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宦官(宦官又是啥之公公简史)
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说是苏东坡中年亡妻后,见儿媳妇长相甜美,便在其倒茶时手指沾水在书桌上写下了两句诗,“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儿媳妇见之,知道苏轼的心意,俏脸一红,沾水在书桌上回道,“假如公公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
作为以严肃、真实、还原为己任的历史小编,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大家这就是一个段子。原因有二,一是苏轼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之时,儿子苏迈不过八岁,哪里的媳妇?二是虽然“公公”我们都知道是对丈夫父亲的称呼,可在古代是单叫一个“公”,或者“舅”的呀,这公公可就另有所指了。所以你看现在的网络环境,还真是连大诗人都忘不了黑一把。
不过今天我们不是来批判造谣这个段子的人,而是来扒一扒“公公”这两个字。众所周知,不管是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巴比伦、古印度,还是在古埃及、古阿拉伯、古越南等地,都有过“公公”的存在,也就是说他曾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过很长一段时间。当然其中最为著名,存留时间最长,人群最为庞大,体系最为复杂的就是我们中国了,比如说赵高、魏忠贤、李莲英,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公公,三宝太监郑和,更是为华夏民族的文化传播起到了前无古人的功劳,当然,前者那三位和后者是没法相提并论。
其实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公公”的记载,《周礼》上说,“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公公”去做宫廷内侍卫的历史了。当然,“公公”是本文为了统一称呼所代指的,毕竟叫“阉人”略有不雅。而在当时,他们是被称为“寺人”、“内竖”、“阍人”等的。比如《诗经小雅》里面的《巷伯》篇,它的作者就是一位叫做孟子(喂,不是那个孟子)的寺人。百思特网
杨园之道,猗于亩丘。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诗经小雅》《巷伯》
这首诗讽刺的就是周幽王
随着私有制,以及君主专政制度的固化和发展,原本作为古代内廷宦官中一员的“公公”开始逐渐壮大,并提升占比。通俗的讲就是“宦官”是商周乃至春秋时期古代帝王身边侍奉随从的统称,可以算作是家臣,地位一般而言比较低下。但是随着统治阶百思特网层的集权,比如说嫔妃的增加(商王武丁据说就有40多位嫔妃),那么保护皇室的血统纯正就成为了维护江山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宦官”之中的“公公”比例开始不断增加。
我们都知道,男人怕老婆的枕边风,在那个女人不上堂的年代里,枕边风除了老婆以外,最能吹的肯定就是每天都伺候自己的“宦官”了。虽然现在人们谈论最多,最为熟悉的“宦官”专权就是唐朝末期和明朝中后期,其实早在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恒公就是被他最宠幸的权相“宦官”—寺人貂,又叫做竖刁的“公公”给活活饿死的(想要了解该段历史的人可以参见“三子专政”,此处不展开)。百思特网秦始皇一统六国,君临天下,我们同样也知道有个权势滔天的“宦官”叫做赵高。
最帅气的赵高
这里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的是,那时候的宦官其实并不全部被称为宦官,比如说上段提及的竖刁,他的官职应该是叫做竖,但也是个“公公”(寺人),直到汉朝,才把所有伺候皇帝的人统称为“宦官”(古天文学里面,帝王星一周拱卫有四颗星星,叫做“宦者”,宦官因此得名)。然后到了东汉时期,朝廷规定宦官必须要使用“公公”(阉人),同时期,大规模的宦官当政出现在历史舞台(历史上东汉末年的“第一次宦官时代”)。
“中兴之初,宦官悉数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土”—《后汉书宦官传序》
那后来为什么太监取代了宦官成为“公公”的专有名词呢?
首先在历史上,太监一词最早出现在辽代宫廷,他所指的并不是“公公”,而是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里面的官员。这个官位是直到元代都存在的。所以当初宋太祖严令“宦者不可预政”时,我们不能说成“太监不可预政”,因为这句话是宋太祖说的,他讲这句话的时候,太监可是一个政府高级职位的称呼。
如果当娘娘每天都有这么帅气的厂花服侍的话
直到明朝后,从放牛娃爬上去朱重八皇帝,你们知道的,朱元璋比任何一个开国皇帝都能晓得这世道哪些东西留下来是有害的,因为人家从底层上来的人看得多啊。所以他除权臣,治贪腐,还严令后代禁止宦官专政。可明成祖朱棣是从“清君侧,靖国难”中夺得皇位的,那会家里的宦官可给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其中有一个人叫做马和,后来被赐国姓郑。所以朱棣就开了明朝历任皇帝重用宦官的先河,也为之后大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正是如此,明朝宫廷内设的十二监二十四衙门皆被“公公”掌控,当太监这个官职全部都是宦官公公们所担任的时候,太监就成为“公公”的专有名词了。
乃至于清,太监就真正成为了宦官的统称。
对于中国历史而言,宦官一直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对于历史的影响之大已经到了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地步。中国有“宦官专权“,古罗马,古印度这样的文明古国同样也有。即使在以中世纪玫瑰战争为蓝本的奇幻剧《权力的游戏》中,不管是情报总管”公公“—瓦里斯这样的角色。
请放心观看,已经打上马赛克了
然而抛开一切来说,他们又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牺牲品,是男权社会中人权不平等的体现。我们都知道“宫刑”当初是被用作五大酷刑所存在的,而在当今的社会,联合国早就已经颁布了消除酷刑的条例。或许,我们再看一段历史的时候,所关注的并不仅仅只是“惊”,“奇”等元素,更多是对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