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学生是否需要进行记过处分,学校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学校方面了解事情经过。学校这种消极、相互推诿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对解决这个事情没有积极意义。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的公平、公正迟迟得不到回应,让他再去信任他读书的地方,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对于实施校园暴力的孩子,学校的纠正与处理也是对他们的教导。处罚不是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施暴的学生能够改正行为方式,帮助受暴者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教育部要求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机构,帮助学生处理、调整心理方面的问题。

作为监护人可能没办法时时陪伴在自己孩子身边。所以需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教会孩子怎样面对这些事情,遇到这样事情如何保护好自己。

起码能从客观上把事件的损害后果固定下来。同时家长也要取得学校的帮助,把受暴的情况跟学校老师和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反映,一起商量出解决方案;

或者找施暴孩子的家长来沟通解决问题,或者由校方制作出来解决方案,批评、惩罚、扣分等。一定得让比孩子更强大的部门介入参与,孩子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

就目前来讲受到伤害的孩子的情况如果不在《刑法》的制约范围内,是不是会助长校园暴力的发生,原因很复杂,它不仅是法律缺位的问题,可能还有校园的问题,家长的问题,还有对孩子法律意识和自我防卫意识的培训方面的问题。

肢体上的伤害容易康复,但直接对心理施虐,是直击孩子内心最脆弱的地方,而且这种伤害者可以隐匿起来。所以在看待暴力或者霸凌事件的时候,不光要帮助受到暴力的人,同时也不要简单的以惩罚施暴者为结果就结束事件,也要去帮助施暴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