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爱读爸爸给我推荐的《声律启蒙》,这本书作者是清朝的张思岩,共二十二卷,收有著名词家四百三十四人的作品。这本书写得还不错,就是这本书的印刷和正常不一样,文字是竖着排版,读的时候需要反方向翻,这让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我问爸爸:“为什么这本书是反着翻呢?”爸爸说:“古籍都是这样的,是古人的习惯。”
我记得第一句是“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读着朗朗上口也很好记。但是有些文字我从来没有见过,它的解释也很让人费解,比如说:疎墉(我不知道是哪个疎墉)的意思是懒也。有些人根本就看不懂,只有文学修养很深的人才能看懂,比如说像我就看不懂,不知道我爸爸能看懂不,不过我爸爸说看不懂不要紧,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还有,这本书是押韵的,什么叫押韵?就比如说一(代表条目)东(代表韵脚),那么许多句子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ong。
声律启蒙
(书籍)
编辑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如今我们使用的,是清代光绪癸未年间约公元1883年成都魏朝俊“墨耕堂”私藏的版本,其封面题名为《声律启蒙》,内页所载名为《声律启蒙撮要》,作者题名为“衡山聂铣敏蓉峰重订、邵陵车万育双亭著、湘潭夏大观枫江笺”。此书既名为“撮要”,自然只会节录撮取《声律启蒙》中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分为上、下两卷,只有平声30个韵部(即绝大部分格律诗所用的韵部),很明显,这是撮取了祝明撰写的前两卷,并以它为基础,进行了一些作者认为是必要的删改和修订而成的。
读了这本笠翁对韵的读后感
例如:读《笠翁对韵》有感上学期学习过一些对子,如: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现在我知道了,原来不少都出自《笠翁对韵》。
笠翁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家李渔的名号。
写诗、词是一件不易之事,《笠翁对韵》把一些难点简化了,它话语简单、声调和谐、节奏明快。
它那些对子里有天文、地理、花鸟、人物等,有大量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有一字对、二子对、五子对,最多有十一子对。
如果你想作诗词,它真的是一本好书,一本必读之书。
我还特别喜欢里面引用的故事。
有一个故事叫“李贺呕心”让我记忆犹新。
李贺,我们都知道,是唐代大诗人,可又有几个人知道,他为了写诗,下了多大功夫呢?为了写好诗,能留给后代,吃了很多苦。
即便生活困苦,他也坚持每天写诗,而不是三天打鱼,二天晒网。
有了灵感马上写,没有灵感时也要写。
为此他呕心沥血,加上时运不济,英年早逝(终年27岁)。
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看看现在,学习条件多好。
为了学习只要你想的到,爸爸妈妈都能做的到。
就说我吧,假期里想的最多的是能睡赖觉了,态度差极,羞死了。
以后真得好好改改了。
...
读书锁忆的读后感350
读书锁忆的读后感 我自幼因先父与塾师管教至严,从启蒙开始,读书必正襟危坐,面前焚一炷香,眼观鼻,鼻观心,苦读苦背。
桌面上放十粒生胡豆,读一遍,挪一粒豆子到另一边。
读完十遍就捧着书到老师面前背。
有的只读三五遍就琅琅地会背,有的念了十遍仍背得七颠八倒。
老师生气,我越发心不在焉。
肚子又饿,索性把生胡豆偷偷吃了,宁可跪在蒲团上受罚。
眼看着袅袅的香烟,心中发誓,此生绝不做读书人,何况长工阿荣伯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
”他一个大男人,只认得几个白眼字(家乡话形容少而且不重要之意),他不也过着快快乐乐的生活吗? 但后来眼看五叔婆不会记账,连存折上的数目字也不认得,一点辛辛苦苦的钱都被她侄子冒领去花光,只有哭的份儿。
