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贤不避亲(举贤不避亲与仇)
山西晋中的祁县古城,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份儒雅百思特网。这份儒雅,与春秋时期晋国的贤大夫祁奚(字“黄羊”)有着紧密的联系。
据《春秋左氏传》记载,当年事已高的祁奚准备告老还乡时,晋国国君悼公向他求计,何人可以接替你的职位?
祁奚毫百思特网不犹豫地向晋悼公举荐了解狐。
晋悼公就问祁奚,“解狐可是你的杀父仇人啊!你怎么会举荐他来接替你的职位呢?”
祁奚说,“这怎么了?您问我谁能接我的班,我自然就得秉公说。我看这满朝文武之中,只有解狐可以担当此任。这事儿与才能有关,与我个人恩怨无关。”
推荐自己的仇人做官,令晋国朝野无不震惊,却也令阖朝官员都十分钦佩祁奚的做法。
可是,这解狐还没来得及上任,就因病离世了。
晋悼公没办法,只得再次向祁奚问计。
这一次,祁奚再次令所有人大跌眼镜,他直接保举了自己的儿子祁午。
这回晋悼公更加不解,“这祁午是你儿子,你难道就不怕别人说你徇私吗?”
祁奚还是那番道理,“您问我的,是谁能接我的班,我还是秉公处置。推举祁午是因为他有能力担任这个官职,跟他是我儿子没关系。”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祁奚推荐儿子担任中军尉一职恰如其分。祁午上任后屡立战功,深受朝野敬重。
不管是仇人、还是亲人,只要才能、德行能达到标准,百思特网祁奚就予以推荐。这样光明磊落的做法,不但没有招致他人的反感,反而成为了一段佳话。
就连孔子都由衷地称赞祁奚:“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从祁奚开始,贤者举贤、崇文重儒的儒雅风范,不断在祁县古城传承延续。唐宋时期,这种风气发展到最高峰,王勃、王维、温庭筠等一大批文人大家从这里走向全中国。
而就在这种诗书礼乐的熏陶之中,古城老街上的人们,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保持着谦谦君子般的儒雅风范。
因此,作为晋商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人们,一直都秉持着“因循公义”的处世之道,追求着“以义取利”的大智慧。
放眼世界,商人重利。但中国古代传统的商业文化,却如以祁县为源头的晋商文化一样,蕴含着儒贾相通、信义为先的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