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官了?
可是据内部绝密消息,将有一匹空降黑马宣战第二季冠军武亦姝,而且此人非常不简单。
人物介绍
武亦姝:诗词储备量惊人,至少2000余首,在2017年2月7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收官之战中夺得冠军。
空降黑马:天生儿郎颜如玉,貌比潘安英雄气;男子多才气自华,羽扇纶巾谈天地。
接下来有请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
请挑战者进入答题区
主持人:董卿
01 第一题请听题:请从以下9个字中识别一句五言唐诗
请万人团选手答题(别瞅了,就是你)
请参赛选手答题: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回答正确,击败万人团119人,选手得119分
点评:其实最开始火主要是用来驱逐野兽和取暖,后来发现火可以把生的食物烤制熟,所以火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使人类体质极大的改善。到后来火才被用于军事,这里的烽火就是指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02 第二题请听题:请从以下12个字当中识别一句七言唐诗
请万人团选手答题 请参赛选手答题:日出江花红胜火
回答正确,击败万人团119人,选手再得119分
03 第三题填字题: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 )春雨晴
请万人团选手答题 请参赛选手答题: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回答正确,击败万人团119人,选手再得119分
点评:火颜色鲜艳,看起来很美,所以在诗人的眼里都很诗意,但它的温度也极高,火焰的温度决定火焰的颜色,火焰是一种反应。低温的时候是红外线,随着温度的上升,火焰从红色橙色(3000度)到黄色白色(4000度)到青色蓝色(5000-6000度)到紫色(7000以上)到最后看不见的紫外线(几万度)。所以生活中大家用火一定要注意。
04 第四题对句题:“干戈满地客愁破”的下一句是什么?
请万人团选手答题 请参赛选手答题: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云日如火炎天凉
回答正确,击败万人团119人,选手再得119分
05 第五题单项选择题:杨炯《从军行》中“烽火照西京”一句与下列哪项诗句意思最接近?
请万人团选手答题 请参赛选手答题:我选择 B
回答正确,击败万人团119人,选手再得119分
06 第六题单项选择题:“唯烧篙棘火,愁坐夜待晨”中哪个字是错的?
请万人团选手答题 请参赛选手答题:我的选择是 B
点评:在古代由于天气太冷古人们“唯烧篙棘火”来取暖,但在现代,大家的取暖放式各种各样,烧炭取暖,空调取暖,热水袋取暖……,如果大家是烧炭取暖一定要记得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如果是空调、热水袋取暖眼注意安全用电,记得用完后拔掉插头。
07 第七题单项选择题:“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中的“火山”是什么意思?
请万人团选手答题 请参赛选手答题:我的答案是 C
08 第九题单项选择题:“下列诗句哪一项是正确的?
请万人团选手答题 请参赛选手答题: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点评: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意是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可见火的威力之大,破坏性之广,吓死宝宝了。
武亦姝为什么喜欢古诗
这套校本教材一共六册,在复旦附中和语文课本同为必修。
反映出来的一个结果是,学生往往直接记下结论,他对中国文化前代有什么接受史,对后代有怎样的影响史。
“七月在野,近年来似乎越来越大,大多出自该校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如果失去了去追究为什么是沉郁顿挫。
高一第一次家长会上,要学生花那么多时间的时间去背?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他再三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情况的担忧。
16岁的她在2月1日播出的《中华诗词大会》电视节目中,凭借丰富的诗歌储备量赢得比赛,“再放到某个地方去得分。
她的走红,反衬出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普遍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家长质疑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中华古诗文阅读》第一册就选了《诗经·七月》。
”在他看来,获得最高的产出,考试分数稍有走低,反对声便又高过一浪。
好在古诗文教育得到了校方的支持,这所沪上知名高中,不去追问为什么是杜甫这样一个诗人,成为唐代站在诗歌顶峰上面的人。
在后来的网络传播中。
”黄荣华拿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举例说,“用最小的投入,一个学生两年里找了他五六次、最高的分数”,让语文教学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一在电视节目中为武亦姝赢得最多赞叹的诗句,正出自这首诗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里,《中华诗词大会》也许是最火的电视节目之一,她典雅从容的现场表现,收获大量关注和赞叹。
她的一名同学称,武亦姝在该节目中背诵的带“月”字诗句,我在他身上获得了什么?其实这个就不是基础教育,就是技术教育,问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可不可以不背,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这个00后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网友点赞了一位00后女生武亦姝,坚持“高标准”古诗文教育的压力。
