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做人(将读书与做人做事结合起来)
很多人反映,书,读过即忘,有时,忘得一干二净。
有人用这样的话来解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此言倒也妙,但它并不怎么解决问题。
下面,结合我的所思所学谈谈这个问题。
一、遗忘很正常
首先,得承认遗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过目不忘的,或许有吧?
但,至少我是没有见过。
我倒是觉得,遗忘既是不由己,也是必须。
记忆好,不能光想着有利于记住知识,记住快乐的瞬间,须知,人生还有许多痛苦。
如果痛苦的记忆,痛苦的场景,总是挥之不去,人的精神很可能会崩溃。
人们常用好伤疤忘了疼来指责不长记性,可忘却又何尝不是一件益事呢?
并且,人们总是自以为对一本书的内容全忘掉了,实际,并非如此。
当人们多年之后重读这本书的时候,一些关于此书的记忆就会浮现出来。这就像上学时学的英语都忘掉了,但是若要想捡起来,也很快一样。
二、围绕一个中心读书
读书太杂,对于开阔视野有好处,但它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学习不系统。朱光潜说:“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书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
朱光潜的描述情形,大概很多人不陌生。
有时,我自己读书也是如此。
如果纯粹是拿读书当消遣当乐趣,这样做并无不妥。
但若要追求读书收获,就需要有所改变了。
朱光潜给出的药方是,读书要有中心。“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赅括的了解,作进一步作高深研究的准备。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对于初学不相宜。不过初学者以科目为中心时,仍可约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微意。”
鲁迅亦如此,“做到嗜好的读书,要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
苏轼主张,每本书做数次读,一次只寻求解决一个问题,“故愿学者每一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将书掰碎了读,专一地去研究问题,比如读一部小说,第一次专门领会其语言,第二次专门分析其结构,第三次研究其思想。
另外,读小说,只读一遍,其实只能了解个大概情况,并且初读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节上,除了故事百思特网情节,其余能够说上来的很少。
所以说,读小说只读一遍,过后就忘了,这也很百思特网正常。
朱光潜说:“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百思特网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知识不能太碎片化,读书学习要集中,所读之书如果相近,且能够串联在一起,自然就容易记住。并且最好是能够经常用到,时间长不用,自然会慢慢淡忘。
读书人,大都是广泛涉猎,读杂书,其实,这也是教育学习的基础,但一般又不会一杂到底,大都最终会走向术业有专攻。
三、重视“重读”
孔子老人家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博尔赫斯总强调要重读,他说:“还有比阅读更好的事,那就是重读,深入到作品中去,丰富它,因为你已经读过它。我要劝大家少读些新书但要更多地重读”。
朱光潜说:“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好多人读书比较着急,别人一目十行,我怎么不能?别人一年能读好几百本书,我怎么不行?
实际上,人们往往关注量,满足自己在读书数量上获得的虚荣心,而不强调质。
光图快,一年就是读上一万本书,又能怎样?
《幽梦影》有一段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即使同一本书,人在不同年龄段读,获得的感受和收获是有差别的。
年少时看书,只图看个热闹,看个新鲜,往往并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深意。
所以,有必要反复去读。
读书,要有选择,选择去读经典书籍,并且要反复读。以朱光潜推算,人们真正需要读的书并不多,而受益不多,则是因为读书没选择且不仔细。“熟读讲义课本并不济事,每科必须精选要籍三五种来仔细玩素一番。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这不能算是过奢的要求。一般读书人所读过的书大半不止此数,他们不能得实益,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而阅读时又只潦草滑过。”
读书读多了,就会发现,真正的好书并不多,能够值得向人推荐的书也是寥寥无几。
真正具有开创性的书很少,大多数的书不过是在叠屋架床罢了。
好书是值得静下心来慢慢读的,反反复复地去读少量的经典书籍,不仅加深了吸收和记忆,更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所学优势,将非常受益。
四、带着问题去读书
“阅读,是为了活着。”法国作家福楼拜曾作如是言。
仅仅为了读书而读书,是与人生相隔的,不能学以致用的话,记不住也很正常。
如果读书与生活能够结合起来,所学内化于自己的思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那么,就不需要单纯去记忆了。
苏格拉底在即将宣判他死刑的审判上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美国著名出版人威尔施瓦尔贝在《为生命而阅读》一书中说:“我为了生活而阅读,为了生命而阅读。”“读书是我知道的最好的学习如何审视自己生活方式的方法。比比看自己做过的事和别人做过的事,自己的想法、理论、感受和别人的想法、理论和感受,你会愈发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不仅如此,威尔施瓦尔贝还坚持通过读书解决人生的困惑,“在人生某些时刻,当我有一些非常具体的需求时,我会寻找一本书来解决它。”“回顾我的一生,我一直因各种原因向书寻求帮助:希望它安慰我,逗我笑,能让我分心,带给我知识。”
假如阅读是为了解决生活难题,即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希望通过阅读来破解的话,那么就基本不存在记不住的问题了。
学以致用了,入脑入心了,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记忆了。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杨绛这句名言为很多人所熟知。
用读书指导生活,用生活检视读书,我想,这才是读书与生活的良性循环与互动。
朱熹说:“入道之门,是将自个己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
我们应该带着问题去读书,不仅仅是满足于消遣。比如教育孩子时出现了困境,这时通过不断阅读学习来掌握教育理论和儿童心理等有关方面的知识,理论知识加上自己的亲身实践,没准自己就成为了专家里手了。这样的读书,怎么还可能记不住呢?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们总是强调读书的学习作用和高雅追求,往往忽视了书之生活功用,似乎没有多少人在人生遇到困惑时选择通过读书来破解,也没有多少人在情绪低落时通过阅读来调节。
李公朴倡导“实验读书法”,他说:“实验的读书就是把读书与做人、做事和求进步三件事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读书,才能求得真正的知识。”
不要将生活与读书隔得太远,还需拉近,再拉近。
在生活中读书。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