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书 画》
朝书暮画,
斯如骑战马。
激情笔笔注点划,
应知情义无价。
志书上朔秦汉,
能否来者不见。
行时哈冻挥汗,
泼出满纸云烟。
【十六字令】
书,
楷隶劲草控不住,
溯秦汉,
字字风和雨。
《达 意》
笔墨挥洒韵味,
捷思闪烁光泽。
不拘随意取势,
流露彰美不奢。
气度蓄发内涵,
点醒亮相情传。
刻画民俗情趣,
柔和古今自然。
形式囊括手法,
动静相生多变。
返朴归真为上,
传统继承发展。
描写“颜体书法作品楷书”的诗句有哪些?
1.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5.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
6.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7.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
8.室有山林乐,人同天地春。
9.惠日朗虚室,清风怀古人。
形容楷书的词语
笔酣墨饱、笔墨横姿、一字见心、入木三分、下笔风雷、飞龙舞凤、心正笔正【词语】:笔酣墨饱【拼音】:bǐ hān mò bǎo【解释】: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文学作品【词语】:笔墨横姿【拼音】: bǐ mò héng zī 【解释】: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出处】:清·伍崇曜《〈陶庵梦忆〉跋》:“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姿,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
”【词语】:一字见心【拼音】: yī zì jiàn xīn【解释】: 看到一个字就能看到人的思想。
形容书法艺术能体现出人的个性。
【出处】: 唐·张怀瓘《文字论》:“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词语】:入木三分【拼音】: rù mù sān fēn【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
◎秦牧《手莫伸》【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成语】: 下笔风雷【拼音】: xià bǐ fēng léi【解释】: 形容书法或绘画运笔迅速,气势浩大。
【出处】: 宋·苏轼《王维吴道子画》:“当其下笔风雷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举例造句】: 草法入篆法,下笔风雷掣。
一纵而一横,十荡更十决。
★清·魏锡曾《奚冈铁生》【成语】: 舞凤飞龙【拼音】: wǔ fèng fēi lóng【解释】: 犹龙飞凤舞。
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出处】: 宋·张孝祥《鹧鸪天》词:“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裹山川。
”【举例造句】: 文疏贵重,上印着舞凤飞龙;经典庄严,外护的绣衣锦套。
★明·清溪道人《禅真逸史》第四回【成语】:心正笔正【拼音】:xīn zhèng bǐ zhèng【解释】:旧时认为书法的优劣与字人的品性有关,心正写出来的字就端正。
【出处】:《旧唐书·柳公权传》:"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
适合写书法的诗词
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你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比如今年一月写的,就是庚寅年春月书。
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
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
你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求赞美献爱心写书法的人诗词
笔墨春秋写华章书画人生献爱心◆文图 张掮中题记启骧先生是“皇室”入党第—人。
从此爱新觉罗家族的支支脉脉,在历经沧桑的数百年之后,终于在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身上,可喜可贺地出现了“奇迹”:公元1985年,爱新觉罗·启骧站在党旗面前庄严宣誓,成为光荣的中共党员。
由他第一人翻开并创新了爱新觉罗家谱的新篇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已有26年党龄的启骧先生,现年76岁,对此动情而感叹道:“共产党能够把‘末代皇帝’溥仅改造成为新中国的公民:我一辈子投身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革命的大熔炉里,早应当‘百炼成钢’了……为表庆祝党的90华诞,以及家族和本人的新生,我和妻子李味辛的这个‘书画展’,权当奉献‘余热’,略表爱心吧。
”启骧夫妻都是高级工程师,而今却成就为载誉中外的书画艺术之大家。
他俩自学成才,坎坷人生路,几多风雨,几多艰辛……家学渊源育才俊著名书法艺术家爱新觉罗·启骧,字腾伯,清雍正帝九代孙,1935年生于北京。
乃著名艺术书画大师启功的族弟。
他毕业于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后入北京城市建设学院学习,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师职高级工程师。
1997年被聘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1998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对外友协理事,中共党员。
启骧的八代高祖是雍正帝的五子,乾隆皇帝之弟,即硕和亲王弘昼。
著名的《三希堂法帖》,就是由他监制、精心镌刻于世的,他功不可没。
祖父毓逖曾为光绪皇帝禁卫军统领,难能可贵的是这位武将还是造诣颇深的书画家。
他要求儿孙们从小学书习画,对长房长孙的启骧,更是疼爱有加。
他与世交的书画名流溥儒、溥雪斋、齐白石等人友谊深厚,朋友间吟诗作画、品茗听戏,老爷子便带启骧前往。
启骧记得:老家大厅中挂满字画,有郑板桥的诗,有慈禧太后写的“寿”字,还有毓逖、恒润、启功祖孙三代合作,由齐白石题款的作品。
他还记得过年时给白石爷爷拜年磕头,齐爷爷给了他4块大洋的压岁钱。
每当大人们唱京戏时,他便跟着学唱、吼它几嗓子呢!少儿时代的这些记忆,无疑是极为珍贵的。
它犹如一颗种子播在小启骧的心中,令他对中国传统书画和京戏艺术产生一种美好的向往和热爱,日后便萌芽、生枝、开花结果了。
