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中几点注意)
中学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一门基础且重要的课程,由于初中历史具有一定思想性、人文性、基础性以及一定程度的综合性,所以对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走进一线一些历史教学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讲授一些基本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对其进行简单点评,少不了照本宣科的嫌疑。那么,我们考生在进行面试之时,需要打破这种常规教学,精心准备自己的试讲才能脱颖而出。在这里,我们从以下几点就历史面试提出几点建议。
一、熟悉教材是前提
磨刀不误砍材功,在试着进行试讲之前,对当地教材进行了解与梳理是前提。就合肥本地而言,初、高中的历史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套教材区别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显著特点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继而形成一个单元并在单元末附一探究活动课,本单元中几课都是围绕着这一知识点开展,而人教版教材主要以时间为主钱,脉络比较清晰。如北师大版中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围绕“走向社会主义之路”建立为中心,分为5课进行教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以及最后探究课“‘万方乐奏有于阗’——‘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因百思特网此广大考生在准备面试前期工作之时需要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版本教材的异同之处,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合肥地区面试试讲时是随机抽取教科书上的一篇,所以在熟悉教材版本之时必须了解本册教材里哪些是百思特网重点篇目即被抽到的可能性比较大,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防止面试当日由于课题不熟悉而产生的慌乱。再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为例,在本册书中有几篇重点课需要关注:第一单元中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二单元中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和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第三单元中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和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等。考生可以参照以往考试经验以及教材的一些辅助书目,判定哪些是重点课题以对此进行提前备考。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二、掌握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面试试讲之中的重头戏,试讲要出彩,必须在教学过程上面下功夫。如众多学科一样,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也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和作业小结等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的设计关乎本次试讲质量的高低。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我们可以引用历史上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作为本课导入;新授环节里,我们可以对本课知识进行重整,把课本上几个小标题重整为“问题之源”、“解决之策”以及“展望未来”几个点进行授课,从而更具统整性与连贯性,新授中,还应注意对知识的拓展,如本课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记者对台湾问题的历史原因进行采访;复习巩固和作业小结中都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体现了教师对新课改精神的理解与践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可以通过学生活动体现。本课可以设计很多学生活动,如学生模拟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对于香港回归中国问题的谈判,学生分组讨论“一国两制”的意义并请代表发言,作业小结环节中可以设计学生课下寻找相关文献或者影、视频资料以体现海峡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关系,如电影“云水谣”等。
考生在面试当天的30分钟(合肥考情)备考时间之内,无需利用大量时间写教案,而要合理分配时间,10分钟熟悉教材对教材内容做好统整以保证试讲的深度从而体现专业功底,5分钟写出自己的授课思路以供自己参考,13分钟提前试讲一遍以确保试讲时的流畅,百思特网还有2分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大方、自信的姿态进入考场面试。作为历史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要求相对需要严谨但不失丰富、幽默。
简言概之,面试试讲中对历史老师的要求是稳重不失活泼,只要自己各方面表现的得体,通过面试的几率将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