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美食(最能代表石家庄的美食小吃)
1、石家庄“宫面”
藁城宫面以贾市庄镇耿家庄村的纯手工制作技艺最具代表性。耿家庄生产的宫面以13道工序手工精制而成。制作讲究的宫面,条细空心,油亮洁白,粗细均匀整齐。煮熟挑入碗中,半汤半面,汤清味佳,既可作主食,又可佐餐。
藁城宫面
2、石家庄“吊炉烧饼”
活跃在无极大街小巷的传统名吃吊炉烧饼,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里嫩,香酥可口,外型美观,至今还沿用着传统灶具及制作工艺。
无极吊炉烧饼
3、石家庄“马家卤鸡”
马家卤鸡就是正定古城内饮食文化的代表性作品。煮好的卤鸡黄里透红、颜色鲜亮、油香扑鼻、清爽持久,味道醇厚鲜嫩可口;鸡型美观,油光平展,不破皮,不脱骨,不腻口,老幼皆喜。
正定马家鸡
4、石家庄“饸饹面”
饸饹是以荞麦面为原料,经特制工具轧制而成的一种面食。无极的饸饹在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和、现做,用一种特制的饸饹床子,将荞面压成细而长的圆状条面,捞入碗中,再泼入多味调料的肉汤,其特点是条细筋韧,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
无极饸饹
5、石家庄“金凤扒鸡”
金凤扒鸡起源于1908年的石门大桥街的马家鸡铺,当时的大桥扒鸡店,采用独特的制作方法创制。他们用蜂蜜对鸡进行上色炸制,并用中药秘方老汤煮制,做出的扒鸡风味绝佳。1984年注册金凤扒鸡商标。
鹿泉金凤扒鸡
6、石家庄“溜鸡脑”
北京的“三不沾”、广东的“炒牛奶”、石家庄的“溜鸡脑”,全国独一份,这道看起来既像豆腐脑,又像鸡蛋羹的菜肴,其实和鸡脑没有半毛钱关系,它只是蛋黄在餐桌上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使用鸡蛋黄和香油做成,色泽嫩黄,口感甜香软滑,味美适口。
无极溜鸡脑
7、石家庄“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从和面、火候、手艺处处有讲究,用缸百思特网制作食品是一种很独特的方法,它利用了“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烧出的烧饼不糊、面光吃起来香、酥、脆别有风味。石家庄缸炉烧饼、熏肉曾入选10大中国地域名小吃。
行唐缸炉烧饼
8、石家庄“熏肉”
石家庄的熏肉最负盛名为康熙年间,无极人李善魁因制作熏肉被封为御厨。民国初年,李善魁后人在民间开办熏肉作坊,李氏熏肉得传,采用三十余种名贵调料,经修整、腌渍、理汤、煮制、熏烤等十八道工序精制而成,保留传统工艺和品质油滑爽口香而不腻。
无极熏肉
9、石家庄“板面”
二十世纪初几个太和县走出来的安徽人来到华北地区,发现北方人喜爱牛肉面,于是改进工艺将羊肉汤改成牛肉汤以后,恰好对了石门人民的口味儿,于是石门牛肉板面便风靡起来。
新华牛肉板面
10、石家庄“腌肉面”
面韧、劲道,微略含碱,在石家庄山区腌肉特有的肉香而不腻、再加上土豆、豆角、以及粉条炖制的菜品,地道的手擀面,口感韧性十足,口无独特。
灵寿腌肉面
11、石家庄“炸油鬼”
“油鬼",色泽金黄,吃起来清脆喷香,其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炸油鬼其实是乃油炸桧的意思。平山的厨师又将“油鬼”中间折叠,炸熟后呈跪状。此后“油鬼”这个名字便传播开来。
平山炸油鬼
12、石家庄“羊杂糕”
慈峪羊杂糕,大锅加满水,大火烧三个钟头。羊头以及各种羊杂,一锅同煮,羊杂熟软捞出,羊头和带肉羊骨,熟后剃下肉,骨头回锅。讲究大火熬煮,汤汁奶白,讲究羊杂切配、兑汤;
灵寿羊杂糕
13、石家庄“抿絮儿面”
