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之谜(宁夏中宁“龙骨”之谜)
传说中宁大地曾是龙生存的水宫。人民公社时期,中宁人热挖“龙骨”这一现象便是这一传说的证明。
20世纪80年代,中宁挖“龙骨”的活动达到了高潮。
因为“龙骨”具有止血、止痛、安神、镇静、固涩等多种神奇药效,是中国各地药材部门大量收购的珍贵药物,因此被农民大量挖掘出售。
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的10余年间,中宁县共挖掘出土的“龙骨”达上百万斤之多,被贩卖到个省、市、区,多个县。
“龙骨”,顾名思义,似乎应是龙的骨头,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河南考古发掘出土的“中华第一龙”———用蚌壳镶嵌在大地上的龙形图案来看,最初的龙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是一条长了四条腿的蛇而已。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人们陆续把雄驼的头、雄鹿的角、雄牛的眼、雄鹰的爪、雄狮的尾移到了原始龙的身上,逐渐形成了现在威猛神武的龙的形象,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那么,“龙骨”是否是恐龙的遗骨呢?也不是。
根据地层地质资料和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资料及研究成果来看,恐龙是生活在距今2.1亿年~6500万年前的大型脊椎动物,从遥远的中生代侏罗纪开始,历经白垩纪,到新生代第三纪的古近纪,在长达140万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统治着地球。
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古近纪初期突然全部灭绝了百思特网,灭绝原因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2005年,在灵武发现并出土了一批恐龙化石,其中一条龙是目前发现的新属种,被命名为“灵武龙”,其身躯高大程度排名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中宁与灵武相距不远,但中宁的“龙骨”绝对不是恐龙化石,因为中宁“龙骨”根据所埋藏的地质层断代并经同位素和热释光等科学方法测定,距今只有1200万年的历史,两者相距5000多万年,根本不能与恐龙化石相提并论。
那么,中宁“龙骨”究竟是什么动物的骨骼化石呢?
1987年深秋的一天,中宁县文物管理所一行5人来到了白马乡彰恩村的南山边子一处“龙骨”挖掘点,这里丘陵连绵、沟壑纵横,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较大的空旷山谷地面上,分布着近百座竖井式深洞。
洞口直径一般为1.5米左右,越往下直径越大,洞口周围堆满了挖出来的红色黏土和黄沙土,像一个个坟丘林立在山谷中。
挖掘者都有很丰富的经验,知道在什么山形下什么谷地中埋有“龙骨”,便有选择地向下挖洞,只要挖过红色黏土层到了黄沙层面上,就到了“龙骨”的埋藏层,然后再向四周横向探挖,便能挖到“龙骨”,几乎洞洞不空。
因为“龙骨”已变成了化石,分量很重,一洞能挖出几百斤,能卖不少钱,因此吸引了很多人不惜冒生命危险前去挖掘。
由于千万年来的山水冲刷,把一些埋有“龙骨”的地方冲成了“V”字型山沟,在沟的断面上露出了黄沙层,有的甚至直接露出了“龙骨”,于是有人便在断面上挖水平洞。
水平洞洞口高约1.5米,宽约1米,洞的深浅不等,浅者几十米,深者达数百米。
农民挖出的“龙骨”是论斤出售的,因此他们根本不考虑其形状的完整性,加上埋藏年限较短,石化程度不太高,很容易破碎。
因此,他们为了取运方便,把整块的也敲碎了,出土的“龙骨”都是小碎块,没有一件是整体的,根本无法辨认是什么动物的遗骨化石,只有牙齿较完整,从牙百思特网齿来看,大小不一,有的比人牙略大,有的如马牙,最大的牙齿臼有碗底那么大,可以想象此种动物的头该有多么大,进而推测它的身躯又有多么庞大!
