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陆文夫(美食家陆文夫和他的《美食家》)
陆文夫的中篇小说《美食家》,在1983年问世于《收获》杂志后,产生不小影响,国内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国外的法文版一问世,便受到法国读者的热情欢迎,仅巴黎就销售了10万册单行本。之后十多年,法国各城市仍有许多读者,小说每年都在加印。故事讲述了革命干部高小庭和资本家朱自冶四十余年的浮沉纠葛,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解剖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陆文夫在苏州居住长达60多年,作品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苏州的工厂与小巷,不论是评弹、吴语,还是饮食、民风,都渗透出苏州特有的市井风情。陆文夫不仅在这部作品中,除了重点通过主人公朱自冶这一美食家的命运沉浮反映当代 社会政治变迁这一主题,还花费大量的笔墨深入全面地向读者介绍了苏州精致而独特的美食文化。
陆文夫本身百思特网就是一位美食家。小说的成功与陆文夫本人对吃的态度密不可分。他认为吃应求一种境界,或称为环境、气氛、心情、处境,只有环境幽雅,气氛浓郁,食客吃起来才会有兴致,吃得舒服,吃得开心。自《美食家》轰动以后,陆文夫每到一家饭店用餐,厨师闻知陆文夫来吃饭,便有些惶惶然,大有在美食家面前班门弄斧之感,倘若做坏了一道菜,恐怕坏了自己的名声!
小说中提到苏州面馆中有一家叫做朱鸿兴面馆,其吃面的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食客的喜好定义不同的吃法,“硬面、烂面、宽汤、紧汤、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浇(面多些浇头少点)、重浇轻面(浇头多面少点)、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座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
朱自冶有着自己吃面的特别要求,正如跑堂伙计嘴里唱的:“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浇要过桥,硬点!”为了这碗面,朱自冶不惜早起三更,倘若错过第一碗面,他便会整日精神不振,心里有所缺憾。这不仅反映了苏州人对食物要求之高、品味之细,也呈现出苏州饮食讲究吃法艺术的独特性。
苏州菜肴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因材施艺,四季有别。苏州菜有一套较完整的品食结构,首菜到尾菜有固定的顺序,不可随意更改;从冷盆到热炒、从甜食到大菜、从点心到大汤,无不显示出苏菜的精致与贴心。除菜式要求严格外,对饮食人数也有一定限制,苏菜的丰盛多样决定了需要多人的集体行动才能完成——四到八人最佳,太少无法尝尽美食,太多又显得菜不够吃。
《美食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朱自冶与妻子承办的那桌“流光溢彩”的宴席,仅从菜名便让人惊叹不已:
剔心莲子羹、藕粉鸡头米、雪花鸡球、松鼠桂鱼、蜜汁火腿、三套鸡等,而其中味道自然是让人舍不得放下筷子。这桌盛宴不仅让聚餐的食客们欣喜不已,也凸显了苏州菜的特色:讲究时鲜、做工精细、色香味形一应俱全。
苏州人不仅善于吃大菜,也同样醉心于苏州小吃。爱喝酒的苏州人喜爱在晚饭时间约上三五好友到苏百思特网州的酒店一聚,但酒店往往只提供酒却不卖菜,因此小吃便开始进入食客们的视野。酱肉、野味、糟鹅、臭豆腐干等成为苏州小吃的典范,在大街小巷、桥头路口方能寻觅到它们的踪迹,或店、或摊、或沿街叫卖,这种平民化的方式也能让更多食客们领略到小吃文化的魅力。
《美食家》的出版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苏州饮食文化的丰富、精百思特网致,花色品种繁多,口味广泛,酸甜苦辣一应俱全;同时也向人们阐释了吃这一行为,承载的并非饱肚这单一的功能,更是一种独特境界的传达,环境、氛围都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小说以美食为切入点,展示了古城苏州的风土人情,吴越遗迹、风味小吃、石板小巷等无不栩栩如生,让世人领略到吃的艺术和吃的价值,也让苏州饮食文化名扬天下。