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
2、红酥手,黄藤酒,两个黄鹂鸣翠柳。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
3、夜深忽梦少年事,惟梦闲人不梦君。
4、借问酒家何处有,姑苏城外寒山寺。
5、洛阳亲友如相问,轻舟已过万重山。
6、爷娘闻女来,举身赴清池;阿姊闻妹来,自挂东南枝。小弟闻姊来,琵琶声停欲语迟。
7、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8、美人卷珠帘,万径人踪灭。两岸猿声啼不住,惊起蛙声一片。
9、劝君更尽一杯酒,从此萧郎是路人。
10、一朝被蛇咬,处处闻啼鸟。
11、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使我不得开心颜!
12、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
13、车辚辚,马萧萧,二月春风似剪刀。
14、满堂花醉三千客,更无一人是知音。
15、垂死病中惊坐起,夜深还过女嫱来。
16、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7、问君能有几多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8、飞流直下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醒时同交欢,儿女忽成行。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21、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知不知。
22、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杵磨成绣花针。
23、天苍苍,野茫茫,一树梨花压海棠。
24、问世间情为何物,两岸猿声啼不住。
25、春宵一刻值千金,绝知此事要躬行。
26、床前明月光,对影成三人。
27、天子呼来不上船,芙蓉帐暖度春宵。
28、桃花潭水深千尺,温泉水滑洗凝脂。
29、人生得意须尽欢,从此君王不早朝。
30、朕与先生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
古诗配画图片
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25a219b26a224f4a57cc7b1539c7bc6a/024f78f0f736afc3ee6850f1b419ebc4b7451239追答:
怎么给古诗配画和图片?
要古诗配画和图片,首先要了解诗的背景,其次是读懂诗的含义,最后还要明白诗人当时的心境,根据这几点来给古诗选择画和图片。
如何读懂古诗:1、注意诗的题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一个“上”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
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2、抓住关键词(句)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
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由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
3、注意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
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小学生简单古诗配画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3%F5%C5%A9&in=8648&cl=2&cm=1&sc=0&lm=-1&pn=2&rn=1&di=966114980&ln=304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3%F5%C5%A9&in=26107&cl=2&cm=1&sc=0&lm=-1&pn=0&rn=1&di=2028508700&ln=304去百度图片搜一下都有啊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古诗词配图
出自近代诗人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赏析弘一(1880—1942),近代佛学大师。
俗姓李,名叔同,天津人。
曾留学日本,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
奥德威是“奥德威艺人团”的领导人,曾写过不少艺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而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郦歌中的不二经典。
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经典古诗词含插图,求推荐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周啸天教授主编,专为3-12岁儿童打造的古诗词亲子读本,包括上、下两册。
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啸天教授精心挑选104篇经典古诗词,是真正适合孩子的,让孩子听得懂、学得会的古诗词启蒙读本。
除疑难词注音、释义之外,还为每一首诗词都撰写了短小精悍的赏析。
本书主要强调“周诵”概念,让孩子一周学会一首诗词。
再辅以104幅纯美的手绘插图,将古诗词的养分进一步深耕于孩子的内心深处。
跟随文学大师的脚步,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1] 书 名读给孩子的古诗词·童子吟(全两册)作 者周啸天ISBN9787535072207页 数224
咏柳怎么写古诗配图手抄报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我很喜欢这首诗的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