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川端康成(读懂川端康成的小说《秋雨》)
八省联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一出,网上顿时炸开了锅。其中讨论的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川端康成的小说《秋雨》,大家百思特网纷纷表示读不懂;二是关于“抗美援朝”的作文,也是让人不知所措。不管如何说,既然出题人把它们出在了试卷上,就有它的道理,我们只管做好答卷人即可。那么,如何读懂这篇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小说呢?
01速读,梳理核心事件
何谓速读?即快速阅读,注意力集中在句子主干上,修饰部分快速跳过,可以用“这个,这种”等来代替;标注核心句,读懂内容不是目的,理清段落思路、概述段落内容即可,读了之后,要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主体的什么方面或这个主体有什么特点。比如《秋雨》开篇第一、二段:
“我的眼睛深处,映出火团降落在红叶山上的幻影。”
“与其说是山,莫如说是山谷更贴切。山高谷深,山峦紧迫溪流两岸,巍峨地雄峙着。不抬头仰望,是不易窥见山之巅的苍穹的。天空还是一片蔚蓝,却已微微现出了暮色。”
速读时,可以只标出谓语部分,用自己的余光去看主语和宾语部分。一个句子的主干表内容,它的修饰部分表目的,所以只看主干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有时候反而看得越细,到最后还不知道在讲什么,因为看到后面,前面的内容已经忘记了。
读小说,首先就可以采取速读的办法,根据小说中的时间、地点、新人物的出场,大致梳理出小说的故事情节。在读《秋雨》这篇文章时,要注意两个过渡的段落。
“这是我在去京都的特别快车上,入夜刚要打盹儿的时候所泛起的幻影。”
“这回我到京都,就是为了去看望这个如今已经成人的二八妙龄的姑娘。”
第一句,主要交代了“我”出现幻影的原因,和整个事件的起因,即“我”在去京都的快车上。第二句,交代了我这次去京都的原因,即去看望和府律子。
这样,《秋雨》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把几个部分概括为:暮色山谷中的幻影,“我”出现幻影的原因,然后回忆16年前,我在京都医院遇到的两个小女孩,接着时间回到现在,交代“我”这次去京都的原因,即去看望其中一个女孩(律子),再接着写到了秋雨,最后“我”到了京都,见到了律子。如果把开头一部分和写秋雨的一部分都去掉,整个故事就变得非常简单,就是讲了“我”去京都看望和府律子和回忆16年前在京都医院遇到的两个小女孩。为何要写到幻影与秋雨呢,这就与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有关了。
02 确定主要人物特点
本篇出现的人物有:“我”、两个小女孩、饭店老板,这里以两个小女孩当中的一个即和府律子为例来分析人物特点。要分析人物的特点,就得抓住这个人物在不同情景当中的特殊行为表现,在律子身上,主要有两个场景体现了她的特点。
第一处是“我”16年前在京都医院碰到她的时候,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
“这些孩子当中的一个特别引起我的注意。每次乘电梯,我几乎都看见她也在电梯的犄角上。这个五岁的女孩子独自一人蹲在站着的大人腿脚后面,总是闷不作声。她那双不和悦的眼睛射出强烈的光芒,那张倔强地噘起的嘴紧闭着。我向贴身护士探听,据她说这女孩子几乎每天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这样独自乘电梯上上下下。就是坐在廊道的长椅上,她也是绷着脸,不吭一声。我试着同她搭话,她的眼睛却一动不动。”
我对我的护士说:
“这孩子很有出息啊!”
后来,这女孩子不见了。
我问护士:“那孩子也做了手术?术后情况好吗?”
