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药物有关的古诗词

时间:2020-08-29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一、蝉:“四载孕育一暑鸣,解衣振翅春木行。今秋随风且归去,尚留金缕退翳阴。”

二、何首乌:“草木亦含天地灵,根能生藤精生神。首乌补肾乌须发,夜交养心安神宁。”

三、北柴胡:“生于半阴半阳坡,此物微苦性微寒。疏散少阳经寒热,春升万化中气添。”

四、 醉花阴·从医十年

潜沉从医十春秋,岂畏人消瘦;

漫路勤为舟,研阅百卷,签纸盈双袖。

岐黄史籍实浩瀚,须精心探究;

辰光易流逝,当紧操术,增万人之寿。

五、 中药诗六首

有福之女

身处重楼观玉竹,面施轻粉着蝉衣。

杯斟白酒胡麻饭,海马将军喜远归。

有功之臣

天丁大戟穿山甲,铁脚灵仙鬼见愁。

十大功劳金不换,红花月季上乌头。

有备无患

六月雪飞夏枯草,常山独活白头翁。

余粮小豆陈仓米,故纸防风静守宫。

休闲之人

金箔河车千里光,使君夜合卧蛇床。

闲观木槿垂盆草,小坐莲房五味尝。

赞誉红娘

红娘笑立南星夜,鬓插金钗石决明。

忘却防风传蜜语,含羞大力助张生。

小园观景

蝴蝶双双飞紫菀,时当半夏赏丝瓜。

满园玉果金钱草,荷叶浮萍映日斜。

谁知道大名医圣李时珍?

李时珍是药圣而不是医圣,万密斋才是被康熙皇帝嘉封为“医圣”的万密斋 (1499 ~ 1582) 医圣。

原名万全,是明代著名的大医学家。

与李时珍齐名。

生于罗田(今属湖北)大河岸,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定为明清时期30位著名的医学家之一。

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行医五十年,以儿科、妇科、痘诊科享有盛誉,在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方面独树一帜,誉满鄂、豫、皖、赣等各省,名噪明隆庆万历年间,后被康熙皇帝嘉封为“医圣”。

所著《万密斋医学全书》对临床医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子目有《万氏儿科》、《妇科摘录》、《妇科发挥》等10多种,108卷。

其专著《养生四要》对养生保健、预防疾病、优生优育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的“寡欲、慎动、法时、却疾”的养生理论不仅要比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心理平衡、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的养生理念早几百年,而且内涵更全面、更先进、更科学,为“中华养生第一人”。

万密斋在继承家学的同时,注重临床实践,医学造诣甚深,尤精于切脉、望色。

对疑难病症,善于辨析和诊断。

儿科方面,他在家传十三方的基础上,归纳出小儿的三种病因,提出不滥吃药、以预防为主的见解;在妇科方面,阐明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强调培补气血,调理脾胃的重要,在中医妇科史上有深刻的影响。

他发明的“万氏牛黄清心丸”,至今仍为治小儿急惊风的良药。

万密斋注重于分析病情,灵活运用古方。

其处方是施药少而疗效好,创造了不少起死回生的奇迹,因而被时人称之为“神医”。

万密斋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总结和整理了祖辈和自己的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写出了《万密斋医学全书》,共100余卷,约150万字,是中国医学史上继《千金要方》后的又一部中医学全书。

它汇集并发展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医学成果。

既有中医理论和医学典籍的阐述,也有关于疾病的预防、保健、养生、胎教等方面的论述,深入浅出,论证精辟,施方简要。

全书中的许多篇章,是借诗词歌赋的形式叙述,脍炙人口,对后世和海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万密斋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贡献多、影响大,故他辞世后,是用“京畿御葬”的形式,安葬于家乡大河岸广家岗。

乡民自愿筑祠于墓旁作为纪念。

清康熙皇帝追封万密斋为“医圣”。

与药物有关的古诗词

有什么古怪的中药名?

