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津(在线收听话说天津卫)
古往今来,喜好开玩笑者甚多,笔者也好开玩笑,但玩笑归玩笑,一定要分场合地点,更要把握一个“度”字,若开玩笑不分场合也不分地点,更把握不好一个“度”字,只怕是祸从口出,给自己带来无妄之灾。
且说个光绪年间发生在天津卫的老段子给您各位上眼,您看完了,就知道有些玩笑千万开不得,虽然是无心之语,但最终却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话说天百思特网津北门外有个穷书生,名叫蔡苏子,此人自幼丧父,跟随母亲相依为命,为人老实巴交,是个大孝子,终日苦读圣贤书,只为货卖帝王家,从此改变生活,让自己和老母亲都过上富贵日子。
虽然心有所想,但一直不能得偿所愿,三十大几,仍旧只是个秀才功名,他也不懂得劳作,又不愿意抛头露面,因此家里穷得叮当响,眼瞅着日子越来越难过下去。不巧,老母亲劳累成疾,一病不起,临终之际,有个小小心愿,想要喝一碗鲜鲫鱼汤。
蔡苏子是个孝子,听闻母亲心愿之后,立即翻箱倒柜,准备找些东西变卖掉,换几尾鲜鱼给老母亲熬汤。那曾想家里稍微值点钱的东西早已经变卖一空,唯有几件破的不能再破的衣裳,丢在街上兴许都没人要。正在发愁之际,猛然间想起厨房还有一口水缸,于是跑进厨房,将水缸舀空,背着缸出了门,准备到“鬼市”把水缸卖掉,换钱给老母亲买鲜鱼。
他是个读书人,非常在乎脸面,不愿意跟贩夫走卒为伍,因此他在“鬼市”的外面站住脚,把水缸撂下,插上一根秫秸穗儿,等着买主询问。
从四更天一直等到五更天,“鬼市”是散场了,他还守着水缸等着买主。正在认为卖缸无望之际,巧了,一对早起的夫妻从路边经过,一瞅有人卖水缸,就凑上前来问价。
蔡苏子一见来了买主,认为是老天爷同情自己,他也不知道行情,张口要五十文。那对夫妻嫌贵,最多给三十文。
蔡苏子一心想着快把水缸卖掉,正好到早市买鲜鱼,于是满口答应。就在买主要掏钱的时候,蔡苏子听到背后有木门开启声,回头一看,是樊记针线铺的掌柜子开门。
樊掌柜子五十多岁,是个十分勤快的人,一到五更,就早早起来,绕着河边溜一圈,回来开张营业。今天他如往常一样早起,见门口有人卖水缸,就走上前,看了一眼水缸,又看了一眼蔡苏子,呵呵一笑,说:“我瞅这口缸已经开裂了,必须要锔了才能用,要不然早晨倒满了水,到了后晌就水漫金山了。”
买主一听这话,本来掏出来的钱又收了回去,夫妻二人转身就走了,樊掌柜子也随即呵呵笑着走开了,把个蔡苏子一人晾在原地。
蔡苏子悲愤交加,眼瞅着自己就能拿到钱给老母亲买鱼熬汤,结果就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自己的心愿落空,可怜老娘还在眼巴巴地等着自己买鱼回去,天啊天,你为嘛要这样捉弄我这苦命之人?
正在哀叹之际,就见远处风风火火跑过来两个人,两人速度极快,眨眼就到了蔡苏子的跟前,其中一人跟蔡苏子撞到一块儿,那人摔了个大趴虎,蔡苏子也被撞了个仰面朝天。
等到能爬起来时,那两个人已经跑远了,在地上却多了个包袱,一定是撞了自己那人不慎掉落的。蔡苏子捡起包袱,打开一瞧,两眼顿时看傻了,包袱之中有金簪珍珠,全是值钱的好东西。若是把这包东西拿回家,自己足可以好吃好喝两三年。可是,这是别人的东西,我若是拿回家,不就成了贼了么?
正在犹豫之时,又有一伙人由远而近,这些人全都身穿官衣,头戴缨帽,斜跨腰刀,分明是巡街的衙差。几个衙差到了蔡苏子跟前,见他手里拿着个包袱发呆,抢过包袱一瞧,立马将蔡苏子捆了个结结实实,接着带回衙门,交由太爷发落。
公堂之上,太爷问他如何劫财害命?蔡苏子百思特网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回事。等到挨了一通板子,才知道大户马家遭了窃,马老太爷也被贼人杀害。而他捡到的包袱之中,正是马家丢失的部分细软。太爷让蔡苏子说出同伙是谁,蔡苏子大声喊冤,被打了个死去活来,暂时押入大牢,另行发落。
马老太爷的小儿子,在京城礼部做官,闻听家里出了事,随即赶回天津,要求县令速速破案,为他的父亲报仇雪恨。
有道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县令只能让人满城搜捕,却一无所获。身陷囹圄的蔡苏子,求狱卒帮着去看一眼他的老母亲。结果听到的答复是,就在他被抓到县衙的当天,他的老母亲就咽气了,是邻居帮着埋葬。
当蔡苏子从大牢里面被提出来,二次上堂之时,已经不再喊冤。太爷明知道不可能是他作案,但苦于抓不到真凶,也只好拿他抵罪。
太爷问他,是不是还有同伙?蔡苏子说有,同伙就会樊记针线铺的掌柜子。于是乎,樊掌柜被带到公堂,最终屈打成招,与蔡苏子一块儿判了秋后问斩。
出红差行刑之日,樊掌柜跟蔡苏子一块儿吃“断头饭”,他怒问蔡苏子,两人无冤无仇,为什么要诬陷好人?
蔡苏子哈哈大笑,笑中带泪,反问他那天早上为什么非要多那一句嘴。若不是因为多嘴,自己早就卖了水缸,买了鲜鱼给老母亲熬汤,完成老母亲的临终心愿。就因为一句多嘴,害得他水缸卖不成,还身陷囹圄,更无法见老母亲最后一面。一切源头,都因那句多嘴而起,难道不该一块儿杀头么?
樊掌柜终于知道源头所在,后悔不已,自己当时只是无心说了一句玩笑话,却不想引出这些祸端,怪只怪自己图一时嘴快,而害了他人一生,如今落到这步田地,该,该啊!
好了,讲到这里,故事就讲完了,据老一辈说,这件事儿还真就不是虚构,百思特网而是个真事儿,早年的南市三不管,一些“撂地儿”的老艺人经常讲这个段子教化世人,且不可图一时嘴快而乱开玩笑,到头了害人害己,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