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
爱国诗人郭钰的爱国诗篇《乙巳夏五月茶陵永新兵奄至遂走淦西暑雨涉旬米薪俱乏旅途苦甚因赋诗示诸同行》
白发遗民真可哀,途穷犹望北兵来。
关河割据将成谶,将相经纶岂乏材。
足茧荒山走风雨,腹饥深夜吼春雷。
主翁清晓催人发,又报烽烟逼楚台。
爱国诗人郭钰写给他从弟郭铨的爱国诗篇《寄从弟铨》——
旧庐每爱桂花秋,风月凉宵足劝酬。
盗贼未平身渐老,弟兄相望泪空流。
经年避地鱼頳尾,何日还乡鸟白头。
侧想早春佳气好,掌珠初见慰深愁。
爱国诗人郭钰爱国诗篇中最震撼人心的应该是这首佳作《道逢八十翁》——
八十老翁行步奔,存亡共诉断愁魂。
千金歌舞随流水,六载干戈弃故园。
晚灶燎衣篱竹尽,春牛换米草蓑存。
情知青史无名姓,短策犹期报国恩。
郭钰老年时《残年》一诗
久愁兵气涨秋林,不谓残年寇转深。
四野天青烽火近,五更霜白鼓声沈。
金张富贵皆非旧,管乐人材不到今。
江上米船看渐少,捷书未报更关心。
郭钰老年时期还写下一首题为《郭恒惠牙刷得雪字》的刷牙诗歌,该诗借物抒情,字迹行间中也体现出诗人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老气棱棱齿如铁,曾咀奸腴喷腥血。
倦游十载舌空存,欲挽银河漱芳洁。
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直。
短簪削成玳瑁轻,冰丝缀锁银鬃密。
朱唇皓齿娇春风,口脂面药生颜色。
琼浆晓嗽凝华池,玉麈昼谈洒晴雪。
辅车老去长相依,余论于君安所惜。
但当置我近清流,莫遣孙郎空漱石。
元朝爱国古诗词
元朝爱国诗人郭钰的爱国诗篇《乙巳夏五月茶陵永新兵奄至遂走淦西暑雨涉旬米薪俱乏旅途苦甚因赋诗示诸同行》白发遗民真可哀,途穷犹望北兵来。
关河割据将成谶,将相经纶岂乏材。
足茧荒山走风雨,腹饥深夜吼春雷。
主翁清晓催人发,又报烽烟逼楚台。
爱国诗人郭钰写给他从弟郭铨的爱国诗篇《寄从弟铨》——旧庐每爱桂花秋,风月凉宵足劝酬。
盗贼未平身渐老,弟兄相望泪空流。
经年避地鱼頳尾,何日还乡鸟白头。
侧想早春佳气好,掌珠初见慰深愁。
爱国诗人郭钰爱国诗篇中最震撼人心的应该是这首佳作《道逢八十翁》——八十老翁行步奔,存亡共诉断愁魂。
千金歌舞随流水,六载干戈弃故园。
晚灶燎衣篱竹尽,春牛换米草蓑存。
情知青史无名姓,短策犹期报国恩。
郭钰老年时《残年》一诗久愁兵气涨秋林,不谓残年寇转深。
四野天青烽火近,五更霜白鼓声沈。
金张富贵皆非旧,管乐人材不到今。
江上米船看渐少,捷书未报更关心。
郭钰老年时期还写下一首题为《郭恒惠牙刷得雪字》的刷牙诗歌,该诗借物抒情,字迹行间中也体现出诗人那颗拳拳爱国之心——老气棱棱齿如铁,曾咀奸腴喷腥血。
倦游十载舌空存,欲挽银河漱芳洁。
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直。
短簪削成玳瑁轻,冰丝缀锁银鬃密。
朱唇皓齿娇春风,口脂面药生颜色。
琼浆晓嗽凝华池,玉麈昼谈洒晴雪。
辅车老去长相依,余论于君安所惜。
但当置我近清流,莫遣孙郎空漱石。
爱国人士的爱国事迹
文天祥(1236—1283) 汉族,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
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
宋 理宗宝佑时进士。
官至丞相,封信国公。
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
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
他晚年的诗 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诗词选: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颜杲卿 常山义旗奋,范阳哽喉咽。
胡雏一狼狈,六飞入西川。
哥舒降且拜,公舌膏戈鋋。
人世谁不死,公死千万年。
陈毅(1901~1972年)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字仲弘。
四川省乐至县人。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回国。
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
同年 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
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
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
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 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诗词选: 梅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
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 余日, 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 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
诗词选: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享年85岁 ,南宋诗人。
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 诗的成就为最。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 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 大的爱国诗人。
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 诗词选: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
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
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
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
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
诗词选: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已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元儿》一诗,表达了爱国诗人什么的什么想感情?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作为一篇遗嘱,它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
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深,要抒发的感慨、要留下的语言,是千头万绪的;就连一代英杰的曹操,在辞世前还以分香买履为嘱。
而诗人却以“北定中原”来表达其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咐,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在这一点上,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与他相比?陆游生于北宋覆亡前夕,身历神州陆沉之恨,深以南宋偏安一隅、屈膝乞和为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但他从未得到重用,而且多次罢职闲居,平生志业,百无一酬,最后回到故乡山阴的农村,清贫自守,赍志以没。
他的一生是失意的一生,而他的爱国热情始终没有减退,恢复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的爱是如此强烈,如此执着;从这首《示儿》诗中,更会受到他对国家民族一往情深、九死不悔的精神的前列感染。
从语言看,这首诗的另一特色是不假雕饰,直抒胸臆。
这里,诗人表达的是他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他满腔的悲慨。
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贺贻孙在《诗筏》中就说这首诗“率意直书,悲壮沉痛,……可泣鬼神”。
这说明,凡真情流露之作,本来是用不着借助于文字渲染的,越朴素、越平淡,反而更能示其感情的真挚。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有关爱国的格言 (5句)急用!!!!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鲁迅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 吴玉章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邓小平
关于爱国的好句好段?
