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出诗歌里面出现的意象(一般是名词)列出来并解释意思
(2)这些意象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3)这个画面渲染了什么气氛,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如何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
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1)空间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
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
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2)色彩角度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
“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
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
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
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前两句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景,想象别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赏析时当然不能错过了。
三、从诗歌的结构特点角度赏析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
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好,结构严谨。
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前面提到的王维的《田园乐》,依次写了红桃、绿柳、落花、啼莺,一句一景,并且“落花”照应“桃红”“莺啼”照应“柳绿”,使诗歌结构严谨,这一点同样可以成为这首诗写景的一大亮点,而不应只看到它色彩方面的特色。
四、从锤炼字词的角度赏析古人写诗非常注重字词的锤炼,留下了如“一字师”的佳话,“推敲”的故事,鉴赏时抓住这些运用传神的字词,可以了解所写景物的特点,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甚至可以了解一首诗的结构特点。
“昨夜一枝开”“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中都有运用传神的字眼,这些字眼的运用,把整个景物都写活了,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
一个字就惟妙惟肖的再现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鉴赏诗歌怎能把这些遗忘呢?五、从修辞手角度赏析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
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的欣赏。
“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那么,一首诗就能读懂,读懂诗句不管从哪个角度发问,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
当然,欣赏诗歌写景的角度还有其它,无论从哪种角度入手,都要注意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一是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写景的,这些技巧的效果怎样;一是作者借这些景物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些方面都必须具体阐述,才能恰到好处的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才能多角度的赏析写景特色,才能写出全面准确的赏析文字。
古诗鉴赏,浪淘沙,皇甫松该词一.二句使用了那些手法?描绘了怎样的...
滩头细草接疏林, 浪恶罾舡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 去年沙觜是江心 皇甫松的把自己的情感全部灌注在用景物描绘所铸成的形象画面之中.含有不尽之意.令人思索玩味.全篇借景抒情.达到了“情景交融 的艺术境地.。
该词一二句采用对比的手法,两句一远一近,一静一动,通过细草、疏林、荒滩、罾船、浪涛等景物,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荒沙野水的图画。
最后两句感慨人世沧桑的大道理。
诗歌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们蕴含了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颈联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
用得自然而精警。
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
光线与色彩的调和,远景与近景的搭配,都显得那么白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既保持朴素自然的优点,又融情入景,似不经意地点染出富于含蕴的意境。
身临其境的王绩,他的感受远不能象田园诗人那样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油然而生的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
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表达了诗人孤寂彷徨的情感。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颈联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
用得自然而精警。
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
光线与色彩的调和,远景与近景的搭配,都显得那么白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既保持朴素自然的优点,又融情入景,似不经意地点染出富于含蕴的意境。
身临其境的王绩,他的感受远不能象田园诗人那样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油然而生的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
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表达了诗人孤寂彷徨的情感。
