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天池火山(长白山天池,中国最大最深的火山湖)
吉林有一座名山,它是在几千万年前经过火山多次喷发而形成了巨型的伞面体,这个伞面体形成当今的名山,叫做长白山。火山口积水成湖,叫做天池。这个长白山天池造就了一个经典的友谊:在1949年以前,它是完全属于中国的,解放后在朝鲜的恳求下,割送一半给朝鲜,现为中朝两国的界山,朝鲜称之为白头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中朝界湖)是我国最大的火山湖。它在海拔2189.1米处,南北长4.4千米,东西宽3.37千米。集水面积21.4㎞2,水面面积9.82㎞2,水面周长13.1千米,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达373米。也是中国较大的冷水湖。
说到天池就不得不说“水怪”,因为天池最大的传说就是“水怪”。长白山天池水怪和喀纳斯湖水怪是我国“水怪界”的东邪西毒,一个在东北长白山的天池里,一个在西北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湖里,是支撑我国“水怪界”的两大台柱,甚至有向“祖师爷”尼斯湖水怪叫板的态势。
天池“水怪”一直都有报道,最近的报道是在2013年11月24日14时50分。当时有近百名游客在天池湖边目睹了水中有两只“水怪”在环形游动嬉戏的情景,而且“水怪”在天池湖面游动持续了10分钟左右后,潜入湖中不见踪迹。虽然目前水怪还没有完全证实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更多的猜测是鱼类,可能是一种类似“翻车鱼”的海洋鱼类。(也有传说可能是水獭)。
那问题来了,长白山天池真的有鱼存在吗?如果有鱼,它又是怎样进入天池的?
天池水源由降水和地下泉水所组成,属于冷水池,它的水温为0.7℃-11℃,年平均气温7.3℃。在夏季气温15.0-18.0℃时,表层水温7.0-12.0℃,水深20.0米处降至4.0℃,20.0米以下趋向稳定,为3.5~4.0℃。每年11月下旬封冻,至翌年6月中旬解冻,结冰期243天,封冻期200天左右,冰厚1.25米。
天池具有特殊的高寒山区气候特征,四季不明显,冬季长达10个月,无霜期仅60天,极端最低气温-44℃。按照天池20米以下的水温稳定在3.5~4.0℃,水面又长期冰封来说,很少有鱼类能在这个温度里生存生长。
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早期的研究人员认为天池不具备鱼类生存的条件。在上世纪60年代,国内有一批生物系学生去天池考察,未发现鱼类踪迹。但目前长白山天池里生存着少数鱼类,这些鱼类被认为是朝鲜放的鱼和中国在1960年CX放进去的。
2007年中国网的新闻《中国长白山天池“怪兽”是CX40年前放养的鳟鱼》显示:百思特网CX研究员金理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60年7月30日,他直接参与了在天池放养鳟鱼的工作。放养了9条鳟鱼和16条鲫鱼,之后又多次放养鳟鱼、鲫鱼和柳条鱼等。金理泰认为,火山口湖一般是不存在鱼类的,但CX的放养实验证实长白山天池里可以生存鱼类。
自放鱼后,在天池抓到鱼和捡到鱼的新闻经常出现,甚至在1994年,《中国钓鱼》在《我的钓鱼照》专栏刊登了崔昌熙在长白山天池里钓鱼的照片,1992年崔昌熙在天池北侧钓到了一条重约180克,长约25厘米的山川鱼。
还有传说天池里一直就有鱼的存在。1908年刘建封在《长白山江岗志略》中的记载,“前有道人登白山,由悬雪崖下临天池,见有倒鳞鱼数尾,赤白色,跃于池中。涉波扑之,得其一百思特网,放置玉浆泉”,“土人云,数年前有人至峰前,见鱼数尾,红黄色,跳跃乘槎河上”。
那么,这些鱼是从何而来?又怎样生存呢?
有学者认为长白山天池是活火山,与日本海临近,极有可能有一条通往日本海的隧道。湖中矿物质丰富,也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可以作为鱼的食物,而且还存在有温泉出水口,可以保障局部水域的水温,利于鱼类的生存。所以翻车鱼就从隧道进入天池,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而朝鲜的动物研究人员认为,所谓水怪是四十多年前朝鲜放养在天池的鳟鱼,那些小百思特网鳟鱼为了适应天池严苛的生存条件,发生基因突变,体型变大,让目击者误认成水怪。
可以确定的是,天池实践证明是可以生存鱼类的,而且1908年就有记载。所以天池水怪更多的指向鱼类,是翻车鱼还是发生基因突变的鳟鱼?如果能确定这两个鱼类的话,解释还说得通,人为放生或从日本海进入天池。但1908年记载的鱼又是从哪里来的?目前还有太多的疑点有待科学家们破解,你认为天池的鱼从何而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