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手印( 道教的手印有莫测功能)
手印又称“结手印”、“结印”、“印”,即按一定手势掐诀。是道法行持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手指之间结合成某些固定的姿势,起到感召神鬼、摧伏精邪的作用。它与步罡一起为道法行持中最重要的形体动作。
一、手印的作用
《道法会元明光枢要》指出:「祖师必传诀目。通幽洞微,召神御鬼。要在于握诀。默运虚元,因目之为诀也。由此可以看出手印的作用:
一是「召神」,手印是向神灵表示至诚的方式;二是「御鬼」,手印有著镇伏妖邪的威力;三是「载道」,道士借手印显示自己「通幽洞微」,「默运虚元」,修炼得道的神通。
道士诵经、行符、念咒、步罡、结坛、召将、气禁、收邪、治病、祈禳的各个环节都要掐相应的诀目。在道教中,正一、上清、灵宝、净明、神霄等道派,在斋醮祭祀、符籙道法各种仪礼中广泛运用;主张炼养成仙的全真道,亦有运用,金丹派南宗用得更多。道教以手印作为特殊方式显示道教思想和修道者之內心世界,是很有特色的中国道教文化。
二、手印的分类
道教手印可分为五类:
1、 宗教仪礼必需的手印
2、召请神灵的手印
3、降伏妖魔鬼怪的手印
4、祈求神灵为民赐福的手印
5、导引信众修炼得道的手印部分道教手印
掐诀多数用左手,有时亦用右手.左右手诀文分布原理相同,但掐同一诀文有时却代表不同诀目。一只手掐诀称单诀,二手同掐称双诀。
三、常用的几种手印(指诀)
道指:
左手中指及无名指向内弯。 大姆指压住中指及无名指指尖。 左右手均同。法师作法时常用。
三清指:
左手五指指尖全朝上。 中指及无名指收弯入掌心。 大姆指、食指、小指,各朝上伸,即成此指诀。 此指法乃捧净水或符水作法用之
五雷指:
左手五指均收伏在掌心,但须注意指甲不可外露。 左右手方法均相同。 用时捧起「哈」一下,说「打」,脚跺一下往前用力跩去,一气完成。
金刚指:
右手无名指从中指指背过。 食指勾住无名指,指尖向下。 大姆指、小指指尖皆收入掌心,中指朝上。 此指诀须拿起放右肩上约一尺处。 此法可行使各种法事,也可敕符
请神指: 此乃用於请神用
八卦指: 此乃敕八卦、安八卦或行使各种法事,破煞有力之指法,用途非常多。
太上老君指:
其指从指上可见「太上」二字。此乃法师法事之时用以敕命神兵法将,意谓道祖之亲临,可增加威力。
老君倒骑青牛
老君倒骑青牛:双手手背相对,右手在上。右手无名指从外侧勾住左手中指,右手食指再从内存勾住右手无名指和左手中指。左手大指、小指、食指、无名指向下伸,右手大指、小指、中指向上伸。
降鬼扇印
降鬼扇印:左手伸开向上。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弯曲,大指和小指伸开,置于左手掌跟部。左右互换亦成。
反天印2
反天印2:双手背对,右手在上。右手中指勾住左手中指、无名指勾住左手无名指,左手由里向外旋转,直至两手心皆向上,两手食指勾食指、小指勾小指。
雷祖印
雷祖印:两手心皆向上,左手手指弯曲,左手食指和小指勾住右手的食指。右手中指从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之间伸出。左手大指压住右手的小指。右手大指抵住无名指。
北斗诀
北斗诀:左手无名指勾住右手小指,右手无名指勾住左手小指,两个大指再压住无名指,双手的食指、中指伸直,合掌。
五岳印
五岳印:双手向上,十指交叉。左手食指扳百思特网住右手中指,右手食指扳住左手中指,左手大指压住右手小指,右手大指压住左手小指,两个无名指竖起。
七宝骞林
七宝骞林诀:左手向上,右手向下,右手中指搭在左手无名指上。右手向外翻转,右手中指把左手无名指、食指压在右手掌心,其余手指皆伸直。
五品莲花印
五品莲花印:左手中指扳住右手无名指,右手中指扳住左手无名指,左手小指置于中间,合掌。左手大指、食指和右手大指、食指、小指向上伸出。
九色莲花印
九色莲花印:双手伸直,手心向上叠放,左手在上,右手中指弯曲勾住左手中指百思特网根部。
慈尊印
慈尊印:双手伸直向上,两手心相对,双手各自大指压住小指。
三山诀
三山诀:左手手心向上,大指依次掐子、亥、戌、酉、申、午,紧接着大指由午纹退至玉纹,再由玉纹冲出午纹,然后左拳紧握,再依次伸出食指、小指、大指
剑诀
剑诀:食指、中指伸直,大拇指压住无名指和小指即成。
双白鹤诀
双白鹤诀:由左右手单白鹤诀合成,双手各成单白鹤诀,手心向下,左手无名指扳住右手食指,右手无名指扳住左手食指。
单白鹤诀
单白鹤诀:左手或右手手心向下,大指合中指即成。
太极印
太极印:左手包右手,两手心向内,左手大指掐右手子纹,右手大指掐右手午纹。
反天印1
反天印一:双手掌心向上,十指相对。右手中指勾住左手中指、无名指勾住左手无名指,右手向内、向下旋转,两手食指在下方勾住、小指在上面勾住。
光明诀
光明诀:双手向上,右手小指勾住左手小指。右手向内、向下旋转,左手无名指勾住右手无
道教基础常识
1、问:什么是道教?
答: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宗仰黄老,以道家、神仙家的修炼理论及方法为中心,用老子“道德”思想告谕、教化众生,追求宇宙和谐、天下太平,教导人们通过修道积德达到安乐幸福、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我国特有的本土宗教。
2、问:道教是何时产生的?
答:据道经记载:道教起于渺渺浩劫之先,天地未分之时。宇宙混沌,日月未光,太上老君生于其间,化名为盘古;经过五太(太一、太初、太素、太始、太极),轻清上浮、重浊下凝而开天辟地;又由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天。老君以双眼化为日月、毫毛化为星辰、肌肉化为丰沃的土壤,骨骼化为坚硬的岩石、呼吸之气化为风云、声音及眼中的神光化为雷电,身中的血脉化为江河湖泊、头发化为草木……由此,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万物生成、人伦兴远。至此,老君返于天宫,以太虚为体,太微为宅。而后老君数次化身,历经八十一化。轩辕黄帝时,化身为广成子,授予黄帝养生之道;春秋时化身为老子,传下《道德真经》,教关尹子以修真之法,由此道脉兴矣。
至东汉中叶,距今1800多年前,即东汉顺帝(西元126~144年在位)时,老君降于蜀都,授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威籙》及《五斗真经》,于四川大邑鹤(或作鹄)鸣山创立了天师道教。春秋时期,老君復授道于东华帝君王玄甫;汉代,东华帝君授道于正阳祖师钟离权;至唐代,正百思特网阳祖师授道于纯阳祖师吕洞宾。时至北宋末年,钟吕二仙降于甘河桥上,授予重阳祖师以至道。重阳祖师汇四海宗风于一坛,在活死人墓中苦行修炼,传道于山东,全真七子再续宗风,传于后世,教法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