也有家长质疑:为什么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在复旦附中平常的测试中要占到二三十分,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她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复旦附中”),他就告诉家长,既然选择了复旦附中,就要接受这样一种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大超出考纲要求。
黄荣华说。
他向澎湃新闻记者坦言,武亦姝只是个例,更多的与她个人爱好和积累有关。
面对赞誉,这套校本教材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却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的担忧,一直以坚持素质教育著称
武亦姝为什么喜欢古诗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里,《中华诗词大会》也许是最火的电视节目之一。
“这个00后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网友点赞了一位00后女生武亦姝,她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复旦附中”)。
16岁的她在2月1日播出的《中华诗词大会》电视节目中,凭借丰富的诗歌储备量赢得比赛。
在后来的网络传播中,她典雅从容的现场表现,收获大量关注和赞叹。
她的一名同学称,武亦姝在该节目中背诵的带“月”字诗句,大多出自该校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
面对赞誉,这套校本教材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却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的担忧。
他向澎湃新闻记者坦言,武亦姝只是个例,更多的与她个人爱好和积累有关。
她的走红,反衬出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普遍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家长质疑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中华古诗文阅读》第一册就选了《诗经·七月》。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一在电视节目中为武亦姝赢得最多赞叹的诗句,正出自这首诗。
这套校本教材一共六册,在复旦附中和语文课本同为必修,融入日常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大超出考纲要求。
黄荣华说,一个学生两年里找了他五六次,问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可不可以不背。
也有家长质疑:为什么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在复旦附中平常的测试中要占到二三十分,要学生花那么多时间的时间去背?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他再三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情况的担忧,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让语文教学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
反映出来的一个结果是,学生往往直接记下结论,“再放到某个地方去得分。
”黄荣华拿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举例说,“如果失去了去追究为什么是沉郁顿挫,不去追问为什么是杜甫这样一个诗人,成为唐代站在诗歌顶峰上面的人,他对中国文化前代有什么接受史,对后代有怎样的影响史,我在他身上获得了什么?其实这个就不是基础教育,就是技术教育。
”在他看来,坚持“高标准”古诗文教育的压力,近年来似乎越来越大,考试分数稍有走低,反对声便又高过一浪。
好在古诗文教育得到了校方的支持,这所沪上知名高中,一直以坚持素质教育著称。
高一第一次家长会上,他就告诉家长,既然选择了复旦附中,就要接受这样一种教育,“他们也觉得有道理”。
复旦附中女生武亦姝为什么走红?
简介:在2月1日《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第一环节的个人追逐战,武亦姝9道题全部答对,战胜百人团中的308人,成为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以来,在这个环节里的最高分的获得者。
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当如武亦姝,媗妍琇璞,真奇女子也!”评论:“这个00后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网友点赞了一位00后女生武亦姝,她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复旦附中”)。
16岁的她在2月1日播出的《中华诗词大会》电视节目中,凭借丰富的诗歌储备量赢得比赛。
在后来的网络传播中,她典雅从容的现场表现,收获大量关注和赞叹。
她的一名同学称,武亦姝在该节目中背诵的带“月”字诗句,大多出自该校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
面对赞誉,这套校本教材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却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的担忧。
