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酒店入住信息(如何查询自己住过的酒店)先来讲一个“恐怖故事”:你去过哪些酒店,到过哪家餐厅,参观过哪些景点,甚至只是关注、收藏一些内容,都能被所有微信好友看到…是不是细思极恐?
怎么查酒店入住信息(如何查询自己住过的酒店)
去过的酒店餐厅对好友公开:
有用户反映,通过微信登录大众点评后,会看到微信好友关注餐厅、点评景点、签到酒店的信息,且自动关注无法删除,这引发了大众点评泄露用户个人隐私的质疑。
据报道,美团旗下的大众点评正在大张旗鼓地号召用户使用微信登录,与好友分享动态,并给出5元奖励。但是这款APP没有告诉用户的是,它将异常执着地非要帮你跟好友共享信息,关也关不掉。
前不久,北京对李女士按照大众点评的引导,绑定了自己的微信。
但是,她很快觉得不对劲——“大众点评首页开始频繁出现我的好友关注过哪个餐厅、点评过哪个景点、签到过哪个酒店,这些人都是我微信里的好友。”
发现大众点评会跟微信好友分享自己的动态后,李女士赶紧在大众点评的隐私栏里关闭了通过微信号搜索自己的权限,并且在微信的授权里取消了对大众点评的登录授权。
当李女士以为已经“安全”之时,却发现点评的“附近”信息流里,仍然有微信好友的动态显示。通过咨询客服人员,李女士才知道,在自己使用微信登录的短短几天里,大众点评主动替她关注了26位微信好友,并且把他们变成了她在大众点评里的好友,就算她删掉了微信授权,这些好友关系依然存在,此前同步过的信息也不会删除。
李女士逐个取消了对这26位好友的关注,这才算是让“好友”从自己的大众点评里消失。
但是,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我咨询客服人员才知道,我在大众点评还有粉丝。
他们应该也是像我一样,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被系统主动关注了我,也被我关注了。”李女士猜测,“如果他们不取消对我的关注,我是不是还会一直在他们的大众点评里,我的一举一动都会展现在他们的眼前?”
折叠页里有微小的字提醒用户
据相关报道,有微信用户登录相关平台时发现:跳出的简单提示里都没有明确告诉用户一旦使用微信登录,就会将用户对酒店、餐厅的签到信息、关注信息、点赞信息或自己的地址信息分享给微信好友。
而相关隐私协议需点击一个折叠选项才能打开,在手机上呈现的字也只有半只蚂蚁大小。其中显示:
APP可以留存用户的浏览信息、位置信息、旅行计划、常用酒店、租车信息等。经过授权,大众点评还可以向合作伙伴和第三方获得这些信息,也可以向第三方分享这些信息。
这些条款入口不明显,且没有黑字提示,条款中用黑字提示的是“如果您不同意本隐私政策的任何内容,您应立即停止使用我们服务。当您使用我们提供的任一服务时,即表示您已同意我们按照本隐私政策来收集、处理、存储、使用、共享和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也就是说,消费者有没有仔细阅读条款、是不是有意见,只要使用了大众点评,就是默认同意了大众点评对自己信息的采集和使用。
根据2016年颁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APP运营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百思特网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一致认为,大众点评违反明示原则,且以红包为鼓励,涉嫌诱导欺骗消费者。
让李女士最不舒服的是,自己删不掉的动态,还有关注好友时系统自动打包关注,取消时却只能一个个取消,很麻烦。
盘和林把这些障碍解读为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一键关注所有好友,而取消授权则需要一个个取消,等于人为设置了退出难度,是不公平协议。”他解释说,侵权行为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为,一种是不作为,大众点评取消授权后不主动删除相关同步的活动信息,属于不作为侵权行为,同样侵犯了消费者利益。
大众点评:诚挚道歉
7月9日下午,大众点评通过官百思特网方微博表示:我们诚挚道歉,并将着手从如下方面进行产品整改与升级:
1、新增“一键停用第三方全部社交关系”功能,用户选择该功能后,即可一键停止关注微信好友,并取消微信好友对自己的关注。
2、通过微信登陆大众点评后,对于导入好友功能,在仅支持用户手动关注好友的前提下,给予用户充分提示。
3、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们也陆续增加了包括一键设置“不让别人通过微信、QQ等方式找到我”、“取消关注好友”、“移除粉丝”、“黑名单”等新功能,增强用户自主选择权。我们将继续增强这类功能的告知,把决定权交给用户。
1、2两项产品功能从明日起上线生效。感谢大家的监督和建议,大众点评是以用户内容为中心的社区型平台,旨在帮大家发现更多美好生活,我们会持续改进不足,欢迎大家提供相关建议和意见。
打开大众点评,确实发现了“解除第三方好友关系”。
操作方法如下:从设置→隐私设置→解除第三方好友关系,可移除第三方账号的好友和粉丝
从设置→个人资料及账号设置→第三方账号绑定
可解除第三方账号绑定关系
微提示:
工具类APP向社交化转型,不管是收集百思特网还是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起码应该做到明示,而不应该采用默认开启的方式。在社交化场景下,个人信息运用不当会对消费者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所以APP不应该采取默认开启社交功能或者默认允许在社交场景下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方式,而应该由用户同意才能将其用于社交功能。“APP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必须要适度。”
《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APP运营企业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时,必须经过用户的同意,让用户有选择的余地。而在使用时,包括大数据深度挖掘中,有义务对个人信息进行“脱敏”,也就是不能带有个人身份特征,不能让这些信息能够和个人身份联系起来。
工具类APP的社交化转型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与途径,也增加了消费者维权的难度。相关部门有必要出台相关法律,要求互联网企业必须保证数据的可溯源性。也就是说,如果有信息泄露或者被不当使用,可以溯源到泄露的源头,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企业在使用个人信息时才会更加慎重、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