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计量单位

时间:2020-09-05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丈(白发三千丈)

尺(桃花潭水深千尺)

重(轻舟已过万重山)

条(万条垂下绿丝绦)

诗歌的量词为什么是“首”?

基本定义 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

量词 liàngcí[classifier; partitive; quantitafier; measure term; unit word] ,与代表可计数或可量度物体的名词连用或与数词连用的词或词素,常用来指示某一类别,为名词所指派的物体可按其形状或功用而被归入这一类别(如汉语“三本书”中的“本”)。

[编辑本段]基本类型 因为量词是用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所以“一个人、两只梨头 、三口钟 、一把茶壶”中的“个、只、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升、尺、寸、丈”等都是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的不同类型。

[编辑本段]名量词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专用名量词 指的是与某些名次有选择关系的量词。

即某些名次只能用某一个或某几个专门的量词,这样的量词就是专用名量词。

例如:一本词典,一匹马,一尾鱼。

临时名量词 指的是某些名词临时处在量词的位置上,被用作数量单位。

例如:a. 端来两盘饺子,拿来一瓶酱油。

b. 坐了一屋子人,摆了一床东西。

这种形式一般表示某处容纳某物的数量。

a组和b组的区别有两点:1、a组的数词可以是任何的数词,b组的数词一般只能是“一”。

2、b组有强调数量多的意味,a组没有。

计量名量词 主要是度量衡单位。

例如:公斤、尺、亩、度等。

通用名量词 主要指多数名词都适用的量词。

包括:种、类、些、点等四个。

“个”这个量词有了通用化的倾向,能够和它组合的名词越来越多。

但是仍然有很多名词只能用其专用的量词,而不能用“个”替代。

例如“电影”可以不说“一部电影”,而说“一个电影”。

但“纸”无论如何不能说“一个纸”。

“去一趟、看一遍、做一次、哭一场”中的“趟、遍、次、场”,表示动作的数量单位,叫做动量词。

[编辑本段]动量词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专用动量词 包括:次、回、遍、趟、下(儿)、顿、番。

这些动量词表达的意义各不相同,和动词组合的能力也不一样,比如“次”和“下(儿)”和动词组合的能力强(即多数动词可以和它们组合),而“趟”只能和“去”“走”“跑”等部分动词组合。

工具动量词 指的是下面例子中的情况:他踢了我一脚。

我打了他一巴掌。

老师瞪了我一眼。

“脚”是“踢”的工具,“巴掌”是“打”的工具,“眼”是“瞪”的工具。

这样的词临时用来表示动作的量。

离开这样的语言环境,它们只是普通的名词。

也可以把这种动量词叫作临时动量词。

把名量词“驾”“人”和动量词合在一次,共同用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计量单位,就是复合量词。

常用的复合量词在构成形式上虽然是“名量词+动量词”,但要注意,名量词一般来说是比较开放,即很多名量词都可以用来构成复合量词,而动量词只有“次”最常用来构成复合量词。

一些复合量词:班次、人次、件次、卷次、例次、艘次、部次、架次、批次、户次、辆次、台次。

[编辑本段]通常用法 量词的重叠:除了计量名量词外,不少量词可以重叠使用。

例如:名量词:个个/件件/张张。

动量词:次次/趟趟/回回。

量词重叠还有一种形式是“一+AA ”如“一个个”“一件件”“一趟趟”,这种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有和上面的重叠形式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意义有三种:1、表示“每一”。