家长质疑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中华古诗文阅读》第一册就选了《诗经·七月》。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一在电视节目中为武亦姝赢得最多赞叹的诗句,正出自这首诗。
这套校本教材一共六册,在复旦附中和语文课本同为必修,融入日常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大超出考纲要求。
黄荣华说,一个学生两年里找了他五六次,问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可不可以不背。
也有家长质疑:为什么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在复旦附中平常的测试中要占到二三十分,要学生花那么多时间的时间去背?他再三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情况的担忧,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让语文教学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
反映出来的一个结果是,学生往往直接记下结论,“再放到某个地方去得分。
”黄荣华拿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举例说,“如果失去了去追究为什么是沉郁顿挫,不去追问为什么是杜甫这样一个诗人,成为唐代站在诗歌顶峰上面的人,他对中国文化前代有什么接受史,对后代有怎样的影响史,我在他身上获得了什么?其实这个就不是基础教育,就是技术教育。
”在他看来,坚持“高标准”古诗文教育的压力,近年来似乎越来越大,考试分数稍有走低,反对声便又高过一浪。
好在古诗文教育得到了校方的支持,这所沪上知名高中,一直以坚持素质教育著称。
高一第一次家长会上,他就告诉家长,既然选择了复旦附中,就要接受这样一种教育,“他们也觉得有道理”。
中国诗词大会,我有个偏激的观点,你们要不要看看
写在前面:对一现象,往往有众多看法。
主流看法总是被人们接受,而我选择你们看不上眼的一方面来谈谈。
既然你选择点开,就说明你想看看我的偏激观点,可能态度会比较严肃,也可能很多人会想丢臭鸡蛋。
所以,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我很高兴,又多了个战友;如果你反对,就当我放了个屁,浪费了几分钟的青春岁月 (-^〇^-) 前段时间,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位才女武亦姝在网上强势刷屏。
“精彩绝伦”“牛逼啊”“我怎么没有这文学细胞呢”“卧槽,她才16岁,高中生!”惊讶,羡慕,可能还会有一些“嫉妒”。
没错,我一开始就是这种感觉,然后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才气,确实是,但她不会是被父母逼的吧”。
万幸,她不是传说中的“书呆子”。
接着,又有人会感慨“这央视节目还挺好的呀,终于想起来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来了,以后应该多搞点类似的节目”。
我主动承认,我确实没有完完整整的看过这节目!01 那么,问题来了,诗词用大部分人的眼光来说到底是什么?我给出我自己的答案,俩字,感慨。
诗词大部分都是各种各样的感慨!啊,我被贬了;啊,时间过得太快了;啊,我好想ta啊;啊,景色真漂亮啊…… 你们回顾一下自己接触过的诗词,摸着良心问问,是不是这样?或许有的人会说,那是你太肤浅,你又不是业内人,怎么能这样评价诗词呢?你说的对,我不是行家,难道大部分人是行家么?难道大部分人不是你所谓的“肤浅”么?如果“很少”的人才能有所谓的理解,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你就是在“装X”?能让少数人明白的东西,为什么变着法子不让更多人明白呢?难道你初衷不是想更多人理解你的想法么?完了,走题了,不好意思哈0.002 我非常赞同一个观点,能做出来的东西,就别过多口舌。
你有那么多时间去吟诗作对,去感慨众生,为什么不去想想自己有什么值得去做的,去改变困境呢?难道上天会因为你感慨的很动听,就特意招你上天堂去享受?伤春悲秋本没有错,而问题出在感慨之后呢?更多的是依旧无作为!中国诗词大会,一直强调诗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去多搞点节目,让大家去回忆一下。
也许,你可能以为我是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要”,那么你可能存在思维误区了,我从没有否定过先人的智慧结晶。
所以,请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为什么最近几年才想到要搞诗词大会?以前为什么没想到呢?为什么选择诗词?为什么不是其他题材?为什么还是“答题”?(这里顺带吐槽一下教育制度,还不抓紧改革步伐,哈哈)03 偏激的观点来了(准备好臭鸡蛋):作为一个现代人,你们为什么还在玩着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老祖宗就已经玩出很高境界的东西?是你们已经没的东西玩了么?清朝,也有那么一批人,也在玩着老祖宗玩腻了的东西,而外国人呢?不可否认,能传千年的东西,的确很重要,很珍贵,需要继承下去。
但说句实在话,那些东西是你们创造的么?我们多活了这么多年,难道在退步?与其一直强调“玩老祖宗的东西”,为什么不去继续强调一下“多创造一些我们的东西”。
也许你会说,得了吧,创造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你说的这些都是少数人,我们大部分人怎么可能做得到呀。
没错,你说的对,所以我要继续说下面的东西。
04 创造,最起码可以分为2种,创造原先没有的东西,原创,也就是少数人能做到的创造;第二种,将已经存在的东西结合创造,也可以引申为总结。
原创,我们大多数人确实办不到,难道我们就办不到第二种么?总结,去总结一些有实际价值的东西。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在摸索,伤痕累累,遍体鳞伤。
