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的危害(亚硝酸盐的巨大危害,这点不容忽略)

时间:2021-08-11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亚硝酸盐的危害(亚硝酸盐的巨大危害,这点不容忽略)

一、亚硝酸盐的巨大危害

亚硝酸盐的居高不下也是令我们养殖朋友头疼的问题,海水养殖的时候亚硝酸盐要控制在2mg/L以下,淡水养殖的时候要控制在0.5mg/L以下,亚硝酸盐主要通过养殖品种的呼吸作用进入血液,降低血液的运输氧气的能力,从而导致虾呼吸困难、厌食、游塘,体色变红,严重的养殖品种生理性缺氧死亡。

亚硝酸盐的巨大危害,这点不容忽略


二、亚硝酸盐升高的原因

1、氨氮高导致亚硝酸盐升高

池塘中的氨氮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被亚硝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氨氮过高的话相对来说生成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也会增多。

2、池塘中的有益菌数量不足

氨氮容易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比较快,但是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时候需要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比亚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慢的多,所以从亚硝酸盐往硝酸盐这步很慢,百思特网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升高。

亚硝酸盐的巨大危害,这点不容忽略


3、池塘中的溶解氧含量不足

池塘中的溶解氧百思特网不足的情况下,硝酸盐会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生成亚硝酸盐,这个也是当池塘缺氧的时候亚硝酸盐含量高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亚硝酸盐在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中需要硝化细菌的参与,而硝化细菌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够繁殖,因此,这也是往往长时间的下雨,阴天,池塘中的缺氧的条件下往往伴随着亚硝酸盐的含量升高。

4、池塘中的有益藻大量缺乏

池塘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在藻类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被有益菌大量吸收,当池塘中藻类不足的时候,大量氨氮亚硝酸盐无法被藻类吸收造成池塘中的亚硝酸盐富集造成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升高。

亚硝酸盐的巨大危害,这点不容忽略


二、如何降低池塘中的亚硝酸盐

1、换水排污

当池塘的亚硝酸盐过高的时候快速降低其含量的方法就是换水,换水的时候要注意水温的变化,最好是在温度较高的中午,每次换水的量不超过池塘的1/3。换水过后泼洒维C和乳化钙防止应激。

2、培育优良的藻相

池塘中优良的藻相可以大量的吸收池塘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这是池塘中氨氮和亚硝酸盐降低的主要措施,我们在处理高指标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时候往往忘记藻类在池塘中吸收氨氮和亚硝酸盐的重要作用。培育优良的绿藻水必不可少。小球藻是肥水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产品。但是很多养殖户购买了小球藻后在使用中的效果很难达到预期。那是为什么呢?其实,大家在一般途径购买的小球藻活藻种的数量非常少。适合小球藻生长的温度为 20~30℃,在此温度下,小球藻会快速繁殖增长死亡。整个生命周期在12天左右。因此在常温下,小球藻生命周期较短。从生产厂家到经销商再到养殖户手中整个过程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目前最新的技术是将小球藻进行超级浓缩,然后在4摄氏度冷藏保存,运输过程中冷链运输。这样,养殖户收到冷链运抵的超浓缩小球藻后,及时放入冰箱保存,使用的时候直接稀释即可,既方便又能保证效果。

3、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

定期往水体加有益菌如芽苞杆菌或者光合细菌可以促进池塘中氮的转化,使池塘中的氮的循环顺利的进行,在添加有益菌的同时需要添加红糖或者糖蜜等碳源。芽孢杆菌的作用已被公认。但是,我们在使用时经常发现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产品用量少效果好,有的即使大量使用也不见效。为什么呢?因为微生物制剂核心技术在于菌种的好坏和菌种的数量。很多养殖户误认为重量多数量就多。其实并非如此,先进的发酵技术和制剂技术可以使每克产品中的菌总数量达到500亿以上。一般的小厂家受制于技术和设备的制约很难达到。同时菌种的好坏更是决定了产品的使用效果。芽孢杆菌是带有孢子的杆菌总称,芽孢杆菌的种类多达上百种。有的适合人类肠道,有的适合水质改良,有的适合垃圾处理。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芽孢杆菌都适合水产养殖。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选择高含量的产品,因为只有大厂家才能做出高含量的产品,同时他们也会在菌种库当中选择适合水产养殖的菌种进行生产。


4、提高池塘中的溶解氧

池塘中的有益菌在降低亚硝酸盐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而有害菌的繁殖一般都是在氧气含量相对比较低的情况下,比如硝化细菌芽苞杆菌在吸收亚硝酸盐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补充充足的氧气可以促进这些菌的繁殖,使之吸收速度加快,达到降级亚硝酸盐的目的。目前市场上增氧产品种类繁多。传统的增氧产品受技术和配方制约,一般为3-8小时集中放氧。该类集中放氧的产品短时间内迅速放氧,氧气容易快速溢出水百思特网体,池塘存留效果差,且对养殖动物刺激性较大。同时使用成本高,并需要人工时时关注增氧情况。最新的技术是采用先进的缓释技术和特殊配方,使氧气可以在池底缓慢释放,增氧效果长达30个小时以上。该类增氧产品成本低,放氧时间长久且持续,省时省事又省力。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