基本同“AA ”重叠式。

小伙子们一个个身强力壮。

2、表示“逐一”。

表示此种意义的重叠形式作状语。

我们要一件件仔细检查,不要漏掉。

3、表示“多”。

他一次次给我打电话。

数词+形容词+量词 数词和量词通常直接组合起来,共同在数量上修饰名词。

但在汉语中有时数词和量词中间插入一个形容词,形成“数词+形容词+量词”这种形式。

例如:他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

这种结构的表达作用主要是对量的大小的强调,含有一定的夸张意味。

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量词是临时名量词,一般计较容易插入形容词。

例如:晚上他吃了一大碗饭。

(2)、如果量词是专用名量词,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要谨慎使用。

例如:他扛着一大件行李。

(3)、能够插入的形容词有限,主要有“大、小、厚、薄、长”等少数单音节形容词。

[编辑本段]举例解说 汉语中的量词,尤其是名量词,特别丰富多彩,是英语、俄语等外国语不能比拟的。

这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有的量词性格很孤僻 ,只同两三个词有交往 ,例如“尊”,只能说“一尊佛像”、“一尊菩萨”等;有的量词却相当好动,交游很广,例如“个”,可以说“一个人、一个问题、一个苹果、一个家、一个座位、一个单位、一个口信”等等。

有的名词又可以同几个量词相搭配,例如: 一只 一顶 一个 一打 帽子 一条 一尾 一串 一斤 鱼 一颗 一粒 一堆 一串 一把 一吊 葡萄 什么量词同什么名词相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如凡是小而圆的东西,如珍珠、米、葡萄、小石子等,可用量词“颗”;凡是细而长的东西,如竹竿、长枪、香烟等,可用量词“支”、“根”。

使用这些量词,不仅表示单位,而且表示出事物的形状来,显得具体形象。

文学家利用量词这个特点,创造出“一轮明月、一钩残月、一弯新月、一叶扁舟、一缕笛声”等简洁形象的语言来。

有的量词还具有褒贬色彩。

如:“两位青年工人协助民警抓住了一伙歹徒。

”量词“...

古诗词里的计量单位

诗句可以用个来做量词吗

1. 一弯新月2. 一轮新月量词的基本定义: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

用法:用在数量词后面 诗词中的量词:1.一( 点 )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东坡2.七八( 个 )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3.长安一( 片 )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4.白发三千( 丈 ),缘愁似个长。

----李白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 行 )白鹭上青天。

----杜甫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 枝 )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 回 )闻。

----杜甫

诗词中的对仗问题

二、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诗词中的对仗除了一般地要求相对的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似之外,还要求它们字面相对,并且词性一致。

一字面相对。

所谓字面相对,就是构成对仗的字词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在这一联中,“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字面意义都是两两成对的;动词“兼”和“接”相对,名词“天”和“地”相对,字面意义也是相对的。

又如:新松恨不高千丈,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在这一联中。

“新松”对“恶竹”,“恨不”对“应须”,“高千丈”对“斩万竿”,字面意义正好相反,表达出很鲜明的爱憎。

二词性一致。

所谓词性一致,是指对仗的字词的词性要求一致。

一般来说,名词和名词相对,动词和动词相对,形容词和形容词相对。

如:欲寻芳草去,还与故人违。

——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和“还”都是连词,“芳草”和“故人”都是名词,“去”和“违”都是动词。

三另外,近体诗中的对仗,除了上述两个要求之外,还有不能在对应的位置用同一字。

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有点类似于后人所说的扇面对。

但是,在对应位置上出现同一个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仗。

这类看起来和对仗很接近的修辞格,在古体诗里较多出现,如“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梅尧臣《河豚鱼》)之类。

初学者要注意,不要将此类也认成是对仗。

三、何谓工对?何谓宽对?工对即词性完全相同的对仗。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不仅是名词对,而且还包含颜色对。

“两个”对“一行”,量词和量词相对,名词和名词相对,“鸣”和“上”是动词对。

像这样上下句每个词的小类都是一致的,是标准的工对。

工对以追求对仗的工整为目的。

在对仗上就有这样一种追求。

如:字面相对也就是词类相同的互为对仗: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

依照传统,名词还可以分为以下一些小类:(1)天文(日月风云等);(2)时令(年节朝夕等);(3)地理(山水江河等);(4)宫室(楼台门户等);(5)器物(刀剑杯盘等);(6)衣饰(衣冠巾带等);(7)饮食(茶酒餐饭等);(8)文具(笔墨纸砚等);(9)文学(诗赋书画等);(10)草木(草木桃杏等);(11)乌兽虫鱼(麟凤龟龙等);(12)形体(身心手足等);(13)人事(道德才情等);(14)人伦(父子兄弟等)。