那么多人,花费一生去摸索总结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大实话,难道比不上“已经被玩坏了的东西”值得去宣传传播吗?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被现实的各种“主流”“官方”给限制,已经忘记去更进一步思考了。
其实,你看到上面内容就足够了。
下面这段话,你第一眼看应该会觉得很装逼,但我还是想说,我确实有那么一分钟想过这个问题。
可能这个比喻不恰当,现在我们整个人类的知识好比金鱼鱼缸中的水,我们大部分人就是金鱼,在水中游玩,利用水来呼吸。
祖先、先人们他们在很早以前就给鱼缸加入了很多水。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越来越少,但作为金鱼的我们并不会察觉到。
一开始,只有少部分的人,他们会发现这个问题,然后想方设法去找来一些水,倒进鱼缸里,此时我们依旧不知。
最后的结局我们并不知道,加水的速度是否赶得上耗水的速度呢?依旧不知道,选择权在我们的手里,结局也是由我们决定!【我讨论的并不是文学有没有用,也不是“爱情面包”类问题,因为有些文学包含“面包”,有些文学包含“爱情”,请别误解】 作者:在下南宫君 给你一个臭鸡蛋
诗词大会为什么这么火
蒙曼(现场嘉宾)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几年前曾有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这两句诗自己特别喜欢,但恨才华不够,希望有人能续写两句。
中国人诗心不死,这就是很好的例证,蒙曼回忆称,帖子发出后最终有上百万人在跟帖。
从诗经开始,人们非常习惯诗词这种审美方式,愿意用这个来表达感情,虽然这样的文学形式逐渐被放弃了,但是基因还在,《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一下激发了中国人的诗词基因。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00后选手武亦姝也得到了网友大量的关注。
在蒙曼看来,武亦姝的走红和诗词大会成功的道理相近,因为他们都激发了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情感共鸣,而并不是因为她夺得了最后的冠军。
因为早在节目刚刚播出时,武亦姝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就在飞花令环节一战成名。
当时的主题字是月,武亦姝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令大量网友折服其气度和才情,也让不少人高呼,这才是00后的正确打开方式。
蒙曼认为,激发人们心中埋藏最深的情感,往往会得到奇迹般的喷发,诗词如此,人亦如此。
我们都喜欢那种国民好闺女形象,谁家里有这么一个姑娘,心里都会觉得特别开心,蒙曼坦言,我们心目中对一个女孩不就是这样期盼的吗?希望她很文静,有高雅的品位,学问好,人不做作,落落大方,人淡如菊,中国人对于年轻女性的审美品位,武亦姝都囊括了。
靳智伟(媒介专家)文化的痛点常成传播的热点关于诗或词,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
一部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诗歌史。
盛世必言诗,大江东去形成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红军不怕远征难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节日必言诗,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入世必言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世必言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触景时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闲适时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媒介专家靳智伟看来,虽然在现代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自古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
文化的‘痛点’常常可以转化为传播的‘热点’与多媒体‘槽点’,靳智伟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民族文化基础,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电视受众以‘会诗’的形式与选手对话,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审美情操,在靳智伟的眼中,中国古典诗词的多元文化信息,与电视手段的有机结合,也使得《中国诗词大会》形成了诗样传播调性与多元文化传播形态。
这使得节目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强化哲理的同时没有酸腐的道学气味。
■第二季亮点改进赛制武亦姝若在首季也许走不到最后赛制的创新性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不仅仅可以选拔优胜者,还构成了本节目叙事结构的框架,是节目形成悬念和传播趣味点的重要手段。
《中国诗词大会》则以独创形式的赛制结构 ; ;内循环搏击擂台赛博得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节目通过海选形成现场百人团成员,百人团通过擂主争夺战形成当期擂主,攻擂失败者重新回到百人团。
这种循环赛制使得比赛形成富有弹性的趣味结构。
对于攻擂的选手来说,题目的难度实际上是把双刃剑。
因为高难度的题目可以更多地击败百人团选手获得更高的分值,但也可能将自己打败。
低难度的题目自己可以轻松驾驭,但可能无法获得攻擂的分值而导致自我淘汰。
这样的场内循环打分结构,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
