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落款(瓷器底部的款识大全)
“古今瓷器千千万,要说款识占一半”,说的不是款识的数量占一半,而是它的重要性。熟悉瓷器的朋友都知道,款识长什么样儿,大概有哪几种,还有款识的这个“识”( zh)应该怎么读。那款识到底是什么东西,又是怎么来的呢?
款识的由来
款识其实由铭文演化而来,铭文乃器物、碑碣等上面铸成或刻成的文字,以记功德、留鉴戒等。早在《礼记祭统》中就有记载:“夫鼎有铭 ”,郑玄注:“铭,谓书之刻之,以识事者也”。说的是铭文乃记录在容器上的文字。河北武安午汲故城制陶作坊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带有铭文的陶器陶片,而宋代的定窑瓷器中也有许多“官”字铭文,也属于款识的一种。
什么是款识?
款识就是在器物上刻、划、印、写名字、牌号、朝代、吉语等。始于战国时期陶器上的姓氏铭文。明清以来特别盛行。有阴文、阳文,楷书、篆书,横书、百思特网直书,方圈、圆圈,以及符号、花纹等多种形式。韦昭曰:“款,刻也”,师古曰:“识,记也”。就是款识最早的说法。
款识有几大类?
款识分为很多种,有纪年款 、干支款 、官款、 堂名款 、王府款 、百思特网陶人款 、吉语款、 方款 、双款 、横款与竖款、写刻款、明暗款、阴阳款、楷书款、篆书款等等,太多太多。以下列举一些常见款识,仅供参考。
纪年款
用皇帝年号或天干地支记年代的款识。六子两行,首二字为朝代名,中二字为年号名,末二字为年制。 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还有四字款,如:‘成化年制’,‘雍正年制’等。
干支款
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的纪念款。天干与地支搭配,如甲子、乙丑、丙寅等有60中不同组合,所以又有60年一甲子。款识如:‘大宋丁丑’,‘大明成化元年乙酉’,‘又辛丑年制’等。
官款
顾名思义,一定与官家有关。官款即官用瓷器或官窑瓷器的款识。明代瓷器管款以永乐最早—永乐年制,还有:‘大明宣德年制’,‘康熙御制’,‘大清康熙年制’等都为管款。
堂名款
堂名款听来有些不好懂,但是使用的人你一定懂,即帝王、权贵、名人雅士等,即他们在瓷器上所题的堂号来做的款识。假设,李白见到一件瓷杯,甚是喜欢,就在杯底写下‘李汪情深’后,赠与汪伦是一个道理。如:‘博物斋藏’、‘郝府佳器’、‘桐溪冯宅’等。
陶人款
陶人款是指以制陶人或制瓷人的姓名为款识,就像我们写完一篇文章后要写上自己的名字以表明作者一样,但古代却罕有使用笔名作为款识,多为实名。如:‘张南山’,‘董庶林’,‘李裕元’。究其缘由,是因为乾隆以后,督陶官(监督制陶的官员)形同虚设,制陶人才得以有机会将自己的姓名记于瓷底,谁也不希望好不容易流芳百世,而后人记住的只是自己的笔名吧。
吉语款
在瓷器上题写吉祥语的款识。宋代的龙泉窑就有在碗心印有阴文“金玉满堂”,明嘉靖以后,吉语百思特网款大量出现,如:万寿无疆、永庆长春。民谣体现在青花瓷器上,如:食禄万钟、万福攸同、金榜题名等。
篇幅有限,下期续看
关于款识的种类先说这么多,瓷器的文化贯穿中华上下几千年历史,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透的。欢迎下方留言,分享你觉得有意思的,或者在收藏的瓷器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