同类的词相对是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是近体诗常用的工对类型。

同义词相对在近体诗中比骈体少得多。

一联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或基本上同义),是诗家大忌,叫做“合掌”,诗中极少这种情况。

因为诗的篇幅短,要使诗的内容丰富,就应该让每一个词都充分发挥作用。

宽对的一个意思,就是词类上面放得很宽。

其要求是,只要用以对仗的词语词性相同,也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如骆宾王《在在狱咏蝉》颔联: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那堪”与“来对”,对的意味就不是那么明显。

但仔细体会,还是“对”。

又如杜甫《题张氏隐居》颔联: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这一联,乍一读看,对仗的意味也不是很明显。

主要是因为“石门”对“涧道”,“斜日”对“余寒”,甚至“林丘”对“冰雪”,都给人对得不是那么工整的感觉。

其实,这正是对仗的无穷妙用。

对仗艺术不只有工对一个方向,还有宽对的一种艺术处理。

宽对有时能造成更多的变化之美,让人感觉对仗可以层出不穷。

而且宽对能破除匠气,在叙事达意方面也有妙用。

当然,初学律诗的人,还是以求工对为主。

宽对其实是更为纯熟、变化多端的一种对仗艺术。

在对仗艺术处理上,唐人多以自然的工对为主,宋人则多利用宽对来破匠气。

总而言之,对仗的工对与宽对是相对而言的,与艺术高低也不是一回事。

对仗要掌握在工整中求流动、在稳健中见变化这一原则。

诗词,对联中的对仗工整是指什么?

对仗也叫对偶,是诗词中最直观的形式美。

它是一种视觉艺术,同听觉艺术(平仄、押韵)构成诗词完整的格律美。

绝句不必对仗,律诗八句分四联:首联、颌联、颈联、尾联。

中间两联须用对仗。

长律除首尾两联外,均须对仗。

对仗的规则是:⑴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对立;⑵ 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实际上每首律、绝诗内均不可重字)⑶ 语法结构要相同:即句型、词组相同。

如主谓、动宾、联合、偏正及用虚字要相同;⑷ 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特别讲究数字对数字,方位对方位,专名对专名,叠字对叠字等;⑸ 避免“合掌”。

这就是上、下联意义不可重复。

如:“夏荷千支丽,莲花万朵妍”。

这就是犯了“合掌”之弊。

湖南黄奕有一对仗歌:“律诗中间两对联,上句下句成对仗,平仄声调要相反,句型词性要一样。

一联避免意思同,两联也莫太相象。

首尾可对可不对,绝句一般不对仗。

填量词一什么树木一什么清泉几什么野花一什么绿地一什么话一什么清...

一(棵)树木 一(股)清泉 一(朵)野花 一(片)绿地 一(句)话 一(口)清泉 一(开)学 量词定义: 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 量词的基本类型: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如“一个人”中的“个”。

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如“看三次”中的“次”、“看三天”中的“天”。

诗词中的量词 1.一( 点 )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东坡 2.七八( 个 )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 3.长安一( 片 )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4.白发三千( 丈 ),缘愁似个长。

----李白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 行 )白鹭上青天。

----杜甫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 枝 )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 回 )闻。

----杜甫 8.满纸荒唐言,一( 把 )心酸泪。

----曹雪芹 9.不经一( 番 )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 10.众里寻她千百( 度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11.但愿人长久,千( 里 )共婵娟。