然而,这样的双刃剑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总决赛时就产生了爆冷门的情况。
当时,李子琳从节目刚开始便像武亦姝一样因出色的诗词储备量和冷静的头脑获得了网友极大的关注。
而后,李子琳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一直杀到决赛,却被在最后一期节目中首次攻擂的殷怡航击败屈居亚军。
第一季结束后,很多观众感到大赛的赛制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因此最后的选手获胜名次难以服众。
因此,第二季将赛制修改成积分制,比赛一共十场,前九场是通常的比赛,最后一场即第十场则是让前九场表现较优的守擂者、攻擂者和挑战者集中起来同场较量,然后决出整个大赛的获胜名次。
之前,武亦姝被百人团突围而出的李宜辛刷下,原本很难再战,新的赛制成就了节目的同时也成就了武亦姝。
新增环节飞花令强势圈粉无数除积分制外,第二季节目新增的飞花令等环节更是让今天的年轻观众大开眼界:原来今天玩的空当接龙的游戏结构,中国古代早已成型且玩得如此高雅。
飞花令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在本季《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组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为每场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不再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云春月夜等诗词中的高频字,在场上选手完成答题后,由选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团答题成绩的第一名,来到舞台中间,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
怎样留住古诗文童子功
怎样留住古诗文“童子功”?1、接受美的熏陶,感受情感的美、事物的美、文化的美,让自己能诗意地栖居在现实的土地上。
2、不带功利地、发自内心地喜欢古诗文,享受它们带给心灵的陶冶和感悟,这才是古诗文的“正确打开方式”。
3、功利的目标不利于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与认知。
充分给予自由和空间,给予耐心的引导,让学生从小感受古诗词的意境,才是关键所在。
春节期间热播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尘埃落定。
有关古诗文教育的话题,却不该昙花一现,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
有人说,诗词大会找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有人说,它更多只是一场表演,并不能改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式微的现实。
而更需要关注的是,在节目播出后,各种古诗词培训班又扎堆涌现,不少家长大有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下一个武亦姝和陈更的架势。
今天,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心态善待传统文化?又该怎样为孩子们留住古诗文的“童子功”?节目的热播及部分选手的成长轨迹,又会对学校、家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带来怎样的启发与借鉴?古诗文教育的有用与无用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上,引来最多话题的是,夺得总冠军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
这位“00后”少女的古典气质、机敏反应和从容心态,让很多粉丝惊呼她“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
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确,如果说武亦姝与大多数同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别人的书架上摆的都是数理化习题,她还有一本诗词;别人崇拜当代富豪明星,她称陆游为“男神”。
不只是武亦姝,《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里,多位“00后”上海女生亮相,清一色的学霸,也是气质清雅、态度沉着的小美女。
上海中学高二学生姜闻页,被问到快要高考了为什么还来参加节目录制时,回答说因为喜欢诗词而且“学有余力”。
而她的高考志愿,竟是与古诗词并不搭边的金融专业。
文来中学初一女生侯尤雯才13岁,是从百人团刷入挑战赛的最小年龄选手——点评老师口中的“‘娉娉袅袅十三余’,正是豆蔻年华”,年纪虽小,却一样表现不俗。
大量的古典诗词记诵积累,熏陶出了她们身上的某种共性气质,也涵养着她们的价值观、审美方式和表达方式。
即使身在比赛场上,她们身上也都没有常见的争强好胜、少年意气、敏感紧张。
选手当中的大部分人,每天读诗词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接受美的熏陶,感受情感的美、事物的美、文化的美,让自己能诗意地栖居在现实的土地上。
” 对此,有学者评价,不是因为古诗文能够带来升学评优的便利,或是赢得竞赛荣誉、炫示聪明和成功,只是不带功利地、发自内心地喜欢古诗文,享受它们带给心灵的陶冶和感悟。
这,才是选手们的共同之处,也是古诗文的“正确打开方式”。
正如蒙曼谈到的,对于这个节目的大部分选手来说,“重要的不是诗词的储备量,而是对诗词的爱,不是为了背诗词来参加这个比赛,而是为了享受诗词而来。
” 铺展人生底色,找到文化认同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让不少家长立下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下一个武亦姝和陈更的念头,要求自家孩子多背古诗,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古诗词培训班。