为了搞清“龙骨”究竟是何种动物的化石,文物管理所委托一位相熟的挖掘者老曾,想办法给弄出一个完整的龙头骨来,答应给他出双倍的价钱收购。
一个多月后,老曾果然给文物管理所送来了一个硕大“龙头”的一小部分———动物的上颌骨化石,牙床很长,从门齿到腮齿有近一米长,两排牙齿排列整齐,臼齿很大,直径达一寸多。
更令人欣喜的是,颌骨上带有两根完整的半米多长的象牙和一部分铲板骨化石,总重量达100多斤。
老曾说,这种“龙头”非常巨大,根本无法完整取出,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出了这么一块有形状的上牙颌骨。
尽管如此,有了两根象牙,那就完全可以认定,这是一种大象的头骨化石。
带着这一新发现,文物管理所派人专程赶到自治区文物局进行汇报,文物局专家说,这已经不是新闻了。
“龙骨”化石早就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相邻的同心县发现了,但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科研发掘。
中宁侏罗系砂岩风蚀地貌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与中宁一样,同心山区也开始了大范围的挖“龙骨”活动,大量的化石被贩卖到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小半个中国,引起了中科院与北京自然博物馆的重视。
1979年,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科学考察队在古生物专家关健教授的带领下,首次进入了同心县,他们在纪家窑山乡“龙骨沟”等处,亲自主持进行了科考挖掘,出土了大量的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
截至1985年,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家周明镇、甄朔南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邱占祥、陈冠芳、贾航、叶捷等专家,连续7年进行了考察与研究,基本弄清了这些动物化石种类,共有25种。
被鉴定命名的食草类动物有同心铲齿象、托氏铲齿百思特网象、同心板齿象、银南嵌齿象、乳齿象、同心坐齿犀、邱氏华清犀、无角犀、矮角犀、蓝田库斑猪、利齿猪、皇冠鹿、三趾马、长臂猿、羚羊、跳兔等,食肉类动物有半犬、戈壁龙、广河猫、瓜兽等。
中宁发现的大象有些特别,两根象牙不像现在的大象牙又粗又长,它的下颌上带有一块匙形铲骨板,边缘带锯齿状,因此被单独命名为“中宁锯铲齿象”,其他动物的种类与同心发现的种类基本相同。
那么,这些化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根据地质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在45亿年前形成的,在漫长的岁月中,地球上发生过很多次翻天覆地的剧烈运动,这些运动每次都使地球发生巨大变化。
根据变化的差异,地质学上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地质时代:太古代(45亿年~27亿年)、远古代(27亿年~6亿年)、古生代(6亿年~2.3亿年)、中生代(2.3亿年~6500万年)、新生代(6500万年~1万年)。
在每个“代”中又划分为若干“纪”,纪下面又分为不同的“世”。
如牛首山的浆鳞鱼化石生活在距今约4亿年~3.5亿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恐龙生活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而“龙骨”所属的各种动物则生活在距今12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的中新世。
据此可知,早在1200万年前,在中宁、同心以及固原一带并不像现在这样干旱少雨,而是温暖湿润、林木茂盛、水草丰美、湖泊荡漾的另一种景象。
当时这些内陆盆地,从地质构造上看,应属陇西旋卷的构造体系清水河———香山旋回褶皱带的一部分,东依牛首山,西靠香山,南北走向,数百里盆地,一片青山绿水,山上森林茂密,山下灌木丛生,湖中游鱼成群,空中百鸟飞翔,大象、犀牛等各种食草类动物就在这样的一个良好环境中生活,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1200万年前,当各种食草动物游哉乐哉于草原森林啃食植物的时候,各种食肉动物便以它们为食物。留下的骨头便散落在坡地或山沟之中,那些大型食草动物如大象、犀牛以及食肉类动物天敌虽少,但却无法抗御自然灾害和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遗骨也四处可见。
每遇暴雨山洪,这些骨头便和着泥沙,被冲入湖泊中,沉入湖底,被泥沙掩埋。后来随着地壳运动,地表抬升,湖泊变成了陆地或山丘,埋入地下的各种动物骨骼由于与空气隔绝,又经过漫长的、一系列的化学作用和地质变化,骨头越来越硬,逐渐石化,从而变成了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