中药种类繁多,而药名历来是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好题材,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演绎出出了新的篇章,现辑录部分佳作于下,请各位欣赏: 一、今安徽潜在县汪济老先生用六十余味中药名所作《致在台友人》的信 白术兄: 君东渡大海,独活于生地,如浮萍漂泊,牵牛依篱,不知思念否?今日当归也!家乡常山,及祖国熟地。

春有牡丹,夏有芍药,秋有菊花,冬有腊梅,真是花红紫草苏木青,金缨银杏玉竹林,龙眼蛤蚧鸣赭石,仙茅石斛连钩藤。

家中东园遍布金钱草、悬紫草;西园盛开百合花、月季花:北墙爬满络石滕、青风滕;南池结有石连子、黄实子。

但见青果累累,花粉四溢。

令尊白前公,拄虎杖,怀马宝,扶寄奴,踏竹叶,左有麝香,右有红花,槟榔陪伴上莲房,已是巍巍白头翁矣!令堂泽艺婶虽年迈而首乌,犹千年健之松针也。

唯思念海外千金子,常盼全家合欢时,望勿恋寄生地,愿君早茴香(回乡)! 表弟:杜仲顿首 二、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

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三、一封用中药名串成的诉状 古有一才女,其父从业中医,兼营药铺,有空时喜欢吟诵《汤头歌诀》,女受此熏陶,对中药名称、性味、功能早有领悟。

一日无事,她巧借药名串成一篇诉状,由于辞情恳切、构思奇巧,其父览后,不禁拍手称妙,其状书云: 具状人红娘,为告木贼拦路抢劫,殃及夫、子事。

窃氏有夫黄柏,男黄连,因往硫黄( 留隍)发卖乌药,一去半夏,仍未见附子(父子)茴香(回乡)。

适有邻亲杜仲告知:某日,夫君一行经过常山,遭木贼拦劫,被抢去青相(箱)子一只,陈皮鞋一双,又强*使女四人:木香、乳香、丁香、麝香,唯麝香不从,遂被捆于马前,打得红花血竭,望大人查明泽泻(贼舍)惩办顽凶。

民等沾恩。

谨状。

在短短130多字的诉状中就嵌入了20多种中药名,情趣盎然,故一直流传至今。

四、古代名人用中药名写的情书 冯梦龙的《桂枝儿》: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

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

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清代褚人获编的《坚瓠集》中载有两封苏州詹氏夫妇的两地情书,亦通篇皆用药名。

———其妻给丈夫的信上这样写道:“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开无主矣。

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奈何!奈何!”其夫给妻的回信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苍耳子,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至时自有金相赠也。

”从这些有趣的中药名组合而成的古代男女情书中,我们可以了解明清两代时,中药业在我国的兴盛和中药知识在我国古代民间的普及。

五、中药名联 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尤妙小柴胡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丸 《镜花缘》第70回: 风吹不响铃儿草 雨打无声鼓子花 长寿 金盏草 蝴蝶花 木贼草 慈姑花 半夏 玉簪花 蜜蜂草 水仙花 妒妇草 还有将中药名嵌入对联的。

如: 稚子牵牛耕熟地, 将军打马过常山。

(“稚子”即杞子,“打马”即藩打马。

) 又如: 一阵乳香知母至, 半窗故纸防风来。

有副药名联更奇妙: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甘草),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一中药店门联: 将军红大戟 国老金重楼。

将军是大黄的别名,红大戟即红芽大戟。

红原为形容词,这里作为动词,红大戟意为杀敌立功。

国老是甘草的别名,金重楼即重楼金线,是蚤休的别名。

金,这里也作为动词。

一中药店老板新婚,友人送他一副对联: 金钗门东广植忘忧草 王孙房苑常开合欢花。

金钗,是石斛的别名;门东,是麦冬的别名;忘忧草,是萱草的别名;王孙,是黄芪的别名;房苑,是防己的别名。

上下联共用了六个中药名,表达了祝贺之意,匠心别具。

刘寄奴,据《南史·宋本纪》载: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首先发现这种药,每遇生疮,敷之即愈,因而得名。

何首乌,是唐代一个姓何的老人常以一种不知名的药物来充饥,因而寿高一百...

写对联:上联第一个字是“青”,下联第一个字要“屿”,上下联分别...

