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名家劝学的古诗词:
《劝学》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
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时读书已晚。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请写一首名家劝学的古诗词
一首名家劝学的古诗词:《劝学》唐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
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
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
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时读书已晚。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古诗词大全600首劝学诗
1、《浪淘沙》 刘禹锡(唐)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竹石》 郑板桥(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赠父诗》 毛泽东(现代)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4、《劝学》 颜真卿(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偶成》 朱熹(南宋)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6、《石灰吟 》 于谦 (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名人古诗大全
1、《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州桥》【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名人读书的古诗词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 颜真卿《劝学》) 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 刘过《书院》)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 朱熹《观书有感》)4.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观书有感》) 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 陆九渊《读书》)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唐 韩愈《劝学诗》) 7.宋代诗人赵恒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求8句名人名言,8首古诗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吕 坤《呻吟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夫》你从中选吧!
请写出一句关于名人尊师的故事和古诗名句。
鲁迅尊敬老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
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
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关于尊师的古诗名句很多,摘录10句如下: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3、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4、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6、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经:途经。
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
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以上供参考。
来自古诗文中重点词句
语文总复习古诗文阅读 第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
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2.(2011·辽宁)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且夫天地之间,____________,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3.(2010·课标全国)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杂说(四)》] (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4.(2010·辽宁)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3)噫!菊之爱,____________________。
莲之爱,__________________?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考点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考点剖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实际上包括三个要素,即“常见的”“名句”和“名篇”。
所谓“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一是《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这些篇目考查的可能性最大;二是课外的经常引用的名句名篇。
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
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名家名篇,所指既有诗歌也有散文,一般为高中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3.命题规律名句名篇是高考每都要涉及的考点,赋分6分。
一、填充型演练体悟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1)户庭无尘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5)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____。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6)羌管悠悠霜满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整合点拨 做名句名篇默写题常出现的三种问题是写错别字、丢字和倒序。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需要在复习和应试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难写字、生僻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
《赤壁赋》中“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中的“酾”“槊”都是生僻字。
对于这些字,平时要多练,考时应留心。
2.注意同音异义字同音异义字,是命题人最得意的“设伏点”,也是考生写错字的主要所在。
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作”,常误写为“做”;“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中的“禁”,常误写为“尽”;“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常误写为“才”。
这就要求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
3.辨别通假字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在默写名句时考生容易误写成它的本字。
4.注意散文句中的虚词,尤其是句末助词这些词在默写时容易丢掉。
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的“焉”“也”两个助词,常被丢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矣”易丢,且易误写为“也”,而句末的“也”丢的次数更多。
这就要求在背诵散文时,特别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词。
5.留意词句顺序颠倒句子顺序的,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两句的顺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句的顺序。
之所以易颠倒,是因为这些句子多为并列句。
颠倒词序的,如“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易颠倒为“见不贤而自内省也”,“秋月春风等闲度”易颠倒为“春风秋月等闲度”。
对此,最根本的办法是准确理解文意。
二、理解型演练体悟 默写。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名人名言,古诗,成语,越多越好!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4、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
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宋〕李觏《广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