好句:1、祖国在我心中是崇高美丽的,祖国像一颗闪耀的明珠屹立在世界东方。
我为祖国歌唱,我为祖国祝福!您永远在我心中!2、爱国首先要时刻维护祖国的尊严,不是空口号,而是要从自己的一点一滴做起。
爱国不是排外,而是要睁眼观世界。
3、青少年要为建设祖国,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爱国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中华文化。
4、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5、爱国,什么是爱国?爱国是用心说的,爱国又是一种崇高的感情。
6、在爬满金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7、给我自信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
8、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9、升旗仪式结束了,我深深感到祖国与我们贴得很近。
我鼓足了劲头,大步向教室跑去,又开始了一天新的“长征”……10、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不管风云怎样变幻,我们对祖国的眷恋矢志不移,如果对着千百种选择,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扑人你的怀抱。
用你的风雨之声做语言,用你的自然之形做文字,以你的土地做肤色,以你的五岳做骨骼,选择你的辛劳当痛苦,选择你的幸福当快乐。
国旗,我们永远的信念!好段:1、我们以岳飞的一阕《满江红》,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以鲁迅的一声《呐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坚韧与顽强,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小学三年来,在书香中,我知道了祖国雄伟壮观,幅员辽阔:香港是一颗王留璨的明珠,北京是祖国的心脏,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国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我们的后花园,雪山林立的青藏高原是我们的屏风,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是我们的奶源,长江、黄河是祖国的金腰带,巍巍昆仑是祖国的脊梁。
3、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
而在近代的一百多年里,历经磨难,饱受屈辱,爱国志士们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
进人21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爱国主义和历史教育更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
4、今天,我国已步人新的历史时期,加人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5、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6、在我的心中,祖国是一幅美丽的画,有巍峨的高山,有澎湃的江河,怎么看都看不厌;在我的心中,祖国又像一首感人的歌,有时舒缓,有时激昂,怎么唱都唱不完。
读着祖国母亲那沧桑的历史,我饱含着激动的泪水。
风风雨雨,永不停步;坎坎坷坷,奋力拼搏。
我们的祖国母亲用坚强的臂膀、挺拔的身躯、顽强的毅力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7、爱国不是用嘴说的,而是要用行动来落实的。
那些热爱祖国的人,会团结互助不会不讲爱国,如果不讲爱国,那国家就像一盘散沙。
损人利己的人,人人都讨厌他。
要爱国,就要诚实守信,不能不讲信用,要每时每刻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要关心国家大事。
8、在书香中,我知道了赵州桥、《清明上河图》、唐诗宋词,了解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在书香中,我还知道了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陆游……他们的思想滋润着哺育着我们。
读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体味着作者临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光复山河的伟大情操。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将来用知识回报我们的母亲。
9、听了这个故事,我们应该要勤劳,不能懒惰,要像周总理那样,无时无刻不关心人民,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了...
爱国好词好句(不要名言古诗)
好句:1、爱国首先要时刻维护祖国的尊严,不是空口号,而是要从自己的一点一滴做起。
爱国不是排外,而是要睁眼观世界。
祖国在我心中是崇高美丽的,祖国像一颗闪耀的明珠屹立在世界东方。
2、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3、青少年要为建设祖国,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爱国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中华文化。
4、在爬满金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5、爱国,什么是爱国?爱国是用心说的,爱国又是一种崇高的感情。
6、我们有过繁荣昌盛的唐朝,有过强盛无比、疆域辽阔的汉朝和元朝,更有灿烂美丽的唐宋文化;但是也有屈辱的近代历史,晋中之窗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结束。
这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曾经在养育中华民族的华夏大地上恣意横行,上演过无数的血泪斑斑的惨剧。
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不会忘记国家和民族赋予的重任。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属于你们。
为了祖国的明天永远长盛不衰,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你们有责任、有义务挑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担。
7、给我自信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
8、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好词:赤心报国、以身殉国、为国捐躯、忧国忘家 、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视死如归、赤胆忠心、鞠躬尽瘁、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前仆后继、满腔热血、一心为国、忠心爱国、锦绣河山
关于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1259年,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
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以稳军心。
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置,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也被置之不理。
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
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
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 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
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元和南宋友好关系的诗句
示儿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
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
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
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
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
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
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
“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
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
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
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宋代的爱国人士及其爱国事迹(100写)。
宋代的爱国主义人士很多,较为著名的,如张叔夜、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等。
以文天祥为例,他起兵勤王,出使元营,领兵抗元,临危受命,兵败被俘,一直不辱臣节,有史书记载,文天祥在被俘押往北方,元朝的张弘范甚至皇帝忽必烈多次劝降,文天祥始终不屈,最终在柴市从容就义。
他写下的诗词《过零丁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爱国人士: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