“她没做手术就回家了。看到贴邻病床的孩子死了,她执拗地说:我就不愿做手术,要回家,不愿做手术,要回家。谁的劝说她都不听。”
律子在医院的一切特殊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而且她后来没有做手术就回家了,她不愿意做手术,因为她看见邻床的孩子做手术死了。在这里,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执拗、不向命运屈服的女孩子。
时间来到现在,律子没有因为没有做手术而死去,而是活了下来。“这回我到京都,就是为了去看望这个如今已经成人的二八妙龄的姑娘。”有些人不理解这句当中的“二八妙龄”,认为律子28岁或者16岁了,28岁真不可能,因为28岁说妙龄不恰当,16岁也不准确,关于年龄,作者是这样表达的:“他们都是五岁到七八岁的孩子”。也就是说,作者也不确定准确的是多少岁,从而可以得出作者所说的“二八妙龄”其实也是虚指,就是指15到20岁之间的女孩子,这种用法就是和古汉语中的虚指用法一样,比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它不是真的指三个人行走,而是多个人。
第二处情景作者这样写的:“原来律子正用不和悦的目光,凝望着站在被秋雨打得朦朦胧胧的玻璃窗前拍纪念照的新郎新娘。她紧闭双唇。这位亭亭玉立的美丽姑娘还活在人世间。”
前一处情景出现了“不和悦”,现在又出现了“不和悦”,前面是因为律子不想做手术,不想迎合别人,这里是因为老板让她在新年和服表演会上穿新娘和服,她表示不高兴,也许新娘和服对她来说是不同的,是神圣的。但此处,律子表现出来的还是那么的倔强,同样的不想向命运屈服。
读到这里,我就在想,川端康成作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难道他就想让我们知道一个小女孩经历了这些事吗?我想这文章应该不局限于此。仔细一想,作者哪只是在写一个小女孩呢?他写的是普通大众。因为女孩类似的事件,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都有不愿意去做一件事的时候。
身不由己,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第一个小女孩,她一出生命运就注定了,她因为“生来就没有胆液输送管,据说顶多只能活一年,所以必须接受手术治疗,植入人造管,将肝脏和胆囊联结起来。”她太小无从选择,连选择的权力都没有。我们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吗?人的一生有很多困难,有些是上天给你的,有的是他人给你的,当我们遇到这些困难时,我们是屈服,是盲从,是妥协,还是像律子一样反抗呢?
03 三个层次分析主题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但现在的小说越来越背离最初的定义了,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越来越淡化情节了,但不管如何变,它必须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或表达一百思特网个主题。读懂小说的主题可以从个人品质、代表的阶层和反映的社会三个层次来分析。
比如说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祥林嫂这个人物身上既有好的品质,也有不好的一面,她勤劳能干但迷信封建,她善良勇敢但固执不化。她代表的是旧社会的劳动妇女,小说既同情这样的一类人,又批判她们的无知,更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又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林冲是一个具有侠义精神的人,他仗义救助店小二,但他又冲动,并且逆来顺受,很能忍,但就这样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如此听话的人,最后都被逼上了梁山,可见其当时社百思特网会多么的黑暗。
《秋雨》中的律子代表了普通大众,她的命运也是大多数人的命运,但有的人选择反抗有的人选择屈服。人生就像“秋雨”一样:
“转眼间,风雨交加,雨点敲打车窗的声音越来越激烈了。打在窗玻璃上的雨点,一滴滴地顺着窗玻璃斜斜地流落下来。有的雨点从车窗的一端流到另一端。流着流着,短暂停住,接着又流动起来。流流停停,停停流流,显得很有节奏。一滴滴水点,后面的赶超前面的,上面的低低地落到下面,画出一道道交错的线。我从流动的节奏中,听到了音乐。”
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命运坎坎坷坷,起起伏伏,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行得慢,有的人落后了,有的人赶超了,“我”在雨声中听到了命运交响曲。春雨细无声,是柔和的,是温柔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都有些坎坷;夏雨是疾风骤雨似的,人的一生总是要接受暴雨似的打击,我想也没几个人受得了;秋雨是绵绵的,是带着凉意的,人的一生也是这样,都是从生到死,结局注定是悲哀的,但这个过程却是丰富多彩的。所以,秋雨就是命运汇聚的河流。
但每个人的人生又是不一样的,就像登山一样,有些人在山脚就止步了,因为他看重的是眼前的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还有些人爬到了山腰便不再向前,他不想再继续向前,因为前行的路太孤单;但还是有人登顶,也许登顶的人并不都是开心的,因为他发现山顶的景色不过如此,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而且眼前还是群山缭绕,这时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下山,再也不想登顶了。但总有的人会选择继续前行,爬往另一个目标,因为他看重的是过程而并非结果,人一生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美。
就像《秋雨》中的火球,“仿佛不是在降落火雨或火粉,只是小小的火团在溪面上闪闪烁烁,但从天上降下则是无疑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自己的人生由我自己做主,人的本质不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活成自己的样子吗?谁敢阻碍我,谁敢压制我,我就像火球一样,烧死他。
分析到此,我对《秋雨》这篇文章的理解更深刻了,要说明的一点是,分析小说的三步法不是我的独创,这是在乘风老师那里学到的,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法迁移到理解其他小说中去。当然,你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至于真实的是什么,我想恐怕只有当时创作时的作者才清楚吧。
阅读是一时的,但阅读的态度和精神是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