又看母亲颤抖的手给父亲写信,总埋怨辞不达意,十分辛苦。
父亲的来信,潦潦草草,都请老师或我念给她听,母亲劝我一定要用功。
我才发愤读书,要做个“才女”,替母亲争一口气。
古书读来有的铿锵有味,有的拗口又严肃,字既认多了,就想看小说。
小说是老师不许看的“闲书”,当然只能偷着看。
偷看小说的滋味,不用说比读正经书好千万倍。
我就把书橱中所有的小说,一部部偷出来,躲在远离正屋的谷仓后面去看。
此处人迹罕到,又有阳光又有风。
天气冷了,我发现厢房楼上走马廊的一角更隐蔽。
阿荣伯为我用旧木板就墙角隔出一间小屋,屋内一桌一椅。
小屋三面木板,一面临栏杆,坐在里面,可以放眼看蓝天白云,绿野平畴。
晚上点上菜油灯,看《西游记》入迷时忘了睡觉。
母亲怕我眼睛受损,我说栏杆外碧绿稻田,比坐在书房里面对墙壁熏炉烟好多了。
我没有变成四眼田鸡,就幸得有此绿色调剂。
小书房被父亲发现,勒令阿荣伯拆除后,我却发现一个更隐蔽安全处所。
那是花厅背面廊下长年摆着的一顶轿子。
三面是绿呢遮盖,前面是可卷放的绿竹帘。
我捧着书静静地坐在里面看,绝不会有人发现。
万一听到脚步声,就把竹帘放下,格外有一份与世隔绝的安全感。
我也常带左邻右舍的小游伴,轮流地两三人挤在轿子里,听我说书讲古。
轿子原是父亲进城时坐的,后来有了小火轮,轿子就没用了,一直放在花厅走廊角落里,成了我们的世外桃源。
游伴们想听我说大书,只要说一声:“我们进城去。
”就是钻进轿子的暗号。
在那顶轿子书房里,我还真看了不少小说呢。
直到现在,我对于自己读书的地方,并不要求如何宽敞讲究,任是多么简陋狭窄的房子,一卷在手,我都能怡然自得,也许是童年时代的心理影响吧。
进了中学以后,高中的国文老师王善业先生,对我阅读的指导,心智的发现至多。
他知道我已经看了好几遍《红楼梦》,就教我读王国维①〔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近代著名学者。
《红楼梦评论》。
由小说探讨人生问题、心性问题。
知道我在家曾读过《左传》《孟子》《史记》等书,就介绍我看朱自清先生古书的精读与略读,指导我如何吸取消化。
那时中学生的课外书刊有限,而汗牛充栋〔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的旧文学书籍,又不知如何取舍。
他劝我读书不必贪多,贪多嚼不烂,徒费光阴。
读一本必要有一本的心得,读书感想可写在纸上,他都仔细批阅。
他说:“如是图书馆借来的书,自己喜爱的章句当抄录下来。
如果是自己的书,尽管在书上加圈点批评。
所以会读书的人,不但人受书的益处,书也受人的益处。
这就叫做‘我自注书书注我’了。
”他知道女生都爱背诗词,他说诗词是文学的,哲学的,也是艺术音乐的,多读对人生当另有体认。
他看我们有时受哀伤的诗词感染,弄得痴痴呆呆的,就叫我们放下书本,带大家去湖滨散步,在照眼的湖光山色中讲历史掌故、名人轶事,笑语琅琅,顿使人心胸开朗。
他说读书与交友像游山玩水一般,应该是最轻松愉快的。
高中三年,得王老师指导至多,也培养起我阅读的兴趣,与精读的习惯。
后来抗战期间,避寇山中,颇能专心读书,勤作笔记。
也曾手抄喜爱的诗词数册,可惜于渡海来台时,行囊简单,匆遽①〔匆遽(jù)〕急忙,匆促。
中都未能带出,使我一生遗憾不尽。
现在年事日长,许多读过的书,都不能记忆,顿觉腹笥〔腹笥(sì)〕原指学识丰富,这里指肚子里的学问。
笥,藏书的器具。
枯竭,悔恨无已。
大学中文系夏瞿禅老师对学生读书的指点,与中学时王老师不谋而合。
他也主张读书不必贪多,而要能选择,能吸收。
以饮茶为喻,要每一口水里有茶香,而不是烂嚼茶叶。
人生年寿有限,总要有几部最心爱的书,可以一生受用不尽。
有如一个人总要有一二知己,可以托生死共患难。
经他启发以后,常感读一本心爱之书,书中人会伸手与你相握,彼此莫逆于心,真有上接古人,远交海外的快乐。
最记得他引古人之言云:“案头书要少,心头书要多。
”此话对我警惕最多。
年来总觉案头书愈来愈多,心头书愈来愈少。
这也许是忙碌的现代人同样有的感慨。
爱书人总是贪多地买书,加上每日涌来的报刊,总觉时间精力不足,许多好文章错过,心中怅惘不已。
回想当年初离学校,投入社会,越发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而碌...