香1.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 过山农家》( 赏析)这是一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作者描绘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刻画了山农爽直淳朴的形象.格调明朗,节奏轻快.诗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摄取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四个镜头,层次清晰.首句截取山行途中一景.作者走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有淙淙泉声相伴.没有”山”字,却烘托了山行环境.写泉声,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此句写出诗人步入幽境时的心旷神怡之情.二句较之一句,时空上有了跳跃.作者来到农家,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山农家的鸡咯咯鸣叫,似在欢迎来客.鸡鸣声使深山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句与上句均写三组情事,前后相对,表现出六言诗体特点.音节上富于节奏感,且音节响亮.前二句从环境着笔,点出人物;第三句则从人物着笔,带出环境.此句是山农的致歉话,是在山农陪作者参观焙茶时说的,既写了劳动场景,又写出了山农的感情.“莫嗔”二字,入情入理而又富有情韵,反映了山农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本色.第四句和前句连成一气.南方山区,收获季节云多雨盛,诗中写山农为天晴而欣喜,有典型意义.“却喜”二字呼应“莫嗔”,再次生动刻画山农感情淳朴和性格爽朗,也为全诗明朗色调增添了鲜明一笔.这首诗由物及人,绘声绘色,仿佛不经心地道出一件生活小事,却写得饶有兴味,给人以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
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
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
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
求高考语文 诗词鉴赏题
比喻衬托,各尽其妙 ——《琵琶行》《李凭箜篌引》乐曲描写之比较 一 有人说,世间存在的各种事物,最难写的莫过于声音了。
因为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
说它有,它确实存在;说它无,它又不见行迹。
然而我们发现,尽管声音很难写,但还是不乏描写声音尤其是描写乐曲方面的成功之作。
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虽然这两首诗歌同为描写乐曲的典范之作,但是它们在对乐曲的描写中所采用的描写手法是不尽相同的。
拙文拟就这两首诗歌乐曲描写的手法作一些比较阐述。
二 乐曲描写之难,难就难在它是抽象的,是无形的。
高明的写手总是设法将抽象化为具体,把无形变成有形,这就有必要借助比喻的手法了。
白居易的《琵琶行》写到琵琶大弦和小弦发出的声音时分别用了“嘈嘈”和“切切”两个拟声的极其抽象的词语,读者想借此获得对乐曲的清晰的印象是不可能的。
这点白居易也考虑到了,因此,在“嘈嘈”和“切切”的后面分别加了两个比喻“如急雨”和“如私语”,前者就像下起一场暴雨,后者就像两人在窃窃私语。
这样,读者对大弦和小弦发出的声音的特点就具体可感了。
当然,在琵琶弹奏的过程中,不会一味地用大弦,也不会只是用小弦,而是时而用大弦,时而用小弦,这“嘈嘈切切错杂弹”的乐曲又是怎样的呢?诗中用“大珠小珠落玉盘”将其形象化了:大弦的声音就像大珠子掉落在玉盘里发出的声音,小弦的声音就像小珠子掉落在玉盘里发出的声音,它们互相错杂,交替出现,共同组成了一支美妙的乐曲。
乐曲流畅的时候是“间关莺语花底滑”,乐曲凝滞的时候是“幽咽泉流冰下难”,前者就像黄莺在花下啼叫,后者就像泉水在冰下流动。
如果读者能借此展开联想,自然能够获得对乐曲的“流畅”和“凝滞”的特点的具体印象。
当琵琶的演奏经过短暂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停歇进入高潮之后,诗人又用两个比喻对其乐曲进行了描写:“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它们就像装满了水的银瓶突然被打破水浆迸流而出,它们就像带甲的骑兵突然冲出与敌方刀枪相击,把琵琶弹奏进入高潮时乐曲的情况具体而又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乐曲收尾时“四弦一声”的乐曲又是怎样的呢?它就像“裂帛”即用力撕开一块布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
就这样,白居易借助一系列比喻的写法,把十分抽象的乐曲写得具体而又形象,把无形的乐曲变换成了各种有形的事物,使读者对琵琶弹奏出来的乐曲,留下了既具体生动又深刻难忘的印象。
李贺也是深谙此道的老手。
在他的《李凭箜篌引》中,描写乐曲清脆时,把它比作“昆山玉碎”;描写乐曲和缓时,把它比作“凤凰叫”;描写乐曲惨淡时,把它比作“芙蓉泣露”;描写乐曲清丽时,把它比作“香兰笑”。
清脆时如昆山玉石跌地破碎,和缓时如凤对凰倾诉衷肠,惨淡时如莲花上洒满露珠,清丽时如幽谷香兰风中递笑。
通过这一组的比喻,就把李凭弹奏的箜篌曲的各种情景具体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尽管白居易和李贺在描写乐曲时都用了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比喻的描写手法,但是它们在量的控制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在《琵琶行》中,这种描写手法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演奏过程;而在《李凭箜篌引》中,这种描写手法只是偶一用之。
但它们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相同的。
三 要成功描写乐曲,除了通过各种比喻去直接地表现它之外,还可以通过对乐曲产生的效果的描写间接衬托出来。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可以说是把这种间接衬托发挥到了极致。
全诗共十四句,而运用到间接衬托的手法的就有十句之多。
首先诗里写到李凭弹箜篌的声音对空中的浮云所起的作用,“空山凝云颓不流”,连天上的浮云也被这乐曲吸引住了,从而凝滞不动。
这是第一层的衬托。
接着诗中写到这种乐曲对传说中的湘夫人和素女所起的作用,“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湘夫人)对竹垂泪,素女一脸愁容,她们都被李凭的箜篌曲深深打动了。
这是第二层的衬托。
接着诗中又写到这种乐曲对长安城里的人所起的作用,“十二门前凝冷光”,听到他的乐曲,人们仿佛觉得长安十二城门都笼罩在一片寒光之中。
这是第三层的衬托。
接着又写到这种乐曲对玉皇大帝所起的作用,“二十三丝动紫皇”,连玉皇大帝也被此乐曲感动了。
这是第四层的衬托。
接着诗中又写到这种乐曲对石头所起的作用,“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就连当年女娲补天用过的石头,仿佛也要被这种乐曲声震破,从而引发了一场石头雨。
这是第五层的衬托。
接着写到这种乐曲对人们所起的作用,“梦入神山教神妪”,它把人们带到梦一般的境界,仿佛看见李凭在教一帮仙女弹奏箜篌。
这是第六层的衬托。
接着写到这种乐曲对水中生物所起的作用,“老鱼跳波瘦蛟舞”,鱼儿听到这种乐曲跃出水面,蛟龙随着乐曲的节拍翩翩起舞。
这是第七层的衬托。
接着又写到这种乐曲对月中的人和动物所起的作用,“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那个一天到晚在砍桂花树的吴质(吴刚)听到这乐曲,也不砍树了,而是靠在树上凝神静听;那只月兔也听得入了神,连露水打湿了身上也浑然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