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刘启(西汉刘启是怎样一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是西汉第六位皇帝,说到刘启大家都会想到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因为这是我国进入帝国时代的第一个盛世。其实刘启不光创造了辉煌盛世,还为汉朝传下一位千古明君,延续了汉朝将近200年的东汉历史,那就是有“位面之子”之称的刘秀。
在刘启称帝的16年里,汉朝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国家也积累了不少财富,给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南征北战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刘启在历史上评价也非常高,从他的谥号“景”字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但在对刘启的汉阳陵墓进行挖掘时却发现,在汉阳陵的一个角落有一巨大的“万人坑”,里面埋着大量百思特网尸骨。这些尸骨有些手和脖子都戴着铁镣,有些则是身首异处,基本上都是被折磨至死。
一代贤君为何会让这么多人与他陪葬?汉阳陵的这些尸骨到底是些什么人?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西汉这位著名皇帝——汉景帝刘启。
刘启的辉煌一生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五个儿子,当然也有史料说刘启是排第四,但这都不影响,因为他的这些哥哥在他登基之前都死了,不得不说刘启还是相当幸运的,因为如果前面的哥哥们不死,他根本不可能继承皇位,汉朝承秦制,汉朝立太子还是“嫡长制”。
刘启成为太子后深受父亲宠爱,这也造成他年轻时代的狂妄和任性,有一次与堂兄弟刘贤下棋的时候,双方发生了争执,刘启一怒之下拿起铜制的棋盘砸向刘贤,结果刘贤当场毙命!刘恒见儿子闯祸了,连忙向刘贤的父亲刘濞道歉。刘恒是皇帝,刘濞只是一个小小的诸侯王,虽然是对方无理,但自己也不敢发作,只能强忍丧子之痛离去,不过仇恨的种子已深深地埋在刘濞心里,这也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祸根。
刘启继承皇位后,延续了父亲的治国方案,推崇黄帝、老子的学术实行“无为而治”。对百思特网内是最大程度的减轻农民税收,限制刑罚的使用,采用“抑商重农”的手段大力发展农业;对外则是以和为贵,尽量平息战争,避免与周围国家发生一切军事冲突。这种养精蓄锐的政策其实从刘邦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主要是因为建立西汉之前战事连连,先是秦末的农民起义,后又经过楚汉战争,整个国家已是伤痕累累,百废待兴。
刘启把国家发展得井井有条,但有一个问题让他很头疼,那就是他爷爷刘邦给分封的众多诸侯王。其实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已经废除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为何刘邦又要重新启动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呢?周朝就是因为诸侯造反才被灭,难道刘邦就不怕重蹈覆辙?其实刘邦分封诸侯也是无奈之举。
楚汉战争之前,项羽就对其中有功劳之人进行封赏,一共封了18个诸侯王,他的这一举动无疑是把周朝的分封制又重新拾回来。楚汉之战结束后,协助刘邦打败项羽的人中就有不少是原来项羽分封的诸侯王,建立汉朝后如果刘邦马上废除这些诸侯,势必会引来一场动乱。因此刘邦也是将错就错,继续对功臣进行分封,而且这些封赏的诸侯之中还有很多是异姓王,虽然后来也被刘邦一一废除,但分封诸侯所引起的问题确实不小。
到了汉文帝刘恒的时候,各地诸侯王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甚至有些诸侯王会私下自己印制钱币,严重扰乱当时的经济秩序,但刘恒对此并没有大动作,反而是当时的中大夫晁错提议要削藩,以削减诸侯王的势力,但文帝未予采纳。刘启继位后,对晁错非常看重,提升为御史大夫,并按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
削藩政策一出台,诸侯王马上就炸开了锅,其中反应最强烈的要数吴王刘濞。当初因为刘启用棋盘砸死自己的儿子,如今又要削弱自己的封地,新仇旧恨顿时涌上心头。于是刘濞随即联合其他七个诸侯王一起,举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举兵造反。当时的刘启一时乱了阵脚,毕竟汉朝近几十年来一直“与民休息”,战事很少,特别是刘邦时期还令很多兵士“卸甲归田”,回家务农了。面对诸侯举兵来犯,刘启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就在此时,刘启的表兄弟,也就是窦皇后的侄子窦婴,他向刘启建议说:“何不召见袁盎前来商议?他曾是吴王的丞相。”于是刘启但召见了袁盎。其实这都是窦婴的阴谋,因为他与晁错因为政见不合而结下梁子,此时正是报仇的好机会,于是他与袁盎联合起来向刘启提议:“杀晁错,平动乱。”刘启听取了袁盎的建议,将晁错腰斩于市!
晁错死后,吴王联军并没有停止进军的步伐,因为他发兵不是为晁错,而是为大汉江山的皇帝宝座!刘启见此情景,想起父亲临终前交待过,关键时刻可以用周亚夫,因为这是一位绝对值得信任的将军!于是,刘启封周亚夫为太尉,出兵前去平息叛乱。
三个月后,周亚夫成功平定叛乱凯旋归来!造反的七个诸侯王也全部被杀,他们的封地除了楚国有继续立王之外,其他六个全部由朝廷收回,这让刘启的权力更加强大,也为后来汉武帝打击匈奴建下结实的基础。
汉阳陵万人尸骨之谜
汉景帝刘启的治国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对其陵墓挖掘时却发现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乱葬坑,这是用来陪葬的奴隶吗?在抑商重农的西汉初期,劳动力极其重要,如果刘启死后用上万人进行百思特网陪葬实在是有违常理,那么这些人又是什么身份呢?
从墓葬中出土的尸骨和一些铁镣可以推断,这些都是“髡钳刑徒“。所谓的髡钳刑徒就是因为犯了罪而被戴上刑具,参加大型工事活动的人。用刑徒来做工人,在秦朝非常普遍,比如当初建长城、阿房宫等大型建筑的时候,就是运用了大量的刑徒。那为何整个西汉的皇帝陵中,只有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的帝陵中才发现了刑徒的尸骨,就连刘邦和刘恒的陵墓中都未有这些发现呢?
其实在刘邦和刘恒时期,刑徒数量不多,当要完成帝陵这种大工事的时候,一般是征用普通百姓为主,刑徒占据的数量非常少,因为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就取消了秦朝的“严刑酷法”,对待犯人的态度也非常宽柔,用“无为而治”的态度来治理国家,所以当时的刑徒不多。
但是到了刘启时期,特别是经过七国之乱以后,刑徒数量暴增,这就为后来修建陵墓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刑徒被戴上刑具参加劳作,不但要忍受刑具带来的伤害,还要被管工鞭打折磨,很多人就这样死去。由于建造皇陵有工期要求,当这些刑徒死后,为了节省时间一般都是就近埋葬,所以他们最终就葬在汉阳陵的附近。
从汉阳陵刑徒墓的发现开始,很多人就开始质疑刘启究竟是明君还是暴君?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能用现在的道德标准去评论古代的人,但刘启确实开启了一个盛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