘非一朝. 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 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 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 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 注:石室山,今大若岩 登永嘉绿嶂山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经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署,蔽翳皆周悉. 《盅》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恰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注:绿嶂山,今上塘镇东北部 石门岩上宿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螟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远.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祈祈伤幽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温州有什么风景名胜?
温州依山傍海,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境内名山秀水众多,风光旖旎。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雁荡山、楠溪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乌岩岭、南麂岛;省级风景区有仙岩、瑶溪、泽雅、滨海玉苍山、洞头、寨寮溪、百丈漈等9处,还有茶山、岷岗、天柱寺等12个市级景区和11处县级景区。
风景区陆域总面积达2279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20%。
全市还有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
温州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有“东南邹鲁”之称,遗存历史文化古迹较为丰富。
国家级文物古迹有石棚墓、刘基庙、正和堂窑址、观音寺石塔、叶适墓等39处,还有474处市级古迹。
雁荡山 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
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鸟名。
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
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全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景点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
……楠溪江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位于浙江省南部的永嘉县境内,与雁荡山风景区相毗邻,南距温州市区23公里。
景区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分为七大景区,计800多个景点。
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
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楠溪江主流长139.8公里,有36湾72滩。
河流柔曲摆荡,缓急有度,江水清澈见底,纯静柔和,水底卵石光洁平滑,色彩斑斓。
泛舟漂游江上,近观郁郁滩林,远眺绵绵群山,俯视澄碧江水,令人心旷神怡。
……中雁荡山 古人有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山水风景,应山青可品水秀可赏。
若是山奇而水竭或水美而山俗,都会令人遗憾。
风景名胜地这样的缺憾并不罕见。
中雁,既峰雄嶂险峡深,石巧洞幽寺古,80多平方公里景区有名景目300多处;又水盈瀑美。
湖峰相映。
钟前、白石、龙山三湖无论春夏秋冬都似三面明镜镶嵌在群峰之间。
游者登峰可极目千里观东海日出,歇息可柳荫垂钓,碧波泛舟。
可谓山水兼胜,仁者智者皆会乐而忘返。
……江心孤屿 江心孤屿,俗称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
古时为两个小岛。
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
唐季以还,屿上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
咸通七年(866),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寺。
宋开宝二年(969),又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并先后建西塔、东塔。
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南下,曾驻跸普寂禅院。
江心屿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迹,且古木葱茏,风景秀幽,向有"瓯江蓬莱"之称。
各代诗人题咏诗词就有500余首;如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张子容、韩愈、张又新等均有名篇佳作咏及孤屿。
...南雁荡山 南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东西洞、顺溪、畴溪、石城、东屿五大景区,因山顶有荡,秋雁栖之而得名,境内峰峦蟠迥,溪壑交错,岩洞密布,怒瀑飞奔,“儒、释、道”三教荟萃,文物胜迹众多,民俗风情独特。
南雁自然景观以山得势,因水成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为主要特色,以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等自然风光六胜而闻名遐迩。
赵朴初赞美南雁诗曰: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
与北雁荡山、中雁 荡合称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属山岳型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泰顺廊桥 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东北接文成,西北界景宁,南与福建省为邻,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境内山高路远,群峰叠翠,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9座,平均海拔490余米。
历史上,许多名人贤士为避祸乱,陆续迁移到泰顺这个群峦起伏、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创造了具有山区田园特色的地方文明,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泰顺廊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
按照泰顺先祖们的“交通规划”,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大路(石砌路)边上,要建上一座供人歇脚的风雨亭。
而桥上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而且起到风雨亭的作用。
...南麂列岛 南麂山列岛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面,由52个岛屿组成,海洋风光秀丽,生态保持良好,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贝藻类),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
距大陆最近的鳌江镇30海里,距温州市70海里,距台湾基隆140海里。
南麂列岛是旅游、避暑、度假、疗养和尝海鲜、玩海水的胜地。
有宽800米、长600米的贝壳沙海滩,海水清澈透明,能见度达5米以上;有郑成功操练过水师的国姓岙;有宋美龄憩息过的栖风居;有水仙花岛和海鸥岛;有景点集中多达100余处的三磐尾旅游点;引人入胜,美不胜收,不愧为“碧海仙山”。
...百丈漈-飞云湖 国...
“七分山,二分水,半分路屋,半分田”出自哪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温州素有“七分山,二分水,半分路屋,半分田”之称。
生于斯,长于斯的瓯文化自然也离不山水,山之仁在于其庄重,水之智在于其灵动,这激发了瓯人和外来文人墨客对温州山水的歌颂,温州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
山水诗开山鼻祖南北朝,谢灵运于公元422年任永嘉(温州)太守时,留下不少描写温州山水的诗歌,其中《登江中孤屿》是他描写江心屿的第一首诗,唐朝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相继讴歌赞美。
“山水不足以娱其情,名理不足以解其忧。
”是谁说的呢?