形容有学问的古文,形容一个人满腹经纶很有才华的诗词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王国维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
也比喻勤学好问。
2、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满腹珠玑: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
形容人很有文才。
4、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5、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
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
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6、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7、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
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
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8、博览群书: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11、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
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12、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
13、通文达理:谓有学问懂道理。
14、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15、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6、才高八斗: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17、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丰富。
18、博学多闻: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19、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20、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
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21、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博学多才【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自】:《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博学多闻【解释】: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博学洽闻【解释】:博学:广博。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出自】:《晋书·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才高八斗【解释】: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自】:《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八斗之才【解释】: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自】:《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才占八斗【解释】:才:文才,才华。
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出自】: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 注:一石等于十斗。
石,念 dàn 。
才华横溢【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示例】:他从小就流露出才华横溢的天资来。
满腹经纶【解释】: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自】:《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满腹文章【解释】: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出自】: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
”秋实春华【解释】:比喻德行和才华。
【出自】: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凡尔诸生,各宜踊跃,此日驰驱文囿,竞吐珠零锦粲之词;他年黼黻皇猷,伫收秋实春华之用。
”参见“春华秋实”。
下笔成文【解释】: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出自】: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腹载五车【解释】: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风华绝代【解释】: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
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出自】:《南史·谢晦传》:“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惊才风逸【解释】: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囊锥露颖【解释】:比喻显露才华。
【出自】:《旧唐书·高骈传》:“始则囊锥露颖,稍有知音;寻则天骥呈才,急于试效。
”宋才潘面【解释】:宋玉的才华,潘岳的容貌。
比喻才华出众,仪容俊美。
【出自】:清李渔《奈何天·虑婚》:“我辈居先,常笑文人偃蹇,本自有守才潘面,都贫贱,争似区区,痴顽福分徼天。
”议论英发【解释】:指崇论弘议,才华横溢。
【出自】:《续传灯录·洪英禅师》:“时会下龙象杂遝,而师议论英发,常倾四座,声名藉甚。
”惊才绝艳【解释】:形容才华惊人,文辞瑰丽。
【出自】:清·王晫《今世说·企羡》:“彭羡门惊才绝艳,词家推为独步。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刘英初编修》:“英初本...
求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的读后感
《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
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介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外,她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做法。
读完这部书,相信居里夫人对困苦和灾难的忍耐和工作精神都会催我们奋发,她的处事态度更可以荡涤我们的心灵。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所以能取得,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和教育有关的诗词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参考资料 瑞文网:https://www.ruiwen.com/shi/1104733.html...
苏轼一生的遭遇及当时著名的诗词
苏轼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受父亲苏洵的影响,非常喜欢读书。
他天资聪明,记忆力特别强,每看完一篇文章,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经过几年苦读,年轻的苏轼已是饱学之士,别人看不懂的书,他能看懂;别人不认识的字,他能认识;别人不理解的文章,他能评头论足发一通议论。