抿絮儿井陉农村常吃午饭,以豆面为主,掺白面增粘,湿水和面稀软,锅水开,“抿絮儿床”架锅,放一块面团,用抿絮儿锄,压住面团擦,面从小孔挤到锅,成为寸把长、粗细不匀的短条。因形似蝌蚪,也称“抿蝌蚪儿”。捞出浇卤汤食用。
井陉抿须面
14、石家庄“煎饼”
石家庄人爱买煎饼。吃法很多,以汤菜泡之,如熬菜泡煎饼、咸饭泡煎饼、羊杂汤泡煎饼,另外,还有涮煎饼、炒煎饼、煎饼卷大葱卷菜等。董记煎饼相对有名。
井陉煎饼
15、石家庄“拖刀面”
拖刀面用料讲究,当地粮食作物,用鸟巢盆和面,用杠子压面,揉面、擀面、拖刀切面。一般吃法,打一锅西红柿鸡蛋卤,开水煮面。用拖刀切出的面硬中带柔、柔中有筋,久煮不烂,口感极佳。
井陉拖刀面
16、石家庄“云头儿”“假肉”“面筋”
一般和两块面,一块普通白面,一块加红糖或甜面酱和成红色,两块分别擀成薄饼,叠在一起卷起来,再切片,断面红白相间。层层花纹,再用两手各拿一双筷子,在入锅炸之前,逐个将椭圆形面片夹出凹型,夹完之后和云朵一样。
井陉云头儿
17、石家庄“咸驴肉”“驴肉烧饼”
将脂肪层厚的驴“大卸四块”,配料大火4小时,煮出厚油,熄火焖一晚。油保温,到第二天出锅。元氏与赵县驴肉比起来,赵县做的稍干,类似于酱牛肉,能切成大片,元氏殷村的驴肉主要强调入味,煮的更加软烂。最后再配上酥脆的烧饼更是一绝。
元氏驴肉烧饼
18、石家庄“石塔烧饼”
又名“薛家烧饼”。因打烧饼的主人居住在赵县陀罗尼经幢(俗称石塔)脚下而得名。它是赵县独有的风味小吃,系赵县石塔村薛礼义家8代祖传。
赵县石塔烧饼
19、石家庄“金毛狮子鱼”
始于民国初期,最早由中华饭庄百思特网名厨袁清芳创制。鲤鱼为主料,因成菜色泽金黄,形似狮子,故名。1983年全国烹饪鉴定会的名菜。代表河北荣获大奖,并走进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宴大菜,被誉为“河北第一菜”
新华金毛狮子鱼
20、石家庄“拇指小烧饼”
烧饼只有拇指的指甲盖儿大小,椭圆形,五十个一摞,贴到特制的烘炉炉壁上烤成。1901年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回北京时,路过栾城,吃到温家小烧饼,大加赞赏。因此,栾城小烧饼一度与藁城宫面齐名。
栾城小烧饼
21、石家庄“崩肝”
正定“崩肝”据传唐明皇初年,郭子仪带回兵驻防真定。一天,晚饭将熟,一锅生炖牛肝热气腾腾,忽然探马有报,城西擅马口发现敌情。郭子仪弃饭披挂上马,率众将士倾巢出动。三个时辰后方凯旋而归。待揭锅查看,一锅牛肝自然煨干,然而不糊不焦,色泽金黄,入口品尝松脆清香赞不绝口。
正定崩肝
22、石家庄“热切丸子”
真定热切丸子不同于传统概念的丸子,不是球形,而是直径5厘米、长约20厘米裹着一层荷叶的圆柱形食品,因为食用时需要趁热切片,故名热切丸子。它与深泽的肉糕似而不同,以其独特的口感享誉石家庄百思特网。
正定热切丸子
23、石家庄“馃子浆”“豆腐脑”“手擀皮烧麦”“咕嘬包”
早先石家庄,油条多半不是条形,而是圆形,过去名称是“油馃”,或简称“馃子”,文火炸焦,口感香脆,豆浆要求1斤黄豆出10碗浆,盛到碗里两三分钟以后能挑起一张皮。豆腐脑,分三种,一种老豆腐卤水点,放韭菜花、辣椒酱;一种石膏点,放姜末、蒜泥;还有一种卤豆腐脑。手擀皮烧麦,真正还在用走锤擀皮,柔韧有嚼头。
正定手擀皮烧麦
24、石家庄“拔丝山药”
红薯滚刀块,入水焯断生,捞出沥水,油锅炸焦脆。留少许底油,加水,半勺白糖,火上翻搅。掌握火候。待糖液发黄,红薯块倒入,裹匀糖汁,出锅装盘。趁热吃,能拔出近一米长的丝。蘸凉水糖丝变脆,入口清甜。
新华拔丝山药
25、石家庄“烧饼裹肉”
把一个圆形烧饼切开,一个劲儿往里塞肉,直到塞不下了才罢手。上桌,每个烧饼都是“张着大嘴”,满“嘴”的肉片。切的极薄的猪头肉肥而不腻,有淡淡的熏香,回口能感觉到肥肉的甜美。
深泽烧饼裹肉
26、石家庄“扒糕”
花椒、大料、丁香、肉桂等调料磨成粉,和盐一起加在荞麦面里。大锅烧水,水开后舀出一半,把调好的荞麦面徐徐放入锅内,边放面边搅拌,待搅的没有大疙瘩了,再徐徐加入另一半水,继续搅,直到连小疙瘩也没有、原料成为像浆糊一样的稠粥时,熄火。
