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怎么过(最热闹的七夕节是怎么过的?)
农历七月七日的七夕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其内容源自对牵牛、织女星的自然崇拜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大约形成于汉代,有学者认为七夕节俗起源于西汉的京城长安。
七夕经历了自低而高,又自高而低的变化曲线,其中宋代汴京位于最高峰。
“七夕节”一词首见于宋代,并由宋政府在时间上予以规范。七夕作为节日,早在汉代就存在,但在现存史籍中,最早出现“七夕节”一词的就是北宋,始自建国伊始的宋太祖。他的一道手札云:
“朕亲提六师,问罪上党云云,未有回日,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作剧钱,千五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料。”
这时为建隆元年(960)六月底或七月初,宋太祖亲征北汉激烈作战之际,还牢牢记着七夕节给其母亲、妻子等女性亲人过节的礼金,足见作为以女性为中心的七夕节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宋代的七夕节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曝书升格成晒书节。魏晋时期,“七月七日,法当曝衣。”原本利用末伏秋高气爽的天气晾晒书籍、革裘的民间卫生、收藏保管民俗习惯,至宋代上升到国家制度,并予以精简,突出晒书,体现着崇尚文教的基本国策。
晒书设节,与北宋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发展密切相关,显然,书籍数量的猛增,更需要妥善保管。晒书时弥漫的书香,熏陶着全社会,宣扬了书籍的神圣和读书的美好,吸引着更多人读书,增强了教化功能。
晒书节,成为读书人的一个盛会,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次全民书展。
其二,商业气息剧增。乞巧市不止一处,在潘楼主市场外,还有另外五处规模稍逊的乞巧市。
正如司马光所言的开封七夕市“伪物踰百种,烂漫侵数坊”,即占拥数坊场地。这是专为一个节日开辟的数个定期市场,而且除了端午节提前到五月初一的鼓扇百索市外,包括新年在内,没有哪个节日专百思特网门拥有一个持续七天的商业盛会。
北宋前期的著名画家燕文贵,曾画《七夕夜市图》,内容为“自安业界北头向东,至潘楼竹木市尽存。状其浩穰之所,至为精备”。乞巧市也有夜市,《七夕夜市图》展现的也是汴京。
其三,文化含量增多。例如祭祀物品之中,新添了磨喝乐、文房四宝等佛教和文化内容。
更重要的变化是,多子多福的理念升华并具体落实,即多子如何能多福?以前只求多子,以为多生男孩便能多福。宋代开封将多福明确为读书做官,望子成龙。
于是,祭祀者由单纯的女子乞巧新增了男童乞聪明,由女红扩展到读书,走出闺房,蔓延至广大社会,参与者成倍增加。
学校、书院、私塾的大普及,使得宋代受教育者大幅度扩展,“虽滨海裔夷之邦,执耒垂髫之子,孰不抱籍辍词,以干荣禄”,掀起一场历时三百年的大众读书热。
汴京七夕新增男童用文房四宝为祭品乞求聪明,就是希望读书作文得法,将来能够经过科举入仕。这一举措,促进了读书热潮,也反映了读书做官热潮。这一变化,决定了七夕不再只是女性的节日。
其四,娱乐性突出。如果说前代的七夕多属于替古人担忧,那么到了宋代开封,就蜕变成了让自己高兴的娱乐活动百思特网:由恩爱欢愉的短暂难得,体悟到对生活的尽情享受。非但女性高兴,所有的儿童也欢度节日,即“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
苏轼在朝廷担任翰林学士时也有七夕词云:“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正是汴京民俗的反映。加以商人的有意炒作,遂成全民欢乐的节日。
宋代娱乐化的七夕节,不仅淡化了牛女故事,还稀释了乞巧性质,或者说,忽略了历史文化,张扬着现实的、城市的经济、文化、娱乐。
其五,节期大幅度提前。最早开启七夕序幕的是,十天前即开始生产过节物品“生花盆”,接踵而来的是提前六天的乞巧市(又称七夕市),这多出的六天其实完全是商人主导的天下,大量的相关商品进入居民家庭,将节日气氛步步推向高潮,将节日内容充实的琳琅满目。
提前三到五天就手执荷花、荷叶,儿童们则早早穿上了新衣,一片节日喜庆。由于商品经济的强势进入,七夕节事由传统的一天向前延伸,扩展到七天乃至十天。
其六,节日物品非常丰富。七夕的节令应时物品,经历了由少到多,由食品到玩具的增类变化,即汉晋的糜、汤饼,到唐朝的斫饼、明星酒、同心鲙等饮食以及蜡婴化生,变为宋代的煎饼、摩?罗饭、人物形糖面果等食品以及谷板、生花盆、水上浮、磨喝乐、苦楝叶等植物、玩具。
与前代相比,食品更加丰富精致,商品化也更强。那些谷板、生花盆儿等微型植物苑,是市民对久违的田园生活新奇的向往,正是典型的市民商品。
实际上,从热闹非凡、历时七天的乞巧市中推断,为节日服务的物品恐怕远远不止这些,如司马光所言,乞巧市上“伪物踰百种”,即多达百余种。如此丰富的节日物品构成了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宋祁所言“开秋七夕到佳辰,里俗争夸节物新。”邻里之间争相百思特网夸耀新添的七夕节物品,实乃一新兴的节日习俗。
既有官方的规范与重视,又有民间热情主动的创新推动,在汴京这一新型开放城市中,极大地丰富完善了七夕节,突破了女性主体,由部分人(皇宫、贵族、妇女)简单过节变成了全民隆重过节,直接促进了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造就了历史上最完善、最热闹的七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