这样一来,许多人对他佩服三分,有的甚至要拜他为师。
苏轼名噪一时,洋洋自得。
启蒙老师见了,很是担忧。
特地送给他一张“学无止境”的条幅。
可苏轼看后却不以为然,认为启蒙老师是嫉妒自己,就把条幅丢在书房角落里。
一天,苏轼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命家人贴在大门口: 读遍天下书; 识尽人间字。
苏轼以当代才子自居的对联贴出后,有的人见了点头称赞,有的却连连摇头,启蒙老师气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安。
不知怎的,这事惊动了仙界。
一天,观音大士装扮成一个老太婆,下凡间来找苏轼了。
这天,苏轼正在家里看书,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
他出来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便问道:“老人家有什么事?”观音指指门上的对联,问:“先生真已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了?” 苏轼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傲慢地说:“难道我能骗人?” 观音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我这里有一本书,请先生帮我识识看,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苏轼想:这有何难!他接过书,看也不看,就说:“你听着,我念给你听!”可他仔细一看,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那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
观音在一旁连声催道:“先生,你快念呀,快念呀!” 苏轼急得满头大汗,吞吞吐吐地说:“这……这……”这书上的字他从来没见过,怎么能念得出来呢?他只得问:“你这书是从哪里来的?” 观音笑笑说:“先生,别问是哪里来的啦!天下的书你不是都已读完了?快念啊!” 苏轼满脸通红,只好回答说:“我没有读过这本书。
” “你这本书都没有读过,那为什么要贴这副对联呢?”观音问道。
苏轼听了,羞愧万分,伸手想把门上的对联撕掉。
观音忙上前阻止道:“慢!我把这副对联改一下吧。
”边说边把对联改成: 发愤读遍天下书; 立志识尽人间字。
“年轻人,不要再狂妄自大了!学无止境,学无止境啊!”观音谆谆告诫。
苏轼听了,茅塞顿开。
回转头正要拜谢那老太婆,谁知早已无影无踪。
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神仙在点化自己哩! 苏轼回到书房,立刻找出启蒙老师赠的条幅,把它张贴起来。
从此,他谦恭苦读,勤奋学习,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
回答者: hjfhhq - 同进士出身 七级 8-30 18:42 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4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
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
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
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
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
一,书香世家 苏轼,字子瞻,又宇和仲,自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即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母程氏是大里氏木(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程文应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因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苏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教。
祖父苏洵等人对他的出世都感到欣喜不已。
三年后其弟苏辙也诞生了。
如果依照苏洵编纂的"苏氏族谱"记载,苏家的祖先最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著名文人苏味道,然而真相难以确定,但可证实苏轼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前的苏斩。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他己经年过而立,结果是屡试不中,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因此他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
苏轼出生后不久,苏洵便到京都去游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受到过父亲的言传身教。
他最早由母亲启蒙,后来因程氏深信道教,便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学习。
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褒奖。
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苏轼与镇上的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垫则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
在私垫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拭在私垫里度过了童年,这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日后的为官做人有很大的益处。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垫里读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傍传》时,他感慨很深。
不自觉地就叹息起来,并对母亲说:"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谤,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谤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谤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的非常快。
二、名震京城 苏轼在二十岁前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学习。
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
关于名人成长的故事
毛主席成长故事 毛泽东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
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毛泽东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
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
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
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俞敏洪成长故事 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
看牛的孩子们,让牛吃得滚圆滚圆的;割草的孩子们,都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的孩子们,从山里带回来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这时候,毛泽东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
