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是几月份(梅雨季节入梅和出梅时间)

时间:2021-08-07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梅雨季节是几月份(梅雨季节入梅和出梅时间)

目前南方的雨处于减弱阶段,不过昨天晚上到今天白天,广西江西福建部分地区还是出现了大暴雨,从逐6小时降雨看,14日02-08时降雨最强,对应暖湿气流存在脉动,夜间-凌晨增强,白天减弱。今夜到明天,还是类似,因此15日02-08时降雨还有个短暂增强,15日白天减弱。从累积量看,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江西东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百思特网这可能也是江南今年梅雨季的最后一场强降雨!之后16-17日江南一带降雨明显减弱!江西浙江的梅雨季可能就此结束,随后闷热天气将成为主流。



【江淮地区今年入梅偏晚 预计7月进入梅雨季节】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201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日、雨量均达到入梅标准,于6月17日进入梅雨期,较常年偏晚3天。预计江淮地区将于7月初进入梅雨期。入梅后强对流天气将较前期更为频繁,需加强防汛工作。

结合国家标准《梅雨监测指标》,气象部门对梅雨期气象要素和大气环流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近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超过两毫米,区域平均气温达到2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北纬19以北。

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汛期后,强降水过程将较前期明显增多,极端性更强,同时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更为频繁。

截至6月24日,江淮地区尚未入梅,入梅时间较常年(6月21日)偏晚。随着夏季风和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北推,预计7月初江淮地区将进入梅雨期。

受厄尔尼诺等因素影响,副热带高压位置总体偏南,今年梅雨呈现出南部多北部少的主要特征。


【江南的同学请注意!今年梅雨季较常年偏早,强降雨来袭!】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2019年江南地区雨日、雨量达到入梅标准,可以确认于6月5日正式进入梅雨期,较常年偏早三天。入梅后强对流天气将较前期更为频繁,专家提示需密切监测梅雨进程,加强防汛工作。(记者孙冰洁)

入梅,亦称“入霉”、“进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不能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

江南地区把每年春末夏初时节梅子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黄梅季。在这段时间,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多连阴雨天气,把这段时间的雨称为黄梅雨。因雨天多,空气潮湿,衣物等容易发霉,故将黄梅雨又称为霉雨。黄梅天的开始日期称作“入梅”。

图片

梅雨季节科普

@weatherman_信欣:通常夏至期间,或者说6月下旬-7月上旬,一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最丰沛的时期,恰逢梅子成熟,当地称之为梅雨,雨带会在江淮到江南一带摆动。一般长江中游区6月15日入梅,下游区6月19日入梅。梅雨其实对应初夏季节大气环流的一次重大调整,副高北抬将冷暖空气的主战场从华南到江南南部,推到长百思特网江中下游等地,形成拉锯战。一旦入梅,往往华南的前汛期结束,转为高温闷热天气。

梅雨季开始早晚,每年都有波动,关键是看大气环流的形势配置,一个是西风带的槽脊落位,一个是副热带高压的落位,尤其是副高的位置最好尽量稳定,把暖湿气流不断输送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和北方南下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交汇对峙,形成持久战和拉锯战。冷暖势均力敌,才能使得雨带位置相对稳定在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在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形成多雨的气候特点。

2018年6月19日前后,长江中下游多地宣布入梅,这个时间基本算是正常略偏晚。但2018年的梅雨期,副高位置不是很稳定,而且先偏北后回落,因此雨带没有完全稳定住,南北摆动较大,6月25-26日雨带跑到了西北东部到黄淮一带(就是6月25-26日山东大暴雨部分地区破纪录被淹那次),6月底-7月百思特网初雨带有所南落,2018年梅雨不是很典型。但梅雨期降水,也并不是要求每天都下雨,中间可以有暂停,甚至是一段时期的中断,之后再来一段多雨期,即多段梅雨期。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