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反思(从学会教学反思开始)
轮廓的一个女人祈祷
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教师在不断反思与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这既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对教师教学反思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从反思随笔、反思日记和反思教案三方面论述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并通过教学案例中分析、启发、引导中小学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专业化水平。
1.教师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自1980年以来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这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杜威(J.Dewey)最早对反思进行了描述,他在1933年的著作《我们如何思维》中认为“反思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各国学者纷纷对反思进行研究,由于研究视角不同,提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反思就是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的过程。教师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它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解与实践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上的沟通。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自己与自己的内部对话),主要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更深层次的对话)。它贯穿于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俗话说,“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2]。”实践也表明,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2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
(1)不同类型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
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教学技能、策略、理念是反思的主要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的体育教师来说,如新手型体育教师主要是进行教学技能的反思;适应型体育教师更多地需要进行教学策略的反思;成熟型教师在经验基础上需要对某些理论进行反思;专家型体育教师则在经验基础上对理论的研究进行教育科研的反思。
(2)新课改下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多数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创造出了许多新颖独特、颇具个性、深受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使自己的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同时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碰到一些新问题,遇到一些新困难,不知道如何选择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内容,不知道怎样实现5个领域的学习目标,不知道采用什么有效的教学方式,还有一些体育教师不敢教竞技运动技能,特别对学习评价感到难于操作等。新课改中体现出的好的教学模式和存在的问题,需要体育教师进行认真的总结与反思。
(3)体育课堂教学的反思内容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认真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包括教学中的具体细节,如情景的导入、语言、示范、讲解、提问、练习、组织、结束等具体环节的实施技巧等。教学前反思: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学生当时的反应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进行练习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行调整。教学活动后的反思:为什么学生的反应和预期的不一样?为什么学生会有这种反应?对这种反应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怎么才能把课上得更好?为什么?这一系列的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是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是对过去经验的反馈,是思考、反省、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反思自身或他人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所蕴涵的理论原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实践中检验假设,不断发展。也就是学习、实践、交流讨论,再实践、再学习、再交流讨论的一个过程。其主要方法有反思随笔、反思日记与反思教案。
(1)反思随笔
反思随笔就是用平实的话,即教后想想,想后写写,有感而发,有感而记。可以在课上、课后随机摘记,可以在书中、教案、自己头脑中留下痕迹,或对课上的教学机智或一个小小的引导失误进行反思,想想后,动动笔。反思随笔看似小,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的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日积月累就可以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认真记录,通过对教学细节的真实描述,通过真实案例的描述分析,通过反思与交流,可以随笔记录下每一次的发现,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每一次经验的获得与积累,每一次教师、学生的变化,每一次教学事件… 。
(2)反思日记
所谓反思日记,就是指教师将自己教学实践的某方面,连同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诉诸于笔端,从而实现自我监控的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反思日记是把反思这一单纯的内省活动外化,通过对反思日记这一工具不断地分析、回顾、研究,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也就是在一天的体育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自己写下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训或困惑,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分析成败得失,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以及学生的发展。体育教师反思日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反思日记、记成功之举、记败笔之处、记教学机智、记学生见解、记再教设计。
反思日记记成功之举: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地当场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记“败笔”之处:对课堂教学的疏漏失误之处,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记学生见解: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好的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练习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反思教案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教学反思教案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方式。通过课的构思与设计,教案的撰写与修改,课堂教学的实践,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反思,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的反思,以及对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差距的反思等,促使体育教师自己求学求教,激活体育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崭新的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
4 体育教师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1)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案例
案例一:房山区一位体育教师在利用废旧报纸设置投靶,完成了一堂小学《持轻物掷准》课后,他在课后反思百思特网中写道:以后的教学,如果在标靶上挂有一个铃铛,打中后会发出响声,学生的练习兴趣会更高;我若多准备一些纸包百思特网,学生手中,有几个纸包,练习起来减少捡包时间,活动密度会更高,学生练习时间会更长,投中的机会会更多;投掷时,采取自由选择投掷远度,投中后后退,再投,随着远度的增加,投中的难度也增加;如果投中,及时表扬,照顾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学效果会更好。
案例二:“了解了反思,回想起自己的教学真是惭愧,在自己工作的6年中从没进行过反思,以前上课不论成功与失败从没有反思过。现在我会不断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每次的教中反思与教后反思都让我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使我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强,使我的教学效果更好,我在反思中前进,在积累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这是一位来自北京远郊区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反思记录。
案例三:有一位中学体育教师,在反思中写道:学会了案例撰写与教学反思,为自己的教学积累了材料,为自己将百思特网来进行教育、教学总结积累一些鲜活的资料,对于教学经验总结有很大帮助。在自己撰写论文时这些反思和记录会大大提高撰写论文的水平。我的论文《一物多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计划的制订》获得了区级一等奖,这是我进行教学反思的收益。
(2)反思案例的分析
以上3个案例,分别从体育教学、教师成长和论文撰写等不同角度,反映了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升自我的真实事例,对于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与自身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启发、点拨作用。一名体育教师要想更快更好地成长与提高,就必须学会工作反思,在教学中只有经常地、自觉地反思自己和分析自己,审视和研究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会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更有助于深入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理念和对教学的新要求。在不断反思与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果能经常进行反思、学习与对比,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高驾驭课程标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