----苏轼 12.还卿一( 钵 )无情泪,恨不相逢未鬀(剃)时。

----苏曼殊 13.君看一( 叶 )舟,出没风涛里。

----范仲淹 14.春种一( 粒 )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 15.绕树三( 匝 ),无枝可依。

----曹操 量词歌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鲤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九架飞机,十辆车,小朋友们别记错。

量词歌一头牛,两匹马,五头肥猪一群鸭,十棵桃树万朵花,我家小院一幅画。

量词歌一匹马,两头牛,三只小鸭河里游。

四本书,五只笔,六朵鲜花插瓶里。

七棵树 ,八个梨,九辆汽车十面旗,使用量词要合理。

...

真正的叠字诗词

《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临江远眺渺渺茫茫浪拨天霏霏拂拂雨和烟苍苍翠翠山遮寺白白红红花满前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话传红楼梦宝钗代绣叠字诗飞飞往往燕忙忙两两三三日日长雨雨风风花寂寂重重叠叠泪行行虚虚实实悠悠梦淡淡浓浓俏俏妆切切思思君漠漠伤心心事事茫茫

古诗词中的“蓬”是什么?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蓬:本义即蒿草,蒿草是菊科植物,种子具有像蒲公英种子那样的颖毛,可以随风飘逝,表示一种漂泊的状态。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蒿草长在麻丛中,自然而然就长直了。

蓬,蒿也。

——《说文》彼茁者蓬。

——《诗·召南·驺虞》桑蓬矢六。

——《礼记·内则》若纵火于秋蓬。

——《楚辞·沈江》。

注:“蒿也。

”飘萍浮而蓬转。

——潘岳《西征赋》。

转蓬(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后汉书·舆服志》:“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

”《文选·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颻随长风。

”李善 注引《说苑》:“ 鲁哀公 曰:秋蓬恶其本根,美其枝叶,秋风一起,根本拔矣。

”唐 岑参 《送祁乐归河东》诗:“鸟且不敢飞,子行如转蓬。

”《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打击不算大,狼狈如转蓬。

”唐李商隐《无题》诗:“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引申:蓬厂(草棚);蓬窗(草窗,意为破败的窗户);蓬麻(比喻良好的学习环境);蓬转(蓬草随风飞转);蓬衡(陋室茅舍,蓬户衡门);蓬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穷人的住家)。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客至》

唐诗中“两个黄鹂鸣翠柳”。

在中国古代,量词“个”的用法是怎么用...

中国语文中的量词,常因使用情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义“个”是应用最广的量词.主要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有些名词除了专用量词之外也能用“个”.1.用于人:一个人 两个小孩2.用于人和动物的一些器官:一个脑子 一个鼻子 一个耳朵 一个舌头 一个下巴 一个手指头 一个拳头3.用于水果:一个苹果 一个橘子 一个柿子 一个梨 一个李子4.用于星球:一个月亮 一个太阳5.用于湖海:一个湖 一个海 6.用于事件、动作:一个事件 一个动作 洗个澡 敬个礼7.用于日期、时间:一个小时 两个月 四个星期 8.用于食品:一个馒头 一个面包 一个南瓜 一个冬瓜 一个蛋糕 9.用于用品:一个碗 一个盘子 一个瓶子 一个锅 一个镜框 一个枕头 一个盒子 一个窗户 一个信封 一个壁橱 一个灯泡 一个书包 一个箱子 一个袋子 10.用于机构、组织:一个政府 一个机关 一个办公室 一个医院 一个工厂 一个幼稚园 一个组织11.用于会议:一个大会 一个讨论会 一个辩论会 一个委员会 三个议题 一个决议 一个提案 12.用于理想、想法等:一个理想 一个想法 一个办法 一个主意 一个建议 一个意见 一个念头 一个梦 一个诺言 一个设想 一个假设 一个惊喜 13.用于文体:一个谜语 两个故事 一个笑话 一个插曲 14.用于词语:一个字 一个词 一个句子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