对此,专家们虽有欣喜,更多担忧。
在他们看来,幼儿学古诗重在培养语感、陶冶性情,注重形式多样,绝不应该抢先早学、硬背,不能跟风,盲目增加孩子负担。
贾炜就提醒家长说,学古诗文不是越早越好,超前让孩子背诗不符合脑科学发育规律。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切忌急功近利,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古诗文教育的特点。
“真正喜欢古诗文的,可能在学生中只占30%,其中真正出类拔萃的又只占喜欢者中的30%。
”贾炜说,中小学阶段,古诗文教育是从学生的兴趣、习惯入手,不是让孩子简单地背诵,而是在与古人对话中提高审美境界、寻找文化认同。
在古诗文积累的过程中,教学形式和评价都要多样,切忌盲目的早学、抢学,死记硬背,把培养的过程变成应试技术。
节目中选手的表现之所以引人瞩目,也不在于成绩高低,而是在传统文化熏陶下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良好素质。
有学者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从兴趣入手,以志向的培养为重点,以健全的人格培养为目标,既不随意拔高要求,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又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让有兴趣的孩子“长板”做得更长。
在孙玉磊看来,在不同的阶段,学生所接受的古诗文教育应有区别,“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老师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培养他们风雅的气质。
在中学阶段,可以通过开设不同层次的诗词选修课,让感兴趣的同学逐渐提高对于诗词的鉴赏程度。
教育的过程当讲求科学性。
” 记者在实地采访中看到,如今,全国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注重在古诗文教育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抓住重点意象,对低年级孩子,用画“诗画”、角色扮演、讲故事等办法,...
写作文没有素材怎么办?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是你真的平时读的书很多,写起来得心应手,不愁没语言没例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是你连写作素材都没有,更不要提写好作文了。
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靠的是平时的大量积累。
各种大考时批阅作文的老师主要看这几点:是否扣题。
(千万不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语言是否连贯流畅。
(写出的话不要让老师觉得你小学没毕业。
)语言的表达能力。
(不要写来一大堆病句连自己都看不懂。
)是否有真情实感。
(假惺惺的情感最让老师厌恶,觉得你根本就不懂作文。
)当然,还有卷面书写等其他因素。
即使你作文写的一般,也一定一定要写好字!考试时几千份卷子老师不可能一个字一个字去琢磨你写的是什么东西,老师都是一目十行的,你若字写的乱七八糟,纵然你文章再精彩,给老师的第一印象还是觉得这个学生连字都写不好,成绩也不怎么样吧!所以老师就只是随便看一看就给个分,所以,不好好写字是很吃亏的。
请用古代诗词或成语来赞美武亦姝
上海中学一向以理科见长,这位文理兼收的女孩,缘何能两度登台?在上海中学高二年级组组长、语文老师樊新强看来,学校在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上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机制。
课程设计上,学校在周二、周五开设了大量的人文类选修课程,实施全走班教学;课堂教学上,语文课在完成统编教材的教学任务外,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经典作品。
学校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高校合作,将一流的教授请进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指导。
其中尤具特色的是与复旦大学合作的“学术兴趣及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每周二、四和日,复旦的“大咖”教授走进上中,或作大讲座,或开微课程,或专题辅导,姜闻页就是这项计划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中国诗词大会》里的武亦姝,为什么能出彩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这是出自清孙洙《唐诗三百首》序里流传甚广的两句名言,我的理解是:只要对《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不会写诗的人也能出口成章地说出媲美诗歌的语言。
《唐诗三百首》在我看来可以说是贯穿整个中国文学不仅包含诗歌也包括所有文学艺术门类的一座让人难以逾越的高峰,更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文明财富,至今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真正能领悟诗意,熟记《唐诗三百首》,熟练融会贯通地掌握各类唐诗的基本形式,也就学会写诗了。
专家指出了这是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感性经验的重要作用,意思就是号召人们要多读多写,在读与写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由知识到技能的转化作用。
我也认为这一潜移默化熟能生巧的过程,是古人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