连环联,是一种制联方法,又叫顶针格、联珠法,联中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一样,读来饶有趣味。

如“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

”“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

”“烧火火烧烧火杖;渡船船渡渡船人。

”“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等等。

再如: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走洲不走。

这是湖南长沙流行的一副对联,联语综合运用了顶真、同音异字等多种手法,联中“阁阁”、“鸽鸽”、“洲洲”、“舟舟”等顶真,“鸽阁”和“洲舟”同音(或谐音),颇具匠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一位相国小姐,貌秀丽,有文采,立志要嫁一个才子,条件是只要对通她的上联,不论贫富都行。

她把上联贴在相府门外: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这上联运用的技巧更多,有顶真、拆字、集句等,联中“寺”、“诗”顶真,同时“寺”和“诗”都用前面两个相联的字组合而成,最后一句唐诗中,“月”又是“明”字中拆出来的,难度很大。

一位姓林的书生写出了下联,贴在相府: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相国小姐看了,非常满意,便与之结为夫妻。

还有这样一副对联,综合运用连环与回文技巧,堪称连环联中的妙对: 僧过大佛寺,寺佛大过僧;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在连环联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吴文之对客人联。

传说吴文之幼时能对,某日家中来客出对: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成锦绣;吴文之对曰: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客人叹为观止。

三国名将关云长,在民间千古名扬;关帝庙到处可见,以北京为例,最多的庙宇就是关帝庙。

清代的关庙,北京城内外达到二百多个,占北京总庙宇的十分之一。

其它地方的关帝庙也不计其数,关帝庙联也各有特点。

湘潭市关圣殿联: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辞鲁肃,江南士子尽低头。

此联突出了关羽勇武好胜的性格。

左宗棠曾撰常德关庙联: 史策几千年未有,上继文宣大圣,下开武穆孤忠,浩气长存,树终古彝伦师表; 地方数百里之间,西连汉寿旧封,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想当年戎马关山。

上联说关羽上继文宣大圣(孔子),下开武穆(岳飞);下联结合地理形势与关羽的事业加以发挥,很有特色。

宁夏六盘山上有座关帝庙,其庙联是劝人诚心做人: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 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

这副对联叫人学关羽的品德,不要假心假意。

台湾的一副关帝庙联,则用“忠义”二字对关羽的一生作了高度概括: 义勇腾云,一朝兄和弟; 忠心贯月,千秋帝与王。

在居室内挂一副对联,可以反映出主人的志趣、爱好和品格。

爱国教育家蔡元培举进士后,供职翰林院,他曾在寓所贴上一联: 都无作官意; 惟有读书声。

蔡先生并不是故作清高,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腐朽,愿意沉醉在书声中。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年轻的时候也是在读书声中度过的,他的书斋联是: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为自己的《缘缘堂》书房写联: 星河界里星河转; 日月楼中日月长。

书斋联宜恰到好处,不宜夸海口。

否则,引人笑话。

清代才子袁枚居随园,曾在书斋里挂一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所谓《三坟》、《五典》、《九丘》,都是传说中的上古之书,早已不传,袁枚如何读得到?袁枚的好友汪客甫听了,登门找他借上古之书,他自知惭愧,连忙撤掉了对联。

许多卧室联是个人好恶的表白。

郁达夫的故居联: 绝交流俗因耽懒; 出卖文章为卖书。

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家里曾有一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此联简直已是范老的座右铭了。

某地有一庸医,不通歧黄,常常误人性命。

有人因撰一联贴于其门: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上下联各用一成语,但隐去一字,真是妙语天成。

民国时期,曾广泛流传一联: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借“税”与“岁”、“贫”与“平”谐音,对当时苛捐杂税众多、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清朝有年科举考试,题用《大学》句“昧昧我思之”。

一考生视力不佳,把“昧昧”看成“妹妹”。

批卷者看了,不觉好笑,挥笔写出批语,与考生之题恰成一联: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错了。

古时候,有个读书人,脚有点跛,老丈人嫌弃他,从不让他进门。

一年,女婿居然考中秀才。

丈人请女婿吃饭,席间,丈人出一联嘲讽女婿: 贤婿枉顾,路途坎坷,高一步,低一步; 不巧,老丈人是个独眼,女婿便借题发挥,嘲笑老丈人: 泰山错看,世态炎凉,睁只眼,闭只眼。

1933年1月,红军到了四川枫香沟,当地乡亲敲锣打鼓迎红军,有人写了一副春联献给红军: 红军到,反动逃,土豪劣绅藏猫猫,猫说妙妙妙; 苏区乐,满山歌,人欢马叫笑呵呵,鸡鸣喔喔喔。

这是一副拟声联,上联借用猫的叫声,赞扬红军来了,反动派跑了;下联用鸡的叫声来说明苏区欢乐的情景。

还有一副拟声联,也很有趣: 山童采栗用筐接,劈栗扑簏; 野老买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联中很富生活情趣...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