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人贬官黄州,闲暇无事,便以悠闲的心境去对待周围的景物。他柱杖漫步村舍古城,虽然景致荒凉,周围都是“乱蝉衰草”,但是,词人依然能发现“林断山明竹隐墙”的别致景色,仰视则是“翻空白鸟”,生机勃勃;俯看则是“照水红蕖”,馨香灿烂。画面色彩相宜,动静相配,再加上雨后清新的空气,词人怡然自得其中。结句化用唐诗,表现自己从自然景色中所获得的愉悦。
【少年游】(润州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这首词写别后思念。首先回忆起来的是“去年相送”。那送别之际,雨雪霏霏。而今冬去春尽,离人犹不见回家。思念之时,只能饮酒解愁,对明月、双燕而自我怜惜。这么一首抒写别离情思的词作,苏轼写得也与众不同,读起来感觉到爽快利落,朗朗上口。与他人之牵肠挂肚、肝肠寸断之作明显不一样。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序中的介绍来看,这首词写的不过是途中遇雨时所持的态度和所得的感受,然而,词人是在借此表露自己的人生态度,展示自己的宽阔胸襟。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由于“雨具先去”,同行者皆不堪,可以想见他们通身湿透、急匆匆寻找避雨处所的“狼狈”相。而苏轼却是另一番气度:他在风雨之中“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另得一番乐趣。骤雨泼身,可以置之度外;“穿林打叶”之声,可以充耳不闻。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遇上了只需坦然对待。仕途与人生旅途中也免不了有坎坎坷坷,有了这种坦然的态度就能安之若素。词人“谁怕”之反诘与“一蓑烟雨任平生”之宣言,决不是故作姿态,那是词人奉行的人生准则且落实于行动。谪居黄州期间,词人不断地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可爱之处。词人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并描述自己此时的生活方式与态度说:“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寓居定慧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直到晚年再遭重大打击,谪居岭南、海南,诗人还是乐观地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惠州一绝》)“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定风波》表面上是写词人对待风雨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词人在政治风雨中的坦然与放达。词人被贬期间,形同罪犯,而他却能把失意置之度外,寄希望于未来:“山头斜照却相迎”。“春风”吹面,既吹醒了酒意,又吹散了风雨,“山头斜照”再次露出笑脸。自然界如此,人生旅途何尝不是这样?只要坦然相对,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难关。词人所期望的未来果然出现在现实之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过天晴,回首往事,这些挫折坎坷都算不了什么。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的胸襟和气度,他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情绪,解脱苦闷,充分表现出豪爽开朗的性格。这样的词在苏轼以前是没有谁能写得出来的。
临江仙.夜归临肇苏轼表达情感
原文: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译文: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
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
家童鼾声如雷,反复叫门也不应。
只好拄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
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夜深风静,水波不兴。
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
赏析:此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①开怀畅饮,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一个豪兴纵饮、有着真性情的诗人形象;②独自回家,敲门不应,独自听江声,一个风神潇洒、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形象跃然纸上;③一个心事浩茫、心情孤寂,不满世俗、向往自由(超脱现实)的诗人形象2.①反衬。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②直抒胸臆。
“长恨”句、“小舟”句,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的主题是什么?(简述)
《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晚上在东坡雪堂喝得微醉,酒醒后又接着喝,直到大醉,醉后归来恍惚已将近三更。
家童全睡鼾声如雷鸣,任你敲门总也叫不应,我倚着竹杖倾听江涛声。
我时常为身不由己而深深遗憾,何时能忘却为利禄功名奔走钻营?夜将尽风静水波平。
一叶小舟从此去,寄身江海了残生。
表达了诗人抱负不得伸展,身不由己,不能摆脱人世间的名缰利索,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以及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作于谪居黄州时期,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
此词上阕叙事,着意渲染其醉态。
写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无人开门,只得“倚杖听江声”。
酒后静立于夜深的长江边,很容易触发联想。
下阕就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几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流放的下场。
躲开名利场,乘坐扁舟,归隐江湖。
全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不假雕饰,语言畅达,格调超逸,颇能体现苏词特色。
...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的主题是什么?(简述)
《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晚上在东坡雪堂喝得微醉,酒醒后又接着喝,直到大醉,醉后归来恍惚已将近三更。
家童全睡鼾声如雷鸣,任你敲门总也叫不应,我倚着竹杖倾听江涛声。
我时常为身不由己而深深遗憾,何时能忘却为利禄功名奔走钻营?夜将尽风静水波平。
一叶小舟从此去,寄身江海了残生。
表达了诗人抱负不得伸展,身不由己,不能摆脱人世间的名缰利索,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以及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作于谪居黄州时期,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
此词上阕叙事,着意渲染其醉态。
写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无人开门,只得“倚杖听江声”。
酒后静立于夜深的长江边,很容易触发联想。
下阕就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几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流放的下场。
躲开名利场,乘坐扁舟,归隐江湖。
全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不假雕饰,语言畅达,格调超逸,颇能体现苏词特色。
苏轼的经典诗词
苏东坡最出名的是他的两首江城子 和 赤壁怀古。
江城子中其一缠绵悱恻 其二志存高远 而赤壁怀古 又是那么的大气磅礴。
一次呈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还有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脍炙人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的诗词都很朗朗上口 但是这三首相信是经典中的经典。
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的主题
在这首词中,苏轼描述了自己饮酒夜归敲门不开,继而独立江边引发畅想,表达了他遭贬黄州之后内心的痛苦与迷茫以及对官场的厌倦与逃避,最后他豁然开朗,认识到人生此世,只有天地永恒,所以,我认为这首词的主题应该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渴望在精神上超越世俗的是非成败,委身大自然,率性而活,获得真正的自由...
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的主题
在这首词中,苏轼描述了自己饮酒夜归敲门不开,继而独立江边引发畅想,表达了他遭贬黄州之后内心的痛苦与迷茫以及对官场的厌倦与逃避,最后他豁然开朗,认识到人生此世,只有天地永恒,所以,我认为这首词的主题应该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渴望在精神上超越世俗的是非成败,委身大自然,率性而活,获得真正的自由
>苏轼的诗
皋[gāo] ,指水边的高地,岸。
阑 [lán],动词, 残;将尽。
縠[hú],绉纱类丝织品。
縠纹:比喻水波微细。
附: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
苏轼的临江仙 夜归临皋,问题: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夜阑风静古...
临江仙 夜归临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赏析:夜阑,夜深。
縠,有皱纹的纱。
縠纹,喻指水面上细小的波纹。
“ 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 亦景亦情,情景交融,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
浣溪沙
浣溪沙 苏轼(其一)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苏轼(其二)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 苏轼(其三)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苏轼(其四)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我只找到这么多!你可以去百度知道里面搜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