今日启骧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是京城“名票”,多次粉墨登场,货誉多多。
启骧自幼在书香门第的熏陶下,并得到祖父毓逖的亲自调教。
祖父谆谆教导他:“写字不要夸,先写飞、风、家,苦练基本功,一生受益多。
”让他一生铭记于心。
家教极严、慈爱睿智的祖父看到生性聪慧、禀赋很高的小启骧有进取心,且豪爽仗义又有爱心…一对此,他似乎看到了家族的未来与希望,便用全力托起爱新觉罗家族的这颗小新星!i启功慧眼识良驹启骧曾用10年多的时间来习摹启功的书法,几乎达到“乱真”的程度。
其中《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就是他临摹的精品,其落款是“老兄佳作甚赏,以临之自慰——启骧”。
紧挨着写道:“此吾从弟启骧,戏效拙书,观之增愧。
1990年春一一启功”。
其时,作为建筑业的高级工程师,启骧在书法界还是初出茅庐。
不难看出,启功对比自己小20多岁的族弟关爱之甚与要求之高,他严肃地对启骧说:“你的字多咱不像我的了,那就好了。
”启骧于是下苦功探索了多年,做到了既承师艺,又孜孜求新,终于达到了“反经合道”之境,汲取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此时,当启功看到启骥为北京市委书写的巨幅诗词时,便欣喜地说:“启骧的字已经没有我的‘毒’了,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啦!”这难道不是白石老人常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真谛吗?1994年,当启骧告诉启功,想把多年写就的书作出—本《启骧求教集》,启功审阅之后,当即提笔,欣喜地将书名改题为《启骧书艺集》,并在序中给予启骧“骎骎可入百年宗匠之藩篱”的高度评价。
启骧看了说:“大哥,这怕不合适吧?”启功却连连说道:“合适!合适!”但事后未见付梓,原因是启骧对其中作品,尚须精雕细琢。
这样冬去春来, 几经筛选,反复斟酌,从原有作品和新作中共精选百余幅,如此审慎之至,在1997年年底,才交稿出版,由此可见严肃书家启骧之大家风度。
启骧视启功为恩师,感谢他不仅授予自己书艺的精髓,使自己在运笔、结构、章法上“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每次去看望启功,启骧必带上自己最近的“作业”。
一次带的是小楷《洛神赋》,总共917字,每字仅1厘米见方。
当时已85岁高龄的启功老,硬是用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看完,才谈自己的意见。
启老指出“翳修而延伫”一句的“伫”字,启骧将繁体写成了单立人加“事”字。
启老说:“这‘伫’的繁体字写成‘伫’即可。
清朝时为避咸丰帝之讳,也有你的这种写法,我们现在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启老非常严肃地说:“无论出书、办展,都不能‘玩票’。
过去唱戏,多大的角,唱得不好,观众都会叫倒彩。
你作为书法家,一点一画都要认真负责。
”听了启老这番教导,启骧回去后又重写了一遍,从清晨写到午夜,长达16个小时。
这幅作品于1998年4月展出时,观众赞...
用毛笔写得最简单的楷书现代字古诗有哪些?
1、《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春词》 唐代: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江南春绝句 》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形容“书法”的诗句有哪些?
【清平乐】《书 画》朝书暮画,斯如骑战马。
激情笔笔注点划,应知情义无价。
志书上朔秦汉,能否来者不见。
行时哈冻挥汗,泼出满纸云烟。
【十六字令】书,楷隶劲草控不住,溯秦汉,字字风和雨。
《达 意》笔墨挥洒韵味,捷思闪烁光泽。
不拘随意取势,流露彰美不奢。
气度蓄发内涵,点醒亮相情传。
刻画民俗情趣,柔和古今自然。
形式囊括手法,动静相生多变。
返朴归真为上,传统继承发展。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也代指挥毫写字。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
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
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
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
参“发凡起例”。
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
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
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
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
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
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
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信手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
后来用“涂鸦”或“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
毛笔正楷字写“画”的古诗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也代指挥毫写字。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
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
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
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
参“发凡起例”。
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
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
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
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