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凡语(那些最走心的凡人凡语)
近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卧龙区王村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战“疫”中,百思特网无数看似平凡的王村人,努力用自身的“负重前行”,换来了迄今为止的“岁月静好”。不惧疫情、逆风而行、迎难而上,他们不经意间的“凡人金句”,让人泪目,无比感慨,也不断带给人温暖,更带给人力量……
61年党龄老党员坚守抗“疫”一线
“你们要是不让我去,老大姐可就不乐意了。”
在卧龙区王村乡何营村姚庄铺疫情防控值班点,一名满头花发,笑容慈祥的老人在认真为进出人员登记、测温,她是刘桂兰,今年84岁,一名有着61年党龄的老党员。
姚庄铺自然村位于龙升大道与312国道交汇处,仅设置一个疫情防控值班点,是群众出入的必经之路,自然村临近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常住人口及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疫情防控的任务相当艰巨。王村乡在各卡点成立党员突击队后,经历过2003年非典时期值守的刘桂兰主动请缨,申请到姚庄铺卡点参与值守工作。村委会起初认为刘桂兰同志年纪大,建议由其他党员去百思特网,“咱村的党员都抢先冲在第一线,我作为老党员也不能落后。你们要是不让我去,老大姐可就不乐意了”。自大年初二以来,刘桂兰发扬共产党员的优良品格,事事处处带头做表率,甘于吃苦连续作战,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按时参与值守,从未耽误过一天。
刘桂兰年轻时在何营村担任村干部,历任村团支部书记、妇女主任等职务,参加工作时就是村里有名的“热心肠”。退休以来,她依然甘于奉献,在秸秆禁烧、环境整治、防洪抗旱等工作一线,总是有她瘦小却坚毅的身影。2003年,她在“非典”一线走街串巷、排查防控,17年后的今天,她依旧冲在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最前线。
在刘桂兰老人的感召和激励下,大批党员和群众自觉加入到疫情防疫工作中,他们宣传知识政策、登门入户走访、摸排基本信息、岗点卡口值班、劝阻闲人聚集、为群众送粮买菜,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刘桂兰是王村乡四百多名奋战在抗疫一线百思特网上党员中的一个缩影,他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守护着人民的生命与健康,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昔日贫困户 今日战“疫”人
“不用自己的泪水求得别人的同情,要用自己的汗水博得众人的掌声。”
这是卧龙区王村乡柳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冬祥在“志智双扶”自强自立故事会上的感言。过去他曾经是党委政府的帮扶对象,但在疫情面前主动请缨担任疫情防控的志愿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柳湾村是王村乡唯一的贫困村,2017年全村整体脱贫,王安路穿村而过,各类人员进出以及车流量大,疫情防控压力大、任务重。张冬祥闻讯后主动向村“两委”要求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村干部知道他因癌症经历过手术和化疗,劝说他在家休息,但张冬祥执意不肯,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除了戴上红袖标在村里卡口义务站岗值班,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测、登记,张冬祥还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打扫村庄卫生,每天还拿着小喇叭走村入户宣传防疫知识,引导村民搞好自我防护,用实际行动回馈着党和政府的“帮扶”之情。
2月16日,张冬祥主动找到村主任柳国华,希望为抗疫工作捐款300元,“你自己也不宽裕,家里还有生病的老伴儿和上学的孙子,还是自己留着吧。”柳国华推辞说。“不行,我这个人爱看新闻,看到疫情形势严峻,我心里也着急。过去我享受党和国家的帮扶政策,如今国家有难,我有责任和义务出一份力。这笔钱虽然不多,但是我的一点心意。”说着,张冬祥硬是把这300元钱塞到柳国华手里。柳国华感叹道:“这300元从数量上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的关键时期,能得到昔日贫困户送来的点点心意,是对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党员干部最暖心的支持,为他点赞!”
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因儿子出车祸身亡、自己和老伴都有大病,张冬祥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近两年来,在王村乡党委政府、村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加上他踏实肯干能吃苦,每年靠种植花生、玉米等经济作物能净收入1万多元,加上低保、公益性岗位、金融+合作社、保险宣传员、两免一补等政策及帮扶措施,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在张冬祥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怀着感恩之心,积极参与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不怕苦、不怕累,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这样的守望相助,让这场防疫之战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古稀老人献爱心,众志成城防疫情
“只要能尽一份力,我心里就带劲。”
1月31日上午,卧龙区王村乡政府院内,工作人员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突然,一位身穿黑棉服的老人走了进来,乡长李春浩见状,停下手头的工作迎了上去。
“我是来捐款的。”还没等李春浩询问,老人便从红色纸袋里掏出了整整齐齐的1千元递到他的手中:“我今年80多岁了,国家每月给我发着退休金养活我。现在,国家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医务工作者们还在前线抗击病毒,我作为一名公民也不应该置身事外,这一千元虽然不多,但代表着我个人的心意,希望乡政府能转交给相关部门,只要能尽一份力,我心里就带劲。”
李春浩接过纸袋,只见纸袋上用毛笔写下“千里鹅毛”四个的大字。若不是老人自己介绍,很难想象这几个苍劲有力的字是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所写。老人说,平时爱好书画,是塑料厂的退休职工,家就住在王村村。
老人动情地说:“我没有多大本事,身体也不好,给国家做不了什么大的贡献了,但拿出1千块钱还是可以做到的。我不是党员,但一直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党的领导下,我要做一名好公民、好村民!希望国家能早日战胜疫情,早点恢复各项建设。”
在李春浩的再三追问下,老人始终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只留下自己的笔名王玉立,随后便急匆匆离去。
90后青年干部 青春在抗“疫”一线闪光
“希望疫情能早日过去,孩子能平安出生,到时候我好好陪陪她!”
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接到单位工作群上班通知后,王村乡扶贫办工作人员雷潜龙有些矛盾。他的妻子怀有7个月身孕,看到雷潜龙有顾虑,同为公职人员的她深明大义,坚决支持他的工作。把妻子委托给父母帮忙照顾后,雷潜龙义无反顾的奔赴抗“疫”一线。回到单位后,他第一时间投入防疫工作,抗“疫”一线处处都有他年轻而有活力的身影。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不仅需要在312国道王村乡段防疫站轮岗执勤,配合乡卫生院对入市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测温,还需要通过“大喇叭”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派发宣传单、电话微信联系等方式,确保将疫情防控信息传达给每一户贫困户。近段时间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雷潜龙又第一时间开展就业帮扶,针对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待业在家情况,整理了人社部门提供的招聘信息,逐门逐户进行派发宣传,做好待业村民的复工就业帮扶工作,目前已协调贫困群众20余人顺利复工。问及孕中的妻子,这个平时乐观开朗的小伙眼中含泪,“虽然她说能理解我,可我还是觉得对不住她,希望疫情能早日过去,孩子能平安出生,到时候我好好陪陪她!”
走心金句的背后,彰显的是无数平凡人的勇气与担当,传递着非凡的坚毅与力量。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奋勇向前,让平凡的日子不再平凡,让特殊的时期与众不同。那些最走心的凡人金句,看似平凡,实则非凡,值得我们感动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