谢灵运 --------------------------------------------------------------------------------08/31/2004/09:07 华夏经纬网 人物评传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县)。
晋宋之际的著名诗人。
出身江南大族,祖父谢玄为东晋名将。
十八岁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公;小名客儿,故又称谢客。
他与颜延之,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
在政治上,谢灵运屡有沉浮,因此“常怀愤愤”,遂寄情山水,开创了山水诗派。
山水诗描写景物细致入微,语气精雕细琢,为当时诗坛带来新鲜气息。
故艺术上,他开辟了南朝诗歌崇尚声色的新局面。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篇》)。
极大改变了东晋以来“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之诗风,使人耳目一新。
但“山水不足以娱其情,名理不足以解其忧”。
又见其诗之缺憾。
且其诗中玄言佛理令人费解,与景物描写不甚和谐。
因此,名句虽不少,佳篇却难觅。
登池上楼【题解】此篇为一首五言诗。
作于宋景元年(423)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任上。
本篇写久病初起时登楼所见,同时也表现了不得志的感伤情绪。
池,在今浙江省。
【原文】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沈。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温州的别名
【位置】 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
北纬27°03'-28°36',东经119°37'-121°18'。
【面积】 1178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82 平方千米。
【人口】 738万(2002年) 【邮编】 325000 【区号】 0577 【代码】 330300 【驻地】 鹿城区广场路184号 【区划】 辖3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6个县,18个街道、125个镇、142个乡、5个民族乡,151个社区、407个居民区、6116个行政村。
鹿城区 面积 294平方千米,人口 64万。
邮政编码325000。
区人民政府驻墨池坊1号。
龙湾区 面积 279平方千米,人口 30万。
邮政编码325024。
区人民政府驻永中街道。
瓯海区 面积 615平方千米,人口 38万。
邮政编码325005。
区人民政府驻娄桥街道。
瑞安市 面积1278平方千米,人口112万。
邮政编码325200。
市人民政府驻安阳街道万松东路154号。
乐清市 面积1174平方千米,人口115万。
邮政编码325600。
市人民政府驻乐成镇人民路2号。
永嘉县 面积2674平方千米,人口 89万。
邮政编码325100。
县人民政府驻上塘镇县前路98号。
文成县 面积1294平方千米,人口 37万。
邮政编码325300。
县人民政府驻大峃镇建设路125号。
平阳县 面积1042平方千米,人口 84万。
邮政编码325400。
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县前街6-8号。
泰顺县 面积1762平方千米,人口 35万。
邮政编码325500。
县人民政府驻罗阳镇东大街6号。
洞头县 面积 100平方千米,人口 13万。
邮政编码325700。
县人民政府驻北岙镇镇前路12号。
苍南县 面积1272平方千米,人口122万。
邮政编码325800。
县人民政府驻灵溪镇玉苍路。
*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4)》 【沿革】 温州古为瓯地,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
汉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下游北岸今永嘉境内,是为温境建县之始。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置永嘉郡,隶扬州,郡治设在瓯江下游南岸(今鹿城区),是温州建郡之始。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置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
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隶浙江军政府。
民国3年(1914)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
21年(1932)建立行政督察区。
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
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37年(1948)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第五专员公署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后称温州专员公署。
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
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温州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
温州市古为瓯越地,也称东瓯,又称欧城。
瓯为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
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制作陶器。
西汉初年建为东瓯国,流经温州的河流叫瓯江。
温州别名斗城、白鹿城。
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
《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了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
”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
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
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温州历史名人 王羲之:东晋『书圣』 ,著有《兰亭集序》 。
曾任永嘉(今温州)郡守。
谢灵运:中国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曾任永嘉(今温州)太守。
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及政治家,曾在温州策划抗击元朝军队。
陈傅良:南宋学者,政治家,永嘉学派创始人之一 孙诒让:清代语言学家,第一个破译甲骨文的学者。
叶适: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刘基: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的帝王师。
张璁:明朝嘉靖年间任朝廷首辅,世称『张阁老』。
夏鼐:中国著名考古学家。
刘英:革命烈士,生前为浙闽省委书记及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
夏承焘:中国现代『词学大师』。
苏步青:中国著名数学家。
郑振铎:中国著名学者。
http://stu.cnzyzz.com/04ds32/cc/%BF%BC%CA%D4/mingren.htm当代名人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