深泽扒糕
27、石家庄“饼子”“山药”“豆花糕”“糖糕”
淡淡的甜味来自于谷物本身,这样的食物不知算为甜食是否合适。比如饼子。石家庄的饼子有名,过去石家庄有“三宝”之说(山药、饼子、罩火烧),其中与吃有关的两宝为饼子、大山药。与饼子和山药的甜完全来自于食材本身不同,像豆花糕、煎糖糕一类小吃,是加了糖的,因而一般不当主食,而是解馋的零嘴。
“饼子”“山药”“豆花糕”“糖糕”
28、石家庄“罩火烧”
石门罩火烧,石家庄独创,创始于1927年,菜品用酱牛肉和火烧等食材制成,具有清真风味,上世纪石家庄,罩火烧绝对是石家庄人饭桌上的常客,男女老少,大街小巷。
新华罩火烧
29、石家庄“牛肉蒸饺”
用精粉做饺子皮,肥瘦适宜的牛羊肉做馅,用休门老油坊的小磨香油调馅,馅里的蔬菜常常是抢先购进的刚上市的时令鲜蔬,行话谓之“抢鲜”。这样包出来的蒸饺,色、香、味、形俱佳,而且逐步达到了规范化操作。
新华蒸饺
30、石家庄“八大碗”
“花花正定府,锦绣洛阳城”八大碗实际上主要是由猪肉制作组成的八碟八碗十六道菜。因当时儒家与道家文化盛行,人们崇拜“八”这个数字。当时酒家讲究上八仙桌,每桌坐上八个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碗。
正定八大碗
31、石家庄“素卷卷儿”“肉合子”
素卷卷是长条形的,以特制的面皮包裹粉条、韭菜、鸡蛋、木耳等素馅,在鏊子上用香油煎至面皮焦脆。肉合子大如茶碗口,厚约二指,皮薄如绵纸,酥脆、馅心软嫩,入口喷喷香,不腥不腻。
正定素卷卷儿,栾城肉合子
32、石家庄“豆面饸饹与凉拌饸饹”
饸饹在石家庄极受欢迎,荞麦面为主。天长清水饸饹,不用荞麦,而用豆面。以适量的绿豆、黄豆、小豆混合,在水磨上磨成面,豆香味浓。
井陉豆面饸饹与凉拌饸饹
33、石家庄“四大件”
“正定四大件全席是为区分民间小吃宴席而言的,在明清时期“正定府传统老菜”名录,竟有130多种。四大件全席,也称“套四餐”。类似一段相声贯口中所念:“四干果四鲜果四蜜饯四糕点…
正定四大件
34、石家庄“溜三样”
河北著名的下水菜,当属油爆肚、溜腰花、锅烧大肠等。溜三样,显然是集合了上述三道菜的原料,有肚、有腰、有肠。改刀后一并用热油炸过(可去除下水的腥臭),再加上配菜、调料、粉芡汁儿,回锅翻炒均匀,装盘即成。冀菜擅长溜炒、擅用芡汁,同时也擅用高汤。
新华溜三样
35、石家庄“腥汤杂面”
用煮牛肉的汤水熬上一锅小米粥,待米花开、米汤浓时,杂面头儿下锅,再下碎萝卜缨子,煮一煮,上桌,肉香、米香、菜香、杂粮香,交织在一起,令人胃口大开。
赵县腥汤杂面
36、石家庄“肉糕”
据县文化部门考证,西河肉糕形成于十九世纪末。当时,西河村的李洛提,在一富户的肉坊里当伙计,年终东家给每人分了一块驴肉。由于家里人多肉少,李洛提只好将驴肉剁成馅,放入淀粉和煮肉的调料,用热水搅拌均匀,上锅蒸熟。没想到一出锅,一股香气就扑鼻而来,从此,西河肉糕便诞生了。
深泽肉糕
37、石家庄“蜜果”“密球”“芝麻酥”“糖麻花”
传统中式糕点,有芝麻糖、芝麻花生糖、蜜果、蜜球、芝麻酥、糖麻花。原料简单,面粉、油、糖、芝麻、花生。劈柴烧火,吊炉烤制,不加防腐剂、香精香料,只图一个口味纯正。
深泽中式糕点
38、石家庄“咸食”
石家庄地方风味小吃。成品色泽金黄,嫩滑爽口。吃时,卷成筒状,蘸着醋蒜吃,入口绵软适口,香气扑鼻,加之醋蒜开胃,促进食欲,美味至极。
元氏咸食
39、石家庄“枣馍”“花饽饽”
石家庄过年过节各色面食是少不了,蒸花饽饽、枣馍,寓意着日子蒸蒸日上、吉祥幸福。枣花馍的种类很多,人们根据不同形状,给枣花馍起了许多有趣的名字,枣山、枣圆、枣卷等等,喜庆吉祥。
元氏枣馍
40、石家庄“豆腐”
古月豆腐,利用传统制作工艺,做出来的豆腐口感细腻爽滑,味道纯正、煮不烂、色泽纯白、品质高吃起来有微微的甜口儿。
平山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