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的著作(宋应星之天工开物及对世界的影响)
中华民族不仅以“礼、义”闻名世界,如:西周的“礼、义”,孔子的“仁、礼”及现当代的孔子学院;而且在科学和发明等方面对近代世界在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中取到了积百思特网极作用,并涌现出了众多的科学家,如:祖冲之与圆周率,沈括与《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等。
杰出科学家——宋应星
宋应星(1587年——1666年),出生于江西省奉新县北乡雅溪牌坊村(江西省宜春市人),明末清初杰出的农学家、博物学家。
宋应星的主要作品有:《天工开物》、《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等等。
主要成就有:百种全书式的《天工开物》;首次提出声音是靠气体传播的;......。其中编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的初刊及完成
博学多才的宋应星,自幼聪颖好学,兴趣广泛。考中举人后,他多次远游,考察城市和乡村 ,了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观察操作过程,并做了详细记录。公元1637年底(明崇祯十年),宋应星开始就《天工开物》拟写初刊,每写一章节,都要考察及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与文字相配合。后来宋应星做了收入微薄的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经过长达十七年(1637年——1654年)才完成了《天工开物》的写作。
《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
《天工开物》全书共三篇18章(卷)。书中总结了百思特网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在书中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上篇记百思特网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及制盐、制糖工艺;中篇
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炼,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篇记述了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I等。本书中的序论还强调了“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辩证哲理。
宋应星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哲理
《天工开物》在序论中道:“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忌人力也哉。”同时还强调自然与人力各一半,否则,就会失调。宋应星的这一主张具有辩证法的哲学思想,与当代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均相符。即只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杰出科学家宋应星及《天工开物》对世界的影响
首先,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时代,正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初升至发展的阶段,又是英、法等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兴起时期,他们见科学家宋应星及《天工开物》如获至宝,对宋应星加以称赞,对《天工开物》这书被译成日、英、法、德等国版本;其次,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认为:《天工开物》不只是中国、而且是整个中南亚的一部代表性的技术书,其包括技术之广,是欧洲技术书无法比拟的,称此书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称《天工开物》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