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达尔自传(就越感佩于纳达尔的伟大?)
写费德勒、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球迷们对费纳德三巨头都非常熟悉,你得要写出新意,否则不光自己写得无趣,读者更是读得无趣。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你夸赞谁,都可能引起其他球迷的不适。
比如,你写一篇夸赞费德勒的文章,一部分德约科维奇的粉丝就不高兴;你写一篇夸赞德约科维奇的文章,有些费德勒的粉丝就不高兴。而据我观察,如果写一篇夸赞纳达尔的文章,可能不高兴的人会相对少一些。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实际上,从交手记录上来看,纳达尔对费德勒的净胜场数为8场,且对费德勒的大满贯决赛战绩是6胜3负,而德约科维奇对费德勒的净胜场数为4场。可见,纳达尔对费德勒的“伤害”,远比德约科维奇对费德勒的“伤害”更深一些。
从我个人来说,我对绝大多数球员都没有特别的喜爱或厌恶,我也不想为自己树偶像或是成为某位球员的死忠粉。在我看来,成为一名粉丝固然有很多乐趣,可也会让自己错过了其他更多的美好。对于网球比赛,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双方球员的发挥,看比赛精彩程度,对于最终的输赢,我一般并不在意。
而现在情况似乎有了一些变化。随着打网球和看网球时间的累积,我越来越觉得纳达尔更值得钦佩。换句话来说,我对网球了解越深入,观察得越久,就越感佩于纳达尔的伟大。
我们爱纳达尔的勤奋。大多数成功的职业球员都是“天赋+努力”的结果,撇开天赋不谈,纳达尔绝对称得上是最为勤奋的球员之一。纳达尔自传中记载了一件小事,至今让百思特网我印象深刻。2010年纳达尔拿到了个人职业生涯首个美网冠军,从而成就了金满贯的绝世伟业。颁奖仪式结束的当晚,纳达尔就搭乘飞机回家。在回到马洛卡的第二天早上,纳达尔就回到球场与托尼叔叔一起练球,两人和平时一样严肃而专注,似乎他们根本没有取得什么成就,还需要继续努力。
我们爱纳达尔的顽强。在业余网球圈子里,有一类人被称为“磨王”,他们主要靠稳定的防守让对方失去耐心,进而主动送出非受迫性失误。而在职业赛场上,单纯靠防守肯定是远远不够的,纳达尔的回球不仅稳定,其中还包含着恐怖的上旋,他还是嗅觉灵敏的猎手,在出现机会时就会给对手致命一击。在令人窒息的长多拍相持中,纳达尔绝不会放弃,他会把每一分都当做最后一分来打,他能让对手渐渐感到绝望。萨马兰奇曾这样评价过纳达尔,“他为整个网球运动都做出了贡献,不仅仅是骄人的成绩,他永不放弃的精神更是激励着观看比赛的每一个人。”
我们爱纳达尔的谦逊。职业球员在一踏上赛场的时刻,就必须要面对胜利或失败的后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无论结局怎么样,我们几乎从不会看到一个趾高气昂或者垂头丧气的纳达尔。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纳达尔从来都不吝啬给对手送上溢美之词,并且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和谦虚。
在纳达尔看来,每时每刻自己还可以打得更好,而每时每刻自己在明天就有可能输给任何一个对手。在众人眼里,纳达尔是毫无争议的史上最伟大的红土球员,他的红土胜率达到了惊人的91.79%,更是豪取法网12冠。
即便如此,纳达尔仍谦逊地表示,“我并不认为(在红土场上)自己比其他球员更优秀,或许有些比赛我的表现要比其他人更好,但这并不保证将来我还能比对手们做得更好。”这种谦虚的态度简直“令人发指”,可了解他的人知道这并不是客套话,确实就是纳达尔内心的真实想法。另外,纳达尔在比赛中很少出现情绪失控,也从来不会摔球拍,仅这一点就足以赢得更多的人尊重。
我们爱纳达尔的专注。保持专注是打好网球的必备前提,成功的人都是专注的人。当一个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一件事情上时,他就更容易收获成功,而纳达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网球方百思特网面。在职业球员中间,总有人对外宣称除了网球,自己还有很多的兴趣爱好,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百思特网,比如做商业代言,开自己的公司,建立自己的基金会,研究投资全球的房地产,想着到避税地定居节省税收等等。
而纳达尔则是一个非常简单纯粹的人,往往是比赛一结束就飞回马洛卡岛,专注于日常训练和自己的网球学校。在最新一期的福布斯运动员收入排行榜上,前100名中有6位网球运动员,而纳达尔是这6位上榜运动员中商业赞助收入最低的,其商业赞助收入仅为费德勒的1/4左右,不仅低于德约科维奇和锦织圭,甚至比大坂直美和小威都低。这似乎说明,纳达尔对广告代言并没有太大兴趣,他更专注于网球本身,网球才是他生活的重心,甚至可以说是他生活的全部。
爱屋及乌。在粉丝的眼里,纳达尔的一些小癖好也都是如此可爱。比如,我们喜欢他比赛中严肃专注的眼神,我们喜欢他打出一记精彩球之后的挥拳庆祝动作,我们喜欢他在对手打出一记好球后眼里露出的凶光,我们喜欢他蹦蹦跳跶跑着上场的脚步,我们喜欢他面对夸赞时低头的那一抹羞怯,甚至就连他发球前从鼻尖滚落的汗珠都是如此清澈,一如他那颗爱着网球的纯粹透明的心灵。 (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