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路(怎样选择正确的修行之路)
本文节选自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八万四千问』
八万四千问—1.26号周五.mp319:44来自自在睡觉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由小梁为您诵读的《八万四千问》,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译者:严望佳、戚淑萍。
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乘——佛法就像不同种类的医药与疗法,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奏效。
01
初学者该如何理解不同的乘之间的异同?为什么佛陀要教授八万四千法门?我们怎样选择适合我们的方法?藏传佛教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009年,我在澳大利亚生病了,最终医生不得不摘除了我的胆囊。此前,出于对我的爱与关心,我的朋友和学生之间发生了很多争论。有一群人完全反对西方手术治疗的方式,建议采用传统的医药与疗法,例如中国针灸、顺势疗法、自然疗法等。不管怎样,最后由于严重的疼痛,情况紧急,我没有选择,只能就诊西医外科,做了手术。
佛法就像那些不同种类的医药与疗法,每一种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奏效。事实上,八万四千法门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述,真正的方法比这个数字还要多得多,因为众生有如此之多的烦恼、情绪、疾病以及内在的痛苦,这些都需要不同的疗法百思特网。
因此,针对有着不同病症、不同弱点、不同文化的众生,佛陀有着不同的教授。藏传佛教并不比其他的教派更加殊胜。西藏人不应认为自己的方法最殊胜,那样想是很傲慢的。
但是老师们为了鼓励学生,不让他们分心散乱,倾向于说某种特定的方法对你来讲是最好的。但那仅是一种训练的方式,不应该理解成一种方法比另一种好。
佛陀自己在般若部的佛经中说,如果有人认为这个教授仅仅是针对声闻、缘觉或者大乘等某种特定的修行人的话,这并不是良好的态度。把佛陀的教授分割开来并加上偏好是非常不敬的做法。佛陀所说的每个字都是如此殊胜而珍贵。中国的大乘佛教绝不应该看低声闻、缘觉和上座部佛教,同样,藏传佛教也不应看低其他的教派。
【缘觉:九乘之一。缘觉是不依靠听闻佛法而通过自身智慧的力量独自觉悟的解脱者。他们比声闻有更加深刻的智慧。】
【上座部:也称“声闻乘”,属于小乘】
我不是在提倡政治正确,而是在普及一种智慧——了解佛陀的教授是多么珍贵。每个教法都针对特定的听众、根器和时间。例如,当佛陀教导出家僧侣时,他可能会说不要靠近女孩子。但这和歧视女性无关,因为在其他的教授里,例如密续的教授,女性是智慧的精华。
另一个例子是,佛陀教导出家僧侣,在托钵化缘的时候,无论别人供养的是什么都必须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你或许会看到上座部的僧侣接受肉食。大乘修行者不应该为此批评上座部。佛陀不是在开许吃肉,而仅仅是说僧侣们在化缘时不应该有分别心。在金刚乘里,佛陀关于不应该有分别心的教诫是从另外一个非常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的。佛陀说你不应该选择,因为选择是在做一个判断以及表达一种偏好,是一种二元的思维。
所以,佛教分为不同的乘,这本身就证百思特网明了佛陀的伟大。佛陀并不只针对一个类型的人进行教授,他的教授没有被文化、时间和环境所局限而变得偏狭。如果受到这些局限,那么现在,佛陀的所有追随者都应该裹着印度腰布,袒露胸部,因为这就是两千五百年前他在印度教授佛法时人们的普遍装束。
但同时,我们不应该认为,佛陀为适应不同弟子的根器而采取不同的教授方法,只是说一些他们想听到的来娱乐大家。佛陀所有教法的终极目标是粉碎二元的自我,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教法鼓励我们保留二元分别的意识。
仅仅这一点就能证明佛陀的无量悲心与无边法力。因此,一个聪明的精神之道探求者应该意识到,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来讲,有无数种选择,是多么好的消息。
02
怎样选择正确的修行之路?
我并不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讲,我是如此幸运,出生在佛教国度的佛教家庭之中。基本上,我从母亲的子宫里蹒跚而出的那一刻起,一切就都是佛教的——佛龛、经幡、佛塔——真的是所有一切。
另一方面,探索精神之路的过程或许是心灵旅途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而这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是的,后来我经历过,但属于已经是佛教徒却还在寻找的那种佛教徒。我认识一个伊朗人,他和他的穆斯林家庭一起生活在穆斯林国家,然而对精神之路的探求最终把他带向佛教,这使我深受鼓舞。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满足感是在你尚未真正找到却仍在寻找的时候来临的。寻找的过程是成熟的过程,只要坚持不懈,这一过程必定会非常美妙,并且有所收获。
很多人也在探索,但却在探索过程中被物质所迷惑。正如我们之前讨论的,有八万四千种路径与方法,你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感觉相应的。和这种精神之道相遇可能有很多种方式——可能是通过读书,也可能是通过和一位戴着佛教护身符的女孩约会。
在寻找的时候,如华智仁波切所说,你应该像只饥饿的牦百思特网牛,精进不懈、满怀渴望,另外,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批判性思维也很重要。同样,我们也必须批判性地看待批判性思维。所以,从愚昧状态开始,你需要变得聪明起来,而最终也得摆脱聪明本身。
感谢您收听今天的诵读,以上内容来自于中国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所出版的《八万四千问》,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译者:严望佳、戚淑萍。
祝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