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月是桃花癫的多发季节 (农历三月桃花癫)
什么是“三月桃花癫”?
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告诉搜狐健康,“三月桃花癫”指的是老百姓常说的桃花疯、桃花病,也就是心理学上的躁狂症或者有躁狂症成分的其他情绪障碍,高发于清明节前后。
三月桃花癫是一种双极性的情感疾患,其特征是极端的情绪变化。典型的躁郁症患者可以从狂喜滑落到狂悲,并呈周期性运动。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可能恢复正常,跟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人生是一个不停经历创伤的过程。清明节的设立,就像一个闸门,开启了人们的思念,撕开了人们心头的创伤。清明这天既有环境的衬托、时间的允许,又有仪式上的认同,给了我们一个宣泄情绪的理由,释放压力,预防情志疾病,也是对三月桃花癫最好的疏导。”
什么症状的人中了“三月桃花癫”呢?情绪高昂、话多、自大,严重的还有人会认为自己像“神”一样伟大;更有些人会花很多钱乱买东西,甚至到处送人,或是以为自己非常富到处炫富等;睡眠减少,甚至好几晚不睡,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计划变百思特网多,开始规划许多事情,不切实际;还有人会性欲高涨;有人将自己做很夸张的打扮、浓妆艳抹,以吸引异性百思特网,所以不知情的旁人看患者会觉得像“花痴”般疯疯癫癫等。
“三月桃花癫”属于情绪障碍的疾病,容易在春季发作或者复发。由于患者情绪波动起伏较正常人大,且持续时间较长,造成了生活质量和生理功能的下降,通常表现为多种情绪和情感问题,容易走极端,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狂躁、情绪高昂、睡眠减少等,甚至还会出现暴力倾向。
据何裕民教授介绍,“三月桃花癫”的发生主要与三个因素相关。
1、激素变百思特网化:春季之后,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出现情绪异常。
2、气候波动:春季在四季当中气候变化最无常,忽冷忽热、气压低、早晚温差大,南方地区更加潮湿、阴雨绵绵。在气候波动的影响下,人们更容易出现抑郁、烦躁、情绪不稳。
3、文化影响: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为已逝的亲人、祖先送上思念与敬意。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中,对已故亲友的过度思恋也会成为情志问题的诱发因素。
预防“三月桃花癫”最关键是要养心神,保持乐观开朗、心境平和的状态。何裕民教授为网友们带来了三点妙招。
1、多外出踏青:人是自然的产物,情绪的调节也离不开大自然的帮助。春天空气清新,枝条吐绿,草长莺飞,人们在远足踏青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时候,既能够达到运动的目的,又能够换个环境,让心情保持舒畅。
2、饮用春茶:春茶,一般指5月底以前采收的,由越冬后茶树萌发的第一轮新梢采制而成的茶叶,是一年中品质、口感最好的茶叶,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高,保健作用更好,也有助于舒畅情志,养肝调神,定心安神。
3、工作环境保持明亮:在干净宽敞明亮的环境下工作有利于保持好心情。我国部分地区春季阴雨绵绵,阳光较少,在加上昏暗凌乱的工作环境,更容易导致精神萎靡心情低落。快为自己和朋友准备好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