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
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
和毛泽东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毛泽东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
前两次参加高考时,俞敏洪的英语成绩分别只有33分和55分,而那时他的目的也只是想到常熟师范学校去读个大专,就连这样的原望最后也没有达成。
就在他几乎准备放弃时,县政俯办了一个补习班,请来一位曾经培养出北大学生的老师来给学生补习英语,俞敏洪由与成绩不够,因而落选。
后来,他的母亲只道了这件事,居然找到从教育局到江阴一中的所有相关人员,最后求他们给自己儿子一个机会。
俞敏洪记得特别清楚,~(母亲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刚好下大雨,从城里走到村里全是小路。
母亲回来的时候浑身是泥,因为她摔在沟里好几次)。
看到这个场景,俞敏洪产生了一种感觉,自己第三年是不可能不上大学的。
进了补习班之后,俞敏洪一改往日的自卑,被选为班长,并且努力而勤奋地学习。
俞敏洪说~(当你觉得拼命是一种快乐的时候,你的学习成绩不太可能上不去。
)后来,俞敏洪的高考总分和英语分数都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
从北大毕业后,俞敏洪留校当了老师,而且一干就是7年。
在北大任教的那段时间,他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大多留学到美国或加拿大。
虽然俞敏洪心里也有些落差。
张爱玲成长故事 张爱玲出生於旧中国曾经地位显赫的官宦家庭里。
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着名清流派的代表, 是李鸿章的女婿。
张爱玲的父亲一身遗少作风, 染有弄花捧月之恶习, 因而夫妻不和。
她的母亲是南京黄军门的女儿, 曾经留过洋。
张爱玲生长的这种家庭, 既给了她得天独厚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修养, 又使她形成敏感而又冷漠、孤僻而又实际的性格。
张爱玲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作家天赋。
三四岁时, 母亲就教她吟诵诗词。
聪颖的她, 一首诗词念不了几遍就会背诵。
她读古典诗词有很好的悟性, 读一首小诗往往能心有灵犀仿作一首。
7 岁左右张爱玲就能写小说了, 看她那信手“涂鸦”之作, 往往叫父母亲乐得手舞足蹈。
小爱玲9 岁那年的一天, 她信笔画了一幅漫画, 母亲说好, 父亲也说好。
她把漫画投给了报社, 几天以后, 从报社寄来了5 元钱稿费, 她高兴得跳起来。
爸爸妈妈说: “这些钱就随你支配吧。
”小爱玲兴冲冲地跑到商场, 她买来了一枝丹琪唇膏, 真叫父母亲哭笑不得。
张爱玲上中学时, 文才已充分显露出来了。
她所在的学校是上海玛利亚女校, 当时的学校有一种文学校刊叫《国光》, 张爱玲经常在校刊上发表小说、书评和论文。
其中有一篇《霸王别姬》写得悲壮豪迈、慷慨激昂, 直令许多男儿叹赏, 其文辞灿烂, 也令许多文豪赞叹。
鲁迅生平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
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
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
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
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
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
以“清流”于“活源”为话题的作文
清流活源 我高考那年的命题作文是《清流与活源》,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已经记不清当时的“大作”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我非常喜欢的诗句。
我真的很佩服出题老师,能将如此生动的诗句再度浓缩成充满哲理的“清流活源”。
1998年5月,我进入太平洋安泰精英班,开始学习保险知识,学做一名快乐、专业、富有的保险企业家。
张全福总经理的一句话令我刻骨铭心,张总说:“今天,你因太平洋安泰而荣;明天,太平洋安泰因你而荣。
”张总的这句话体现的是太平洋安泰特有的企业文化,这与我心目中“清流活源”的价值取向一致。
所以,我在保险行业坚持至今,因为太平洋安泰是我成长的源头活水,培养和造就了我;同样,太平洋安泰的成功发展,源自每一位太平洋安泰人的努力,我们都是太平洋安泰的源头活水。
清流活源,不仅仅是我对公司文化的理解。
清流活源,更是我对所从事的寿险工作的理解。
如果说,我们经营的事业是一条奔腾的长河,客户的信任与支持就是那源头活水,激励我们创造事业的波澜壮阔;如果说,客户的人生旅途是一条涓涓的细流,相信我们的真诚与关爱就是那源头活水,伴随我们的客户,实现人生一个又一个的追求! 我热爱保险,因为我爱我的客户朋友。
一直以来,保险似乎与不幸连在了一起,保险代理人似乎就是手持理赔支票的形象。
在我的观念中,我有责任分担客户的痛苦并予以帮助,但我认为,与客户分享幸福与快乐却是我每天在做的事情。
我最关注客户的健康,身体的健康,心灵的健康,因为我觉得,有了健康,我们就能一起快乐地享受幸福人生。
我热爱我的客户朋友,因为他们太可爱,买了保险还“卖”保险。
葛总说过,保险行销的最高境界是一群客户在销售保单。
我的客户几乎都是他人介绍的,其中大部分是老客户“促成”的。
更有客户认同了保险,认同了我和公司,“跳槽”做起保险代理人,我的直辖组员大部分来自客户。
清流活源,是我对人生的理解与思考。
我早已不是以前坐在考场充满幻想的考生了,现实中竞争与有意义的人生更需要勤奋与付出,在我的身上增添的是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此时此刻,我与各位朋友一起分享———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咏梅 陆咏梅联系方式:MP:13501677629 《国际金融报》 (2002年03月21日第八版) (清流与活源) 作者: 七彩故事 时间:2007-12-17 浏览次数:386 大自然的清甜甘露——清流.总能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愉悦感.让人瞬间陶醉,接受心灵的净化.总能让人不经意间遐想到如此清流的活源所在.这似乎是一个更具诱惑力的念头.沿着潺潺清流引向深奥的人生历程: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成功,都不是凭空的运气赋予的.需要点点滴滴的努力,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能造就成功. 一个人的成功,就好比是一股清流,它的货源——自信,勇气,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也是走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要想做一个博学的知识人士,就必须饱读各种书籍,阔宽知识面,为走向博学,走向成功埋下坚实的基础.付出了,努力了,才可能被给予成功,给予回报. 宋代理学家朱喜曾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文学作家,要做到下笔如有神,集精华于文字.就必须饱读古今文学,渗透文学的根源,这才是日后走向文学辉煌的所在.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成功文士. 譬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实验成功.作为一名科学研究者,成功的活源就是创新,创新是科学的灵魂,民族的活源就是创新,创新是科学的灵魂,民族的灵魂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造就科学的辉煌灿烂.创新的灵魂随时随刻缭绕在科学领域的上空.照亮整个民族的彼岸,整个世界的彼岸. 对于清流与活源,可能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诠释,但无论怎样诠释,活源终究是清流的发源处,正如努力是成功的基石一样. 清流,活源,这两种自然景观,表面看过去是如此简单平实的事物.事实上它并不如此简单,细细领悟,细细思索,你会发现仅仅是这么简单的事物原来也能诱发出如此多,如此深奥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